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1 查到相关也曾的内容。
带有也曾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东涂西抹 [相关解释]
1.谓妇女用脂粉打扮。 2.唐薛逢晩年宦途失意,曾策瘦马赴朝。值新科进士列队而出,前导责逢回避,逢笑,遣人答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本以妇女装饰为喻,谓自己少年时亦曾凭文章取进士◇用为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 3.胡写乱涂;轻率下笔。 4.比喻不从根本着手。
也曾 [相关解释]
1.曾经。
佉卢文字 [相关解释]
1.古代印度的一种文字♂书左行。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四﹑五世纪盛行于印度半岛西北部,后因受梵书排挤逐渐绝迹。我国古代在新疆的于阗鄯善一带也曾使用。佛教传说为佉卢虱咤所创。
催化剂 [相关解释]
在化学反应中能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使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加快,而本身的质量和组成都不改变的物质。如在化工生产中常用铁作催化剂来加快氨合成的速度。一般具有选择性。某些可抑制或延缓反应进行的物质,称抑制剂”,也曾称负催化剂”,如橡胶中加入抗氧剂以延缓老化。
前委 [相关解释]
1.中国共产党中央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于前线设有领导对敌作战的前敌委员会﹐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曾设立类似的前线委员会﹐都简称"前委"。
夏令时 [相关解释]
又称经济时”或日光节约时”。法定时的一种。在夏季,由于昼长夜短,为充分利用日光,把时钟适当拨快;到秋季,再拨回。1908年由英国人威利特提出。1916年后,德国、奥地利、荷兰及丹麦等国相继采用。中国也曾采用过。
封建 [相关解释]
①一种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土地上建国。我国周代开始有这种制度,其后有些朝代也曾仿行。欧洲中世纪君主把土地分给亲信的人,形式跟我国古代封建相似,我国也把它叫做封建。②指封建主义社会形态反~ㄧ~剥削。③带有封建社会的色彩头脑~。
山盟海誓 [相关解释]
也作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指山海而为盟约誓言,愿爱情像高山大海般长存不变也曾经花前月下,山盟海誓,到如今都付与流水。
开元通宝 [相关解释]
1.亦称"开元钱"。 2.古钱币名。唐高祖武德四年开始铸造。币面有"开元通宝"四字,俗多回环读作"开通元宝"。为后世铜币以通宝或元宝为名的由来。开元义为开创新纪元,非指年号。南唐和闽以及太平天国也曾铸造"开元通宝"。
怨歌行 [相关解释]
乐府《楚调曲》名。相传西汉成帝的妃子班b13a*b13bJС瑁也曾作此歌(又名《团扇歌》),以扇子到秋天被弃自喻。但一般认为这一传说不确◇人多用秋扇见弃”代指女子的失宠。
政教合一 [相关解释]
1.政权与教权合为一体的政治制度。古代一些奴隶制国家的君主同时亦是该国国教教主,欧洲中世纪的教皇国由教皇直接掌握政权,这些国家实行的即是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我国西藏,从十七世纪中叶到解放前也曾存在受中央政权册封的喇嘛教格鲁派政教合一的地方封建政权。
校令 [相关解释]
1.汉代掌管修建﹑修理宫室等建筑物的官名。三国魏和晋也曾一度沿用其称。
水晶 [相关解释]
无色透明的石英晶体。产量较少,是贵重的矿石。可用作工艺品、压电材料、光学材料和石英钟表的元件,也曾用于磨制眼镜片。
社首 [相关解释]
1.山名。在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上有社首坛。因周成王封禅得名。唐宋帝王也曾到此封禅。 2.村里中祭社活动的首领。
秦诏版 [相关解释]
1.刻有秦始皇或秦二世统一度量衡诏书的铜版﹐有的镶在铁﹑铜权上;有的四角有孔﹐用以钉在木量上。也称秦量诏版。秦始皇的诏版曾在陕西咸阳遗址出土﹐山西左云﹑山东文登等地也曾有刻有秦始皇诏书的铜权出土。秦二世的诏版只见于传世品。它们证明秦代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确实有力地推行于全国。
终南捷径 [相关解释]
刘肃《大唐新语·隐逸》载唐代卢藏用早年隐居终南山,后以高士被征召入朝,当了大官。道士司马承祯也曾被召入京,却苦辞要回天台山。卢藏用指着终南山对他说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在远?”承祯慢慢答道以仆所观,乃仕宦捷径耳。”卢藏用露出惭愧之色◇就以终南捷径”比喻谋求官职或名利的捷径。也喻快速达到目的的途径或手段。
财主的儿女们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路翎作。1945-1948年发表。抗战时期,苏州巨富蒋捷三一家在内忧外患中解体。长子蒋蔚祖在贪财放荡的妻子逼迫下,投江自尽;次子蒋少祖虽一度参加抗日,但后堕落为文化复古派;三子蒋纯祖也曾参加抗日,但终因失恋和贫病交加而结束生命。
铅钱 [相关解释]
1.铅制的钱币。中国最早的铅钱是五代时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闽王王审知所铸"开元通宝"小钱。其后﹐南汉高祖干亨二年(918年)所铸的"干亨重宝"﹐以十枚当铜钱一枚。清咸丰时﹐也曾铸造大小铅钱。此外﹐还有铅制的私钱。
铜官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名。掌开采铜矿。历代均有类似设置。如秦时曾在桐庐县置官采铜。西汉也曾在丹阳郡置官采铜﹐主管有长及丞。
长安 [相关解释]
1.古都城名『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皆于此定都。西汉末绿林﹑赤眉﹐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汉城筑于惠帝时﹐在今西安市西北。隋城筑于文帝时﹐号大兴城﹐故址包有今西安城和城东﹑南﹑西一带。唐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2.唐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龙山文化 [相关解释]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晚于仰韶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济南附近龙山镇而得名。遗物中常有黑而亮的陶器,所以也曾称为黑陶文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