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修行的内容。
带有修行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切智
[相关解释]
1.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四十二章经》"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法华经·化城喻品》"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大智度论》卷二七"问曰一切众生皆求智慧,云何独佛一人得一切智?答曰佛于一切众生中第一故,独得一切智。"(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种智"而言。一切智指对总相(即现象的共性,亦称空性﹑真如)的认识,是声闻﹑缘觉修行所得的智。《大智度
1.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四十二章经》"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法华经·化城喻品》"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大智度论》卷二七"问曰一切众生皆求智慧,云何独佛一人得一切智?答曰佛于一切众生中第一故,独得一切智。"(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种智"而言。一切智指对总相(即现象的共性,亦称空性﹑真如)的认识,是声闻﹑缘觉修行所得的智。《大智度
一尘不染
[相关解释]
①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称修行的人清心寡欲,不被尘俗所玷污为一尘不染”他从小出家,真个是五戒具足,一尘不染。②比喻清廉纯洁,没有丝毫污点他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③形容物体或环境非常干净、清洁窗明几净,果然一尘不染。
①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称修行的人清心寡欲,不被尘俗所玷污为一尘不染”他从小出家,真个是五戒具足,一尘不染。②比喻清廉纯洁,没有丝毫污点他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③形容物体或环境非常干净、清洁窗明几净,果然一尘不染。
七众
[相关解释]
1.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
1.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
七圣
[相关解释]
1.指传说中的黄帝﹑方明﹑昌寓﹑张若﹑謵朋﹑昆阍﹑滑稽七人。 2.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 3.指唐代的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七位君主。 4.道家指高圣玉帝君等七位上仙。 5.佛教以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七品修行阶次为七圣。乃见道后的修行阶次。见《俱舍论.分别贤圣品》。
1.指传说中的黄帝﹑方明﹑昌寓﹑张若﹑謵朋﹑昆阍﹑滑稽七人。 2.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 3.指唐代的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七位君主。 4.道家指高圣玉帝君等七位上仙。 5.佛教以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七品修行阶次为七圣。乃见道后的修行阶次。见《俱舍论.分别贤圣品》。
七觉分
[相关解释]
1.佛教修行的七种内容,属于"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即择法觉分(以智慧判别真伪),精进觉分(努力修持),喜觉分(行善而生喜悦),轻安觉分(断除沉重烦恼而身心安适),念觉分(忆念佛法而不忘失),定觉分(心注一境而不散乱),舍觉分(舍弃一切分别而住于平等)。
1.佛教修行的七种内容,属于"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即择法觉分(以智慧判别真伪),精进觉分(努力修持),喜觉分(行善而生喜悦),轻安觉分(断除沉重烦恼而身心安适),念觉分(忆念佛法而不忘失),定觉分(心注一境而不散乱),舍觉分(舍弃一切分别而住于平等)。
三兽渡河
[相关解释]
1.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后泛指修行。
1.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后泛指修行。
三祇
[相关解释]
1."三大阿僧祇"的略语。佛教指菩萨修行成佛所经历的三个漫长阶段。阿僧祇,梵文的音译,意为旷大劫,无数长时。
1."三大阿僧祇"的略语。佛教指菩萨修行成佛所经历的三个漫长阶段。阿僧祇,梵文的音译,意为旷大劫,无数长时。
三福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求生净土者应当修行的三种福业世福﹑戒竿行福。
1.佛教语。求生净土者应当修行的三种福业世福﹑戒竿行福。
三车客
[相关解释]
1.指修行佛法的人。
1.指修行佛法的人。
专修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专心修行。 2.集中学习某种课业。
1.佛教语。专心修行。 2.集中学习某种课业。
业障
[相关解释]
佛教指妨碍修行的罪业。也用作骂人的话业障未除,难成正果|丢下这两个业障在这里,谁来管他们。
佛教指妨碍修行的罪业。也用作骂人的话业障未除,难成正果|丢下这两个业障在这里,谁来管他们。
九品莲台
[相关解释]
1.佛教净土宗认为修行完满者死后可往西方极乐世界,身坐莲花台座,因各人生前修行深浅不同,而所坐莲台有九等之别,九品莲台是最高一等。
1.佛教净土宗认为修行完满者死后可往西方极乐世界,身坐莲花台座,因各人生前修行深浅不同,而所坐莲台有九等之别,九品莲台是最高一等。
井原西鹤(1642-1693)
[相关解释]
日本江户时代诗人、小说家。十五岁始习俳谐,二十一岁成为俳谐名家。三十四岁削发修行。是日本浮世草子(社会小说)的创始人。著有小说《好色一代男》、《好色五人女》、《日本永代藏》等。
日本江户时代诗人、小说家。十五岁始习俳谐,二十一岁成为俳谐名家。三十四岁削发修行。是日本浮世草子(社会小说)的创始人。著有小说《好色一代男》、《好色五人女》、《日本永代藏》等。
以貌取人
[相关解释]
1.只凭外貌来衡量人的品质和才能。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淡台灭明,字子羽,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子羽受业孔门后,退而修行,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乃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此言子羽貌恶而行高。按,《韩非子.显学》云"淡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说与《史记》异。
1.只凭外貌来衡量人的品质和才能。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淡台灭明,字子羽,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子羽受业孔门后,退而修行,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乃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此言子羽貌恶而行高。按,《韩非子.显学》云"淡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说与《史记》异。
仰山
[相关解释]
1.山名。在今江西宜春南。唐属袁州。佛教禅宗沩仰宗始祖之一的唐高僧慧寂曾修行于此,并以此为号。
1.山名。在今江西宜春南。唐属袁州。佛教禅宗沩仰宗始祖之一的唐高僧慧寂曾修行于此,并以此为号。
仰山翁
[相关解释]
1.指唐高僧慧寂。曾修行于江西仰山,故称。与沩山(今湖南宁乡西)灵佑同为佛教禅宗沩仰宗始祖。相传灵佑嗣法于百丈怀海,慧寂又嗣法于灵佑。
1.指唐高僧慧寂。曾修行于江西仰山,故称。与沩山(今湖南宁乡西)灵佑同为佛教禅宗沩仰宗始祖。相传灵佑嗣法于百丈怀海,慧寂又嗣法于灵佑。
佛性
[相关解释]
1.佛教名词。谓众生觉悟之性。 2.借指礼佛修行之心性。参见"佛性禅心"。
1.佛教名词。谓众生觉悟之性。 2.借指礼佛修行之心性。参见"佛性禅心"。
佛性禅心
[相关解释]
1.谓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1.谓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佛果
[相关解释]
1.佛教认为成佛是持久修行所得之果,故名之为"佛果"。 2.借指亡灵经超度而脱离地狱苦海。
1.佛教认为成佛是持久修行所得之果,故名之为"佛果"。 2.借指亡灵经超度而脱离地狱苦海。
佛陇
[相关解释]
1.隋高僧智顗的别名。因其栖居修行之五台山西南有一峰名佛陇,故称。
1.隋高僧智顗的别名。因其栖居修行之五台山西南有一峰名佛陇,故称。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相关解释]
1.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1.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修为
[相关解释]
1.实行。 2.修行。
1.实行。 2.修行。
修习
[相关解释]
1.演习;练习。 2.学习;研习。 3.修行。 4.修养;涵养。
1.演习;练习。 2.学习;研习。 3.修行。 4.修养;涵养。
修厉
[相关解释]
1.亦作"修励"。 2.砥砺,磨砺。 3.谓尽力修行。
1.亦作"修励"。 2.砥砺,磨砺。 3.谓尽力修行。
修持
[相关解释]
1.持戒修行。 2.修身守道。 3.保养;将养。
1.持戒修行。 2.修身守道。 3.保养;将养。
修炼
[相关解释]
1.亦作"修练"。亦作"修炼"。 2.指道教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 3.修养陶冶。 4.学习锻练。 5.特指修行(成仙)。
1.亦作"修练"。亦作"修炼"。 2.指道教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 3.修养陶冶。 4.学习锻练。 5.特指修行(成仙)。
修真
[相关解释]
1.道教谓学道修行为修真。
1.道教谓学道修行为修真。
修真养性
[相关解释]
1.学道修行,涵养性情。
1.学道修行,涵养性情。
修行
[相关解释]
①学佛或学道并实行出家修行|进尼姑庵修行。②修养德行笃学修行,不坠门风。③美好的品行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为吏。
①学佛或学道并实行出家修行|进尼姑庵修行。②修养德行笃学修行,不坠门风。③美好的品行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为吏。
修证
[相关解释]
1.佛教称修行证理为修证。证理,证悟真理。
1.佛教称修行证理为修证。证理,证悟真理。
入定
[相关解释]
僧人修行的一种方法,端坐闭眼,心神专注。
僧人修行的一种方法,端坐闭眼,心神专注。
公门中好修行
[相关解释]
1.谓旧时官厅中权很大﹐容易做好事救人。
1.谓旧时官厅中权很大﹐容易做好事救人。
六根清浄
[相关解释]
1.佛教谓修行者的六根不染着六尘为"六根清浄"。
1.佛教谓修行者的六根不染着六尘为"六根清浄"。
养性
[相关解释]
1.谓修养身心,涵养天性。语本《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2.道士修行的一种。静处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静虑,也称入静。 3.养生。性﹐通"生"。
1.谓修养身心,涵养天性。语本《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2.道士修行的一种。静处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静虑,也称入静。 3.养生。性﹐通"生"。
出世人
[相关解释]
1.修行佛法的人。
1.修行佛法的人。
出家修行
[相关解释]
1.离开家庭,入寺院修习佛法。
1.离开家庭,入寺院修习佛法。
出家求道
[相关解释]
1.离开家庭,入寺院修行。
1.离开家庭,入寺院修行。
初地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修行过程十个阶位中的第一阶位。三乘共修"十地"中,以"干慧地"为"初地";大乘菩萨"十地"中,以"欢喜地"为"初地"。 2.佛教寺院。
1.佛教语。谓修行过程十个阶位中的第一阶位。三乘共修"十地"中,以"干慧地"为"初地";大乘菩萨"十地"中,以"欢喜地"为"初地"。 2.佛教寺院。
加行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意为加力修行,以作入正位的准备。亦译作"方便"。 2.美德懿行。加,通"嘉"。
1.佛教语。意为加力修行,以作入正位的准备。亦译作"方便"。 2.美德懿行。加,通"嘉"。
勇猛精进
[相关解释]
1.本为佛教语,指奋勉修行。 2.指刻苦修习,猛进不已。
1.本为佛教语,指奋勉修行。 2.指刻苦修习,猛进不已。
千门
[相关解释]
1.犹千家。 2.众多宫门。亦借指众多宫殿。 3.佛教语。谓种种修行的法门。千,言其多。
1.犹千家。 2.众多宫门。亦借指众多宫殿。 3.佛教语。谓种种修行的法门。千,言其多。
半路修行
[相关解释]
1.见"半路出家"。
1.见"半路出家"。
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解释]
1.佛教净土宗的"六字洪名",意为"归命无量光觉"或"归命无量寿佛"。净土宗以持名念佛为主要修行方法,谓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命终往生西方净土。
1.佛教净土宗的"六字洪名",意为"归命无量光觉"或"归命无量寿佛"。净土宗以持名念佛为主要修行方法,谓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命终往生西方净土。
噶当派
[相关解释]
1.喇嘛教派之一。"噶当",藏语意为"佛语教诫",认为一切佛语都是指导信徒修行的诫命,故名。十一世纪时,由西藏僧人仲敦巴创立。宋嘉佑元年(1056年),仲敦巴建热振寺传法,逐渐形成一个派别,在十二﹑三世纪传播甚广。仲敦巴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别形成教典﹑教授﹑教诫三个支系。十五世纪初,宗喀巴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创立格鲁派(也称新噶当派),此派遂并入格鲁派。
1.喇嘛教派之一。"噶当",藏语意为"佛语教诫",认为一切佛语都是指导信徒修行的诫命,故名。十一世纪时,由西藏僧人仲敦巴创立。宋嘉佑元年(1056年),仲敦巴建热振寺传法,逐渐形成一个派别,在十二﹑三世纪传播甚广。仲敦巴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别形成教典﹑教授﹑教诫三个支系。十五世纪初,宗喀巴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创立格鲁派(也称新噶当派),此派遂并入格鲁派。
四病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修行中的四种弊病。
1.佛教语。指修行中的四种弊病。
圣果
[相关解释]
1.佛教语。犹正果。佛教修行所达到的圆满境界。
1.佛教语。犹正果。佛教修行所达到的圆满境界。
在家人
[相关解释]
1.泛指僧﹑尼﹑道士以外的世俗之人。对"出家人"而言。 2.指在家修行的人。
1.泛指僧﹑尼﹑道士以外的世俗之人。对"出家人"而言。 2.指在家修行的人。
在家出家
[相关解释]
1.谓不出家而洁身修行佛道。唐白居易《在家出家》诗。 2.指在家人和出家人。
1.谓不出家而洁身修行佛道。唐白居易《在家出家》诗。 2.指在家人和出家人。
坐关
[相关解释]
1.佛教徒的修行方法之一。谓一定时期内,与外界隔离,独居静坐,一心念佛或参禅。又称闭关。
1.佛教徒的修行方法之一。谓一定时期内,与外界隔离,独居静坐,一心念佛或参禅。又称闭关。
坐禅
[相关解释]
打坐。佛教徒修行的一种方法。静坐排除杂念,以求心神的恬静自在长老正在静室坐禅。
打坐。佛教徒修行的一种方法。静坐排除杂念,以求心神的恬静自在长老正在静室坐禅。
坐禅(-chán)
[相关解释]
打坐。佛教徒修行的一种方法。静坐排除杂念,以求心神的恬静自在长老正在静室坐禅。
打坐。佛教徒修行的一种方法。静坐排除杂念,以求心神的恬静自在长老正在静室坐禅。
壁观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大乘虚空宗的修行方法。
1.佛教语。大乘虚空宗的修行方法。
头陀
[相关解释]
佛教苦行之一。僧人行头陀时,应持守十二项苦行,分衣、食、住三类,即穿粪扫衣(百衲衣)、常乞食、住空闲处等。依此修行的称修头陀行者”◇也用以称呼行脚乞食的和尚。
佛教苦行之一。僧人行头陀时,应持守十二项苦行,分衣、食、住三类,即穿粪扫衣(百衲衣)、常乞食、住空闲处等。依此修行的称修头陀行者”◇也用以称呼行脚乞食的和尚。
密教
[相关解释]
1.大乘佛教后起的一派,相对于"显教"而言。唐开元年间由善无畏﹑金刚智等传入中国。自称受于法身佛大日如来亲证的秘密法门和真实言教。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和《苏悉地经》。两部秘法为"胎藏界"与"金刚界"。仪轨严格复杂,须由上师秘密传授,才能修行。主要修法是通过"三密相应"(结印﹑持咒﹑观想)而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乃至"即身成佛"。流行于中国西藏等地区的,称为"藏密"(俗称"喇嘛教");传入日本的,一般称为"真言宗"。
1.大乘佛教后起的一派,相对于"显教"而言。唐开元年间由善无畏﹑金刚智等传入中国。自称受于法身佛大日如来亲证的秘密法门和真实言教。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和《苏悉地经》。两部秘法为"胎藏界"与"金刚界"。仪轨严格复杂,须由上师秘密传授,才能修行。主要修法是通过"三密相应"(结印﹑持咒﹑观想)而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乃至"即身成佛"。流行于中国西藏等地区的,称为"藏密"(俗称"喇嘛教");传入日本的,一般称为"真言宗"。
密行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小乘指持戒严密的修行,大乘指蕴善于内而不外着的修行。释迦牟尼弟子罗瞭罗以"密行第一"着称。
1.佛教语。小乘指持戒严密的修行,大乘指蕴善于内而不外着的修行。释迦牟尼弟子罗瞭罗以"密行第一"着称。
小乘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梵文hīnayāna(希那衍那)的意译。指小乘佛教。早期佛教的主要流派﹐注重修行﹑持戒﹐以求得"自我解脱"。公元一世纪左右﹐佛教中出现了主张"普度众生"的新教派﹐自称"大乘"﹐而称原有的教派为"小乘"。
1.佛教语。梵文hīnayāna(希那衍那)的意译。指小乘佛教。早期佛教的主要流派﹐注重修行﹑持戒﹐以求得"自我解脱"。公元一世纪左右﹐佛教中出现了主张"普度众生"的新教派﹐自称"大乘"﹐而称原有的教派为"小乘"。
布施
[相关解释]
佛教施舍给他人财物、体力和智慧以求积累功德直至解脱的修行方法。以财物与人称为财布施”,说法度人是法布施”,救人厄难是无畏布施”。
佛教施舍给他人财物、体力和智慧以求积累功德直至解脱的修行方法。以财物与人称为财布施”,说法度人是法布施”,救人厄难是无畏布施”。
念佛
[相关解释]
1.佛教修行方法的一类,约分称名念佛﹑观想念佛与实相念佛三种。一般指前一种,即口诵"阿弥陀佛"或"南无(nāmó)阿弥陀佛"。 2.用以表示感谢佛的保佑。
1.佛教修行方法的一类,约分称名念佛﹑观想念佛与实相念佛三种。一般指前一种,即口诵"阿弥陀佛"或"南无(nāmó)阿弥陀佛"。 2.用以表示感谢佛的保佑。
悬记
[相关解释]
1.指佛遥记修行者未来证果﹑成佛的预言。
1.指佛遥记修行者未来证果﹑成佛的预言。
慎修
[相关解释]
1.亦作"慎修"。 2.谨慎修行。
1.亦作"慎修"。 2.谨慎修行。
打坐
[相关解释]
僧道瞑目盘膝静坐的一种修行方法和尚每晚要打坐。
僧道瞑目盘膝静坐的一种修行方法和尚每晚要打坐。
授记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梵语的意译。谓佛对菩萨或发心修行的人给予将来证果﹑成佛的预记。
1.佛教语。梵语的意译。谓佛对菩萨或发心修行的人给予将来证果﹑成佛的预记。
提瓮
[相关解释]
1.《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后遂用为修行妇道﹑甘于贫苦的典故。
1.《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后遂用为修行妇道﹑甘于贫苦的典故。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相关解释]
原为佛教徒劝人修行的话,后用来比喻作恶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会变成好人。
原为佛教徒劝人修行的话,后用来比喻作恶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会变成好人。
斋修
[相关解释]
1.斋戒修行。
1.斋戒修行。
暖地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善根渐趋成熟而尚未断绝烦恼的修行阶段。佛教认为,智慧火能焚尽烦恼薪。暖为火之前兆,因以为喻。
1.佛教语。指善根渐趋成熟而尚未断绝烦恼的修行阶段。佛教认为,智慧火能焚尽烦恼薪。暖为火之前兆,因以为喻。
果位
[相关解释]
1.佛教名词。谓修行得道已证正果之位。与"因位"对言。
1.佛教名词。谓修行得道已证正果之位。与"因位"对言。
果证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果地之证悟。果与因相对而言,在因位之修行曰因修,依因修而证果地曰果证。
1.佛教语。谓果地之证悟。果与因相对而言,在因位之修行曰因修,依因修而证果地曰果证。
树蕙
[相关解释]
1.种植香草。喻修行仁义。
1.种植香草。喻修行仁义。
栽修
[相关解释]
1.谓积德修行。
1.谓积德修行。
欲障
[相关解释]
1.亦作"欲鄣"。 2.色欲,嗜欲。以其为修行的障碍,故云。
1.亦作"欲鄣"。 2.色欲,嗜欲。以其为修行的障碍,故云。
正果
[相关解释]
佛教语。指修行得道。因与外道的修炼有正邪之分,故称。多比喻好的、正经的归宿修成正果|得成正果|终归正果。
佛教语。指修行得道。因与外道的修炼有正邪之分,故称。多比喻好的、正经的归宿修成正果|得成正果|终归正果。
沙弥
[相关解释]
佛教出家五众(其余四众为比丘、比丘尼、沙弥尼、式叉摩那)之一。指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依戒律出家,已受十戒,但未受具足戒的男性修行者,在中国俗称小和尚;女性修行者则称沙弥尼,在中国俗称小尼姑。
佛教出家五众(其余四众为比丘、比丘尼、沙弥尼、式叉摩那)之一。指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依戒律出家,已受十戒,但未受具足戒的男性修行者,在中国俗称小和尚;女性修行者则称沙弥尼,在中国俗称小尼姑。
浄行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修行。亦指清净的戒行。
1.佛教语。谓修行。亦指清净的戒行。
清业
[相关解释]
1.清廉的业绩。 2.指脱离世俗的修行。
1.清廉的业绩。 2.指脱离世俗的修行。
清修
[相关解释]
1.亦作"清修"。 2.谓操行洁美。 3.谓淡泊省修。 4.谓清白显贵的门第。 5.佛教指在家修行。《五灯会元.黄龙新禅师法嗣.空室智通道人》"空室道人智通者﹐龙图范珣女也﹐幼聪慧﹐长归丞相苏颂之孙悌。未几厌世相﹐还家求祝发﹐父难之﹐遂清修。"后用为对修行的统称。
1.亦作"清修"。 2.谓操行洁美。 3.谓淡泊省修。 4.谓清白显贵的门第。 5.佛教指在家修行。《五灯会元.黄龙新禅师法嗣.空室智通道人》"空室道人智通者﹐龙图范珣女也﹐幼聪慧﹐长归丞相苏颂之孙悌。未几厌世相﹐还家求祝发﹐父难之﹐遂清修。"后用为对修行的统称。
潜行
[相关解释]
1.亦作"潜行"。 2.谓游泳时人体在水面下游动。 3.暗流。 4.秘密行走。 5.谓专心修行。
1.亦作"潜行"。 2.谓游泳时人体在水面下游动。 3.暗流。 4.秘密行走。 5.谓专心修行。
炼行
[相关解释]
1.指学道修行。
1.指学道修行。
焚修
[相关解释]
1.焚香修行。泛指净俢。
1.焚香修行。泛指净俢。
焰慧地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大乘菩萨十地修行中的第四地。在此阶次中,菩萨精进道业,断除思惑,慧性炽盛如焰。
1.佛教语。谓大乘菩萨十地修行中的第四地。在此阶次中,菩萨精进道业,断除思惑,慧性炽盛如焰。
熏修
[相关解释]
1.亦作"熏修"。 2.佛教语。谓净心修行。
1.亦作"熏修"。 2.佛教语。谓净心修行。
真君
[相关解释]
1.谓主宰。 2.道教对神仙的尊称。亦泛称修行得道的人。 3.北魏拓跋焘(太武帝)于公元440-451年所用年号太平真君的省称。
1.谓主宰。 2.道教对神仙的尊称。亦泛称修行得道的人。 3.北魏拓跋焘(太武帝)于公元440-451年所用年号太平真君的省称。
磨砖
[相关解释]
1.磨光的砖头。 2.比喻艰苦修行。
1.磨光的砖头。 2.比喻艰苦修行。
祇园精舍
[相关解释]
1.亦作"祇洹精舍"。 2."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印度佛教圣地之一。 3.泛指修行精舍。
1.亦作"祇洹精舍"。 2."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印度佛教圣地之一。 3.泛指修行精舍。
禅乘
[相关解释]
1.泛指佛教所称修行方法和教义。禅,禅那;乘,运载。即梵文y?na(衍那)的意译。
1.泛指佛教所称修行方法和教义。禅,禅那;乘,运载。即梵文y?na(衍那)的意译。
禅定
[相关解释]
1.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为禅定。又禅为色界天之法,定为无色界天之法。依其入定程度的浅深,并有四禅(色界定)﹑四定(无色界定)的区分。 2.谓坐禅习定。
1.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为禅定。又禅为色界天之法,定为无色界天之法。依其入定程度的浅深,并有四禅(色界定)﹑四定(无色界定)的区分。 2.谓坐禅习定。
禅病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妨害禅定修行的一切妄念。 2.借指文笔雕琢﹑工巧。 3.指禅定修行不当所引起的诸疾病。南朝宋沮渠京声译《治禅病秘要法》列有"治阿练若乱心病七十二种法"等发病防治内容十二章。
1.佛教语。指妨害禅定修行的一切妄念。 2.借指文笔雕琢﹑工巧。 3.指禅定修行不当所引起的诸疾病。南朝宋沮渠京声译《治禅病秘要法》列有"治阿练若乱心病七十二种法"等发病防治内容十二章。
禅观
[相关解释]
1.谓依禅理参究修行。
1.谓依禅理参究修行。
秉修
[相关解释]
1.谓持戒修行。
1.谓持戒修行。
立行
[相关解释]
1.行为举动。 2.建德修行。
1.行为举动。 2.建德修行。
粥饭僧
[相关解释]
1.只吃粥饭而不努力修行的僧人。本为僧人自谦之词◇多用以嘲讽尸位素餐者。
1.只吃粥饭而不努力修行的僧人。本为僧人自谦之词◇多用以嘲讽尸位素餐者。
练若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即阿兰若。梵语?ranya的音译。意为寂静处。原指僧侣修行处,后指佛寺。
1.佛教语。即阿兰若。梵语?ranya的音译。意为寂静处。原指僧侣修行处,后指佛寺。
罗汉
[相关解释]
全称阿罗汉”。①释迦牟尼的十大名号”之一。②小乘佛教修行者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即达到了杀贼(断除贪等一切烦恼)、应供(应受人供养)、不生(永远涅b162#不再生死轮回)的修行顶端。③泛指得阿罗汉果”果位的人,传说阿罗汉者必须是和尚。佛寺一般均供罗汉塑像,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
全称阿罗汉”。①释迦牟尼的十大名号”之一。②小乘佛教修行者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即达到了杀贼(断除贪等一切烦恼)、应供(应受人供养)、不生(永远涅b162#不再生死轮回)的修行顶端。③泛指得阿罗汉果”果位的人,传说阿罗汉者必须是和尚。佛寺一般均供罗汉塑像,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
耆那教
[相关解释]
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耆那”是创教者筏驮摩那的称号,意为胜利者”或完成修行的人”。公元前6世纪与佛教同时兴起,自称是最古老的宗教。主要经典为《十二支》。否定婆罗门教的吠陀天启说及其权威,主张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淫、无所得,实行苦行主义。主要派别有白衣派和空衣派(天衣派)。教徒有出家和在家之分。19世纪以来流传到亚、非、欧等国家。
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耆那”是创教者筏驮摩那的称号,意为胜利者”或完成修行的人”。公元前6世纪与佛教同时兴起,自称是最古老的宗教。主要经典为《十二支》。否定婆罗门教的吠陀天启说及其权威,主张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淫、无所得,实行苦行主义。主要派别有白衣派和空衣派(天衣派)。教徒有出家和在家之分。19世纪以来流传到亚、非、欧等国家。
胁不沾席
[相关解释]
1.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语本波栗湿缚尊者(胁尊者)勤修苦行﹐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
1.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语本波栗湿缚尊者(胁尊者)勤修苦行﹐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
苦修
[相关解释]
1.刻苦修行。
1.刻苦修行。
苦行
[相关解释]
某些宗教徒的修行手段,故意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种种痛苦来折磨自己。
某些宗教徒的修行手段,故意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种种痛苦来折磨自己。
觉地
[相关解释]
1.谓修行悟道的意志。 2.佛地。
1.谓修行悟道的意志。 2.佛地。
觉苑
[相关解释]
1.本谓佛所居的净土。借指僧院。 2.比喻修行者的心境。
1.本谓佛所居的净土。借指僧院。 2.比喻修行者的心境。
解化
[相关解释]
1.解脱转化。指舍弃肉身,修行成道。 2.分解;变化。 3.理解;领悟。
1.解脱转化。指舍弃肉身,修行成道。 2.分解;变化。 3.理解;领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