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6 查到相关五等的内容。
带有五等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东方杂志 [相关解释]
大型综合性期刊。1904年3月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初为月刊,后改半月刊。徐珂、孟森、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李圣五等曾任主编。内容有文学、历史、哲学、工业、商业、理化、博物等。1948年12月停刊。
中中 [相关解释]
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五等。 2.中等;一般。 3.不偏不倚貌。
五仪 [相关解释]
1.古代五等爵的礼仪。 2.五等。
五品 [相关解释]
1.五常。指旧时的五种伦常道德。 2.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3.五等。古代功勋的五种名目。 4.五等。古代贝币的五个等级。 5.九品官阶的第五级。
五器 [相关解释]
1.五等爵朝聘的礼器。 2.五木。
五服 [相关解释]
1.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书.益稷》"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孔传"五服,侯﹑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又周称侯﹑甸﹑男﹑采﹑卫为五服。见《书.康诰》。 2.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 3.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 4.谓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五代。
五爵 [相关解释]
1.五等爵位。指公﹑侯﹑伯﹑子﹑男。
五甲 [相关解释]
1.宋代科举考试自一至五等称"五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郎;三﹑四甲进士出身;五甲同进士出身。
五礼 [相关解释]
1.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朝聘之礼。 2.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五等 [相关解释]
1.五个等级。 2.特指五等之爵。
五等爵 [相关解释]
1.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五齐 [相关解释]
1.亦作"五s"。亦作"五齑"。 2.亦作"五s"。古代按酒的清浊,分为五等,合称"五齐"◇亦泛指酒。
公爵 [相关解释]
1.谓朝廷的爵位。 2.中国古代五等爵位之第一等。 3.英国等国贵族的最高位号。由拉丁文duxducis而来。古东罗马帝国用以称镇辖一军区的将领﹐后渐变为世袭﹐因而出现公国。1337年﹐黑太子爱德华封康瓦尔公﹐是英国有公爵之始。
六瑞 [相关解释]
1.王及五等诸侯于朝聘时所持之六种玉制信符。
助役钱 [相关解释]
1.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初行免役法,凡当役人户,分五等出钱,募人充役;使原来享受免役特权的豪绅﹑官吏﹑僧道等出钱助役,称助役钱。此为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措施之一。参阅《宋史·食货志上五》﹑《宋史·王安石传》。
同出身 [相关解释]
1.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在宋代为第四﹑五等。明清时为第三等。
子爵 [相关解释]
1.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男 [相关解释]
1.子爵和男爵。古代诸侯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和第五等。 2.儿子。
户等 [相关解释]
1.古代政府将民户按资产多寡分为不同等级以征收赋税『代按财产比例向商人﹑手工业者,征赋税,北魏献文帝天安﹑皇兴年间,将民户分为三等九品,按户等征税,后废;北齐再施行。唐高祖武德六年定天下户为三等,武德九年,又改为九等。宋太祖建隆中,定民户为九等,上四等按等出税,其馀五等蠲免,实际仅五等;宋仁宗至和时,遂行五则法,按资产多寡分为五等。元代分三等九甲,主要实施于中原地区。明代按职业分民户﹑军户﹑匠户三等,但不作为征税的标准◇遂废止。参阅《史记.平准书》﹑《魏书.食货志》﹑《宋史.食货志上五》﹑《明史.食货志一
支移 [相关解释]
1.宋赋税的输纳方式。送纳赋税有固定处所,而以有馀补不足,则移此输彼,移近输远,谓之支移。支移远近以户等高下而定。宋哲宗时,陕西分三等,乡村第一﹑二等户三百里﹑第三﹑四等户二百里,第五等户一百里。若非期限紧迫或战争急需,允许人户纳脚钱以免支移,成为变相加税。脚钱亦按等征收,且不断增重,甚至与正税相当。也有既不免支移,仍须添纳脚钱的。
桓圭 [相关解释]
1.古代帝王与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于朝聘时各执玉圭以为信符,圭有六种,表不同的爵秩等级,"桓圭"为公爵所执。
王莽改制 [相关解释]
西汉末年,社会危机严重。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进行托古改制颁布法令,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私家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一家不满八个男子,占有田地不准超过九百亩,多占的田地分给族人或乡里,没有土地的可按一夫一妻一百亩的标准分给。此外,屡次更变币制,恢复五等爵制。由于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反对,法令得不到贯彻实施,农民对此极为不满。而币制的屡次变更,造成社会经济的极大混乱。改制反而使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引发农民起义。
田方 [相关解释]
1.宋神宗熙宁五年颁行方田制;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按地之肥瘠分五等以定其税。田方,一方之田。
男爵 [相关解释]
1.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五等。
警衔 [相关解释]
区分警察等级,表明警察身份的称号和标志。在中国,武装警察的警衔比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衔设置,冠以武警”。其他人民警察的警衔设五等十三级(1)总警监、副总警监;(2)警监一级、二级、三级;(3)警督一级、二级、三级;(4)警司一级、二级、三级;(5)警员一级、二级。
重侯 [相关解释]
1.亦作"重矦"。 2.指古代五等爵位中的子﹑男两爵。《楚辞.大招》"三圭重侯,听类神只。"王逸注"重侯,谓子﹑男也。子﹑男共一爵,故言重侯也。"一说,指射礼所用"熊侯"﹑"豻侯"。参阅清王夫之《楚辞通释》。 3.谓世代显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