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87 查到相关中书省的内容。
带有中书省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万年枝
[相关解释]
1.树名。即冬青。南朝齐谢杋《直中书省》诗"风动万年枝,日华承露掌。"唐上官仪《咏雪应诏》"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校。"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万年枝,江左谓之冬青。"一说即檍木。见明杨慎《丹铅总录.花木》。 2.指年代悠久的大树。
1.树名。即冬青。南朝齐谢杋《直中书省》诗"风动万年枝,日华承露掌。"唐上官仪《咏雪应诏》"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校。"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万年枝,江左谓之冬青。"一说即檍木。见明杨慎《丹铅总录.花木》。 2.指年代悠久的大树。
世掌丝纶
[相关解释]
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称为掌丝纶。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为世掌丝纶。
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称为掌丝纶。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为世掌丝纶。
东掖
[相关解释]
1.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 2.宫中东侧的旁门。代指太子所居的东宫。
1.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 2.宫中东侧的旁门。代指太子所居的东宫。
东省
[相关解释]
1.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南朝齐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 2.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唐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 3.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宋指秘书省。掌图籍。宋杨万里有《早入东省残月初上》诗。按,杨曾任秘书监。 4.清代对山东省的省称。 5.民国时期对东三省的省称。
1.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南朝齐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 2.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唐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 3.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宋指秘书省。掌图籍。宋杨万里有《早入东省残月初上》诗。按,杨曾任秘书监。 4.清代对山东省的省称。 5.民国时期对东三省的省称。
东西二府
[相关解释]
1.宋代指中书省与枢密院。
1.宋代指中书省与枢密院。
丞相
[相关解释]
官名。战国时始设,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专辅佐皇帝综理国政,但亦有居此位而无实权的。西汉初置相国,后称丞相,西汉末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南北朝间,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大丞相、相国等,废置不常。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也设丞相或左右丞相。明初设丞相,不久废。
官名。战国时始设,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专辅佐皇帝综理国政,但亦有居此位而无实权的。西汉初置相国,后称丞相,西汉末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南北朝间,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大丞相、相国等,废置不常。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也设丞相或左右丞相。明初设丞相,不久废。
两地
[相关解释]
1.两处;两个地方。 2.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1.两处;两个地方。 2.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两府
[相关解释]
1.指行使宰辅权的两个重臣及其所在的机构。如汉代的丞相和御史,宋代的中书省和枢密院等。
1.指行使宰辅权的两个重臣及其所在的机构。如汉代的丞相和御史,宋代的中书省和枢密院等。
两省
[相关解释]
1.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合称。为唐代最高国务机构。
1.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合称。为唐代最高国务机构。
中书
[相关解释]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 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复以臣领中书。"隋唐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 3.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明清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 4.官署名。唐代的中书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称为"中书"。 5.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 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复以臣领中书。"隋唐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 3.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明清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 4.官署名。唐代的中书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称为"中书"。 5.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
中书堂
[相关解释]
1.中书省的政事堂。
1.中书省的政事堂。
中书省
[相关解释]
官署名。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至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经门下省审复,交尚书省执行。元代废门下、尚书两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明初袭元制,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
官署名。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至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经门下省审复,交尚书省执行。元代废门下、尚书两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明初袭元制,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
中省
[相关解释]
1.中书省的省称。
1.中书省的省称。
丹阁
[相关解释]
1.宫殿中的楼阁。 2.指中书省官署。
1.宫殿中的楼阁。 2.指中书省官署。
书府
[相关解释]
1.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 2.指中书省或秘书省。
1.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 2.指中书省或秘书省。
二省
[相关解释]
1.指中书省﹑尚书省。
1.指中书省﹑尚书省。
五房
[相关解释]
1.唐宋中书省下分管行政事务的五个部门。
1.唐宋中书省下分管行政事务的五个部门。
五省
[相关解释]
1.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并称"五省"。隋以殿内省(一说内侍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为五省。参阅《通典.职官一》。
1.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并称"五省"。隋以殿内省(一说内侍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为五省。参阅《通典.职官一》。
五花判事
[相关解释]
1.唐宋时,中书省各官员,对军国大事因所见不同,须分别在文书上签具意见并署名,谓之"五花判事"。
1.唐宋时,中书省各官员,对军国大事因所见不同,须分别在文书上签具意见并署名,谓之"五花判事"。
六押
[相关解释]
1.唐制﹐中书省舍人六员﹐分押尚书六曹﹐佐宰相判案。见《新唐书.百官志二》◇因以"六押"为中书舍人之别称。
1.唐制﹐中书省舍人六员﹐分押尚书六曹﹐佐宰相判案。见《新唐书.百官志二》◇因以"六押"为中书舍人之别称。
内制
[相关解释]
1.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 2.翰林学士的别称。
1.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 2.翰林学士的别称。
内史
[相关解释]
1.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 2.官名。秦官,掌治理京师『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3.官名。西汉初,诸侯王国置内史,掌民政。历代沿置,隋始废。 4.官名。隋文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一员。隋炀帝改为内书省。唐高祖武德初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亦用以称中书省的官员。 5.古政区名。秦代京畿附近由内史治理,即以官名为名,不称郡。治所在咸阳(今咸阳市东北)。辖境
1.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 2.官名。秦官,掌治理京师『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3.官名。西汉初,诸侯王国置内史,掌民政。历代沿置,隋始废。 4.官名。隋文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一员。隋炀帝改为内书省。唐高祖武德初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亦用以称中书省的官员。 5.古政区名。秦代京畿附近由内史治理,即以官名为名,不称郡。治所在咸阳(今咸阳市东北)。辖境
内史府
[相关解释]
1.南唐改中书省﹑门下省为"内史府"。
1.南唐改中书省﹑门下省为"内史府"。
内枢
[相关解释]
1.内枢密的省称。为军国重任。 2.中书省的别称。
1.内枢密的省称。为军国重任。 2.中书省的别称。
分省
[相关解释]
1.元代分设于地方上的中书省机关。 2.谓派赴不同的省。
1.元代分设于地方上的中书省机关。 2.谓派赴不同的省。
刑礼房
[相关解释]
1.唐代中书省属下的政务部门之一,掌管刑﹑礼。
1.唐代中书省属下的政务部门之一,掌管刑﹑礼。
匦院
[相关解释]
1.官署名。匦使院的省称。唐武后垂拱元年置,属中书省,以谏议大夫及补阙﹑拾遗一人为知匦使。设方函,四面分别涂青丹白黑四色,每日暮进晨出,列于署外。凡臣民有怀才自荐﹑匡政补过﹑申冤辩诬﹑进献赋颂者,均可以状分类投匦。至宋太宗雍熙元年,改匦院为登闻鼓院及登闻检院。参阅《唐六典》卷九﹑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匦使》。
1.官署名。匦使院的省称。唐武后垂拱元年置,属中书省,以谏议大夫及补阙﹑拾遗一人为知匦使。设方函,四面分别涂青丹白黑四色,每日暮进晨出,列于署外。凡臣民有怀才自荐﹑匡政补过﹑申冤辩诬﹑进献赋颂者,均可以状分类投匦。至宋太宗雍熙元年,改匦院为登闻鼓院及登闻检院。参阅《唐六典》卷九﹑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匦使》。
卢米
[相关解释]
1.即北齐卢思道。曾为员外散骑郎,直中书省。北齐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他人不过得一﹑二篇,唯思道多达八篇,时称"八米侍郎",或称"卢米"。见《北史.卢思道传》。
1.即北齐卢思道。曾为员外散骑郎,直中书省。北齐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他人不过得一﹑二篇,唯思道多达八篇,时称"八米侍郎",或称"卢米"。见《北史.卢思道传》。
台省
[相关解释]
1.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南北朝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台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2.唐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台省"。
1.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南北朝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台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2.唐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台省"。
右史
[相关解释]
1.古代史官名。 2.唐以后为中书省起居舍人的别称。 3.复姓。
1.古代史官名。 2.唐以后为中书省起居舍人的别称。 3.复姓。
右垣
[相关解释]
1.即右掖。唐时指中书省。
1.即右掖。唐时指中书省。
右掖
[相关解释]
1.唐时指中书省。因其在宫中右边,故称。掖,皇宫的旁垣或边门。 2.明成祖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
1.唐时指中书省。因其在宫中右边,故称。掖,皇宫的旁垣或边门。 2.明成祖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
右省
[相关解释]
1.唐代中书省的别称。以其在宣政殿廊庑右面,故称。
1.唐代中书省的别称。以其在宣政殿廊庑右面,故称。
合长
[相关解释]
1.唐宋时常用以称呼中书省﹑尚书省﹑龙图阁等官署的主事官。
1.唐宋时常用以称呼中书省﹑尚书省﹑龙图阁等官署的主事官。
吏房
[相关解释]
1.唐宋时中书省﹑门下省均设吏房。掌官吏任免﹑升降﹑赏罚及差官文书等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宋史.职官志一》。
1.唐宋时中书省﹑门下省均设吏房。掌官吏任免﹑升降﹑赏罚及差官文书等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宋史.职官志一》。
四方馆
[相关解释]
1.官署名。隋炀帝时置,对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各设使者一人,掌管往来及互相贸易等事,隶属鸿胪寺。唐以通事舍人主管,隶属中书省。宋置四方馆使,掌管文武官朝见辞谢,国忌赐香及诸道元日﹑冬至﹑朔旦﹑庆贺章表﹑郊祀﹑朝蕃官﹑贡举人﹑进奉使﹑京官﹑致仕官﹑道释﹑父老陪位等事。其职务与隋唐不同。明有四夷馆清有会同四译馆,职务同隋唐四方馆。参阅《文献通考.职官五》。
1.官署名。隋炀帝时置,对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各设使者一人,掌管往来及互相贸易等事,隶属鸿胪寺。唐以通事舍人主管,隶属中书省。宋置四方馆使,掌管文武官朝见辞谢,国忌赐香及诸道元日﹑冬至﹑朔旦﹑庆贺章表﹑郊祀﹑朝蕃官﹑贡举人﹑进奉使﹑京官﹑致仕官﹑道释﹑父老陪位等事。其职务与隋唐不同。明有四夷馆清有会同四译馆,职务同隋唐四方馆。参阅《文献通考.职官五》。
堂吏
[相关解释]
1.唐宋时中书省的办事吏员。原自中央各机构抽补。宋太祖以其擅中书事权,多生弊端,改令吏部于士人中选授。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始以京朝官充任。
1.唐宋时中书省的办事吏员。原自中央各机构抽补。宋太祖以其擅中书事权,多生弊端,改令吏部于士人中选授。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始以京朝官充任。
堂差
[相关解释]
1.宋时谓由中书省授予职务。 2.旧时妓女应召出外陪嫖客饮酒,叫出堂差。
1.宋时谓由中书省授予职务。 2.旧时妓女应召出外陪嫖客饮酒,叫出堂差。
宅引
[相关解释]
1.宋时,宰相于假日黎明赴中书省,有朱衣吏自私第前导,称宅引。参阅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宋赵升《朝野类要.宅引》。
1.宋时,宰相于假日黎明赴中书省,有朱衣吏自私第前导,称宅引。参阅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宋赵升《朝野类要.宅引》。
审刑院
[相关解释]
1.亦省称"审刑"。 2.宋代于禁中设立的官署,其职务是检查大理寺所审理的案件,并上报中书省。
1.亦省称"审刑"。 2.宋代于禁中设立的官署,其职务是检查大理寺所审理的案件,并上报中书省。
宣头
[相关解释]
1.晩唐枢密使自禁中受诏,出付中书省,称为"宣"。至五代后唐时,不由中书省,直接发至枢密院者亦称为"宣",小事则发"头子",又称"宣头"。见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南唐李中《碧云集》中有《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捧宣头许归侍养》等诗题。
1.晩唐枢密使自禁中受诏,出付中书省,称为"宣"。至五代后唐时,不由中书省,直接发至枢密院者亦称为"宣",小事则发"头子",又称"宣头"。见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南唐李中《碧云集》中有《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捧宣头许归侍养》等诗题。
尚书省
[相关解释]
1.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称中台。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清制同。
1.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称中台。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清制同。
屈揖
[相关解释]
1.唐宋时百官于中书省见宰相之礼。
1.唐宋时百官于中书省见宰相之礼。
山西
[相关解释]
1.山的西坡。 2.战国﹑秦﹑汉时称崤山﹑华山以西地区。又称关西。 3.称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地区。隋末置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大使,元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明置山西行中书省,清至今皆为山西省。
1.山的西坡。 2.战国﹑秦﹑汉时称崤山﹑华山以西地区。又称关西。 3.称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地区。隋末置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大使,元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明置山西行中书省,清至今皆为山西省。
左史
[相关解释]
1.官名。周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记行动,右史记言语。见《礼记.玉藻》。一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见《汉书.艺文志》。唐宋曾以门下省之起居郎﹑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为左﹑右史,分别主记事与记言。 2.复姓。楚有左史倚相。见《国语.楚语》。
1.官名。周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记行动,右史记言语。见《礼记.玉藻》。一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见《汉书.艺文志》。唐宋曾以门下省之起居郎﹑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为左﹑右史,分别主记事与记言。 2.复姓。楚有左史倚相。见《国语.楚语》。
平章
[相关解释]
1.评处;商酌。 2.品评。 3.古代官名。唐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唐睿宗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宋因之,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明初仍沿袭,不久废。
1.评处;商酌。 2.品评。 3.古代官名。唐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唐睿宗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宋因之,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明初仍沿袭,不久废。
御仙带
[相关解释]
1.绣有御仙花的金带。宋赵安仁既罢参知政事,真宗命赐御仙花带与绣饰马具◇来中书省﹑枢密院罢官者及学士﹑散官,通服御仙带,遂为故事。参阅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
1.绣有御仙花的金带。宋赵安仁既罢参知政事,真宗命赐御仙花带与绣饰马具◇来中书省﹑枢密院罢官者及学士﹑散官,通服御仙带,遂为故事。参阅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
政事堂
[相关解释]
1.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1.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敕甲
[相关解释]
1.五代时对卑职官员不发告身,中书省录其授官制辞编号备案谓之"敕甲"。
1.五代时对卑职官员不发告身,中书省录其授官制辞编号备案谓之"敕甲"。
散州
[相关解释]
1.对直隶州而言。元代地方区划有路﹑府﹑州﹑县四等,一般以路领州﹑领县。州之不隶属于路而直接隶属于中书省者,称直隶州;由路所统属者,称散州。明清时以府所统属的州为散州。
1.对直隶州而言。元代地方区划有路﹑府﹑州﹑县四等,一般以路领州﹑领县。州之不隶属于路而直接隶属于中书省者,称直隶州;由路所统属者,称散州。明清时以府所统属的州为散州。
散骑常侍
[相关解释]
1.官名。秦汉设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三国魏时将其并为一官,称"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晋以后,增加员额,称员外散骑常侍,或通直散骑常侍,往往预闻要政。南北朝时属集书省,隋代属门下省,唐代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在门下省者称左散骑常侍,在中书省者称右散骑常侍。虽无实际职权,仍为尊贵之官,多用为将相大臣的兼职。宋代不常置,金元以后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下》﹑《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三》。
1.官名。秦汉设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三国魏时将其并为一官,称"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晋以后,增加员额,称员外散骑常侍,或通直散骑常侍,往往预闻要政。南北朝时属集书省,隋代属门下省,唐代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在门下省者称左散骑常侍,在中书省者称右散骑常侍。虽无实际职权,仍为尊贵之官,多用为将相大臣的兼职。宋代不常置,金元以后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下》﹑《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三》。
池凤
[相关解释]
1.凤池。在禁苑中。魏晋南北朝设中书省于禁苑中,故借指中书省。唐代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诗文中又以称宰相。 2.喻池边竹。
1.凤池。在禁苑中。魏晋南北朝设中书省于禁苑中,故借指中书省。唐代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诗文中又以称宰相。 2.喻池边竹。
省庭
[相关解释]
1.中书省内的厅堂。
1.中书省内的厅堂。
禁寺
[相关解释]
1.犹省寺。公卿官署,如中书省﹑门下省﹑太常寺﹑鸿胪寺等。
1.犹省寺。公卿官署,如中书省﹑门下省﹑太常寺﹑鸿胪寺等。
紫微
[相关解释]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 2.指帝王宫殿。 3.亦作"紫薇"。唐开元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 2.指帝王宫殿。 3.亦作"紫薇"。唐开元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
紫微省
[相关解释]
1.唐开元元年取天文紫微垣之义,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省中种紫薇花,故亦称紫薇省。
1.唐开元元年取天文紫微垣之义,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省中种紫薇花,故亦称紫薇省。
紫阁
[相关解释]
1.金碧辉煌的殿阁。多指帝居。 2.指仙人或隐士所居。 3.唐代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因称宰相府第为紫阁。
1.金碧辉煌的殿阁。多指帝居。 2.指仙人或隐士所居。 3.唐代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因称宰相府第为紫阁。
纶掖
[相关解释]
1.犹纶阁。中书省的别称。中书省为草拟诏令之所,唐时称为右掖。
1.犹纶阁。中书省的别称。中书省为草拟诏令之所,唐时称为右掖。
纶省
[相关解释]
1.指中书省。中书舍人职掌撰拟诏令,故称。
1.指中书省。中书舍人职掌撰拟诏令,故称。
纶闱
[相关解释]
1.犹纶阁。中书省的代称。撰拟制诰之所。
1.犹纶阁。中书省的代称。撰拟制诰之所。
纶阁
[相关解释]
1.中书省的代称。为代皇帝撰拟制诰之处。
1.中书省的代称。为代皇帝撰拟制诰之处。
腹里
[相关解释]
1.犹内地。元时为对中书省直辖地区的通称。
1.犹内地。元时为对中书省直辖地区的通称。
舞凤
[相关解释]
1.旧传国家太平,君王仁慈,则凤凰来仪。因以"舞凤"为文教昌明之典。 2.中书省有凤凰池之誉,因以"舞凤"为中书省任职者的美称。 3.三国庞统号凤雏,曾为耒阳令。因以"舞凤"为称美县尹之典。
1.旧传国家太平,君王仁慈,则凤凰来仪。因以"舞凤"为文教昌明之典。 2.中书省有凤凰池之誉,因以"舞凤"为中书省任职者的美称。 3.三国庞统号凤雏,曾为耒阳令。因以"舞凤"为称美县尹之典。
著作郎
[相关解释]
1.官名。三国魏明帝始置,属中书省,掌编纂国史。其属有著作佐郎(后代或称佐著作郎)﹑校书郎﹑正字等。晋元康中改属秘书省,称为大著作。唐代主管著作局,亦属秘书省。宋元因之,惟宋别有国史院,故著作郎仅参与汇编"日历"(每日时事)等。明代废。亦省称"著作"。
1.官名。三国魏明帝始置,属中书省,掌编纂国史。其属有著作佐郎(后代或称佐著作郎)﹑校书郎﹑正字等。晋元康中改属秘书省,称为大著作。唐代主管著作局,亦属秘书省。宋元因之,惟宋别有国史院,故著作郎仅参与汇编"日历"(每日时事)等。明代废。亦省称"著作"。
薇垣
[相关解释]
1.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 2.紫微垣的省称。
1.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 2.紫微垣的省称。
行中书省
[相关解释]
简称行省”。官署名。元代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书省外,又于全国分设十一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丞相、平章等官掌地区政务。
简称行省”。官署名。元代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书省外,又于全国分设十一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丞相、平章等官掌地区政务。
行台
[相关解释]
1.台省在外者称行台。魏晋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唐贞观以后渐废。金﹑元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行省实即继承前代的行台制度。 2.旧时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所。 3.客寓,旅馆。 4.临时设立的戏台。
1.台省在外者称行台。魏晋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唐贞观以后渐废。金﹑元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行省实即继承前代的行台制度。 2.旧时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所。 3.客寓,旅馆。 4.临时设立的戏台。
行省
[相关解释]
1.古代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称行省。 2.借指该省官。 3.元代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外,又于河南﹑江浙﹑湖广﹑陕西﹑辽阳﹑甘肃﹑岭北﹑云南等处创设十一行中书省,作为普遍分设全国各地区的中央政务机构,简称十一行省,置丞相﹑平章等官以总揽该地区的政务。行省遂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名称。明清以后虽不采用行中书省的制度,而行省(或简称省)之名已在习惯上代表大行政区,沿用至今。
1.古代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称行省。 2.借指该省官。 3.元代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外,又于河南﹑江浙﹑湖广﹑陕西﹑辽阳﹑甘肃﹑岭北﹑云南等处创设十一行中书省,作为普遍分设全国各地区的中央政务机构,简称十一行省,置丞相﹑平章等官以总揽该地区的政务。行省遂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名称。明清以后虽不采用行中书省的制度,而行省(或简称省)之名已在习惯上代表大行政区,沿用至今。
西台
[相关解释]
1.官署名。御史台的通称。 2.官署名。中书省的别称。 3.官署名。刑部的别称。 4.台名。宋谢翱哭文天祥处。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南富春山。
1.官署名。御史台的通称。 2.官署名。中书省的别称。 3.官署名。刑部的别称。 4.台名。宋谢翱哭文天祥处。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南富春山。
西垣
[相关解释]
1.犹西城。 2.唐宋时中书省的别称。因设于宫中西掖﹐故称。
1.犹西城。 2.唐宋时中书省的别称。因设于宫中西掖﹐故称。
西掖
[相关解释]
1.宫阙西侧。 2.中书或中书省的别称。
1.宫阙西侧。 2.中书或中书省的别称。
西省
[相关解释]
1.汉永乐宫之司署﹐掌管宫内罪罚。 2.中书省的别称。 3.陕西省西安市的俗称。
1.汉永乐宫之司署﹐掌管宫内罪罚。 2.中书省的别称。 3.陕西省西安市的俗称。
计院
[相关解释]
1.宋代三司使的地位﹐与中书省的参知政事和枢密院的枢密使相等﹐因称三司为"计省"或"计院"。
1.宋代三司使的地位﹐与中书省的参知政事和枢密院的枢密使相等﹐因称三司为"计省"或"计院"。
迁府
[相关解释]
1.谓提升进入两府。宋代称中书省﹑枢密院为两府。
1.谓提升进入两府。宋代称中书省﹑枢密院为两府。
遗石
[相关解释]
1.《旧唐书.薛元超传》"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元超祖父)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后遂用为典实。 2.前代遗存之石。
1.《旧唐书.薛元超传》"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元超祖父)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后遂用为典实。 2.前代遗存之石。
録黄
[相关解释]
1.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
1.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
门下省
[相关解释]
1.亦省称"门下"。 2.官署名◇汉谓侍中寺。晋时因其掌管门下众事,始称门下省。南北朝因之,与中书省﹑尚书省并立,侍中为长官。隋承其制。唐龙朔二年改名东台,咸亨初复旧称,武则天临朝,改名鸾堂﹑鸾台。神龙初复旧称,开元元年改名黄门省,五年仍复旧称。宋因之,元废。门下省掌受天下之成事,审查诏令,驳正违失,受发通进奏状,进请宝印等。其长官初名侍中,后又或称左相﹑黄门监等。
1.亦省称"门下"。 2.官署名◇汉谓侍中寺。晋时因其掌管门下众事,始称门下省。南北朝因之,与中书省﹑尚书省并立,侍中为长官。隋承其制。唐龙朔二年改名东台,咸亨初复旧称,武则天临朝,改名鸾堂﹑鸾台。神龙初复旧称,开元元年改名黄门省,五年仍复旧称。宋因之,元废。门下省掌受天下之成事,审查诏令,驳正违失,受发通进奏状,进请宝印等。其长官初名侍中,后又或称左相﹑黄门监等。
鶠阁
[相关解释]
1.凤阁。中书省的别称。
1.凤阁。中书省的别称。
鸡树
[相关解释]
1.指古代中书省。语本《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帝独召爽与放"裴松之注引晋郭颁《世语》﹕"放(刘放)资(孙资)久典机任﹐献(夏侯献)﹑肇(曹肇)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栖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复几?'" 2.指宰相府第中的树。
1.指古代中书省。语本《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帝独召爽与放"裴松之注引晋郭颁《世语》﹕"放(刘放)资(孙资)久典机任﹐献(夏侯献)﹑肇(曹肇)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栖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复几?'" 2.指宰相府第中的树。
鸡省
[相关解释]
1.指中书省。
1.指中书省。
鸳掖
[相关解释]
1.指中书省。
1.指中书省。
鸳省
[相关解释]
1.指中书省。魏﹑晋﹑南北朝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机要,唐因之。
1.指中书省。魏﹑晋﹑南北朝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机要,唐因之。
鸾渚
[相关解释]
1.即鸾台。门下省的别称。因中书省又称凤池,门下省与之相对,故称。
1.即鸾台。门下省的别称。因中书省又称凤池,门下省与之相对,故称。
鹓池
[相关解释]
1.朝官聚合之所。指朝廷。 2.凤池。唐代指中书省。
1.朝官聚合之所。指朝廷。 2.凤池。唐代指中书省。
鹓禁
[相关解释]
1.指中书省。
1.指中书省。
鹓阁
[相关解释]
1.中书省的别称。
1.中书省的别称。
龙池
[相关解释]
1.琴底的二孔眼之一。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沼。 2.池名。所名之池非一。其一在唐长安隆庆坊玄宗未即位时所居的旧邸旁,中宗曾泛舟其中。玄宗即位后于隆庆坊建兴庆宫,龙池被包容于内。在今陕西西安兴庆公园内。 3.犹凤池。指中书省。 4.借指内阁。
1.琴底的二孔眼之一。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沼。 2.池名。所名之池非一。其一在唐长安隆庆坊玄宗未即位时所居的旧邸旁,中宗曾泛舟其中。玄宗即位后于隆庆坊建兴庆宫,龙池被包容于内。在今陕西西安兴庆公园内。 3.犹凤池。指中书省。 4.借指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