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3 查到相关仁德的内容。
带有仁德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不惠 [相关解释]
1.不顺。 2.不仁德;无德行。 3.不聪明,愚笨。惠,通"慧"。 4.谓白痴。
亲仁 [相关解释]
1.亲近有仁德的人。
仁仁 [相关解释]
1.厚爱;仁德深厚。
仁兽 [相关解释]
1.麒麟的别名。古代传说麒麟口不食生物,足不践生草,有王者则至,为仁德之兽。
仁圣 [相关解释]
1.仁德圣明。亦指仁德圣明者。古代多用作称颂帝王的套词。 2.对皇帝的尊称。
仁声 [相关解释]
1.指具有教化作用,能使风俗变得淳厚的音乐或乐声。 2.指施行仁德而赢得的声誉。
仁宇 [相关解释]
1.谓在仁德覆蔽之下。宇,覆庇。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惟圣仁宇﹐宝化潜融。"本用以赞颂帝王,后也用为一般赞颂之词。 2.犹仁里。对他人住处的敬称。
仁宥 [相关解释]
1.仁德宽宥。
仁寿 [相关解释]
1.谓有仁德而长寿。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邢昺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
仁德 [相关解释]
1.指致利除害爱人无私的崇高道德。
仁德堂 [相关解释]
1.明皇宫堂名。
仁泽 [相关解释]
1.仁德恩泽。
仁瑞 [相关解释]
1.仁德的瑞应。
仁育 [相关解释]
1.以仁德教化培育。
仁董 [相关解释]
1.以仁德治理。
仁言 [相关解释]
1.仁德教化的言论。 2.仁人的言论。详"仁言利博"。
养仁 [相关解释]
1.培养﹑积累仁德。
凶德 [相关解释]
1.亦作"?德"。 2.违背仁德的恶行。
同仁 [相关解释]
1.同行仁德者。 2.犹言一视同仁。 3.同人。指同事或同行。
含和 [相关解释]
1.蕴藏祥和之气。常喻仁德。 2.指含有温暖之气。
和泽 [相关解释]
1.仁德,恩泽。 2.指和润的雨露。 3.温暖湿润。
咏仁 [相关解释]
1.歌咏仁德。
天覆 [相关解释]
1.上天覆被万物◇用以称美帝王仁德广被。
天覆地载 [相关解释]
1.《礼记.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后以"天覆地载"形容范围至大至广。 2.对帝王仁德广被之赞颂。
德华 [相关解释]
1.仁德的光辉。
德念 [相关解释]
1.谓对先圣仁德的怀念。
德法 [相关解释]
1.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
德辉 [相关解释]
1.亦作"德辉"。 2.仁德的光辉。
心行 [相关解释]
1.谓心施仁德而不表露于外。 2.佛教语。变动不居之心。心以流行于事相为作用,故称。 3.犹品行。
怀玉 [相关解释]
1.谓怀抱仁德。 2.犹怀璧。
惠安 [相关解释]
1.以仁德安抚。
执德 [相关解释]
1.固守仁德;遵守道德规范。
放麑 [相关解释]
1.亦作"放麛"。 2.《韩非子.说林上》"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后以"放麑"为仁德之典。
昏德 [相关解释]
1.昏乱而无仁德;恶德。
杀身成仁 [相关解释]
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指牺牲生命,保全仁德和正义。
杖仁 [相关解释]
1.倚仗仁德。
求生害仁 [相关解释]
1.谓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汤去三面 [相关解释]
1.《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汤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
汤祷桑林 [相关解释]
1.谓汤逢大旱,自以身为牺牲,祷于桑山之林以祈雨。表示商汤仁德爱民。语本《吕氏春秋.顺民》"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
焘载 [相关解释]
1.天覆地载。谓仁德广被。
玉温 [相关解释]
1.像玉一般温润。 2.谓仁德。语本《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王主 [相关解释]
1.行王道的君主;仁德的君主。 2.汉诸侯王之女称"王主"。
瞓面盎背 [相关解释]
1.《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瞓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意谓仁义礼智植根于心,它生发出来的神色,清和润泽地表现在颜面,显露在肩背,散布到手足四肢◇以"瞓面盎背"为仁德者修养到家的表现。
祝网 [相关解释]
1.《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后因以"祝网"为帝王施行仁德之典。
至仁 [相关解释]
1.最大的仁德。 2.指最有仁德的人。
色仁行违 [相关解释]
1.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语本《论语.颜渊》"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行苇 [相关解释]
1.路旁的芦苇。《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按,古文毛序以为泛言周王朝先世之忠厚,今文三家遗说则以为专写公刘的仁德◇遂用为仁慈的典实。多用于称颂朝廷。
解网 [相关解释]
1.亦作"解罔"。 2.解开罗网。比喻宽宥﹑仁德。典出《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得至矣,及禽兽。'"
逆德 [相关解释]
1.古代指勇﹑争﹑战﹑怒等有背慈善仁爱之事。 2.背弃仁德。
郑公乡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郑玄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后以"郑公乡"赞誉别人的乡里。
陈實遗盗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陈寔传》﹕"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實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后因以"陈實遗盗"为以仁德感动窃贼弃恶从善之典故。
鸤鸠 [相关解释]
1.即布谷。《诗.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毛传﹕"鸤鸠﹐秸鞠也。鸤鸠之养七子﹐朝从上下﹐莫从下上﹐平均如一。"郑玄注﹕"兴者﹐喻人君之德当均一于下也。"后用为君以仁德待下的典实。
麟趾 [相关解释]
1.麟足。《汉书.武帝纪》﹕"诏曰﹕'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製蹄以协瑞焉。'"颜师古注﹕"应劭曰﹕'获白麟﹐有马瑞﹐故改铸黄金如麟趾製蹄以协嘉祉也……'武帝欲表祥瑞﹐故普改铸为麟足马蹄之形以易旧法耳。"后以之为金锭的名称。 2.《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郑玄笺"喻今公子亦信厚,与礼相应,有似于麟。"后以"麟趾"作喻。(1)比喻有仁德﹑有才智的贤人。晋陆云《答孙显世》诗之七"志拟龙潜,德配麟趾。"唐陆贽《册杞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