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佛教的内容。
带有佛教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乘显性教 [相关解释]
1.佛教华严宗以佛法最上一乘能使一切众生显明本性,与佛无异,因有"一乘显性教"之称。
一九 [相关解释]
1.谓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极则复于一,终而复始,故用以喻循环之理。 2.佛教语。指净土宗九品往生的教义。 3.满俗赠献之礼,以九数为贵,至少一九,至多九九。 4.从每年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九。亦指第一个九天。
一切众生 [相关解释]
1.佛教谓人类和一切有情识的生物。
一切智 [相关解释]
1.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四十二章经》"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法华经·化城喻品》"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大智度论》卷二七"问曰一切众生皆求智慧,云何独佛一人得一切智?答曰佛于一切众生中第一故,独得一切智。"(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种智"而言。一切智指对总相(即现象的共性,亦称空性﹑真如)的认识,是声闻﹑缘觉修行所得的智。《大智度
一切有情 [相关解释]
1.佛教指一切众生。有情,梵语sattva的意译,旧译为众生。
一切法 [相关解释]
1.佛教称万有为一切法。亦称一切诸法。
一切种智 [相关解释]
1.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1)就广义言,与"一切智"同,指无所不知的佛智。隋吉藏《法华义疏》卷六"若是一切种智但在于佛,故以佛名标一切种智也。"(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智"而言,指对总相﹑别相的全面认识。《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又"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慧品》"一相故名一切种智,所谓一切法寂灭相。复次诸法行类相貌,名字显示说佛如实知,以是故名一切种智。"参见"一切智"。
一切经 [相关解释]
1.佛教经书的总称,又叫大藏经,简称藏经﹑佛藏﹑释藏。
一切诸佛 [相关解释]
1.佛教对三世十方诸佛的总称。
一喝 [相关解释]
1.一声叱咤。佛教禅师于弟子参见时,常大喝一声,断其妄想,以示警醒。如百丈参问马祖道一,马祖振威一喝◇百丈谓其门下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见《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参见"棒喝"。
一尘不染 [相关解释]
①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称修行的人清心寡欲,不被尘俗所玷污为一尘不染”他从小出家,真个是五戒具足,一尘不染。②比喻清廉纯洁,没有丝毫污点他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③形容物体或环境非常干净、清洁窗明几净,果然一尘不染。
一屐 [相关解释]
1.一只鞋子。传说菩提达磨死后于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葬熊耳山,后三年宋云使西域回,遇师于葱岭,见手携只履。云问"师何往?"师曰"西天去。"又谓云曰"汝主已厌世。"暨云复命﹐明帝已逝。孝庄即位﹐云具奏其事﹐帝令启棺﹐唯一革履尚存﹐举朝为之惊叹﹐奉诏取遗履于少林寺供养。见《景德传灯录.菩提达磨》◇因以"一屐"为赞颂佛教大师法力之典实。
一沤 [相关解释]
1.一个水泡。佛教用以喻无常生灭。
一滴禅 [相关解释]
1.佛教禅宗谓从一句﹑一事﹑一境中触机悟道。语本宋本觉《释氏通鉴·韶国师》"问'如何是曹溪一滴水?'眼曰'是曹溪一滴水。'韶闻乃大悟,平生疑滞,涣若冰释。"
一瓣香 [相关解释]
1.犹一炷香。佛教禅宗长老开堂讲道,烧至第三炷香时,长老即云这一瓣香敬献传授道法的某某法师◇以"一瓣香"指师承或仰慕某人。
一缘 [相关解释]
1.佛教用语。一种机缘或因缘。 2.表数量。用于袈裟。
一腊 [相关解释]
1.犹一冬。 2.宋代民间风俗,生子七日为一腊,有一腊﹑二腊﹑三腊﹑满月等说法。 3.佛教沿用印度古代婆罗门雨期禁足的旧习,在戒律中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于夏季(雨期)三个月安居一处,修习教义,完毕后,称为"一腊",受戒后一年亦称"一腊"。
一藏 [相关解释]
1.梵语"藏"有包蕴意,故佛教谓一切教法为"一藏"。 2.指一部藏经。
一音 [相关解释]
1.同一个声音。 2.佛教称佛说法之音为"一音"◇亦以"一音"指高僧大德宣讲佛法之音。 3.一种读音。
七众 [相关解释]
1.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
七佛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释迦牟尼及其先出世的六佛。即过去劫中三佛毗婆尸﹑尸弃﹑毗舍浮和现在劫中四佛拘留孙﹑拘那含﹑迦叶和释迦牟尼。诸经中名号微异,系转译之讹。见《七佛经》﹑《法苑珠林》卷八。
七圣 [相关解释]
1.指传说中的黄帝﹑方明﹑昌寓﹑张若﹑謵朋﹑昆阍﹑滑稽七人。 2.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 3.指唐代的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七位君主。 4.道家指高圣玉帝君等七位上仙。 5.佛教以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七品修行阶次为七圣。乃见道后的修行阶次。见《俱舍论.分别贤圣品》。
七地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即远行地。菩萨十地之七。在此阶位,菩萨远离三界生死烦恼,成就方便智慧,证得无相空寂。亦称已作地。相当于小乘罗汉果的阶位。见《大智度论》卷七五。《华严经.十地品》"菩萨摩诃萨修此妙行,如是方便慧现前故,名为入七地……深智慧定心,具行六地巳;一时生方便,智慧入七地。"
七垢 [相关解释]
1.佛教认为欲﹑见﹑疑﹑慢﹑憍﹑随眠﹑悭,都能污染人心,故称"七垢"。
七大 [相关解释]
1.佛教指地﹑水﹑火﹑风﹑空﹑见﹑识七种周遍一切的要素。其中前"五大"为色﹑声等境,"见大"为眼﹑耳等根,"识大"为视﹑听等识。
七宝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磟﹑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大阿弥陀经》以黄金﹑白银﹑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砗磲为七宝;《恒水经》以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为七宝。 2.佛教语。七种王者之宝。《轮王七宝经》"其王出时有七宝现∥等为七?所谓轮宝﹑象宝﹑马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摩尼宝﹑女宝。如是七宝随王出现。" 3.泛指多种宝物。 4.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 5.比喻卓异杰出
七宝五味粥 [相关解释]
1.旧俗农历十二月八日,佛教寺院取香谷及果实等煮成粥,用以供佛并送与门徒。
七宝庄严 [相关解释]
1.形容佛教建筑富丽堂皇,气象尊严。
七宝池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西方净土中由七宝构成的莲花池。往生净土的人在该池莲花中化生。
七宝花 [相关解释]
1.花名。 2.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的莲花。
七支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十恶的前七种。包括三种身业杀生﹑偷盗﹑邪淫;四种口业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七海 [相关解释]
1.佛教指一小世界中位于妙高山与七金山之间的七大海水。传说海上盛开香花。亦名内海,与外海即咸海相对。
七祖 [相关解释]
1.七代祖先。 2.佛教称传法相承的七代。华严宗以马鸣﹑龙树﹑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为七祖。禅宗南宗以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神会为七祖。禅宗北宗以弘忍的另一弟子神秀为六祖,普寂为七祖。
七觉分 [相关解释]
1.佛教修行的七种内容,属于"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即择法觉分(以智慧判别真伪),精进觉分(努力修持),喜觉分(行善而生喜悦),轻安觉分(断除沉重烦恼而身心安适),念觉分(忆念佛法而不忘失),定觉分(心注一境而不散乱),舍觉分(舍弃一切分别而住于平等)。
七识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法相宗谓从根本识中派生的七种精神和感觉现象,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亦称七转识。
七贤 [相关解释]
1.指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 2.指东汉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 3.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 4.泛指七位贤人。
七趣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一切众生轮回趋向的七个地方。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仙和阿修罗。《楞严经》从六趣中的天趣分出仙趣,故成"七趣"。《楞严经》卷九"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
七辩 [相关解释]
1.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于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说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说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说法,名随应辩。说趣涅盘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说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
万法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梵语dharma,意译"法",指事物及其现象,也指理性﹑佛法等。"万法"指一切事物。
丈室 [相关解释]
1.佛教语。相传毗耶离(在中印度)维摩诘大士以称病为由,与前来问疾的文殊等讨论佛法,妙理贯珠。其卧疾之室虽一丈见方而能容纳无数听众。唐显庆年间,王玄策奉勅出使印度,过维摩诘故宅,乃以手板纵横量之,仅得十笏,因号方丈﹑丈室。见《维摩诘经》﹑《释氏要览.住处.方丈》。 2.以"丈室"称寺主的房间。 3.犹斗室。言房间狭小。
三业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身业﹑口业﹑意业。佛教认为造业将引生种种果报。 2.佛教语。指善业﹑恶业和无记业(即非善非恶之业)。
三会 [相关解释]
1.指弥勒佛的三次说法大会。佛教称兜率天弥勒降生翅头末城,学道成佛,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开三次法会。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见《弥勒下生经》。
三关语 [相关解释]
1.佛教临济宗施教,常常提出三个含有玄机的问题以启发门人,使其触而悟,称为三关语。例如黄龙山慧南禅师即常以三语问僧人曰"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我手何似佛手?""我脚何似驴脚?"世称"黄龙三关"。见《五灯会元.石霜远禅师法嗣.黄龙慧南禅师》。
三兽渡河 [相关解释]
1.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后泛指修行。
三凈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语本《十诵律》卷三七"痴人,我听啖三种凈肉∥等为三?不见,不闻,不疑。"此谓一般佛教信徒难以立即断除肉食,故小乘戒中设变通之法,允许食用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三种肉食◇因称这三种肉为"三凈"。 2.佛教语。指色界第三禅的少净天﹑无量净天和遍净天。
三十二天 [相关解释]
1.佛教小乘有部称欲界十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为三十二天。 2.道教称东南西北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二天。
三十二相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佛陀具有的三十二种不同凡俗的显着特征,与微细特征八十种"好",合称"相好"。如足下安平﹑手指纤长﹑金色﹑丈光﹑身如师子﹑广长舌﹑绀青眼﹑顶成肉髻和眉间白毫等相。各经所举略有出入。详见《大智度论》卷四。
三十六物 [相关解释]
1.佛教称人身有三十六种不净之物,如毛﹑发﹑爪﹑齿﹑泪﹑液﹑唾﹑屎﹑溺等。
三千八万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三千大千世界 [相关解释]
1.佛教名词,简称"大千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谓一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威仪 [相关解释]
1.佛教谓僧尼日常遵循的众多律仪。威仪,指行事进退的仪则。
三善道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六道轮回中与善业相应的三个趋生之所。即上品善业趋生的天道,中品善业趋生的人道,下品善业趋生的修罗道。
三垢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即三毒。
三多 [相关解释]
1.指多福﹑多寿﹑多男子。祝颂之辞。语本《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 2.指为文多看,多做,多商量。 3.指学者应当多读﹑多立论﹑多著述。 4.佛教用语。指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一说,指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
三大士 [相关解释]
1.佛教称西方极乐世界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为三大士。
三天 [相关解释]
1.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 2.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 3.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 4.泛指天空。 5.指清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
三天使 [相关解释]
1.佛教谓老﹑病﹑死三苦为阎摩王的三使者。按,阎摩王为管理地狱之王。
三学 [相关解释]
1.唐代称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三学,隶属国子监。文武三品以上官吏子孙得入国子学,五品以上子孙得入太学,七品以上子孙及平民之俊异者得入四门学。 2.宋代称太学之外舍﹑内舍﹑上舍为三舍﹐亦称三学。 3.佛教称戒学﹑定学﹑慧学为"三学"。
三宝 [相关解释]
1.三种宝贵之物。 2.(梵triratna)佛教语。指佛﹑法﹑僧。《释氏要览·三宝》"三宝,谓佛﹑法﹑僧。"三国吴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佛教三宝,众冥皆明。"后以指佛教。
三宿 [相关解释]
1.进爵三次。 2.犹言三日;三夜。谓时间较久。《孟子.公孙丑下》"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赵岐注"留于昼三日,怪其淹久。"唐白居易《答微之咏怀见寄》诗"分袂二年劳梦寐,并床三宿话平生。"佛教有出家人不三宿桑下﹐以免妄生依恋之说﹐见《四十二章经》。
三密 [相关解释]
1.佛教密宗以结印为身密,诵呪为语密,观理为意密。"三密相应"为修密之要。
三师 [相关解释]
1.北魏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 2.星名。 3.三国的军队。 4.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
三师七僧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佛徒授比丘具足戒,行三师七僧之制。三师指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七僧指七名作证的和尚。也称为"三师七证"。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
三心 [相关解释]
1.谓心志不专一。 2.佛教谓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为三心。见《金刚经》。
三性 [相关解释]
1.佛教名词。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认为事理﹑迷悟一切诸法,均不出此三性。见《成唯识论》卷八。也称"三自性"。 2.佛教名词。指善性﹑恶性和无记性(即非善非恶之性)。 3.道教名词。指元精﹑元气和元神。 4.指人性的三个来源。
三恶道 [相关解释]
1.佛教谓六道轮回中作恶业者受生的三个去处。即造上品十恶业者堕入的地狱道;造中品十恶业者堕入的饿鬼道;造下品十恶业者堕入的畜生道。
三惑 [相关解释]
1.指酒﹑色﹑财三种惑人之物。 2.佛教天台宗所说的三种妄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三拜 [相关解释]
1.长跪后两手相拱至地,俯首至手为拜。重复三次,谓之三拜。(1)古人相见以再拜为常礼,唯遇特殊情况乃三拜,以示情切。《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三拜稽首。"北周宣帝时﹐始改三拜为常礼。《周书.宣帝纪》"﹝宣政元年九月﹞诏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参阅赵翼《陔馀丛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2)主人对众宾行礼,不及一一相拜,仅以三拜表示。《仪礼.乡射礼》"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郑玄注"三拜,示徧也。"贾公彦疏"三拜示徧也者,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已,是示徧也。"(3)佛教以三拜
三教 [相关解释]
1.汉儒谓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称为"三教"。 2.指儒家的施教内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艺﹑合称"三德"。 3.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释为"三教"。
三无 [相关解释]
1.谓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 2.佛教语。指空﹑无相﹑无作。亦泛指佛法。
三时 [相关解释]
1.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 2.夏至后半个月。 3.早﹑午﹑晩。 4.印度分一年为热﹑雨﹑寒三时。 5.佛教谓释迦牟尼佛逝世后,佛法将经历的正法﹑像法和末法三大时期。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见南朝陈慧思《立誓愿文》。
三明 [相关解释]
1.道教以日月星为天之三明,耳目口为人之三明,文章华为地之三明。 2.指三个人。指东汉"凉州三明。" 3.指三个人。指晋代"中兴三明"。 4.佛教语。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
三普 [相关解释]
1.三篇佛教经文的合称。即《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法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和《圆觉经》中的《圆觉普眼品》。
三有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三界之生死。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佛教认为三界之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谓之有。 2.指仁慈﹑节俭﹑不为天下先这三种美德。
三武 [相关解释]
1.星名。 2.北魏道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的合称。他们皆禁佛教,令僧尼还俗,佛家称为"三武之难"。
三毒 [相关解释]
1.佛教称贪﹑嗔﹑痴为三毒。
三灾 [相关解释]
1.佛教谓劫末所起的三种灾害。刀兵﹑疫疠﹑饥馑为小三灾,起于住劫中减劫之末;火﹑风﹑水为大三灾,起于坏劫之末。见《俱舍论.分别世品》。亦泛指灾难。
三点 [相关解释]
1.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 2.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kara)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盘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三生 [相关解释]
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巢父)、许(许由)是前生。
三界 [相关解释]
1.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见《俱舍论.世分别品》。 2.犹三届,三期。
三祇 [相关解释]
1."三大阿僧祇"的略语。佛教指菩萨修行成佛所经历的三个漫长阶段。阿僧祇,梵文的音译,意为旷大劫,无数长时。
三禅 [相关解释]
1.佛教谓色界之第三禅天。此天名定生喜乐地。
三福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求生净土者应当修行的三种福业世福﹑戒竿行福。
三箧 [相关解释]
1.犹三箱。 2.佛教语。指声闻藏﹑缘觉藏和菩萨藏。
三聚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即三聚净戒,指三种清净的戒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见《四分律》。
三藏 [相关解释]
1.梵文意译。佛教经典的总称。分经﹑律﹑论三部分。经,总说根本教义;律,记述戒规威仪;论,阐明经义。通晓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如唐玄奘称唐三藏。
三藐三菩提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梵文samyaksambodhi的音译。指佛陀所证的"等正觉"。
三衣 [相关解释]
1.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即内衣。亦泛指僧衣。
三观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谓从事物缘起中观悟空﹑假﹑中三谛。
三论 [相关解释]
1.指所论三事。 2.《论语》有《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种,合称"三论"。 3.佛教三论宗所依据的经典,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三论宗 [相关解释]
1.中国佛教宗派。崇尚印度中观学派的《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因以得名◇秦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后,师徒相传。至隋代吉藏集为大成,蔚为大宗。该宗自称大乘菩萨藏,在教义上提倡真俗二谛和"八不"中道之说◇传入朝鲜﹑日本。参阅《中国佛教.三论宗》。
三谛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空谛﹑假谛﹑中谛。
三贤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十住﹑十行﹑十回向。 2.三个贤人。
三贤十圣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仁王经》所说大乘修证阶次中居于十信位与妙觉位之间者。三贤指虽得相似之解而未脱凡夫之性的住﹑行﹑向三位。十圣指已发大智而舍凡夫之性的十地菩萨。
三身 [相关解释]
1.传说海外有国,国人一首三身。 2.佛教语。说法不一。通常指法身﹑报身和化身(或应身)。乃成佛所证之果。
三车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喻三乘。谓以羊车喻声闻乘(小乘),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以牛车喻菩萨乘(大乘)。见《法华经.譬喻品》。 2.唐窥基博通释典,尝至太原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成为法相宗大师。见宋赞宁《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三轮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佛以身﹑口﹑意三净业碾摧众生之惑业。 2.即三轮车。安装三个轮的脚踏车,装置车厢或平板,用来载人或装货。
三达 [相关解释]
1.佛教谓能知宿世为宿命明,知未来为天眼明,断尽烦恼为漏尽明。彻底通达三明谓之三达。用以指佛。
三逆 [相关解释]
1.指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 2.佛教语。指恶比丘提婆所犯五逆中的三大罪,即破和合僧(破坏寺庙僧众秩序)﹑伤佛﹑杀比丘尼。 3.指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清初,三人曾相继起兵反叛。
三途 [相关解释]
1.亦作"三涂"。佛教语。即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 2.指封建时代取得官职的三条途径举荐﹑征辟﹑科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