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6 查到相关下衣的内容。
带有下衣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下衣
[相关解释]
1.指下身的穿着,如裤﹑裙。
1.指下身的穿着,如裤﹑裙。
下齐
[相关解释]
1.下衣的底边。
1.下衣的底边。
六物
[相关解释]
1.谓岁﹑时﹑日﹑月﹑星﹑辰。 2.六币。 3.酿酒所需之六物。《礼记.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糵必时,湛炽必絜,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孔颖达疏"兼用六物者,秫稻一,曲糵二,湛炽三,水泉四,陶器五,火齐六也。物,事也,谓作酒之人用此六事作酒。"《吕氏春秋.仲冬》"兼用六物。"高诱注"六物,秫﹑稻﹑曲﹑糵﹑水﹑火也。"后亦以指酒。 4.佛教之制﹐比丘(受过具足戒的男僧)必备的衣具有六一﹑僧伽黎(大衣)﹐二﹑郁多罗僧(中衣)﹐三﹑安陀会(下衣)﹐
1.谓岁﹑时﹑日﹑月﹑星﹑辰。 2.六币。 3.酿酒所需之六物。《礼记.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糵必时,湛炽必絜,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孔颖达疏"兼用六物者,秫稻一,曲糵二,湛炽三,水泉四,陶器五,火齐六也。物,事也,谓作酒之人用此六事作酒。"《吕氏春秋.仲冬》"兼用六物。"高诱注"六物,秫﹑稻﹑曲﹑糵﹑水﹑火也。"后亦以指酒。 4.佛教之制﹐比丘(受过具足戒的男僧)必备的衣具有六一﹑僧伽黎(大衣)﹐二﹑郁多罗僧(中衣)﹐三﹑安陀会(下衣)﹐
坏裳为褲
[相关解释]
1.《南史.刘穆之传》载,刘裕召刘穆之为主簿(军吏),穆之"坏布裳为褲",往见刘裕。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装;裦,指军装◇以"坏裳为褲"代指从军。
1.《南史.刘穆之传》载,刘裕召刘穆之为主簿(军吏),穆之"坏布裳为褲",往见刘裕。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装;裦,指军装◇以"坏裳为褲"代指从军。
捉衿见肘
[相关解释]
也作捉襟见肘”。语出《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见肘。”衿同襟”,衣襟。原意是拉一下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破烂,生活困难◇常喻事情多而难,而力量不足,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也作捉襟见肘”。语出《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见肘。”衿同襟”,衣襟。原意是拉一下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破烂,生活困难◇常喻事情多而难,而力量不足,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攓撅
[相关解释]
1.脱下衣服作工。
1.脱下衣服作工。
朱裳
[相关解释]
1.古谓红色的下衣。
1.古谓红色的下衣。
杂裳
[相关解释]
1.古代下士穿的前黑后黄的下衣。
1.古代下士穿的前黑后黄的下衣。
熏裳
[相关解释]
1.浅绛色的下衣。熏,通"纁"。
1.浅绛色的下衣。熏,通"纁"。
牵衣肘见
[相关解释]
1.谓牵动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体。语本《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絶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1.谓牵动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体。语本《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絶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百称
[相关解释]
1.犹言百袭。古代谓内﹑外上衣或上﹑下衣成套为一称。
1.犹言百袭。古代谓内﹑外上衣或上﹑下衣成套为一称。
皂襕
[相关解释]
1.古时上下衣相连的黑色服装。
1.古时上下衣相连的黑色服装。
素裳
[相关解释]
1.白色下衣。古代凶丧之服。亦用于礼服。 2.泛指一般的白衣。
1.白色下衣。古代凶丧之服。亦用于礼服。 2.泛指一般的白衣。
蓑衣裙
[相关解释]
1.草编的下衣。
1.草编的下衣。
蚁裳
[相关解释]
1.玄色下衣。
1.玄色下衣。
蜕衣
[相关解释]
1.谓肉体仙去留下衣服。
1.谓肉体仙去留下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