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儿童的内容。
带有儿童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毛 [相关解释]
1.三绺髭须。 2.指发﹑眉﹑须。 3.现代画家张乐平在《三毛流浪记》中塑造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以诚实﹑善良﹑机智着称。因其头发只画三根,故称"三毛"。
两角乷 [相关解释]
1.犹两乷。古代儿童的发式。
两髦 [相关解释]
1.古代一种儿童发式,发分垂两边至眉,谓之"两髦"。
丫童 [相关解释]
1.挽着丫髻的儿童。
中国sos儿童村协会 [相关解释]
为孤儿提供抚养、管理和教育服务的全国群众性社会福利组织。1985年创立。会址设在北京。参加国际sos儿童村组织。任务是根据国际sos儿童村组织确定的原则,指导中国天津、烟台等市sos儿童村,为孤儿提供家庭”式生活环境。
中国少年儿童队 [相关解释]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前身。成立于1949年。
中国少年报 [相关解释]
周报。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报。前身是1949年9月创办的《中国儿童》(曾改名《中国少年儿童》),1951年11月改现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在北京出版。以高小和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为读者对象。
中国福利会 [相关解释]
中国从事社会福利事业的机构。1938年由宋庆龄在香港创立,原名保卫中国同盟。1941年迁至重庆。1945年迁至上海,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1950年改现名。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创办国际和平医院、上海儿童福利站、儿童剧团等社会福利企事业。解放后,从事儿童文化教育和妇幼保健工作,出版《儿童时代》,开办少年宫、幼儿园等。
中班 [相关解释]
1.幼儿园里由五周岁至六周岁的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2.整天生产的厂矿,一般分早﹑中﹑晩三班,每班八小时,介于早﹑晩班之间者为中班。
乡村女教师 [相关解释]
苏联故事片。苏联儿童电影制片厂1947年摄制。斯米尔诺娃编剧,顿斯科伊导演,玛列斯卡娅主演。十月革命前夕,女中学生瓦尔瓦拉志愿离开大城市到农村任小学教师。她承受了爱人因参加革命而被捕的痛苦,忠诚于教育事业。卫国战争后,参战学生纷纷回来,向老师棕。
乷角 [相关解释]
1.头发束成两角形。旧时多为儿童或少年人的发式。 2.指童年或少年时期。 3.指童仆。
五保 [相关解释]
1.古代户籍制度。百姓以五户为伍而相保,故名"五保"。 2.宋王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年实行保甲制,十家相保,一人为长,相互检察;五保为一大保。 3.合作化后的农村,对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的人实行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以及儿童保教﹑老人死后保葬的制度,简称为"五保"。
五尺之童 [相关解释]
1.亦作"五尺之僮"。 2.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交替 [相关解释]
①接替新旧~。②替换着;轮流循环~ㄧ儿童的作业和休息应当~进行。
人口年龄构成 [相关解释]
一定地区人口按年龄组的构成情况。目前国际通常将某国、某地区的人口划分为三个年龄组0岁至14岁为儿童少年组;15岁至64岁为成年组;65岁及其以上为老年组。
低能儿 [相关解释]
1.生理或精神有缺陷的﹑智力低下的儿童。常用以喻指无能耐的人。
体罚 [相关解释]
1.对少年儿童的一种错误的教育手段,如罚站﹑罚跪﹑鞭打等。
侏儒症 [相关解释]
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发生腺垂体功能减退所引起的矮小畸形。其特点是生长发育迟缓,骨骼发育不全,性腺及性器官常不发育,但其智力发育与年龄相当。另一种原发性侏儒症,往往与遗传有关,虽生长缓慢,但骨骼比例、智力发育、性功能、生育力及面貌的成熟都如正常人,一般不需治疗。
倈儿 [相关解释]
1.元杂剧中指扮演儿童的角色。 2.年轻男子。
儿时 [相关解释]
1.儿童时代。
儿歌 [相关解释]
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唱的歌谣。
儿科 [相关解释]
医院中专门为儿童治病的一科。也叫小儿科。
儿童 [相关解释]
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读物。
儿童之见 [相关解释]
1.比喻幼稚无知的言论。
儿童剧 [相关解释]
1.犹儿戏。 2.适合于少年儿童年龄特点的,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
儿童团 [相关解释]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建立的少年儿童组织。
儿童心理学 [相关解释]
发展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儿童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研究对象按年龄阶段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前期等。
儿童文学 [相关解释]
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智力和兴趣等特点。
儿童权益 [相关解释]
由国家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儿童权利和利益。如儿童受国家保护,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禁止虐待、残害儿童,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等。
儿童福利事业 [相关解释]
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而举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如建立儿童公园、儿童娱乐中心、儿童剧场、儿童医院及保健中心、儿童图书馆以及儿童福利院等。
儿童福利院 [相关解释]
中国城镇社会福利机构。主要收容、教养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的孤儿、弃婴、残疾儿童。同时收养有家但无力照管的自费残疾儿童。实行供养、治疗、教育相结合的收养方针,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活动。
儿童竹马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郭伋传》载郭伋任并州牧,问民疾苦,推举贤良,所过县邑,老幼相携迎送。"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以"儿童竹马"为称颂太守之词。
儿童节 [相关解释]
六一儿童节。
儿童走卒 [相关解释]
1.比喻见闻最浅陋的人。
全劳动力 [相关解释]
1.指体力强,能从事轻﹑重体力劳动的人。区别于妇女﹑儿童﹑老弱病残等劳动能力较差的人。多指农业劳动。
六一 [相关解释]
1.见"六一泥"。 2.宋欧阳修晩年的自号。详"六一居士" 3.指六一泉。 4.六一国际儿童节的简称。详"六一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 [相关解释]
全世界儿童的节日。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为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利,反对帝国主义者对儿童的虐杀和毒害,于1949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上,决定以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国际儿童节、儿童节。
六一国际儿童节 [相关解释]
1.见"六一儿童节"。
六甲 [相关解释]
①古代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依次相配成六十组干支,其中起头是‘甲’字的有六组,故称六甲。因笔画比较简单,多为儿童练字之用学~。②旧时妇女怀孕称身怀六甲。
共产主义儿童团 [相关解释]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儿童组织。基本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领导儿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如站岗放哨、带路送信等,并开展一些文化学习等活动。
养身 [相关解释]
1.保养身体。 2.维持生活。 3.谓将非亲生儿童抚养大。
养身父母 [相关解释]
1.抚养儿童成人的非生身父母。
写顺朱儿 [相关解释]
1.初学儿童在印好的红色楷字上描摹习字,谓之"写顺朱儿"。又称描红。
冰心 [相关解释]
①纯洁明净之心一片冰心在玉壶。②冰心(1900-)。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女。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1923年留学美国,陆续写作散文《寄小读者》。1926年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战胜利后去日本,曾在东京大学执教。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著作丰富,尤以散文著称。著有诗集《春水》、《繁星》,儿童文学作品集《小桔灯》、《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有《冰心文集》。
击瓮图 [相关解释]
1.描绘宋司马光幼时打破水瓮拯救儿童故事的图画。
初等教育 [相关解释]
也称基础教育”。对受教育者实施最初阶段的教育。在中国,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小学,对青年、成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型识字学校,施以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育。
前刘海 [相关解释]
1.头发的样式之一。清末一般浮浪子弟除梳着油松大辫外﹐额上还留有一排一二寸长的短发﹐称"前刘海"。 2.专指妇女儿童垂在前额的整齐的短发。
千千 [相关解释]
1.形容数量多。 2.青色貌。 3.宋代儿童玩具名。
半大不小 [相关解释]
指人未到成年但已不是儿童的年龄。
占鳌头 [相关解释]
1.俗称科举时状元及第。 2.旧俗夏历二月二日儿童入学之吉利语。
压板 [相关解释]
1.一种中间有支撑,两端坐人可以彼此上下起落的儿童体育活动器械。又叫翘翘板儿。
及龄 [相关解释]
达到规定的年龄~儿童已全部入学。
双笔 [相关解释]
1.《太平御览》卷六○五引《汉官仪》﹕"尚书令仆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旧唐书.李峤传》﹕"﹝李峤﹞为儿童时﹐梦有神人遗之双笔﹐自是渐有学业。"后以"双笔"为颂人出任官职或文才出众之词。
发展心理学 [相关解释]
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广义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指个体发展心理学,即研究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各个时期的心理现象,按年龄阶段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分支。
回乡偶书 [相关解释]
诗篇名。唐代贺知章作。共二首。作者八十六岁辞官回乡时所作,当时他离家乡已有五十余年。前一首写回乡时儿童已不认识他,故笑问客从何处来”,将久离故乡的悲哀巧妙地藏匿于欢快场景中◇一首用家乡风景依旧来反衬人事变化之多,感慨深沉。
圆城 [相关解释]
1.都城,城邑。 2.指儿童游戏中牵绳围成的圈。因假想为城池,故称。
圣诞老人 [相关解释]
西方童话故事人物。据称是一个白须红袍的老人,每年圣诞夜驾鹿橇自北方来,从烟囱进入每家每户,把礼物放进挂在孩子们床头的袜筒里。被人们视为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圣者。西方国家在圣诞节有扮演圣诞老人分送礼品的风俗。
垂髫 [相关解释]
指童年或儿童。古代儿童未冠,头发下垂黄发垂髫,并恬然自乐。
垂髻 [相关解释]
1.发髻下垂。古代儿童头发的样式。
大班 [相关解释]
1.清代称新科进士引见时按一﹑二﹑三甲编排的班列。 2.旧称外国公司﹑洋行的经理。 3.幼儿园里由五或六周岁至六或七周岁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头钱 [相关解释]
1.汉代人口税的一种『制从七岁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交二十三钱。 2.犹一钱,极少之钱。 3.一种博具。共用钱六枚。博者掷下去﹐看"字"(正面)和"镘"(背面)的多少﹐决定胜负。 4.赌博场所主人或供役使的人从赢者所得的钱中所提取的一小部分。 5.指地痞流氓向个体劳动者敲诈所得的钱。 6.本钱。
奇童 [相关解释]
1.才能优异的儿童。
奋力 [相关解释]
充分鼓起劲来~拼搏ㄧ~抢救落水儿童。
孤儿 [相关解释]
①死了父亲的儿童~寡母。②失去父母的儿童~院。
孤儿院 [相关解释]
①抗日战争时期由宋庆龄创建的孤儿收养机构。②也称育婴堂”。解放前,国民政府、外国教会等举办的收养社会遗弃婴儿的慈善机构。新中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接收并改建为儿童教养院和儿童福利院。
孥儿 [相关解释]
1.儿童。
孥稚 [相关解释]
1.儿童。
学前教育 [相关解释]
1.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教育。
学前期 [相关解释]
1.儿童从三岁到入学前的时期。
学堂 [相关解释]
1.学校的旧称。 2.命相家术语,指人面近于耳门之前处。 3.旧指儿童死者合葬处。
孩提 [相关解释]
〈书〉儿童;幼儿。
孺子 [相关解释]
1.幼儿,儿童。 2.古代称天子﹑诸侯﹑世卿的继承人。 3.贵妾。 4.犹小子﹑竖子,含藐视轻蔑意。 5.东汉徐穉的字。徐穉,豫章南昌人,家贫,隐居不仕◇亦以指清贫淡泊,隐居不仕者。 6.指古之《孺子歌》。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见《孟子·离娄上》。
孺童 [相关解释]
1.儿童。
守恒 [相关解释]
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学名词。物体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仍能认识物体的某些特征(如数、量、体积、重量等)是不变的。如一个泥球无论把它捏成薄饼状还是搓成香肠形,它的泥量不变。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六七岁起逐步获得守恒概念。
宝塔糖 [相关解释]
1.适用于儿童的驱蛔虫药。状如宝塔,故名。
察觉 [相关解释]
看出;发现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我们的意思。
小堂名 [相关解释]
1.旧时苏沪一带供喜庆人家雇用的儿童乐队。
小天使 [相关解释]
1.比喻可爱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儿童。
小宝贝 [相关解释]
1.对婴孩﹑儿童等的爱称。
小朋友 [相关解释]
1.儿童。亦指年少的友人。
少儿 [相关解释]
1.小儿。 2.少年和儿童。
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 [相关解释]
(少shào)在业余、课余对少年儿童进行系统体育运动训练的学校。分普通和重点两种,前者的学生分散在普通中小学上学,课余时间集中到业余体育学校训练;后者的学生集中住宿,在一起进行文化学习和训练。
少年先锋队 [相关解释]
1.简称"少先队"。 2.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民族革命中﹐以青少年组成的准武装部队。规模较大的组织叫"少年先锋营"。 3.我国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少年儿童的组织。我国少先队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少年儿童﹐引导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和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的新一代。
少年宫 [相关解释]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一般设有科学、艺术、体育等部(组)。任务是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配合学校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特长;组织汇演和竞赛,为学校课外活动作示范和辅导。
少年宫(少shào) [相关解释]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一般设有科学、艺术、体育等部(组)。任务是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配合学校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特长;组织汇演和竞赛,为学校课外活动作示范和辅导。
山童 [相关解释]
1.山村儿童。 2.僧道或隐士的侍者。 3.谓山无草木。参见"山童石烂"。
幼儿 [相关解释]
1.年幼的儿童。一般指一足岁到六﹑七足岁的小孩儿。
幼稚 [相关解释]
①幼儿;儿童幼稚园|幼稚盈室。②见识少;没经验天真幼稚|你这想法太幼稚了。
幼苗 [相关解释]
1.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用以比喻儿童﹑新生事物和新生力量等。
开蒙 [相关解释]
旧时私塾教儿童开始识字或学习;儿童开始识字或学习请王老师给他~ㄧ他六岁开的蒙。
弄梅 [相关解释]
1.唐李白《长干行》之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繞床弄青梅。"因以"弄梅"喻男女儿童间的天真亲昵。
张天翼(1906-1985) [相关解释]
小说家,儿童文学家〓南湘乡人。1926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左联。曾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建国后曾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有短篇小说《包氏父子》、《华威先生》及儿童文学作品《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等。有《张天翼文集》。
弱智儿童教育 [相关解释]
对智力落后儿童实施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直观,学习内容除基础的读、写、算以外,注重生活自理、手工和劳动技能的训练,为他们以后参加劳动和独立生活做准备。
形象思维 [相关解释]
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按发展水平分三种形态(1)学龄前儿童(三至六七岁)的思维,只反映同类事物中一般的东西,不是事物所有的本质特点。(2)成人在接触大量事物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加工的思维。(3)也称艺术思维”。作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大量表象进行高度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典型性形象的过程。
总乷 [相关解释]
1.古时儿童束发为两角。 2.借指童年。
打围 [相关解释]
1.打猎。因须多人合围,故称。 2.四面围起来。 3.古代一种儿童游戏◇亦用以称玩骨牌。
打招 [相关解释]
1.用手示意。 2.打招呼。 3.乡村儿童摹拟战斗的游戏。
打柭柭 [相关解释]
1.古时的一种儿童游戏。
打瓦 [相关解释]
1.即瓦卜。古代一种占卜方法击瓦而视其裂纹以定吉凶。 2.指儿童掷瓦的游戏。 3.方言。倒楣,家业破落。
打麦 [相关解释]
1.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 2.儿童的一种游戏。有节奏地以掌相拍打,声音像打麦,故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