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3 查到相关中秋的内容。
带有中秋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五月
[相关解释]
1.指农历十五夜的月亮。多特指中秋月。
1.指农历十五夜的月亮。多特指中秋月。
三大节
[相关解释]
1.三个主要节日。(1)宋指冬至﹑元旦﹑寒食。宋金盈之《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十一月》"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为三大节。自寒食至冬至,久无节序,故民间多相问遗。"(2)清代指元旦﹑冬至﹑万寿圣节。《清史稿.礼志七》"顺治八年,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为三大节。"(3)今俗指元旦﹑端午﹑中秋。
1.三个主要节日。(1)宋指冬至﹑元旦﹑寒食。宋金盈之《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十一月》"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为三大节。自寒食至冬至,久无节序,故民间多相问遗。"(2)清代指元旦﹑冬至﹑万寿圣节。《清史稿.礼志七》"顺治八年,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为三大节。"(3)今俗指元旦﹑端午﹑中秋。
三希堂
[相关解释]
1.堂名。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养心殿西室。原为清高宗珍藏历代法书真迹之所,其中以王羲之《快雪》﹑王献之《中秋》﹑王珣《伯远》三帖尤为珍贵,因名三希堂。
1.堂名。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养心殿西室。原为清高宗珍藏历代法书真迹之所,其中以王羲之《快雪》﹑王献之《中秋》﹑王珣《伯远》三帖尤为珍贵,因名三希堂。
三节
[相关解释]
1.三恶人。指蚩尤﹑五观﹑殷纣。 2.三镇节度使。 3.三段。 4.旧俗称端午﹑中秋﹑春节为三节。旧时工商界多于三节结算账目。
1.三恶人。指蚩尤﹑五观﹑殷纣。 2.三镇节度使。 3.三段。 4.旧俗称端午﹑中秋﹑春节为三节。旧时工商界多于三节结算账目。
三节两寿
[相关解释]
1.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1.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中秋
[相关解释]
即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即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帖
[相关解释]
1.又名《十二月帖》。晋王献之尺牍,草书。原五行三十二字,后裁去二行,现三行二十二字。明董其昌刻入《戏鸿堂法帖》,所佚二行以《淳化阁帖》补入。此帖运笔爽利,如公箸画灰,连续无端末。清代作为"三希"之一,刻入《三希堂法帖》。
1.又名《十二月帖》。晋王献之尺牍,草书。原五行三十二字,后裁去二行,现三行二十二字。明董其昌刻入《戏鸿堂法帖》,所佚二行以《淳化阁帖》补入。此帖运笔爽利,如公箸画灰,连续无端末。清代作为"三希"之一,刻入《三希堂法帖》。
中秋节
[相关解释]
中国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有合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的习俗。
中国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有合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的习俗。
佳节
[相关解释]
欢乐愉快的节日中秋~ㄧ每逢~倍思亲。
欢乐愉快的节日中秋~ㄧ每逢~倍思亲。
兔儿爷
[相关解释]
1.指月中的玉兔。 2.中秋节应景的一种兔头人身的小玩具。
1.指月中的玉兔。 2.中秋节应景的一种兔头人身的小玩具。
分外
[相关解释]
①本分以外分外事|不务分外之赏。②副词。表示程度高久别重逢,分外高兴|月到中秋分外明。
①本分以外分外事|不务分外之赏。②副词。表示程度高久别重逢,分外高兴|月到中秋分外明。
刘绍棠(1936-1997)
[相关解释]
小说家∮北通县(今属北京)人。北京大学肄业。曾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著有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中秋节》,中篇小说集《瓜棚柳巷》,中篇小说《蒲柳人家》,长篇小说《春草》等。
小说家∮北通县(今属北京)人。北京大学肄业。曾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著有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中秋节》,中篇小说集《瓜棚柳巷》,中篇小说《蒲柳人家》,长篇小说《春草》等。
团圆饼
[相关解释]
1.北京地方称中秋祭月毕而食或留至除夕而食的月饼为团圆饼。
1.北京地方称中秋祭月毕而食或留至除夕而食的月饼为团圆饼。
圆月
[相关解释]
1.圆的月亮。 2.中秋节亲人团聚,饮宴赏月,谓之"圆月"。 3.指团茶。
1.圆的月亮。 2.中秋节亲人团聚,饮宴赏月,谓之"圆月"。 3.指团茶。
文箫
[相关解释]
1.传奇中的人名。传说唐大和年间﹐书生文箫中秋日游锺陵西山游帷观﹐遇见一美丽少女﹐口吟"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兼甲帐﹐琼台不怕雪霜寒。"双方相互爱慕﹐忽有仙童到来宣布天判"吴彩鸾以私欲而泄天机﹐谪为民妻一纪。"两人遂成夫妇﹐后来双双骑虎仙去。见唐裴铏《传奇.文箫》。
1.传奇中的人名。传说唐大和年间﹐书生文箫中秋日游锺陵西山游帷观﹐遇见一美丽少女﹐口吟"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兼甲帐﹐琼台不怕雪霜寒。"双方相互爱慕﹐忽有仙童到来宣布天判"吴彩鸾以私欲而泄天机﹐谪为民妻一纪。"两人遂成夫妇﹐后来双双骑虎仙去。见唐裴铏《传奇.文箫》。
斗香
[相关解释]
1.一种特制的佛香。许多股香攒聚捆扎堆成塔形,叫斗香。点着时从顶到下一层层燃烧,烟火旺盛。 2.旧时,江苏六合地区中秋时节将各种食品堆成尖塔形,上插小旗,谓之斗香。
1.一种特制的佛香。许多股香攒聚捆扎堆成塔形,叫斗香。点着时从顶到下一层层燃烧,烟火旺盛。 2.旧时,江苏六合地区中秋时节将各种食品堆成尖塔形,上插小旗,谓之斗香。
月光纸
[相关解释]
1.绘有月神和月宫的纸。旧俗为中秋节祭月之用。
1.绘有月神和月宫的纸。旧俗为中秋节祭月之用。
月夕
[相关解释]
1.月末﹐月尾。 2.月夜。 3.特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1.月末﹐月尾。 2.月夜。 3.特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月果
[相关解释]
1.中秋节应节的果品。
1.中秋节应节的果品。
月歌
[相关解释]
1.中秋节夕﹐妇女拜月时所唱的歌。
1.中秋节夕﹐妇女拜月时所唱的歌。
月饼
[相关解释]
1.一种圆形有馅的饼饵﹐为中秋节应时的食品。
1.一种圆形有馅的饼饵﹐为中秋节应时的食品。
枯黄
[相关解释]
干枯焦黄~的禾苗ㄧ过了中秋,树叶逐渐~。
干枯焦黄~的禾苗ㄧ过了中秋,树叶逐渐~。
椓月姑
[相关解释]
1.闽粤俗称中秋拜月的妇女。
1.闽粤俗称中秋拜月的妇女。
歇眼
[相关解释]
1.指南宋京城中秋节皇宫附近的夜市。
1.指南宋京城中秋节皇宫附近的夜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相关解释]
词篇名。北宋苏轼作。题为丙辰(1076年)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作者弟苏辙)”,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上片写醉后上天落地的神奇想像,下片通过对月光流照的描写,抒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慨。是作者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词篇名。北宋苏轼作。题为丙辰(1076年)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作者弟苏辙)”,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上片写醉后上天落地的神奇想像,下片通过对月光流照的描写,抒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慨。是作者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秋中
[相关解释]
1.秋季之中﹐多指中秋节。
1.秋季之中﹐多指中秋节。
秋半
[相关解释]
1.秋季过半之时;中秋。
1.秋季过半之时;中秋。
秋节
[相关解释]
1.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参见"中秋"。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3.泛指秋季。
1.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参见"中秋"。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3.泛指秋季。
素节
[相关解释]
1.秋令时节。 2.特指中秋﹑重阳等秋季佳节。 3.清白的操守。 4.指竹。
1.秋令时节。 2.特指中秋﹑重阳等秋季佳节。 3.清白的操守。 4.指竹。
迎新
[相关解释]
1.迎接新年﹑新春。 2.宋时迎中秋的一种活动。 3.指迎娶新人。 4.欢迎新来的人。
1.迎接新年﹑新春。 2.宋时迎中秋的一种活动。 3.指迎娶新人。 4.欢迎新来的人。
逍遥馆
[相关解释]
1.唐开元时高太素隐于商山,建六逍遥馆,分别命作晴夏晩云﹑中秋午月﹑冬日方出﹑春雪未融﹑暑簟清风﹑夜阶急雨,各制一铭。见宋陶谷《清异录.润骨丹》。
1.唐开元时高太素隐于商山,建六逍遥馆,分别命作晴夏晩云﹑中秋午月﹑冬日方出﹑春雪未融﹑暑簟清风﹑夜阶急雨,各制一铭。见宋陶谷《清异录.润骨丹》。
金盘
[相关解释]
1.亦作"金柈"。 2.金属制成的盘。(1)餐具『辛延年《羽林郎》诗"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南史.刘穆之传》"及至醉饱,令厨人以金柈贮槟榔一斛以进之。"王闿运《采芬女子墓志铭》"金盘罢进,讵擘麻姑之脯。"(2)烛盘。唐岑参《陪群公龙冈寺泛舟》诗"紫鳞掣芳饵,红烛燃金盘。"(3)承露之盘。《后汉书.陶谦传》"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寶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唐韩偓《中秋禁直》诗"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阙寒。"(4)古代博具之一
1.亦作"金柈"。 2.金属制成的盘。(1)餐具『辛延年《羽林郎》诗"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南史.刘穆之传》"及至醉饱,令厨人以金柈贮槟榔一斛以进之。"王闿运《采芬女子墓志铭》"金盘罢进,讵擘麻姑之脯。"(2)烛盘。唐岑参《陪群公龙冈寺泛舟》诗"紫鳞掣芳饵,红烛燃金盘。"(3)承露之盘。《后汉书.陶谦传》"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寶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唐韩偓《中秋禁直》诗"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阙寒。"(4)古代博具之一
龡豳
[相关解释]
1.用钥吹奏豳人的乐歌。古代祈祷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一种仪式。语出《周礼·春官·钥章》"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国祈年于田祖,龡《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龡《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郑玄注"《豳诗》﹐《豳风·七月》也。吹之者﹐以钥为之声。"刘师培《文说·和声篇》"龡《豳》息蜡﹐音并合于钥章。"
1.用钥吹奏豳人的乐歌。古代祈祷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一种仪式。语出《周礼·春官·钥章》"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国祈年于田祖,龡《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龡《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郑玄注"《豳诗》﹐《豳风·七月》也。吹之者﹐以钥为之声。"刘师培《文说·和声篇》"龡《豳》息蜡﹐音并合于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