《文化苦旅》读后感(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苦旅》读后感1
蝴蝶的美丽源自黑暗束缚中无数次的蠕动,挣扎,破茧而出的是令人惊艳的新生命;流星的美丽源自相互间剧烈的碰撞,划过天际的是生命华美的绽放。
辉煌的胜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后却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执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力量,可能在我们勇敢前行的每个脚印里。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历史的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改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的,而文人们要在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艰难。他们中,有不少人沉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从此销声匿迹。但也有一些人,凭借着自身的坚忍与顽强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传千年。正如书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独中化悲痛为力量,与低徊婉转中吟唱出了“绿肥红瘦”的绝妙辞章;东坡居士乐观旷达,屡遭贬谪,以乐观幽默化解人生的痛苦,于旷远中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远离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东风又起的小楼上吟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歌,万千愁怨在坚强的默然承受中成就了词帝的盛名。
他们,有着我们不曾深切体味的孤独和痛苦,然而沉默里的那份坚忍和承受让他们积蓄了生命的力量。最终,生命如烟花般催然绽放!
塞外飞沙,冷风拂面,苏武北海牧羊,饮雪吞毡,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载,一颗赤胆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却。远离故国山河,却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个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脊梁担当起人间大义,铸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让他坚守;是责任,让他担当。苏武仿若空谷幽兰,志洁行芳,一股幽香永驻人间。
每当我们羡慕别人的非凡成就时,是否清楚,在这胜利的背后,有着我们看不到的无法想像的艰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付出,泪水,汗水,甚至是我们鲜红的血液,都是取得辉煌胜利的滋养剂。
其实,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坚持、忍耐中的执着才是决定胜利的地方。
《文化苦旅》读后感2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字优美却又言之有物的书。这本书让我游历了大江南北,带我穿越时空,领略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本书写的是中国名处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可按以说是一本游记;而在其中又记录了许多史实;也可以说是一部史记;而全书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诗情画意,又使这本书成为一部很不错的散文集。
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作者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这本书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成了一篇篇绝妙的文章。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不禁严肃起来。像一个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自己不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不得不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我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这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这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才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苦与甜本是一家,先苦后天,才知甜滋味。正如余秋雨把书名取作《文化苦旅》!但苦中处处有希望的曙光。
《文化苦旅》读后感3
读罢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么,却又难以言状,只觉得淡淡的哀愁与寂寞萦绕在心中不去,又难复平静。
从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镇,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足迹,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夹杂着喜悦、激动、哀伤、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终只汇合成一个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国史上叙说羁旅之苦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然而负担上“文化”二字,却更令人觉得这苦涩的味道浓得要化不开了。
说说那个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砖黄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个普通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这儿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唉!伤心欲绝!余秋雨老师之苦,皆因有着中国古代文人忧国忧民式的文化自觉,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赫然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却无能为力,也就难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许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秋雨老师要幸福,没有亲眼目睹种。种擦肩而过的辛酸与血泪,因而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苦味萦绕心头,然而余秋雨老师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式文化悲剧,已经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得随之惆怅,陷入了淡淡的寂寞,历久不散。也许余秋雨老师得知我们肆意欣赏着他的“苦”,却不能与之同苦,而只是仅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会更甚了吧。
也许许多历史界的专家学者曾经不留情面地指出过余秋雨老师作品中与史实不符的种。种纰漏,但是依然无妨,文学不同于历史学,毕竟余秋雨老师酿制的文化苦酒传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仅仅是向读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广大的中国人民。这样就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作为一名高中生的我就这样追随着余秋雨老师的足迹,在寂寞间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后旅途也到了终点站,只剩下了“这里真安静”的孤独与余韵……
《文化苦旅》读后感4
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由于楚臣遇到了汨罗。我们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由于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儿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文化苦旅》读后感5
对于余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闻,但一直没有接触过。我很少看电视,这次去河北与同去的大姐住一间,她一直在看青歌赛的节目,因此我也一起看了好几期的比赛节目,比赛中有文化知识的考试,评委正是余秋雨先生,其中的考题都是一些常识、专业性的知识,考题本身并不复杂,而与考题有关的相关知识的连接,余秋雨先生解读的非常到位,可见他渊博的知识,他对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评判,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正好手头有他的《文化苦旅》一书,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翻阅了一遍,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汹涌地向我们奔泻而来。天一阁的藏书曾令他迷惑,而终于有一天显现了藏书的社会意义。而西湖终究是文人们心中的一个飘渺的梦境,只能意会,无法用文字解读。
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可以把原始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们。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960万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海派文化,亲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读后感6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我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向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此刻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齐。”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日,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杯具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供给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文化苦旅》读后感7
夏季暴雨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嚣被一时浇灭,在黯淡的灯光下,见到这般滋润蕴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围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诗意中,心里泛起一阵阵涟漪。轻轻地触摸这泛黄的纸张,我踏上别样的旅程,有着文字这般安静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开头,简单有序的描写,却没有任何苍白无力的表现。一步一步走近,满载敦煌文化的车队留下深深的车辙,道士塔旁凄艳的晚霞印入我的眼帘。刹那间,原本乏力瘫软的身躯随着灵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台上找到了我专属的味道。这是我耳熟能详的交响乐,每一串音符都能引起我的共鸣。这无尽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获了我那颗即将热血沸腾的心。
随心所欲地慢慢翻阅,与耳边的喧嚣隔绝,留下一片心灵净土,啜饮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记忆。只要顺从他的牵引,脑中便是紊然不乱的条理;只需跟随他的脚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绝伦的风景---枝干虬曲苍劲的腊梅、飘渺冷艳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庐山瀑布……余秋雨鄙弃陈词滥调,细腻又不失大气的笔触下描画着一幅苍健浑厚的山水画,书写着一首抑扬顿挫的诗歌,哼唱着一支轻柔婉转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锲人心的历史感怀,用悠长的歌谣谱写出心中的悸动。这如同一块天然的璞玉,把瑕疵与光泽一并展现,一切都未经雕琢,一切都回归它本来的面目。我领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创造的神话般的都江堰,三峡那翻滚咆哮的长江水;见识了中国华丽的文化瑰宝之地莫高窟与天一阁;拜访了清新婉约的江南小镇,精致幽深的苏州园林。
山重水复,无言的大地上,总有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
走走止止,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回忆渗入了笔墨之中。
听着花鸟虫鱼的歌声小憩一会,心中却泛起一阵不可名状的惆怅。或许我也感受到了历史气压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诱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读到发人深省的句子,思绪就不经意间地游离开去,整个人便瘫软下来,脑中一片空白,无力再读。总要反反复复地从开头连到结尾,然后继续让某句话引发的联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经中游荡。慢慢地迷恋上这种感觉,这是历史文化悠久的魅力熏陶着我,感染着我。仿佛是旅程中的“苦”,实则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亲也曾踏上过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而今天,我要抛弃所有的忧伤和疑虑,踏着文化的脚印,去追逐无尽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云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么,每一次留驻都将是新的出发。
《文化苦旅》读后感8
读罢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么,却又难以言状,只觉得淡淡的哀愁与寂寞萦绕在心中不去,又难复平静。
从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镇,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足迹,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夹杂着喜悦、激动、哀伤、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终只汇合成一个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国史上叙说羁旅之苦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然而负担上“文化”二字,却更令人觉得这苦涩的味道浓得要化不开了。
说说那个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砖黄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个普通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这儿再也不普通。
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唉!伤心欲绝!余秋雨老师之苦,皆因有着中国古代文人忧国忧民式的文化自觉,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赫然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却无能为力,也就难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许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秋雨老师要幸福,没有亲眼目睹种种擦肩而过的辛酸与血泪,因而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苦味萦绕心头,然而余秋雨老师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式文化悲剧,已经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得随之惆怅,陷入了淡淡的寂寞,历久不散。也许余秋雨老师得知我们肆意欣赏着他的“苦”,却不能与之同苦,而只是仅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会更甚了吧。
也许许多历史界的专家学者曾经不留情面地指出过余秋雨老师作品中与史实不符的种种纰漏,但是依然无妨,文学不同于历史学,毕竟余秋雨老师酿制的文化苦酒传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仅仅是向读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广大的中国人民。这样就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作为一名高中生的我就这样追随着余秋雨老师的足迹,在寂寞间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后旅途也到了终点站,只剩下了“这里真安静”的孤独与余韵……
《文化苦旅》读后感9
读《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汨罗。我们看到汨罗,就想到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儿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文化苦旅》读后感10
暴雨如注,书藏古今的天一阁于风雨的洗礼下更现清秀素雅。
早就耳闻天一阁“藏尽天下书”,却对她的前世今生知之甚少,今日,暂借余秋雨先生的《风雨天一阁》一文,诉说我对天一阁和中国传统文人的崇敬之情。
藏书楼,想必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吧。童年时代的我经常做着这样的一个白日梦:在幽暗的阁楼中点一盏烛灯,四周是高大古朴的木质书架,自己独坐其中,像一只硕大的老鼠啃食着书本,管它窗外春去秋来,斗转星移。
读书人大多有藏书的嗜好,渺小如我,也有两大书橱的书本。每当看到自
己心爱的书本被还回来时的残破不堪,心里都是满满的怨气,面对借书人的.负荆请罪,我也不好发作。久而久之,我便定下一个规则,来人借书一概不允,除非是知根知底的挚友。或许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与我有相同的遭遇吧,他便定下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等一系列天一阁的管理制度。与我不同的是,我藏书只是个人的嗜好,而范钦却是“职业是藏书,业余做做官”。范钦做官时辗转各地,每到一处,便命人细细搜集本地的地方志和各色散文诗集,装订汇总,藏于阁中。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藏书家遇到的真正麻烦大多是在身后。是啊,我们民间常说“富不过三代”,财产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书籍呢?我不禁为老范钦深深地捏了一把汗。历史似乎十分眷顾这个执着的老人,子孙后代兢兢业业的守护着天一阁,将对阁楼的爱护烙进了自己的灵魂深处,成为代代相传的家徽。
掩卷沉思,在那个资讯传播不甚发达,文化传承十分困难的年代,范氏家族是以何种超乎想象的决绝守护着天一阁,守护着中华文化的命脉。范氏家族的坚持与执着,不正是千百年中国传统文人的象征吗?
曾在高中语文课本上学过戴望舒的诗歌——《雨巷》,总是无法领会作者所营造的氛围,无论课堂上老师再怎么深情的朗诵,下课后再怎么翻阅相关的书籍,雨巷总是沉浸在江南的烟雨中,朦胧而模糊。直到那天,随友人游览福州的三坊七巷时,弥漫在雨巷周围的薄雾一下子全散了。望着高耸的白墙,窄窄的天,曲曲折折的小巷,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雨巷给予我无以言表的美。我想,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这也是《文化苦旅》给予我最初的感受。
《文化苦旅》读后感11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
《文化苦旅》读后感12
初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不知道该以怎样的的心情来述说。开篇便是《道士塔》与《莫高窟》,那个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我却是没有一个游者对她的解读深刻。只记得,乐僔和尚开凿了第一个洞窟,王道士“打开了”莫高窟通往世界的大门,丝路花雨滋润了这方土地……
“大漠的落日下,那吹箫的人是谁?任岁月剥去红装,无奈伤痕累累。荒凉的古堡中,谁在反弹着琵琶,只等我来去匆匆,今生的相会……”一曲《飞天》奏响在耳际,只觉心中涌起莫名的情愫。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敦煌,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那个闻名世界的石窟,那段辉煌灿烂的文化。
眼望茫茫戈壁,四处荒芜。那片翠绿已被烈日化为干黄,那曾经的碧蓝只留下洁白的晶盐,只有苍穹依旧是不变的蔚蓝。那高架的铁塔撑起了多少人的现代梦,那纵横的缆线又牵来了多少人的小康梦。然而,当所有的中国梦都实现的时候。有谁还记得,敦煌,这座古城的梦想,千年如一的梦想。曾经的她,年轻气盛,任由祖国有志青年在她身上开采探挖;曾经的她,壮志凌云,任由原子弹绽开的蘑菇云在她脚边开花;曾经的她,豪气冲天,任由一批批的探索者带走她的经书卷藏。而如今,她的千疮百孔谁看得见,她的满怀心酸谁味的出,她的一腔苦水又向谁倾吐!寻梦的路,为何这般艰苦?
月牙泉的枯竭碎了谁的`心,党河水的断流伤了谁的神,漫天风沙迷了谁的眼,遍地干涸断了谁的梦……风沙肆虐,细雨无踪,有谁明白敦煌的梦已面临着枯竭,又有谁明白飞天的故乡即将成为传说。曾几何时,敦煌子民念念不忘一个名字——楼兰,可谁曾想到,千年之后,敦煌竟是要步了他的后尘,多么可笑,多么荒谬!难道敦煌的梦想就要如此被碾碎?
不!不可以!美丽的飞天不能没有家乡,轰鸣的沙山不能失去月泉,灿烂的莫高不能被黄沙掩住!
“我好恨!”恨王道士为何将如此珍贵的经卷拱手相送;恨我偌大中国竟是留不住一个小小敦煌;恨作为一个飞天儿女,我却是在风沙肆虐之时什么也不能为她做。余先生说“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敦煌只是默默地孕育着她的莫高,直到我们足够强大,能够保护她。
这个世界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而是俗世的繁华富贵;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而是守护一生的梦想。我们是敦煌的子民,飞天的儿女,共同守护千古的敦煌梦就是我的梦想。
《文化苦旅》读后感13
看到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这本书目,首先“苦”字给人的感觉有点噱头,倘若换成“之”旅或者其他什么旅相信很难调动读者阅读欲望,到底是怎么一种“苦”法呢?
读者忍不住打开一观。跟随着余秋雨先生的匆匆步履,一路上走走停停。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早已洗去了余先生最后一点少年英气,驻足停留的地方一定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脚印最深的地方,因为在余先生的心中不是为了“风景山水”而来,而是为了“人文山水”而来。站在古人曾经站立的地方,文人,历史,自然混沌交融在一起,封尘久远的文化内涵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于是感动,于是喟叹,于是心苦。
曾经在一个冬天经过秦岭,当然不是为了风景或人文,只是为了生计而跋涉。看着汽车在积雪尚存的盘山公路上艰难爬行,不禁想起了韩愈因谏被贬过蓝田时的两句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汽车竟如此难行,何况马匹乎!何况上了岁数对家乡无比眷念的韩愈乎?想到这里释然一笑,普通读者都能替古人担忧一回,更别说装了一肚子历史文化、人文掌故的余秋雨先生了。
在文化苦旅一书中,给人印象最深就是道士塔和莫高窟了,其实这两篇可
以合成一篇写的。1900年夏季的某一个清晨,莫高窟的住持王圆箓道士在清扫洞窟时,无意中在洞壁上发现一条裂缝,扒开裂缝后发现里面有一个洞穴,里面满满一洞穴古物。由此打开了敦煌学之门。
因为王圆箓的愚昧无知,愚昧到为使佛窟干净明亮些,拿白石灰去粉刷陈旧的壁画;无知到清除唐宋泥塑去塑新的天师像。余秋雨先生痛心疾首,恨不能向他跪下,求他高抬贵手,放过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因为王圆箓的愚昧无知,为了重修第96窟大佛殿九层楼(后完工三层),数次把经卷成箱成担卖给外国人换取经费。对于这个敦煌罪人,先生忍不住咬牙切齿,大喊一声:“我好恨!”
总觉得余先生恨得不彻底,恨得有些矫情,恨得不是那么切肤之痛。因为恨过之后又得上路了,后面的路还很长呢!苦旅才刚起头呢!还得一面讲学做各种报告一面旅行呢!假如先生恨得彻底就不妨在敦煌驻足,以先生的才学名望定能为宣传、保护、研究敦煌这瑰丽的文化遗产出一把大力的,后面的旅行不行也罢。亡羊补牢,从今日始!敦煌需要大师级人物!
《文化苦旅》读后感14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评论: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
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和人群,每每,处处不在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们真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那涌动着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
《文化苦旅》读后感15
放下,合起,闭眼,冥想……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认为是一部介绍文化的无趣书籍,但我的目光却又死死地粘在“苦旅”二字上。“文化与旅行有关吗?”“为什么还是'苦旅'?”“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呢?”等等奇思席卷了我的内心,决定翻开此书,一探其中的奥秘!
余秋雨,本书的作者,江苏浙江人,一九四六年八月生,获得很多的奖项。我对这位作者最初也仅有这一点认识罢了。不多说了,管他作者是谁,谁让这书名这么新奇呢?于是,我便在书桌前,打开《文化苦旅》,与作者进行一番“苦旅”。
第一站:中国之旅
“来,给你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我同余秋雨缓缓地走进了他的家乡,听他讲诉牌坊的.由来与故事,在尼姑庵附近看孩童们打闹,慢慢移步西山边的寺庙,倾听木鱼当当,和尚诵经,渐渐地,他便与我说起了生态文化,一边听着,一边望向祖国的山河,江水滔滔,群山挺立,感受这山河文化的伟大磅礴。
不知不觉中,他将我领到了都江堰,听他讲述李冰与都江堰不解的渊源;
又将我领到莫高窟,从壁画中感受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
又将我领到西域喀什,穿越千年,去感受这儿的文化大汇聚;
有将我领到黄州,带我去倾听一代大文豪苏轼的内心,听苏轼吟诵“大江东去……”
第二站:世界之旅
感受完中国文明,我与余秋雨又远渡重洋,进行各国的文化考察。
这中间,我一直追随余老师,一起游历了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像他这样以人文学者的身份对如此多文明遗址进行整体性穿越,在他之前,国内外均无先例。
最后,余老师告诉我:即使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差别很大,但既然都是
“文明”,就必须应对所有文明共同的敌人,那就是一切非文明的力量,最典型的就是恐怖主义。
第三站:人生之旅
余老师说:“高贵的生命要创造文化,必然经历坎坷。”因此,“苦旅”,并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创造之苦。
于是,借此机会,余老师带我走进了许多文化的创造者。例如:谢晋,巴金,黄佐临,陈逸飞等曾是上海文化的骄傲代表。并与他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交谈,询问,体会到一位伟大文化创造者内心的孤单与无奈,坚强与不屈。
睁眼,结束了这三场“旅行”,通过旅行,初步的了解了“文化苦旅”的本质是什么。但,通过这一读,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作者,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文化,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