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人称的内容。
带有人称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字师 [相关解释]
①纠正一个字错误的老师。据《唐摭言·切磋》记载,李相读《春秋》,误将音敕略切”的。妫洌幔豹!弊帜畛闪穗逢星小薄J毯蛟谂员叩男±敉褡地指出他的错误,李相非常惭愧,让这位小吏受北面之礼”,并称他为一字师”。②帮助修改诗文中一个字的老师。据《诗人玉屑·一字师》记载,诗僧齐己带着自己的《早梅》诗去谒见郑谷,郑谷读罢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后说梅开数枝”,说明这已经不是早梅”了,不如改成一枝”为好。齐己立即下拜致谢。以后,郑谷被人称为一字师”。
丁真永草 [相关解释]
1.南朝梁丁觇善隶书,南朝陈智永善草书,当时人称"丁真永草"。《太平广记》卷二○七引唐张怀瓘《书断》"智永章草及草书入妙……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永草。"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引《书断》作"丁真楷草"◇用为赞人书法之辞。
七贵 [相关解释]
1.指西汉时七个以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家族。 2.隋末,洛阳人称段达﹑王世充﹑元文都﹑卢楚﹑皇甫无逸﹑郭文懿﹑赵长文为七贵。见《隋书.越王侗传》。 3.泛指权贵。
三少 [相关解释]
1.三公的副职。亦称三孤。 2.三位知名的年轻人。(1)晋王羲之﹑王承﹑王悦,俱少年知名。人称王氏三少。《晋书.王羲之传》"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2)唐李嗣真与同时学士赵献臣﹑徐昭任职弘文馆,俱称少俊,馆中号为"三少"。见《旧唐书.方伎传.李嗣真》。 3.谓三度返老还少。
三张 [相关解释]
1.指汉末五斗米道的三个首领张陵﹑张衡﹑张鲁。三人之名见《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或谓指张陵﹑张鲁﹑张角。 2.西晋文学家张载与弟张协﹑张亢的合称。 3.唐之张穉珪﹑张九龄﹑张休先后出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太守,有德政,州人称为三张。
三无坐处 [相关解释]
1.唐景龙以后,政出多门,设官冗滥,多者踰旧时十倍,宰相,御史,员外官,多至官厅无可坐之处,时人称为"三无坐处",极言设官之冗滥。
三红秀才 [相关解释]
1.宋应子和工诗,有名句"两岸夕阳红"﹑"蜡炬短烧红"﹑"风过落花红",时人称为"三红秀才"。
三腊 [相关解释]
1.旧时杭州人称生子第二十一日为三腊。
三让 [相关解释]
1.古相见礼。主人三揖,宾客三让。 2.指周泰伯让位于季历事,后人称为盛德。 3.指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的谦让之礼。 4.再三责数其过失。 5.谓以三种方式资助。
三阳 [相关解释]
1.《易》八卦中的《干》卦,由三阳爻构成,故亦以"三阳"指《干》卦。 2.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合称"三阳"。 3.指春天。也指农历正月。 4.中医谓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脉为三阳。 5.晋张载字孟阳,张协字景阳,张亢字季阳,合称"三阳"。 6.唐代宫殿名。
三魏 [相关解释]
1.明魏允贞及其弟允中﹑允孚并负时名,人称南乐三魏。 2.清魏禧与兄际瑞﹑弟礼皆有文名,时称宁都三魏。
世界七大奇观 [相关解释]
古代欧洲人称誉的七大建筑物和雕刻品。它们是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以弗所(在小亚细亚西部)的阿耳忒弥斯神庙,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哈利卡纳苏(在小亚细亚西部)的摩索拉斯陵墓,地中海罗得岛上的太阳神巨像,亚历山大里亚的灯塔。
世载 [相关解释]
1.谓某种事迹世代见于记载。 2.指世代有德。 3.世人称传。 4.世代。
丘的笃 [相关解释]
1.相传明万历中,天宁寺富僧去世,凡往吊者,均获厚赠。时有乡绅钟姓者效之。常州诸生丘某,形体矮小,人称"丘的笃",与钟姓素无往来,因利其馈赠,亦备礼往吊。其后遇人婚丧,必往贺吊,索取财物。丘死,没落世家子弟往往效其所为。民间因称此种以贺吊为名,向人勒索馈赠之徒为"丘的笃"。见清王逋《蚓庵琐语》。
东园 [相关解释]
1.泛指园圃。 2.园名。在江苏省仪征市东。宋施昌言建。欧阳修作《真州东园记》,蔡襄书,后人称园﹑记﹑书为三绝。 3.官署名。秦汉置。掌管陵墓内器物﹑葬具的制造与供应,属少府。 4.指汉孝宣王皇后陵墓。因位于宣帝陵东,故称。
东家 [相关解释]
受人雇用或聘请的人称他的主人;佃户称租给他土地的地主。
东施效颦 [相关解释]
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见于《庄子 天运》)◇人把这个丑女人称做东施。‘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
丝国 [相关解释]
1.古代希腊和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
严陵 [相关解释]
1.即严光。光字子陵,省称严陵。东汉会稽馀姚人。少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学。秀即帝位后,光变姓名隐遁。秀遣人觅访,征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不受,退隐于富春山◇人称他所居游之地为严陵山﹑严陵濑﹑严陵钓台等。诗文中常用其事。 2.即严陵濑。
乌骓 [相关解释]
1.项羽所骑战马名骓,后人称作乌骓。
九里松 [相关解释]
1.地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时,于行春桥至灵隐﹑三天竺间植松,左右各三行,凡九里,苍翠夹道,人称九里松◇即以九里松名其地。宋吴说有"九里松"题匾。见宋周密《武林旧事.湖山胜概》﹑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北山胜迹》。
书刀 [相关解释]
1.在竹木简上刻字或削改的刀。古称削,汉人称书刀。
乳姐 [相关解释]
1.宋人称乳娘为乳姐。
人家 [相关解释]
1.他人之家。 2.民家,民宅。 3.住户。 4.家庭。 5.家业。 6.未嫁前的夫家。 7.别人;他人。 8.指某个人或某些人,同"他"或"他们"相近。 9.对人称自己。 10.与名词连用表示身份。
人称 [相关解释]
1.语法范畴之一。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是属于谁的。属于说话人的为第一人称,属于听话人的为第二人称,属于说话人听话人之外的是第三人称。
人誉 [相关解释]
1.众人的赞誉。 2.谓人人称赞。
仁乌 [相关解释]
1.乌鸦的别名。传说春秋时晋文公焚林以逼介子推出山,有白鸦绕烟而噪,并集子推身旁,火不能焚。晋人称之为仁乌。
今接舆 [相关解释]
1.唐陆羽的别称。接舆,相传为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的字。接舆佯狂避世,曾迎孔子之车而歌。唐上元初,陆羽隐居苕溪,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徘徊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时人称他为"今接舆"。事见《新唐书.陆羽传》。
今董狐 [相关解释]
1.唐吴兢的别称。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相传他不避权贵,敢于实录史事,被孔子赞为良史。唐吴兢与刘知几撰《武后实录》,记张昌宗诱张说诬证魏元忠事◇张说为相,屡以情请改。兢辞曰"徇公之请,何名实录。"卒不易。故时人称赞他为"今董狐"。事见《新唐书.吴兢传》。
介山之志 [相关解释]
1.春秋晋介之推功不言禄,隐居介山◇人称其志为"介山之志"。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他家 [相关解释]
1.他人之家,别人家。 2.它;他(她)。家,人称的语尾。
他称 [相关解释]
1.即第三人称。
令君香 [相关解释]
1.荀彧在汉末曾守尚书令,人称荀令君,得异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气不歇。见《太平御览》卷七○三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多以"令君香"指高雅人士的风采。
何氏三高 [相关解释]
1.南朝齐何胤(字子季)与其兄何求﹑何点发迹虽异,终皆隐遁,时人称为"何氏三高"。
何郎 [相关解释]
1.三国魏驸马何晏仪容俊美,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何郎"◇即以"何郎"称喜欢修饰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见《世说新语.容止》﹑《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2.借作驸马的美称。 3.指南朝梁诗人何逊∥逊青年时即以文学着称,为当时名流所称道。 4.借指才高的年轻男子。
佛子 [相关解释]
1.菩萨的通称。 2.受佛戒者,佛门弟子。 3.佛教泛指一切众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称。 4.称慈善的人。如唐末徐守温以宽恕为治,人称佛子。见唐张鷟《耳目记》。又宋洪皓为秀州司录,以所掌发运司钱赈济饥民,州人称之为"洪佛子"。见宋赵善璿《自警篇.救荒》。
佛汗 [相关解释]
1.传说北魏洛阳平等寺外涂金铜佛像,每当国家将有事变时,辄遍体皆湿。时人称为"佛汗"。
信史 [相关解释]
确实可信的历史古人称《春秋》为信史|莫负美名书信史。
元嘉体 [相关解释]
1.古代诗歌流派之一。南朝宋元嘉年间颜延之﹑鲍照﹑谢灵运等作诗,注重辞藻,雕琢字句,讲究对仗,铺陈典故◇世论诗的人称之为"元嘉体"。
兔鹘 [相关解释]
1.契丹﹑女真人称束带为兔鹘。亦称吐鹘。 2.一种局部羽毛带赫色的白鹰。
入铁主簿 [相关解释]
1.北齐许惇办事干练,有决断,时人称为"入铁主簿"。
公廨本钱 [相关解释]
1.唐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崔沔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于平民﹐已为重赋。"
公是先生 [相关解释]
1.宋刘敞的别号。敞﹑临江新喻人﹐字原父。学问渊博﹐尤长《春秋》。着有《春秋权衡》﹑《七经小传》﹑《公是集》等。《宋史》有传。人称"公是先生"。
公非先生 [相关解释]
1.宋刘攽别号。刘攽﹐新喻人﹐字贡父。性疏宕﹐喜谐谑。着书百卷﹐尤精史学﹐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专职汉史﹐另着有《东汉刊误》﹑《公非先生集》等。人称"公非先生"。
六君子 [相关解释]
1.史籍中合称六个杰出人物为"六君子"者甚多﹐其中最著者﹐约有(1)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礼记.礼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2)宋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及陈师道﹑李廳﹐人称"苏门六君子"。清王士秅《池北偶谈.谈艺七.姑溪集》"端叔在苏门,名次六君子……观全集殊下秦﹑晁﹑张﹑陈远甚。"(3)宋宁宗时﹐右丞相赵汝愚为韩侂胄诬陷﹐太学生周端朝﹑张衜﹑徐范﹑蒋傅﹑林仲麟﹑杨宏中六人上书讼其冤﹐被屏斥﹐史称"六君子"。见《宋史.忠义传.杨宏中》。 2
六郎 [相关解释]
1.《旧唐书·杨再思传》"易之之弟昌宗以姿貌见宠幸﹐再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其倾巧取媚也如此"。张昌宗行六﹐故云◇用为咏莲之典实。 2.宋杨继业之六子杨延昭英勇善战﹐在边防二十馀年﹐屡挫契丹兵将﹐人称杨六郎。详见《宋史》本传。
共同诉讼 [相关解释]
当事人一方有两人以上,或者当事人双方均有两人以上的诉讼。或在诉讼提起时发生,或在诉讼过程中形成。共同诉讼中的原告人或被告人称为共同诉讼人。每一个共同诉讼人都是独立的诉讼主体,其诉讼行为对别的共同诉讼人不起约束作用,但是可能对别的共同诉讼人发生影响。
内人 [相关解释]
①古代泛指妻妾今及其死也,朋友诸臣未有出涕者,而内人皆行哭失声◇专用来对人称自己的妻子这是内人,她很少参加这样的晚会。②宫中女官;宫女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太后使内人问之。
内相 [相关解释]
1.唐开元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专掌内命,参裁朝廷大议,人称"内相"。《旧唐书.陆贽传》"及出居艰阻之中﹐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贽﹐故当时目为'内相'。"后以"内相"为翰林学士的别称。 2.指宫中太监。
内禅 [相关解释]
1.古代,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称"内禅"。晋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尧舜内禅﹐体文德也;汉魏外禅﹐顺大名也。"后多指帝王身在而传位于子弟。
冰厅 [相关解释]
1.隋唐礼部有祠部曹,掌祠祀事,人称冰厅,言其冷落清闲。
分支帐 [相关解释]
1.宋元人称分家的契据为分支帐。
刑名 [相关解释]
1.战国时以申不害为代表的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人称为"刑名之学",亦省作"刑名"~非子亦尚"刑名"。 2.刑罚的名称。 3.刑律。 4.引申为刑事案件。 5.即刑名师爷。
前元 [相关解释]
1.明代人称元代为前元。
北庭 [相关解释]
1.指汉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2.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 3.唐方镇名。属陇右道。以其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辖西北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回纥,继入吐蕃。 4.指燕京。即今北京市。元建都燕京,时汉人称之为北庭。
南学 [相关解释]
1.周代五学之一。周有东﹑南﹑西﹑北四学,并太学称五学。 2.南朝宋何尚之于南郭外立学聚生徒,称为南学。 3.南北朝时南朝的经学。南朝经师,发展魏晋学风,除《诗》﹑《三礼》采用郑玄笺注外,《周易》用三国魏王弼注,《尚书》用伪孔安国传,《左传》用晋杜预注。讲经兼采众说,也取玄学,不拘家法,随意发挥。又受佛教影响,所作义疏比经注更为详尽。 4.清初黄宗羲开塾讲肄,时人称为南学。 5.清代雍正九年,将毗连国子监街南的官房作为学舍,令助教等官及肄业生居住,称为"南学"。
南班子 [相关解释]
1.天津人称来自上海的妓女班子。
南都 [相关解释]
1.地名。东汉光武帝的故乡在南阳郡,郡治宛在京都洛阳之南,因称宛为南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张衡有《南都赋》﹐李善注引挚虞曰"南阳郡﹐治宛﹐在京之南﹐故曰南都。" 2.明人称南京为南都。如吴应箕记南京召试事,书名为《南都应试记》。
印堂 [相关解释]
1.旧时相面的人称额部两眉之间为"印堂",根据印堂的气色判断人的富贵祸福。 2.针灸穴位名,位于两眉头之间。参阅元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原告人 [相关解释]
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刑事诉讼中的原告人称为自诉人,相对于公诉人而言。公诉人是代表国家提起刑事诉讼的检察人员,他们既处于原告人的地位,又负有法律监督任务。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称为原告。
叶燮(1627-1703) [相关解释]
清代文学批评家。字星期,号己畦,浙江嘉兴人,晚年定居吴江横山(今属江苏),人称横山先生。康熙年间进士。任宝应知县,因得罪上官,罢职。能诗文,有《己畦集》。诗论专著《原诗》,有独到见解。
听戏 [相关解释]
1.过去北京人称观赏京剧为"听戏"。当时听戏者皆侧面对台﹐暗中打板随声低唱﹐故称。 2.泛指欣赏戏曲演出。
吴伟(1459-1508) [相关解释]
明代画家。字士英、次翁,号鲁夫、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官至锦衣卫百户。擅画人物,笔势奔放。亦工山水,晚年技法有创新,喜用乱柴、乱麻、破网等皴法。其画风人称江夏派”,实为浙派”支流。
吾家先生 [相关解释]
1.宋哲学家邵雍负盛名,晩年躬耕不仕,时人称之为"吾家先生"。
周文矩 [相关解释]
五代南唐画家。句容(今属江苏)人。南唐后主时为翰林待诏。擅作人物画,尤精仕女,风格与唐代周feb4O嘟而更为纤细。宋人称其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兼画山水、屋木、佛道。存世作品《重屏会棋图》等,系摹本。
周礼库 [相关解释]
1.唐李涪博学,尤精通礼﹑乐旧典,时人称之为"周礼库"。
哀家梨 [相关解释]
也作哀梨”。相传汉代秣陵人哀仲所种之梨果大而味美,当时人称为哀家梨”◇常用以比喻流畅俊爽的文辞读君之文,如食哀家梨|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
唐古特 [相关解释]
1.清代文献中对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元时蒙古人称党项人及其所建的西夏政权为唐兀或唐兀惕,后渐用于泛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诸部。清初曾沿用此称,作唐古特。今蒙古语仍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为唐古特。特,亦作"忒"。参阅《卫藏通志.部落》。
唐衢痛哭 [相关解释]
1.唐衢,唐中叶诗人,屡应进士试,不第。所作诗意多伤感。见人诗文有所悲叹者,读后必哭。尝游太原,预友人宴,酒酣言事,失声大哭。时人称唐衢善哭。事见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白居易《伤唐衢》诗二首﹑《旧唐书.唐衢传》◇用为伤时失意之典。
唐顺之(1507-1560) [相关解释]
明代散文家。字应德、义修,人称荆川先生,武进(今属江苏)人。嘉靖年间进士。曾领兵抵御倭寇,官至凤阳巡抚。为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一。文风简雅,有《答茅鹿门知县书》、《竹溪记》等名篇。有《荆川先生文集》。
四伯 [相关解释]
1.主四岳之官。 2.晋时大鸿胪陈留江泉以能食为谷伯,豫章太守史畴以大肥为笨伯,散骑郎高平张嶷以狡妄为猾伯,羊聃以狼戾为琐伯,人称四伯,以拟古之四凶。见《晋书.羊曼传》。
四川扬琴 [相关解释]
曲艺曲种。流行于四川成都、重庆等地。相传清乾隆年间形成。原为坐唱,分生、旦、净、丑等脚色,开头、结尾和段落间穿插第三人称的唱词交代情节。现有一人站唱和表演唱等形式。传统曲目多取戏曲故事。
坡公堤 [相关解释]
1.宋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在西湖筑的长堤,人称坡公堤。今称苏堤。
堂兄弟 [相关解释]
1.同祖的兄弟。晋人称同堂兄弟。唐时称堂兄弟。
填讳 [相关解释]
1.旧时子孙为祖先撰写行状碑志等文字。请人代写祖先名号,称填讳。唐人称题讳。如贞元十五年《徐浩碑》,张式撰,浩次子岘书,碑尾有"表侄前河南府参军张平叔题讳"一行。宋周必大《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末题"通直郎田橡填讳"。元《麻衣子神字铭》有"南阳贡士李珩填讳"字样。参阅清王芑孙《碑版广例·碑用他人填讳书名例》。
墨敕斜封 [相关解释]
1.用斜封下达的墨敕。唐中宗时权宠用事,任命官吏不遵制度,常由皇帝直接颁下敕书,用斜封付中书执行,时人称为斜封官。
壁中字 [相关解释]
1.汉代发现的孔子宅壁中藏书上所用的古字。《汉书.艺文志》"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这些书用当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写成。字体既与汉代通行的隶书不同,又与小篆有异,人称蝌蚪古文。《说文》所收"古文",绝大部分都是这种字。
壁飞 [相关解释]
1.犹后世所谓飞檐走壁。形容有攀越绝技﹑能在壁上行走如飞的人。传说唐柴绍的弟弟,勇武有力,善攀登,遇高墙,缘壁而上,轻快如飞。时人称为壁飞。见五代刘氏撰《耳目记》。又张鷟《朝野佥载》卷六所记略同,但称"壁龙"。
声声慢(寻寻觅觅) [相关解释]
词篇名。南宋李清照作。写作者南渡后寡居的凄凉处境,语言本色生动,所述愁苦之情深切动人。首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十四个叠字,创词中从未有过的奇格,更为后人称道。
夏腊 [相关解释]
1.僧人出家的年数。僧人以七月十六日为岁首,七月十五日为除夕;出家后,以夏腊计算年岁,犹常人称年龄为春秋。
外江 [相关解释]
1.江名。长江至湖北枝江县东分为二支,流经百里洲以南的为外江,至江陵西南与内江合。参阅《嘉庆一统志》卷三四四。 2.江名。四川境内,沱湔称为外江,郫江称为内江。 3.旧称长江以南为外江,也称江外。 4.广东﹑福建等地人称长江左近及以北数省为外江,称其人为外江人。参见"外江话"。
外江话 [相关解释]
1.广东﹑福建等地人称长江左近及以北数省的人说的话。
外行 [相关解释]
①对某种技能、事务不熟悉,没经验他在商务方面是外行,因此下海”失败了。也指外行的人由外行变内行|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②本行业人称本行业以外的行业外行已经投资浦东,我们行业不能按兵不动。
外行(-háng) [相关解释]
①对某种技能、事务不熟悉,没经验他在商务方面是外行,因此下海”失败了。也指外行的人由外行变内行|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②本行业人称本行业以外的行业外行已经投资浦东,我们行业不能按兵不动。
大冯君 [相关解释]
1.称汉冯野王『冯奉世子冯野王﹑冯立兄弟先后为上郡太守﹐皆居职公廉﹐时人称之为大﹑小冯君。《汉书.冯奉世传》"吏民嘉美野王﹑立相代为太守﹐歌之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后因以"大冯小冯"为称誉家族中人相继为官而均有显着政绩的典实。
大小谢 [相关解释]
①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及其族弟谢惠连。世称谢灵运为大谢,谢惠连为小谢。②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和南朝齐诗人谢fe4d!P华fe4dI活的时代在谢灵运之后,故有人称他为小谢。
大徐 [相关解释]
1.指北宋文字学家徐铉。铉与弟锴初仕南唐﹐并有文名﹐皆精通文字学﹐人称"大小二徐"。铉入宋后﹐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
太太 [相关解释]
1.汉哀帝尊祖母定陶恭王太后傅氏为帝太太后﹐后又尊为皇太太后。梁绍壬谓"此妇人称太太之始。"见《两般秋雨眖随笔.太太》。明代中丞以上官吏之妻得称太太。见明胡应麟《甲乙剩言.边道诗》◇凡官僚士大夫之妻﹐通称太太。 2.对长辈妇女的尊称。明史可法家书﹐称其母及其他尊长女眷曰太太﹑某太太。见《史忠正公集》卷三。 3.旧社会的仆人等常称女主人为"太太"。 4.对已婚妇女的尊称(多带丈夫的姓)。 5.称某人的妻子或丈夫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太湖精 [相关解释]
1.唐代书法家张旭性豁达嗜酒﹐每醉﹐狂呼奔走﹐乃下笔。因其生长吴县﹐故时人称为"太湖精"。
太老爷 [相关解释]
1.旧时仆人称主人的父亲。 2.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3.旧时对县官的尊称。
夹漷先生 [相关解释]
1.宋代学者郑樵居夹漷山﹐人称夹漷先生。
夹袋中人物 [相关解释]
1.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许国吕文穆公》"公夹袋中有册子﹐每四方替罢谒见﹐必问其有何人才﹐客去随即疏之﹐悉分门类。或有一人而数人称之者﹐必贤也。朝廷求贤﹐取之囊中。故公为相﹐文武百官各称职者﹐以此。"《宋史.施师点传》"师点惓惓搜访人才﹐手书置夹袋中﹐谓蜀去朝廷远﹐人才难以自见﹐蜀士之贤者﹐使各疏其所知﹐差次其才行﹑文学﹐每有除授﹐必列陈之。"后成为收揽人才以备选用的典实。明张居正《答总宪张崌崃言用人》﹕"别楮所荐诸贤﹐皆一时之俊﹐处吾夹袋中宁止朝夕。"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四二﹕"夹袋搜罗海内空﹐
妘子 [相关解释]
1.犹侉子。南方人称操北方口音的人。
姚鼐(1732-1815) [相关解释]
清代散文家。字姬传、梦fd38#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主持各书院讲席四十年。散文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论文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选编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有《惜抱轩全集》。
子兮 [相关解释]
1.嗟叹之词。《诗.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毛传"子兮者,嗟兹也。"孔颖达疏"子兮子兮,自嗟叹也。"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嗟兹即嗟嗞。《说文》'嗞,嗟也。'"一说,犹言你呀,用_人称。
孙行者 [相关解释]
1.即孙悟空。佛教中未剃度的出家人称行者。详"孙悟空"。
孤山处士 [相关解释]
1.北宋林逋,人称孤山处士。
宏伯 [相关解释]
1.晋阮放为人豁达大度,时人称之为"宏伯"。
定远 [相关解释]
1.东汉班超立功西域,封定远侯◇人称为班定远。定远为其省称。
审判庭 [相关解释]
①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理不同性质案件的常设机构。如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等。其负责人称为庭长、副庭长。②为审理每一个案件而成立的临时性的审判组织。有独任制的审判庭和合议制的审判庭◇者的负责人称为审判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