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修养的内容。
带有修养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上达 [相关解释]
1.古谓士君子修养德性,务求通达于仁义。 2.谓上知天命。 3.上进,向上发展。 4.谓下情达于君上。
业德 [相关解释]
1.谓修养德性。
主静 [相关解释]
1.宋明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
五常 [相关解释]
①古代五种道德修养。(1)指仁、义、礼、智、信。(2)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②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人格美 [相关解释]
人的品格、品德的美。心灵美的重要方面。标志着人在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方面达到的高度。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习惯。
修习 [相关解释]
1.演习;练习。 2.学习;研习。 3.修行。 4.修养;涵养。
修养 [相关解释]
①培养自己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处世态度或完善的行为规范。②指思想、理论、知识、艺术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文学修养|理论修养很高。③指逐渐养成的待人处世的正确态度他很有修养,虽然受到围攻,但还是和颜悦色。④休整调养修养残躯,安排暮景。
修名 [相关解释]
1.美好的名声。 2.匡正名分。 3.循名,依照名称。 4.加强修养以求名誉。 5.谓置备名帖,以作通报姓名之用。
修士 [相关解释]
1.有道德修养的人,操行高洁之人。 2.天主教或东正教中出家修道的男子。
修尚 [相关解释]
1.提高品德修养。
修己 [相关解释]
1.自我修养。
修德 [相关解释]
1.修养德行。 2.行善积德。
修心 [相关解释]
1.修养心性。
修慎 [相关解释]
1.谓注重修养,处世谨慎。
修炼 [相关解释]
1.亦作"修练"。亦作"修炼"。 2.指道教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 3.修养陶冶。 4.学习锻练。 5.特指修行(成仙)。
修行 [相关解释]
①学佛或学道并实行出家修行|进尼姑庵修行。②修养德行笃学修行,不坠门风。③美好的品行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为吏。
修身洁行 [相关解释]
1.谓自我修养以保持操行高洁。洁,也写作"絜"。
催趱 [相关解释]
1.亦作"催攒"。 2.催赶,督促。 3.谓德业修养上努力前进。 4.清代漕运,沿途地方官皆有督同催运责任,谓之趱重催空,省称催趱。
入圣超凡 [相关解释]
1.谓修养超越常人,达到圣人的境界。
入德 [相关解释]
1.进入圣人品德修养的境域。
全和 [相关解释]
1.谓保全儒家中和的道德修养。
养仙 [相关解释]
1.谓修养仙道。
养德 [相关解释]
1.修养无为而治的德性。亦泛指修养德性。
养心 [相关解释]
1.修养心神。 2.谓烦闷。养,通"痒"。
养性 [相关解释]
1.谓修养身心,涵养天性。语本《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2.道士修行的一种。静处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静虑,也称入静。 3.养生。性﹐通"生"。
养真 [相关解释]
1.修养﹑保持本性。
养素 [相关解释]
1.修养并保持其本性。
养蒙 [相关解释]
1.谓以蒙昧自隐,修养正道。语本《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孔颖达疏"能以蒙昧隐默﹐自养正道﹐乃成至圣之功。" 2.教养童蒙。
养静 [相关解释]
1.在宁静环境中修养身心。
内养 [相关解释]
1.太监。 2.谓全真养身之道。 3.指修真养性。 4.指内心修养。
内功 [相关解释]
1.指道家修养内丹的工夫。 2.锻炼身体内部器官的武术或气功,对外功而言。
内省 [相关解释]
①反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②儒家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之一。自我内心的省察,即自身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有不对的地方。但有些儒者认为内省即是把内心存在的善心扩充开来。
内省(-xǐng) [相关解释]
①反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②儒家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之一。自我内心的省察,即自身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有不对的地方。但有些儒者认为内省即是把内心存在的善心扩充开来。
内眄 [相关解释]
1.犹内视。道家修养内丹功夫之一。谓闭目不观外物,静神定心,邪妄不侵。
内观 [相关解释]
1.反省。 2.即内视。道家的修养方法之一。谓不观外物,绝念无想。
函养 [相关解释]
1.犹覆育。庇护养育。 2.涵养,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夫。
勑身 [相关解释]
1.整饬己身。谓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咽唾 [相关解释]
1.咽下唾液。道家修养之法。 2.比喻干眼馋。
咽日 [相关解释]
1.吞服太阳精气。为道家修养之法。日,日华,太阳的精气。
四位 [相关解释]
1.旧指个人修养的四个方面。 2.封建君王所应修持的四个方面。 3.指四个方位。
四印 [相关解释]
1.旧指四种修养身心之道。
困知勉行 [相关解释]
1.克服困难以获得知识,努力实践以修养品德。语出《礼记.中庸》"或困而知之……或勉强而行之。"朱熹集注"困知勉行者,勇也。"
地景 [相关解释]
1.《庄子.齐物论》"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成玄英疏"影之所待,即是形也。若使影待于形,形待造物,请问造物复何待乎?斯则待待无穷,卒乎无待也。"影布地上,后世道家遂以"地景"形容无待外物﹑与道俱化的修养境界。
外观 [相关解释]
①事物的外在形象他外观宽绰,其实已经负债累累|这栋旧宅外观尚可,而内部已被白蚁蛀空。②外貌外观整洁|既要注重外观,更要注重内在的修养。
大学 [相关解释]
①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分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通常设有许多专业,再由几个相近的专业组成系。有的还设有专修科、学院或研究生院(部)。主要培养本科生,有的还培养大专生或研究生。
天爵 [相关解释]
1.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因德高则受人尊敬﹐胜于有爵位﹐故称。 2.天子所封的爵位;朝廷官爵。
好修 [相关解释]
1.喜爱修饰仪容。借指重视道德修养。
孤诣 [相关解释]
1.独到的修养。多指品德学识。
学定 [相关解释]
1.学习佛家静坐敛心的修养方法。
学涉 [相关解释]
1.广学博览。 2.指学识修养。
学问思辨 [相关解释]
1.古代儒家的修养方法。
守一 [相关解释]
1.亦作"守壹"。 2.道家修养之术,谓专一精思以通神。语出《庄子.在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3.专守定法。 4.指忠于某一信条。 5.指女子守节。
宿学 [相关解释]
1.学识渊博﹑修养有素的学者。 2.学识渊博。
希天 [相关解释]
1.仰慕上天。谓使道德﹑修养等达到最高的境界。
开华结果 [相关解释]
1.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德器 [相关解释]
1.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 2.指有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的人。
徽猷 [相关解释]
1.美善之道。猷﹐道。指修养﹑本事等。
心学 [相关解释]
1.犹言思想修养。 2.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宋明理学的一个流派,即所谓良知之学。为学主"明本心"﹑"致良知"。认为心为宇宙的本原。 3.即心理学。
操修 [相关解释]
1.道德修养。
教养 [相关解释]
①教育培养~子女。②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
木鸡 [相关解释]
1.《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成玄英疏"神识安闲,形容审定……其犹木鸡不动不惊,其德全具,他人之鸡,见之反走。"后因以"木鸡"喻指修养深淳以镇定取胜者。 2.木制能飞的鸡。 3.用以比喻呆笨或发愣之态。
毓德 [相关解释]
1.修养德性。
治心 [相关解释]
1.修养自身的思想品德。 2.掌握人心;征服人心。
治气 [相关解释]
1.涵养精气。 2.修养气质。 3.谓掌握军队士气。 4.犹呕气,生气。
洗濯磨淬 [相关解释]
1.修养锻炼。
浴德 [相关解释]
1.修养德性。
涵养 [相关解释]
①能控制情绪的功夫;修养②很有~。②蓄积并保持(水分等)用造林来~水源丨改良土壤结构,~地力。
深湛 [相关解释]
深厚精湛技艺深湛|深湛的国学修养。
澡身浴德 [相关解释]
1.《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孔颖达疏"澡身,谓能澡洁其身不染浊也;浴德,谓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谓修养身心,使之高洁。
濯澡 [相关解释]
1.洗涤,沐浴。常比喻经过修养使道德高洁。
濯磨 [相关解释]
1.亦作"濯摩"。 2.洗涤磨炼。比喻加强修养,以期有为。
火候 [相关解释]
(~儿)①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烧窑炼铁都要看~ㄧ她炒的菜,作料和~都很到家。②比喻修养程度的深浅他的书法到~了。③比喻紧要的时机这儿正缺人,你来得正是~。
灵和 [相关解释]
1.指柔和恬淡清心寡欲的修养。 2.指祥和的政治气氛。 3.引申为和谐协调。 4.古代善琴者。 5.殿名。 6.指柳。
灵根 [相关解释]
1.神木的根。 2.植物根苗的美称。 3.指才德修养。 4.指有才德的人。 5.对祖先的敬称。 6.指佛祖。 7.性灵﹐智慧。 8.道教指舌根。 9.借指人的身体。 10.仙缘。
炉火纯青 [相关解释]
传说道家炼丹,至炉火发出纯青的颜色乃炼成功◇比喻学艺、修养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老来文章退去了火气,显得炉火纯青了。
独善其身 [相关解释]
《孟子·尽心》‘穷则独善其身。’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瞓面盎背 [相关解释]
1.《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瞓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意谓仁义礼智植根于心,它生发出来的神色,清和润泽地表现在颜面,显露在肩背,散布到手足四肢◇以"瞓面盎背"为仁德者修养到家的表现。
知书识字 [相关解释]
1.谓有文化修养。
禹行舜趋 [相关解释]
1.《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原谓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
穷理居敬 [相关解释]
1.宋儒提倡的一种认识方法和道德修养。谓穷究事物之理﹐自处以敬。
精一 [相关解释]
1.指道德修养的精粹纯一。语出《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孔传"危则难安,微则难明,故戒以精一,信执其中。"
絶粒 [相关解释]
1.犹辟谷。道家以摒除火食﹑不进五谷求得延年益寿的修养术。 2.绝食。 3.断粮。
缮生 [相关解释]
1.养生。修养身心,益寿延年。
耳视目听 [相关解释]
1.古代道家的一种修养境界﹐认为视听由精神所主宰﹐可不受器官的限制。
自治 [相关解释]
1.自行管理或处理。 2.修养自身的德性。 3.自然安治。 4.犹自营。 5.民族﹑团体﹑地区等除了受所隶属的国家﹑政府或上级单位领导外﹐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
自牧 [相关解释]
1.自我修养。
自讼 [相关解释]
孔子提出的自我修养的方法。即对自己的过错进行自我责备,也就是道德上的自我谴责。
至人 [相关解释]
1.道家指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 2.旧指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
至诚 [相关解释]
1.极忠诚;极真诚。 2.古儒家指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3.极其真挚诚恳的心意。
致良知 [相关解释]
1.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
莅修 [相关解释]
1.谓按某种道德规范进行自我修养。类似儒家的"修身"。
蒙养 [相关解释]
1.潜心修养。语本《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孔颖达疏"能以蒙昧隐默,自养正道,乃成至圣之功。" 2.教育童蒙。
藻练 [相关解释]
1.修养磨练。
行心 [相关解释]
1.谓修养心性。
行愿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身心修养之境界。 2.指随缘而生的心境。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相关解释]
刘少奇作于1939年7月。编入《刘少奇选集》上卷。共九节。提出革命者要在实践中进行自我修养和学习。修养方法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同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共产党员思想意识上的修养,在根本上就是用共产主义世界观去同自己的各种非共产主义世界观进行斗争。分析了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及其产生的根源和正确处理的方法。
诗匠 [相关解释]
1.指在诗歌方面造诣或修养很深的人。
课养 [相关解释]
1.学业修养。
谈艺 [相关解释]
1.谈论诗文书画等有关艺术修养方面的内容。明徐祯卿有《谈艺录》。
贞至 [相关解释]
1.谓坚贞高尚的道德修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