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三种的内容。
带有三种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波三折 [相关解释]
语出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原指用毛笔书写捺笔时,一笔之中有三种笔势变化。即起笔要束得紧,颈部要提得起,捺处要铺得满、拓得开。引申指文章的结构、笔势曲折多变。也形容事情不顺利,波折很多。
七支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十恶的前七种。包括三种身业杀生﹑偷盗﹑邪淫;四种口业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三不去 [相关解释]
1.旧谓丈夫不能休弃妻子的三种情况。
三不孝 [相关解释]
1.旧谓三种不孝顺父母的行为。(1)指陷亲不义,不求仕宦,无子绝祀。《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汉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絶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2)指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元本高明《琵琶记.张大公扫墓遇使》"他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这三不孝逆天大罪,空打醮枉修斋。"
三不归 [相关解释]
1.三种乐而忘归的现象。《管子.轻重丁》"男女相好﹐往来之市者﹐罢市﹐相睹树下﹐谈语终日不归;男女当壮﹐扶辇推舆﹐相睹树下﹐欢笑超距﹐终日不归;父兄相睹树下﹐论议玄语﹐终日不归。是以田不发﹐五谷不播﹐麻桑不种﹐蠒缕不治。内严一家而三不归﹐则帛布丝纩之贾﹐安得不贵?"后因称流连忘返为"三不归"。 2.无着落;没办法。
三不留 [相关解释]
1.俗称蚕老结茧﹑人老去世﹑女大出嫁为三种不可挽回之事,叫做"三不留"。
三不祥 [相关解释]
1.三种不吉祥的事。指国之三不祥。 2.三种不吉祥的事。指己身之三不祥。
三乐 [相关解释]
1.三种乐事。随文而异。 2.三种爱好。 3.谓春﹑夏﹑秋三时之务。
三事 [相关解释]
1.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 2.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 3.三种官职。 4.指三公。 5.三件。
三亡 [相关解释]
1.导致灭亡的三种祸端。
三估 [相关解释]
1.指区分书体价值的三种等级。
三体 [相关解释]
1.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 2.指唐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周弼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3.指唐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4.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 5.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 6.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宋袁枢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
三侯 [相关解释]
1.以熊﹑虎﹑豹皮为饰的三种射靶。 2.指《三侯之章》。 3.南朝宋之沈攸之﹑谭金﹑童泰壹三人的合称。
三候 [相关解释]
1.中医术语◎脉时,以指测寸﹑关﹑尺三处脉搏,每处均可分为浮﹑中﹑沉三种脉象,谓之三候。
三兵 [相关解释]
1.三种兵器。指矛﹑戟﹑钺。
三典 [相关解释]
1.轻﹑中﹑重三种刑法。
三兽渡河 [相关解释]
1.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后泛指修行。
三凈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语本《十诵律》卷三七"痴人,我听啖三种凈肉∥等为三?不见,不闻,不疑。"此谓一般佛教信徒难以立即断除肉食,故小乘戒中设变通之法,允许食用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三种肉食◇因称这三种肉为"三凈"。 2.佛教语。指色界第三禅的少净天﹑无量净天和遍净天。
三刍 [相关解释]
1.精粗不等的三种喂牲口的饲料。
三制 [相关解释]
1.指国力的强﹑弱﹑中三种等级。 2.三篇敕命文书。
三副 [相关解释]
1.指三种毛笔,即栗尾﹑枣核﹑散卓。 2.船员的职务名称。次于二副,一般掌管航用仪器﹑图书等,航行时轮流值班驾驶。
三厌 [相关解释]
1.道教谓三种不忍食的动物,即雁﹑狗﹑乌鱼。
三友 [相关解释]
1.《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谓益友和损友各有三◇多以指益友。 2.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琴﹑酒﹑诗。 3.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月﹑梅﹑杖。 4.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松﹑竹﹑梅。俗称岁寒三友。 5.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梅﹑竹﹑石。 6.指本身与其他二物共为三友。
三反 [相关解释]
1.三个来回。 2.三种自相矛盾的行为。 3.三度反叛。 4.指一九五一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
三变 [相关解释]
1.三种变化。指君子三变。《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2.三种变化。指天运三变。《史记.天官书》"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 3.三种变化。指周公三变于文王时能子,于成王幼时能武,于成王壮时能臣。见《韩诗外传》卷七。 4.三种变化。指古诗三变。远古至汉魏为一变,晋宋至唐初为一变,盛唐以后又一变。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艺文.诗三变》。 5.三种变化。《新唐书.文艺传序》"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指唐初王勃﹑杨炯为一变,玄宗时张说
三叶 [相关解释]
1.三世。 2.指荠﹑葶苈﹑菥蓂三种野菜。 3.犹言三杯。
三命 [相关解释]
1.周代分官爵为九等,称九命。三命为公侯伯之卿。命,爵命。见《周礼.春官.典命》﹑《礼记.王制》。 2.称任州府官的辟命。 3.术数家以受命﹑遭命﹑随命为"三命"。 4.三种寿命。指上寿﹑中寿﹑下寿。
三和 [相关解释]
1.三次调弦演奏。 2.指三种祭品。 3.元明俗语,喂牲口谓之撒和,三和谓喂料三次。
三品 [相关解释]
1.三种,三类。 2.三等,即上﹑中﹑下三等。
三善 [相关解释]
1.指臣事君,子事父,幼事长的三种道德规范。 2.三样好处。
三器 [相关解释]
1.三种治国的手段,指号令﹑斧钺﹑禄赏。
三圭 [相关解释]
1.亦作"三珪"。 2.三种玉圭,借指公﹑侯﹑伯◇亦指高官重臣。
三奸 [相关解释]
1.三种奸诈的行为。
三好 [相关解释]
1.三种爱好。
三妙音 [相关解释]
1.三种美妙的声音。
三字 [相关解释]
1.指古字﹑篆﹑隶三种字体。 2.知制诰的别称。 3.指"莫须有"三字。
三宅 [相关解释]
1.指上古时常伯﹑常任﹑准人三种官职。
三官 [相关解释]
1.古代三种官的合称。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2.古代三种官的合称。军队中执掌鼓﹑金﹑旗以发布军令的三种官。 3.古代三种官的合称。管理农﹑商﹑工的田师﹑市师﹑器师。 4.古代三种官的合称『代管理铸钱的均输﹑钟官﹑辨铜令三官。为水衡都尉之属官。 5.古代三种官的合称。三国时魏国称廷尉属官正﹑监﹑平为廷尉三官。 6.道教所奉的神。天官﹑地官﹑水官三帝的合称。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7.人体三种器官。指耳﹑目﹑心。 8.人体三种器官。指口﹑目﹑耳。
三宝 [相关解释]
1.三种宝贵之物。 2.(梵triratna)佛教语。指佛﹑法﹑僧。《释氏要览·三宝》"三宝,谓佛﹑法﹑僧。"三国吴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佛教三宝,众冥皆明。"后以指佛教。
三宥 [相关解释]
1.指古代对犯罪者可从轻处理的三种情况。 2.古代王﹑公家族之人犯法,有宽恕三次之制。 3.古代天子﹑诸侯劝食的礼仪。宥,同"侑"。
三家 [相关解释]
1.极言人户之少。 2.指春秋鲁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3.指春秋晋之三卿韩﹑赵﹑魏。 4.指汉代传《诗》的齐﹑鲁﹑韩三派。 5.指汉代传《尚书》的欧阳﹑大夏侯﹑小夏侯三派。 6.指解说《春秋》的左氏﹑公羊﹑谷梁三派。 7.指古代天文学中的盖天﹑宣夜和浑天三种学派。 8.指三皇。 9.指夏﹑商﹑周。
三尊 [相关解释]
1.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2.三种最受尊敬的人。佛家语。指佛﹑法﹑僧。 3.三种最受尊敬的人。道教语。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三常 [相关解释]
1.指治国理政的三大纲要。 2.指三种恒久不变的事象。
三度 [相关解释]
1.三种尺寸。
三异 [相关解释]
1.指汉中牟令鲁恭行德政而出现的三种奇迹。
三彝 [相关解释]
1.夏﹑商﹑周三代行灌祭时所用的三种酒器。
三形 [相关解释]
1.指高﹑中﹑下三种地形。
三德 [相关解释]
1.三种品德。随文而异。 2.即三老。 3.指狐的三种特性。
三忧 [相关解释]
1.三种可忧之事。指不知,知而不学,学而不行。
三怨 [相关解释]
1.三种招人怨恨的事。指爵高﹑官大﹑禄厚。 2.三种招人怨恨的行为。指凌人﹑诬人﹑掩人之善。
三恶 [相关解释]
1.指暴﹑虐﹑颇(不正)三种恶劣的品性。 2.即三恶道。
三患 [相关解释]
1.指多子有多惧之患,富有多事之患,寿有多辱之患。《庄子·天地》"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封人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宋苏轼《黄河》诗"帝假一源神禹迹,世流三患梗尧乡。"一说﹐指病﹑老﹑死三种祸患。 2.指君子所忧之三事不得闻﹑不得学﹑不能行。 3.指富贵所招致的三种祸害。
三惑 [相关解释]
1.指酒﹑色﹑财三种惑人之物。 2.佛教天台宗所说的三种妄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三愆 [相关解释]
1.三种过失。
三戾 [相关解释]
1.指三种乖戾的癖性。
三才 [相关解释]
1.天﹑地﹑人。 2.三位齐名之才人。(1)指晋之潘滔﹑刘舆﹑裴邈。《晋书.刘舆传》"时称越府有三才潘滔大才,刘舆长才,裴邈清才。"(2)指北齐之温子升﹑邢子才﹑魏收。《北史.魏收传》"﹝魏收﹞与济阴温子升﹑河间邢子才齐誉,世号三才。" 3.三种材料。
三损 [相关解释]
1.指具有便辟﹑善柔﹑便佞三种习性的人。与这三种人交友,有损无益,故称三损。语本《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邢昺疏"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者也。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便,辨也,谓佞而复辨。以此三种之人为友则有损于己也。"
三易 [相关解释]
1.《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 2.三种容易之事。"三易"所指,随文而异。 3.三次变换。
三有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三界之生死。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佛教认为三界之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谓之有。 2.指仁慈﹑节俭﹑不为天下先这三种美德。
三术 [相关解释]
1.三条途径;三种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别国之三术。《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2)谓灭国三术。《谷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范宁注"卑国谓附庸之属。襄六年传曰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此谓三术。"(3)指人主治国三术。《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爱人而私赏之,恶人而私罚之,倍大臣,离左右,专以其心断者,中主也。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公法,损其正心
三权 [相关解释]
1.三种权力。 2.特指"贵"﹑"富"﹑"亲"三种权势。 3.指兵法上对上﹑中﹑下三种力量的权衡。
三材 [相关解释]
1.指天﹑地﹑人。 2.三种人材官人使吏之材,士大夫官师之材,卿相辅佐之材。 3.三位辅弼之才。 4.三种材料。制作车轮的三种木材。 5.三种材料。指制弓的胶﹑丝﹑漆。 6.三种材料。古代指炊事必备的水﹑木﹑火。
三梦 [相关解释]
1.古代相传有致梦﹑觭梦﹑咸陟三种占梦之法。
三检 [相关解释]
1.谓三种检验之法。
三欲 [相关解释]
1.人君的三种欲望。谓欲强,欲安,欲荣。 2.人君的三种欲望。谓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三死 [相关解释]
1.三种死罪。 2.指非命而致死的三种原因。
三淫 [相关解释]
1.三种罪过。
三灾 [相关解释]
1.佛教谓劫末所起的三种灾害。刀兵﹑疫疠﹑饥馑为小三灾,起于住劫中减劫之末;火﹑风﹑水为大三灾,起于坏劫之末。见《俱舍论.分别世品》。亦泛指灾难。
三爵 [相关解释]
1.三杯酒。爵,雀形酒杯。 2.三种酒杯。 3.三只鸟雀。爵,通"雀"。
三物 [相关解释]
1.犹三事。指六德﹑六行﹑六艺。 2.三种物类。指豕﹑犬﹑鸡。 3.三种。
三献 [相关解释]
1.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合称"三献"。 2.三种祭品。 3.三次呈献。
三玄 [相关解释]
1.魏晋玄学家对《老子》﹑《庄子》和《周易》三书的合称。道教亦沿用之。 2.指日﹑月﹑星。 3.佛家语。谓三种奥义。临济宗禅师宣扬教旨,一句中有三玄,一玄中有三要,总称九带。
三疾 [相关解释]
1.指狂﹑矜﹑愚三种不良气质。 2.指好色﹑好货﹑好勇三种恶习。
三祀 [相关解释]
1.古代春季三种祭礼的合称,即大祀﹑中祀﹑小祀。 2.古代大夫祭祀门神﹑路神以及大夫亡而无后的众鬼,合称"三祀"。 3.三年。
三福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求生净土者应当修行的三种福业世福﹑戒竿行福。
三种 [相关解释]
1.宋名将种世衡之子,种古﹑种谔﹑种诊三兄弟的合称。
三种人 [相关解释]
1.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跟随林彪﹑江青一伙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和打砸抢分子。
三等 [相关解释]
1.三种等级。 2.三层,三级。
三类 [相关解释]
1.指《诗经》中之《风》﹑《雅》﹑《颂》。 2.三项;三种。 3.第三等,下等。
三累 [相关解释]
1.三种过失。
三羸 [相关解释]
1.指马的三种劣相。
三翟 [相关解释]
1.指古代后妃的三种祭服袆衣﹑揄狄﹑阙狄。因服上分别以翚翟﹑摇翟图形为饰,故称。
三考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 2.指考试官员的三种项目。 3.称旧时科举中的"乡试"﹑"会试"﹑"殿试"为"三考"。
三聚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即三聚净戒,指三种清净的戒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见《四分律》。
三舖 [相关解释]
1.指以麋﹑鹿﹑麇制成的三种肉酱。
三色 [相关解释]
1.三种颜色。 2.三种容色。
三虫 [相关解释]
1.人体中的三种寄生虫。 2.犹三尸。喻小人。
三蛇羹 [相关解释]
1.广东名菜。以三种毒蛇肉制成的羹。
三蠹 [相关解释]
1.指南朝梁陆验﹑徐驎﹑朱异三人。 2.谓三种弊端。
三行 [相关解释]
1.祝酒三次。 2.三种德行。
三衣 [相关解释]
1.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即内衣。亦泛指僧衣。
三言 [相关解释]
1.三句话。 2.三个字。 3.指三言诗。 4.指明冯梦龙纂辑的三种短篇小说集。
三让 [相关解释]
1.古相见礼。主人三揖,宾客三让。 2.指周泰伯让位于季历事,后人称为盛德。 3.指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的谦让之礼。 4.再三责数其过失。 5.谓以三种方式资助。
三论 [相关解释]
1.指所论三事。 2.《论语》有《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种,合称"三论"。 3.佛教三论宗所依据的经典,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三赦 [相关解释]
1.古代的一种赦免制度。谓对三种人可以免除刑罚。
三过 [相关解释]
1.三次路过。 2.三种过失。 3.书法之三折势。
三远 [相关解释]
1.中国画表现远山的三种技法。
三选 [相关解释]
1.经过三次盐。春秋时,管仲为齐桓公制定的盐官吏的方法。 2.选三种人。
三道 [相关解释]
1.指人子事亲的三种孝道,即生养﹑死葬和祭祀。 2.三路。 3.指国体﹑人事﹑直言。 4.三道试题。 5.指古代军事理论上的正道,奇道,伏道。
三邪 [相关解释]
1.三种邪恶的事。所指随文而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