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查到相关佛国的内容。
带有佛国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临儿国 [相关解释]
1.[梵lumbinī]佛教圣地。相传释迦牟尼诞生于此﹐地处古印度拘利和迦毗罗卫之间﹐乃善觉王(suprabuddha)为其夫人建造的一个花园。故址在今尼泊尔南部。中国高僧法显和玄奘均曾到此。名见《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西戎传》。晋法显《佛国记》作论民﹐南朝梁僧佑《释迦谱》卷一作蓝毗尼﹐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作腊伐尼﹐亦译作岚毗尼﹑龙弥尼﹑林微尼等。
众香国 [相关解释]
1.佛国名。 2.喻百花盛开的境界。
佛国 [相关解释]
1.佛所生之地,指天竺,即古印度。 2.指寺院。
凈国 [相关解释]
1.佛国。
千佛土 [相关解释]
1.指西天佛国。
奈苑 [相关解释]
1.原指佛经中的奈园。《维摩诘经.佛国品》"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据《柰女经》﹐维耶离国梵志园中植奈树﹐树生一女﹐梵志收养﹐长大后颜色端正﹐天下无双;佛至其国﹐奈女率弟子五百出迎﹐佛与诸比丘乃到奈女园﹐具为说本原功德◇因称寺院为奈苑。
妙喜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东方佛国名,佛名阿閦。
得眼 [相关解释]
1.原谓盲人复明。晋法显《佛国记》"精舍西北四里有榛,名曰得眼木。有五百盲人,依精舍住此,佛为说法,尽还得眼。盲人欢喜,刺杖着面,头面作礼,杖遂生长丈,世人重之,无敢伐者,遂成为榛。是故以得眼为名。"后用以比喻人由迷昧而得醒悟。
曲女城 [相关解释]
1.古印度著名古都。为戒日王都城。梵名羯若鞠阇(kany?kubja或k?nyakabja)。晋法显《佛国记》作羪饶夷城。今名卡瑙季,位于恒河与卡里河合流处。佛教传说故事,国王梵授有百女,仪貌妍雅,时有大树仙人往见王求婚,除稚女外,皆不应聘,仙人恼怒,恶咒九十九女,悉令腰曲形毁﹐毕世无婚。其后诸女果背伛,因更名王城为曲女城。参阅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阇国》﹑宋法云《翻译名义集·羯若鞠阇》。
柰园 [相关解释]
1.亦作"柰苑"。《维摩诘经·佛国品》"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奈氏树园,一本作"庵罗树园。"奈,同"柰"◇因用以称佛寺。唐王勃《八仙径》劐诗"柰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唐张说《鄎国长公主神道碑》"抚视遗孤,将守《柏舟》之誓;志其剃落,永从柰苑之游。"《说郛》卷七五引宋王子韶《鸡跖集》"昔西域国有柰树生果,果生有一女子,王收为妃,女乃以苑地施佛为伽蓝,故曰柰苑。"一说。因洛阳白马寺有柰林而得名。参见"柰林"。 2.亦作"?园"。种植柰树之园。
狮子吼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比喻佛菩萨说法时震慑一切外道邪说的神威。见《维摩经.佛国品》。 2.泛指传经说法。 3.喻悍妻怒骂之声。
王舍城 [相关解释]
1.地名。即古印度曷罗阇姞利呬城。传说其西南佛陀迦雅为释迦牟尼成道之地。 2.常借指佛国﹑佛寺。
琼林 [相关解释]
1.亦作"瓀林"。 2.琼树之林。古人常以形容佛国﹑仙境的瑰丽景象。 3.比喻披雪的树林。 4.喻白色的花树。 5.唐内库名。德宗时设,以藏贡品。 6.宋内苑名。
离垢地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解脱烦恼之佛国境地。
西方浄土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唐李白有《金银泥画西方凈土变相赞》诗。
迦兰陀 [相关解释]
1.亦作"迦兰陁"。 2.梵语kalandaka的音译。(1)本为古印度人名。佛说法于王舍城,迦兰陀以其所有竹园起精舍奉佛,后因以其名称该僧园。晋法显《佛国记》"出旧城北,行三百余步,道西迦兰陀竹园精舍,今现在。"《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后宫彩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王请佛于迦兰陁竹林,敷演于甚深密藏。"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山城北门行一里余,至迦兰陁竹园,今有精舍,石基砖室,东辟其户。"(2)山鼠名。佛书谓昔有毘舍离王入山,眠于树下。有毒蛇出欲害王,山鼠鸣叫,使王觉醒,王感其恩,因号山
香国 [相关解释]
1.《维摩诘经.香积佛品》曰上方界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因以"香国"指佛国。 2.犹花国。
香城 [相关解释]
1.指佛国。 2.指仙境。
香积 [相关解释]
1.佛号。 2.指佛国﹑佛寺。 3.指僧道的饭食。 4.香积厨的省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