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不分的内容。
带有不分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勺烩 [相关解释]
1.犹言一锅煮。比喻不分青红皂白,对一切事或一切人都同样处理。
一甲 [相关解释]
1.一副铠甲。出土秦简中常言"赀一甲",即罚缴一副铠甲,详见《睡虎地秦墓竹简》。 2.借指一兵一卒。 3.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唐时进士不分甲。宋太平兴国八年始分甲,当时一甲有数人。至元明一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参阅《续通典.选举三》﹑《宋史.选举志二》。 4.宋代卢秉提举盐事时所定的一个编组单位。《宋史.食货志下四》"﹝卢秉﹞因定伏火盘数以絶私鬻,自三灶至十灶为一甲。"
三世同财 [相关解释]
1.谓三代人和睦共居,不分家产。
三天没大小 [相关解释]
1.旧俗新婚三天内可以不分辈分,不拘礼节地闹新房,叫做"三天没大小"。
不分 [相关解释]
1.不服气;不平。 2.不料。
不分皂白 [相关解释]
1.《诗.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后以"不分皂白"谓不分黑白,不辨是非。
不分轩轾 [相关解释]
1.车子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谓不分高低上下。
不物 [相关解释]
1.违禁的事物。《周礼.地官.司稽》"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与其不物者而搏之。"贾公彦疏"案《大司徒》﹐民当同衣服﹐今有人衣服不与众同;又视占亦不与众人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此皆违禁之物﹐故搏之也。"后用以谓不如常法﹐不合法度。 2.谓不分物我。
不问青红皂白 [相关解释]
1.不分皂白。
两头大 [相关解释]
1.原谓不分妻妾,引申为和妻子处于同等地位的妾。
中学 [相关解释]
①亦称旧学”。与西学”相对。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特指以伦常名教”为核心的中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②实施中等普通教育的学校。中国一般分为初中、高中两级。分别招收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或有同等学力人员。有的实行六年制,以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分段;有的实行五年制,以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分段或不分段。
中长跑 [相关解释]
也称中长距离赛跑”。田径运动中,800米以上距离赛跑项目的通称。中距离赛跑项目包括男女的800米和1500米以及男子3000米;长距离赛跑项目包括男子5000米、10000米以及女子3000米、5000米、10000米。中长跑比赛不分道,可在规则允许下抢里圈。一般采用站立式起跑。
乡里夫妻 [相关解释]
1.泛指相守不分离的夫妻。
事务主义 [相关解释]
1.一种不分轻重﹑主次,不注意政治方向,而只埋头于日常琐碎事务的工作作风。
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相关解释]
简称《云庄乐府》。散曲集。元代张养浩(号云庄)作。不分卷。收录小令二十七调,一百五十八首,套数二套。
五谷不分 [相关解释]
1.语出《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朱熹集注"五谷不分,犹言不辨菽麦尔,责其不事农业。"后多形容脱离生产实践,缺乏常识。
交手 [相关解释]
双方搏斗他俩交过三次手都不分高下。
以伪乱真 [相关解释]
1.把假的混在真的里面,使真假不分。
体敌 [相关解释]
1.谓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尊卑。
俾昼作夜 [相关解释]
1.把白昼当作夜晩。指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
内封 [相关解释]
1.指书籍封面后印有书名的单页。有时和扉页不分。
[相关解释]
1.亦作"您"。 2.不分明;不清楚。 3.谓草率,马虎。 4.混淆。
力均势敌 [相关解释]
1.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司马称好 [相关解释]
1.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后因以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合宫 [相关解释]
1.相传为黄帝的明堂。 2.同居一舍。谓不分居。
合食 [相关解释]
1.犹合祭。 2.同炊。谓不分家。 3.同时受享几处食邑。
同爨 [相关解释]
1.同灶炊食。谓同居;不分家。
同财 [相关解释]
1.共有家庭财产,谓不分家。 2.犹合资。
周宫 [相关解释]
1.中间不分隔的房屋。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相关解释]
手脚不勤快,田间作物也认不清。讽刺人不能劳动,不懂实用的知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成不了大事。
团案 [相关解释]
1.科举时代县试初试合格者的名单排写成圆圈,以示不分次第,叫团案。复试正式入选的,名单按名次先后排列,叫长案。
圈栊 [相关解释]
1.方言。团结;使不分散。 2.方言。拉拢。
媸妍 [相关解释]
①美丑不辨媸妍。②好坏;贤愚不分媸妍。③高下一争媸妍而后罢。
孙思邈(581-682) [相关解释]
唐代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年患病,刻意学习医术,总结前人的医疗理论和临床经验,编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医德高尚,对病人不分贵贱贫富,一心救治。被后人尊为药王”。
家鸡野雉 [相关解释]
1.晋庾翼善书法,初不服王羲之,遂以家鸡比喻自己的书法,以野雉比喻王氏的书法。《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晋书》"﹝庾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贱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比之。'"亦作"家鸡野鹜"。
工力悉敌 [相关解释]
〈书〉指双方本领和力量相等,不分上下。
平分秋色 [相关解释]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或不分高下他俩的演技不相上下,联袂登台演出,总能平分秋色,双双受到观众的好评。
平坐 [相关解释]
1.谓不分尊卑地就坐。 2.古代建筑名词。即复道,阁道。
平头 [相关解释]
1.凡计数逢十,如十﹑百﹑千﹑万等不带零头,俗谓之齐头,亦称平头。 2.作诗的声病之一。 3.头巾名。参见"平头小样巾"。 4.代指奴仆。 5.犹平常,普通。 6.谓不分高低。 7.男子发式。顶上头发留的稍长,剪平,从脑后到两鬓的头发全部推光。
平局 [相关解释]
1.不分胜负的局面。多指打球或下棋等。
并列 [相关解释]
平列,不分主次并列冠军。
并排 [相关解释]
1.排列在一条线上,不分前后。
并行 [相关解释]
1.犹言兼程。 2.同时进行。 3.并排行进。 4.并列﹐不分主次。
并进 [相关解释]
1.一起提高。 2.不分先后﹐同时进行。
并驾齐驱 [相关解释]
两匹马共拉一车,齐头并进。比喻彼此成就、才能等不分上下无论才能还是成就,他俩都并驾齐驱。
廷尉平 [相关解释]
1.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 2.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平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
彼此 [相关解释]
①那个和这个;双方不分~ㄧ~互助。②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常叠用做答话)‘您辛苦啦!’‘~~!’。
急递铺 [相关解释]
1.金﹑元﹑明代传递文书的驿站。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设一铺,每铺设铺司一人,铺兵四﹑五人至十人。凡遇官府公文至,即行递送,不分昼夜,风雨无阻。
扫帚颠倒竖 [相关解释]
1.比喻秩序混乱,上下不分。
折衷主义 [相关解释]
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的做法及有关理论。其特征和表现是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把一事物的许多属性不加区别地东抽一点,西抽一点,作完全偶然的机械的拼凑;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
拢音 [相关解释]
使声波在一定范围内不分散,听起来声音更清晰在露天剧场唱不~。
指动 [相关解释]
1.春秋时,郑国大臣子公逢食指动,即能尝到美味,一次,郑灵公赐食鼋肉,故意不分给子公,他一气之下,染指于鼎,尝之而出。见《左传.宣公四年》后因以"指动"表示将尝到美味。
指马 [相关解释]
1.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提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白马非马"等命题,讨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庄子.齐物论》则谓"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谓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应各任自然,不分彼此﹑是非﹑长短﹑多少◇遂以"指马"为争辩是非﹑差别的代称。 2.见"指鹿为马"。
捆扎 [相关解释]
把东西捆在一起,使不分散把布袋口儿~好ㄧ这批货物运送的时候,应该妥为包装~。
散文诗 [相关解释]
1.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形式。写法同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但注重语言的节奏,有诗的意境。
无冬无夏 [相关解释]
1.谓不分寒暑。
无大无小 [相关解释]
1.无论大小。谓举国上下。 2.不分年长年幼﹑辈份大辈份小。
无旧无新 [相关解释]
1.谓不分是旧交或是新交。语本《尚书大传》卷二上"各安其宅,各田其田,毋故毋新。"一本作"毋故毋私"。
无明无夜 [相关解释]
1.犹言不分昼夜。
无昼无夜 [相关解释]
1.不分日夜;日日夜夜。
无晓夜 [相关解释]
1.不分昼夜。
无畴类 [相关解释]
1.不分种类。谓全部。
无皂白 [相关解释]
1.比喻不分是非。语本《诗.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无章 [相关解释]
1.不分明;不张扬。 2.没有次序。
无类 [相关解释]
1.没有常法。 2.不分类别。 3.犹言无遗类,无幸存者。 4.没有礼貌。 5.犹不肖。 6.没有朋类或同伴。
无节 [相关解释]
1.谓无先验之明。一说谓不通礼节。 2.没有法度;不加节制。 3.没有节操。 4.指物体不分段,没有节。
无遮大会 [相关解释]
1.佛教举行的以布施为主要内容的法会,每五年一次。无遮,指宽容一切,解脱诸恶,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一律平等看待。
无间 [相关解释]
1.亦作"无闲"。 2.没有空隙。指极微小处。 3.指精微的义理。 4.不断;不分。 5.没有隔阂;关系极密。 6.指没有疏远;不要见外。 7.无可非议;无懈可击。 8.即无间地狱。
日夜兼程 [相关解释]
1.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日记帐 [相关解释]
1.簿记中主要帐簿的一种,按日期先后记载各项帐目,不分类。根据日记帐记载总帐。也叫序时帐。
晨昏 [相关解释]
早上和晚上常做夜班令人感觉晨昏颠倒,早晚不分|晨昏随侍在侧。
普同 [相关解释]
1.犹普通。一般。意谓不分彼此。
曼漶 [相关解释]
1.凝不清,不分明。
有教无类 [相关解释]
孔子的教育口号。见《论语·卫灵公》。意思是除奴隶以外,不分贫富、贵贱、贤愚、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入学。孔子的学生大部分是平民,教育对象扩大,适应了士”阶层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趋势。
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解释]
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其主要特征是公司的全部资产不分为等额股份;公司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不发行股票;股东以其出资比例,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杂婚 [相关解释]
1.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婚姻形式。指男女两性间不问有无血缘关系﹐不分辈分﹐随意发生性关系。
李郭同舟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因以"李郭同舟"﹑"李郭同船"比喻知已相处,不分贵贱,亲密无间。
柷敔 [相关解释]
1.乐器名。奏乐开始时击柷,终止时敲敔。一说二者同用以和乐,不分终始。
梨花云 [相关解释]
1.《墨庄漫录》卷六引唐王建《梦看梨花云歌》"薄薄落落雾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瑶池水光蓬莱雪,青叶白花相次发……落英散粉飘满空,梨花颜色同不同。眼穿臂短取不得,取得亦如从梦中。无人为我解此梦,梨花一曲心珍重。""梨花云"指梦中恍惚所见如云似雪的缤纷梨花◇用为状雪景之典。
棕榈 [相关解释]
又称棕树”。单子叶植物,棕榈科。常绿乔木。树干直立,不分枝。叶大,簇生在茎顶。叶鞘分裂成棕褐色纤维状毛,叫做棕衣”。棕衣可制绳索、毛刷、地毯、蓑笠、床垫等。树干可作亭柱、栏杆等。叶柄基部棕毛、叶和果实,是传统中药。
植杖 [相关解释]
1.倚杖。扶杖。《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后因以"植杖"为典。 2.立杖。
毕业会考 [相关解释]
检验毕业生是否合格的统一考试。考试命题限于学科的基础知识部分。属水平考试,不分等第。各门学科成绩合格,即可取得毕业资格。
毡袜裹脚靴 [相关解释]
1.毡袜﹑裹脚布和靴子。三者都穿在脚上﹐因以喻关系密切﹐彼此不分。
民族平等 [相关解释]
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不享有任何特权。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最初由资产阶级提出,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曾起过进步作用。在中国,孙中山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首次作了规定。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民族平等,从法律上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在国际交往中,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没上下 [相关解释]
1.犹言不分尊卑长幼,没有礼貌。
没好没歹 [相关解释]
1.谓不分好坏。
没白没黑 [相关解释]
1.不分昼夜。
没里没外 [相关解释]
1.里外不分。谓言行不顾场合。
浑浑沌沌 [相关解释]
1.旧指天地开辟前元气未分﹑凝一团的状态。 2.混杂﹑不分明貌。 3.糊涂无知貌。 4.形容迷糊,不清醒。
浑茫 [相关解释]
1.混沌蒙昧。指上古人类未开化的状态。 2.谓广大无边的境界。 3.凝;不分明。
浑蒙 [相关解释]
1.凝,不分明貌。
混混 [相关解释]
1.同"滚滚"。 2.指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纯朴未散的状态。 3.浑浊。指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亦比喻社会环境的阴暗﹑肮脏。 4.混杂貌。 5.指无分别﹑不分明貌。 6.糊里糊涂,无知无识。 7.苟且度日。 8.无业游民;流氓。 9.波浪声。参见"混混沌沌"。
混融 [相关解释]
1.混和融合。 2.含混,不分明。
混通 [相关解释]
1.混杂不分。
溷漫 [相关解释]
1.混杂不分。
漠溟 [相关解释]
1.混沌不分貌。
漠闵 [相关解释]
1.浑沌不分貌。
燕蝠争 [相关解释]
1.比喻无意义的争吵。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寄周邠诸诗》"舜举言,自来闻人说一小话云燕以日出为旦,日入为夕;蝙蝠以日入为旦,日出为夕。争之不决,诉之凤凰。凤凰是百鸟之王。至路次逢一禽,谓燕曰不须往诉,凤凰在假。或云凤凰渴睡。今不记其详,都是训狐权摄。舜举意以话戏笑王庭老等不知是非……﹝苏轼﹞兼赠舜举云'奈何效燕蝠,屡欲争晨暝!'其意以讥讽王庭老等如训狐不分别是非也。"
牛骥同皂 [相关解释]
1.亦作"牛骥同槽"。 2.谓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
独幕剧 [相关解释]
不分幕的小型戏剧,一般情节比较简单紧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