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0 查到相关上朝的内容。
带有上朝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上朝
[相关解释]
1.臣子到朝廷觐见君王,奏事议政。 2.君王到朝廷上处理政务。
1.臣子到朝廷觐见君王,奏事议政。 2.君王到朝廷上处理政务。
上行
[相关解释]
1.上升。 2.谓君上的行事。 3.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4.官府文书由下级致上级称上行。 5.从下游向上游行驶。 6.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在干线上朝着首都方向行驶,在支线上朝着连接干线的车站行驶,皆谓之"上行"。上行列车编号用偶数,如14次,82次,104次等。
1.上升。 2.谓君上的行事。 3.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4.官府文书由下级致上级称上行。 5.从下游向上游行驶。 6.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在干线上朝着首都方向行驶,在支线上朝着连接干线的车站行驶,皆谓之"上行"。上行列车编号用偶数,如14次,82次,104次等。
两街
[相关解释]
1.唐代首都长安的横街和朱雀大街的合称♂街北侧是宫城,为皇室所居﹑宫廷所在,南侧是皇城,为百官署衙所在。朱雀大街纵贯全城,在皇城的一段称承天门街(又称"天街")。(1)指朝廷和官署所在。《新唐书.李德裕传》"又罢京兆筑沙堤﹑两街上朝卫兵。"(2)泛指权贵和士大夫所居之繁华处所。唐李洞《赠三惠大师》诗"诏落五天开夏讲,两街人竞礼长眉。"唐孙棨《序》"然率多膏粱子弟,平进岁不及三数人,由是仆马豪华,宴游崇侈,以同年俊少者为两街探花使,鼓扇轻浮,仍岁滋甚。"宋杨万里《迓使客夜归》诗"水与天争一轮月,市声人语两街
1.唐代首都长安的横街和朱雀大街的合称♂街北侧是宫城,为皇室所居﹑宫廷所在,南侧是皇城,为百官署衙所在。朱雀大街纵贯全城,在皇城的一段称承天门街(又称"天街")。(1)指朝廷和官署所在。《新唐书.李德裕传》"又罢京兆筑沙堤﹑两街上朝卫兵。"(2)泛指权贵和士大夫所居之繁华处所。唐李洞《赠三惠大师》诗"诏落五天开夏讲,两街人竞礼长眉。"唐孙棨《序》"然率多膏粱子弟,平进岁不及三数人,由是仆马豪华,宴游崇侈,以同年俊少者为两街探花使,鼓扇轻浮,仍岁滋甚。"宋杨万里《迓使客夜归》诗"水与天争一轮月,市声人语两街
从班列
[相关解释]
1.列于朝班。朝臣上朝,各依班次就位,所谓鹓行有序。借指朝臣。
1.列于朝班。朝臣上朝,各依班次就位,所谓鹓行有序。借指朝臣。
六幺令
[相关解释]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六幺》﹑《绿腰》。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调羽弦最小﹐节奏繁急﹐故名。其词为双调九十四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黄钟宫者﹐字数与词牌或南曲都不同;属仙吕宫者﹐字数与词牌相同﹐句读略异;都用在套曲中。京剧亦有《六幺令》﹐系吹打曲牌﹐无唱词﹐多用于官员上朝﹑回府时。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六幺》﹑《绿腰》。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调羽弦最小﹐节奏繁急﹐故名。其词为双调九十四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黄钟宫者﹐字数与词牌或南曲都不同;属仙吕宫者﹐字数与词牌相同﹐句读略异;都用在套曲中。京剧亦有《六幺令》﹐系吹打曲牌﹐无唱词﹐多用于官员上朝﹑回府时。
唤仗
[相关解释]
1.唐宋天子上朝的仪式之一。
1.唐宋天子上朝的仪式之一。
庭问
[相关解释]
1.指天子上朝询问国事。庭,通"廷"。
1.指天子上朝询问国事。庭,通"廷"。
持板
[相关解释]
1.谓古时官吏上朝时执持手板。 2.谓歌女执持檀板。
1.谓古时官吏上朝时执持手板。 2.谓歌女执持檀板。
文武班
[相关解释]
1.封建皇朝文武百官上朝时排列的班次。
1.封建皇朝文武百官上朝时排列的班次。
斗班
[相关解释]
1.亦作"斗班"。 2.上朝时的一种仪式。群臣分两班在香案前左右相对站立。
1.亦作"斗班"。 2.上朝时的一种仪式。群臣分两班在香案前左右相对站立。
早朝晏罢
[相关解释]
1.很早上朝,很迟退朝。谓勤于政事。
1.很早上朝,很迟退朝。谓勤于政事。
晩朝
[相关解释]
1.谓君王未按时上朝听政。
1.谓君王未按时上朝听政。
朝冠
[相关解释]
1.君臣上朝时所戴之冠。
1.君臣上朝时所戴之冠。
正谢
[相关解释]
1.谓正式上朝谢恩。
1.谓正式上朝谢恩。
毦笔
[相关解释]
1.古代文官上朝﹐簪笔于冠侧﹐以备书录奏事之用。
1.古代文官上朝﹐簪笔于冠侧﹐以备书录奏事之用。
爽笏
[相关解释]
1.借指孤高有致的僚属。笏﹐大臣上朝时携带的手版。
1.借指孤高有致的僚属。笏﹐大臣上朝时携带的手版。
珥笔
[相关解释]
1.古代史官﹑谏官上朝,常插笔冠侧,以便记录,谓之"珥笔"。 2.指诉讼。
1.古代史官﹑谏官上朝,常插笔冠侧,以便记录,谓之"珥笔"。 2.指诉讼。
百笏
[相关解释]
1.百条(黄金)。古代官员上朝时皆手持长方形笏板﹐后因金条亦为长方形﹐故借"笏"字代"条"字﹐以表其量﹐兼状其形。
1.百条(黄金)。古代官员上朝时皆手持长方形笏板﹐后因金条亦为长方形﹐故借"笏"字代"条"字﹐以表其量﹐兼状其形。
立班
[相关解释]
1.上朝时依品秩站立。
1.上朝时依品秩站立。
羊裙
[相关解释]
1.羊欣所穿的裙。《南史.羊欣传》"欣长隶书。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欣尝夏月着新绢裙昼寝,献之见之,书裙数幅而去。"唐张怀瓘《书断》卷中"欣着白绢裙,昼眠,子敬乃书其裙及带。欣觉欢乐,遂宝之,后以上朝廷。"后因以"羊裙"为文人间相互雅赏爱慕之典。
1.羊欣所穿的裙。《南史.羊欣传》"欣长隶书。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欣尝夏月着新绢裙昼寝,献之见之,书裙数幅而去。"唐张怀瓘《书断》卷中"欣着白绢裙,昼眠,子敬乃书其裙及带。欣觉欢乐,遂宝之,后以上朝廷。"后因以"羊裙"为文人间相互雅赏爱慕之典。
衫带
[相关解释]
1.宋代皇帝上朝时所穿的衫袍和腰巾所系的玉装红束带。 2.穿衫束角带。宋代男子的一般服饰。
1.宋代皇帝上朝时所穿的衫袍和腰巾所系的玉装红束带。 2.穿衫束角带。宋代男子的一般服饰。
衫袍
[相关解释]
1.宋代皇帝上朝时所穿的礼服之一。 2.衫和袍。亦泛指衣服。
1.宋代皇帝上朝时所穿的礼服之一。 2.衫和袍。亦泛指衣服。
趁朝
[相关解释]
1.亦作"趂朝"。 2.上朝。
1.亦作"趂朝"。 2.上朝。
趁班
[相关解释]
1.亦作"趂班"。 2.旧指官员上朝﹑赴朝。
1.亦作"趂班"。 2.旧指官员上朝﹑赴朝。
趋朝
[相关解释]
1.亦作"趍朝"。 2.上朝。
1.亦作"趍朝"。 2.上朝。
金銮殿
[相关解释]
唐代宫内有金銮殿,后来旧小说戏曲中泛称皇帝上朝理政的殿。
唐代宫内有金銮殿,后来旧小说戏曲中泛称皇帝上朝理政的殿。
闸朝
[相关解释]
1.谓古代点查上朝时入班的官员。
1.谓古代点查上朝时入班的官员。
雉随
[相关解释]
1.指雉随晋孝子萧芝上朝﹑下朝事。《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萧广济《孝子传》﹕"萧芝至孝﹐除尚书郎﹐有雉数十头﹐饮啄宿止。当上直﹐送至歧路﹔下直入门﹐飞鸣车侧。"后以"雉随"为孝子之典。
1.指雉随晋孝子萧芝上朝﹑下朝事。《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萧广济《孝子传》﹕"萧芝至孝﹐除尚书郎﹐有雉数十头﹐饮啄宿止。当上直﹐送至歧路﹔下直入门﹐飞鸣车侧。"后以"雉随"为孝子之典。
颛面
[相关解释]
1.谓古代君臣上朝时,皆按朝仪于廷中各专一面。颛,通"专"。 2.指上朝。
1.谓古代君臣上朝时,皆按朝仪于廷中各专一面。颛,通"专"。 2.指上朝。
鸣珂里
[相关解释]
1.《新唐书.张嘉佑传》"嘉佑,嘉贞弟,有干略。方嘉贞为相时,任右金吾卫将军。昆弟每上朝,轩盖驺导盈闾巷,时号所居坊曰'鸣珂里'。"后用指贵人的居处。
1.《新唐书.张嘉佑传》"嘉佑,嘉贞弟,有干略。方嘉贞为相时,任右金吾卫将军。昆弟每上朝,轩盖驺导盈闾巷,时号所居坊曰'鸣珂里'。"后用指贵人的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