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0 查到相关与国的内容。
带有与国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族 [相关解释]
1.有几种说法。(1)谓父﹑子﹑孙。《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郑玄注"三族,谓父﹑子﹑孙。"《仪礼.士昏礼》"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请吉日。"郑玄注"三族,谓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按,前注据父言之,故云子﹑孙;后注据子言之,故云己与子,二注义同。参阅孙诒让《周礼正义》。(2)谓父族﹑母族﹑妻族。《大戴礼记.保傅》"三族辅之。"卢辩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庄子.徐无鬼》"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成玄英疏"三族,谓父母族﹑妻族也。"《后汉书.杨终传》"秦政酷烈,
与国 [相关解释]
1.盟国;友邦。
中华民族 [相关解释]
中国各民族的总称。现有五十六个民族,总人口约113亿(1990年),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有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共同开发辽阔的疆域,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共同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贡献。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人民友好往来,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民族尊严,以崭新的面貌参与国际事务,建设现代化国家。
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 [相关解释]
群众性体育组织。1973年成立。次年加入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主要活动有组织全国性中学生的体育竞赛,参与国际中学生的体育竞赛,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等。会址设在北京。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 [相关解释]
群众性体育组织。1975年成立。同年加入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要活动有组织全国性的大学生体育竞赛,参与国际大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等。会址设在北京。
买宴 [相关解释]
1.封建时代臣下献钱财以参与国君所设的宴会。
亭长 [相关解释]
1.战国时,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满的人充任。此外设于城内和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亦设亭长,职责同上。东汉后渐废。 2.唐代尚书省各部在都事﹑主事之下设亭长,掌省门开闭和通传等事务。
使聘 [相关解释]
1.指古代诸侯之间或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
修好 [相关解释]
1.指国与国之间结成友好关系。 2.指人与人之间表示友好。 3.方言。行善积德。
公法 [相关解释]
①西方法学中指与国家利益有关的法律,如宪法、行政法等(区别于‘私法’)。②指调整国际关系的准则国际~。
君相 [相关解释]
1.国君的上傧。 2.国君与国相。
四门学 [相关解释]
1.古代学校名。北魏正始四年创立四门小学,初设于京师四门,后与太学同在一处。唐代四门学为大学,隶国子监,传授儒家经典,性质与国子学﹑太学同,惟学生家庭出身品级较低。隋代及北宋亦设四门学,存在时间很短。元以后废。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
外汇风险 [相关解释]
国际结算中债权方或债务方在收进或支付外汇前承担的外汇汇率变动的风险。如出口方与国外进口方签订以外国货币付款的销售合同,因常需一定时间才能收回货款,在此期间如汇率下跌,出口方即承担了汇率变动的风险。同样,进口方也常需承担汇率上涨的风险。
孟子 [相关解释]
1.春秋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宋国子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杜预注"子,宋姓。"孔颖达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孟子。"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 2.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宗主权 [相关解释]
1.起源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指君主对诸侯行使的支配权力◇逐渐扩大到国与国之间。一国使他国从属于自己,干预其内政外交的权利称为宗主权;前者称为宗主国,后者称为附庸国。
宗卿 [相关解释]
1.与国君同宗之大臣。 2.宗正寺卿的省称。 3.泛称朝廷中掌礼仪﹑祭祀﹑宗庙之长官。
家邦 [相关解释]
1.本指家与国,亦泛指国家。
寒山子 [相关解释]
1.唐代著名诗僧,居浙江天台寒岩,因称寒山子或寒山。与国清寺僧拾得友善∶吟诗唱偈,有诗三百馀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三卷。
小时 [相关解释]
1.幼年或少年时候。 2.时间单位。我国古代每天分十二时﹐以十二地支依次标记。至近代每时又分为二﹐适与国外每天分二十四点钟相合﹐故沿称现行二十四分法之时为小时。
岁聘 [相关解释]
1.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 2.指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
帝国主义 [相关解释]
也称垄断资本主义”。垄断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列宁揭示其有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溶合为金融资本,在此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3)资本输出;(4)形成国际垄断同盟;(5)列强已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其中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根本的经济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完成了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此后,国家垄断组织与国际性国家垄断同盟有重大发展。垄断的统治决定了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如生产技术的垄断、食利阶层的增加、食利国的形成、国民经济军事化和霸权主义、工
引渡 [相关解释]
①指一国将逃亡在其境内的外国罪犯转交给要求审判该罪犯的另一国的行为。国与国之间除非签订有相互引渡罪犯的协议,否则不承担引渡的义务。国际协定通常规定下列国家有权提出引渡要求罪犯国籍所属国、罪行发生地国家、罪行受害国。②引导并渡过用渡槽将对面的山泉引渡过来|造浮桥引渡兵马。
换文 [相关解释]
(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换文书。
政体 [相关解释]
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由国体所决定,与国体相适应。因为具体的情况不同,国体相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政体。如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都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则可以是苏维埃制、人民代表大会制等不同的形式。
政治权利 [相关解释]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部分。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担任国家公职的权利,担任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等。
民生国计 [相关解释]
1.人民的生活与国家的经济。
沙恭达罗 [相关解释]
剧本。印度迦梨陀娑作。国王豆扇陀行猎时与净修林女郎沙恭达罗相爱成婚。国王留下戒指为信物。沙恭达罗怀孕后赴京城见国王,经过种种波折,终与国王团圆。
添丁 [相关解释]
1.唐卢仝生子,取名"添丁",意谓为国家添一丁役(服力役的壮丁)。唐韩愈《寄卢仝》诗"去年生儿名添丁,意令与国充耘耔。"后引申为生男孩。
照会 [相关解释]
①国与国之间外交往来的文书。用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或通知对方某些事项。照会有两种(1)正式照会,由外交部长、大使等外交代表签名发出,用第一人称书写,不盖机关章。用于重大事项的通知、交涉或表示重要的外交礼仪等。(2)普通照会,由外交部或大使馆签发,用第三人称书写,盖机关章,但不签名。用于一般交涉和事务。②指递交照会。
砺带河山 [相关解释]
1.《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后因以"砺带河山"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私政 [相关解释]
1.家政。与国政相对。
税收 [相关解释]
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方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体现国家同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关系。税收用于维持政府机构的开支,以执行国家的各种社会职能。
经济区划 [相关解释]
根据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特点对全国领土进行战略性划分,指明各地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揭示各地区专业化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特征,以及彼此分工协作的关系。中国经济区划的主要原则是(1)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相结合;(2)地区经济现状与远景发展相结合;(3)地区经济中心与其经济吸引范围相结合;(4)经济区划与国民经济体制相适应;(5)利用国际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耦国 [相关解释]
1.谓大城足与国都相抗衡。 2.对等之国。
聘问 [相关解释]
1.国与国或各个方面之间遣使访问。 2.谓男方向女方行聘定婚。古代六礼中有"问名"﹐故曰聘问。
荆舒 [相关解释]
1.亦作"荆荼"。 2.指春秋时的楚国和舒国。舒在今安徽省庐江县境内,时为楚之与国,故连称。
通商 [相关解释]
1.互易商货。 2.多指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
邦交 [相关解释]
国与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建立~ㄧ断绝~ㄧ恢复~。
郡国 [相关解释]
1.郡和国的并称『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封王之国称王国,封侯之国称侯国。南北朝仍沿郡﹑国并置之制,至隋始废国存郡◇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
预政 [相关解释]
1.参与国家大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