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8 查到相关修史的内容。
带有修史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馆 [相关解释]
1.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开钦贤﹑翘材﹑接士三馆,收罗人材。《西京杂记》卷四"平津侯(公孙弘)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合,营客馆,以招天下士。其一曰钦贤馆,以待大贤;次曰翘材贤,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馆,以待国士。" 2.唐有弘文(亦称昭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书﹑校书﹑修史等事项。宋因之,三馆合一,并在崇文院中。 3.宋设广文﹑大学﹑律学三馆,以为教育士子的机构。见《宋史.选举志三》。
书坊 [相关解释]
1.唐代朝省藏书的馆院。亦为文臣学士校书﹑修史的处所。 2.旧时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五代时书肆,北宋时书林﹑书堂,南宋时书棚以及明清时书铺,皆泛称书坊。
修史 [相关解释]
1.编撰史书。
史佐 [相关解释]
1.著作佐郎的别称。南朝宋以后设著作佐郎,参与修史,故称。
史功 [相关解释]
1.修史的功业。
史才 [相关解释]
1.修史的才能。
史案 [相关解释]
1.指因修史而周纳成的狱案。《痛史》有《庄氏史案》。 2.历史定论。
史法 [相关解释]
1.修史的法则。
史祸 [相关解释]
1.因修史而召致的祸事。
史笔 [相关解释]
1.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2.指修史之笔。 3.指执史笔之人,史官。 4.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
史识 [相关解释]
1.修史的见识。
史迁 [相关解释]
1.汉司马迁的别称。司马迁为太史令﹑掌修史,故称。
史馆 [相关解释]
1.官修史书的官署名。北齐时设立,唐太宗时始由宰相兼领,以后沿为定制。
太史 [相关解释]
1.官名。西周﹑春秋时太史掌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秦汉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时星历。魏晋以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为太史局﹐宋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元改称太史院。明清称钦天监;修史之职归之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2.复姓『末有太史慈。见《三国志》本传。
撰着 [相关解释]
1.写作;著作。 2.指修史的职司。
监史 [相关解释]
1.谓汉廷尉的属官监与掾史。 2.指刺史。 3.监修史书。
虬兽 [相关解释]
1.亦作"虬兽"。 2.即虬虎。唐人修史避唐高祖讳而改。
麟父笔 [相关解释]
1.孔子作《春秋》,绝笔于获麟◇因以"麟父笔"指修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