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6 查到相关充任的内容。
带有充任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上摈
[相关解释]
1.代表君主接待贵宾的高级司仪。由主国政之卿充任。
1.代表君主接待贵宾的高级司仪。由主国政之卿充任。
丧主
[相关解释]
1.丧事的主持人。旧丧礼以死者嫡长子为丧主;无嫡长子,则以嫡长孙充任。若当家无丧主,则依次以五服内亲﹑邻家﹑里尹来担任。
1.丧事的主持人。旧丧礼以死者嫡长子为丧主;无嫡长子,则以嫡长孙充任。若当家无丧主,则依次以五服内亲﹑邻家﹑里尹来担任。
乐舞生
[相关解释]
1.明清举行郊社之祭及祀孔典礼中的乐生和舞生的合称。明制初皆选道童充任,后舞生改用军民俊秀子弟。清制于儒童﹑生员中挑选。
1.明清举行郊社之祭及祀孔典礼中的乐生和舞生的合称。明制初皆选道童充任,后舞生改用军民俊秀子弟。清制于儒童﹑生员中挑选。
事人
[相关解释]
1.事奉人;服侍人。 2.奉承人;讨好人。 3.谓充任下属。 4.嫁人。
1.事奉人;服侍人。 2.奉承人;讨好人。 3.谓充任下属。 4.嫁人。
五尚
[相关解释]
1.指掌管帝王衣食起居的五种官职。一般以宦官充任。即尚食﹑尚冠﹑尚帐﹑尚衣﹑尚席。
1.指掌管帝王衣食起居的五种官职。一般以宦官充任。即尚食﹑尚冠﹑尚帐﹑尚衣﹑尚席。
五更
[相关解释]
①也称五鼓”、五夜”。旧时把从黄昏到拂晓的一夜间分为五更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②指第五更。即天将亮时五更斜月入空船。③古代官名。以年老致仕的官员充任,受朝廷礼遇三老五更。
①也称五鼓”、五夜”。旧时把从黄昏到拂晓的一夜间分为五更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②指第五更。即天将亮时五更斜月入空船。③古代官名。以年老致仕的官员充任,受朝廷礼遇三老五更。
亭长
[相关解释]
1.战国时,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满的人充任。此外设于城内和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亦设亭长,职责同上。东汉后渐废。 2.唐代尚书省各部在都事﹑主事之下设亭长,掌省门开闭和通传等事务。
1.战国时,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满的人充任。此外设于城内和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亦设亭长,职责同上。东汉后渐废。 2.唐代尚书省各部在都事﹑主事之下设亭长,掌省门开闭和通传等事务。
佾舞生
[相关解释]
1.清代朝廷及文庙举行庆祀活动时充任乐舞的童生,文的执羽箭,武的执干戚,合乐作舞。又叫"乐舞生",简称"佾生"。
1.清代朝廷及文庙举行庆祀活动时充任乐舞的童生,文的执羽箭,武的执干戚,合乐作舞。又叫"乐舞生",简称"佾生"。
侍读学士
[相关解释]
1.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在刊缉经籍◇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 2.清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1.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在刊缉经籍◇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 2.清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侏儒
[相关解释]
1.亦作"侏?"。 2.身材异常短小者;矮子。 3.形容个子矮小。 4.借指未成年人。 5.形容人因未成年而个子矮。 6.古代权贵好以侏儒为倡优取乐,故亦指侏儒中之充任优伶﹑乐师者。 7.借指以迎合统治者而取宠的人。 8.《汉书.东方朔传》载,东方朔不满意自己的地位和待遇,对汉武帝说"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后以此典表示不满于不公正的待遇。 9.指梁上短柱。 10.即蜘蛛。
1.亦作"侏?"。 2.身材异常短小者;矮子。 3.形容个子矮小。 4.借指未成年人。 5.形容人因未成年而个子矮。 6.古代权贵好以侏儒为倡优取乐,故亦指侏儒中之充任优伶﹑乐师者。 7.借指以迎合统治者而取宠的人。 8.《汉书.东方朔传》载,东方朔不满意自己的地位和待遇,对汉武帝说"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后以此典表示不满于不公正的待遇。 9.指梁上短柱。 10.即蜘蛛。
充任
[相关解释]
1.谓担当某种职务。
1.谓担当某种职务。
内八府宰相
[相关解释]
1.元代职官名。元置内八府宰相八员,例以勋贵国戚的子弟充任,掌诸王朝觐宾礼;遇有诏令,则与蒙古翰林院官共同译写润色。因其贵似侍中,其近似门下,故称,实非宰相之职。其秩视二品。参阅《元史.百官志三》﹑明陶宗仪《辍耕录.内八府宰相》。
1.元代职官名。元置内八府宰相八员,例以勋贵国戚的子弟充任,掌诸王朝觐宾礼;遇有诏令,则与蒙古翰林院官共同译写润色。因其贵似侍中,其近似门下,故称,实非宰相之职。其秩视二品。参阅《元史.百官志三》﹑明陶宗仪《辍耕录.内八府宰相》。
内祠
[相关解释]
1.指宫观使。宋真宗时设宫观使,掌在京宫观,以宰执充任◇作为安置罢职大臣的职衔。
1.指宫观使。宋真宗时设宫观使,掌在京宫观,以宰执充任◇作为安置罢职大臣的职衔。
刺充
[相关解释]
1.征调充任。
1.征调充任。
前锋营
[相关解释]
1.清代京师禁卫军之一。分左﹑右两翼﹐各置统领﹐由王公大臣兼任﹐掌前锋政令。营兵由蒙古﹑满族健锐者充任﹐按时训练﹐大阅时为前锋﹐皇帝巡车时为警卫。参阅《清史稿·职官志四》。
1.清代京师禁卫军之一。分左﹑右两翼﹐各置统领﹐由王公大臣兼任﹐掌前锋政令。营兵由蒙古﹑满族健锐者充任﹐按时训练﹐大阅时为前锋﹐皇帝巡车时为警卫。参阅《清史稿·职官志四》。
十字库
[相关解释]
1.指明时由内官监(以宦官充任)掌管的甲字﹑乙字﹑丙字﹑丁字﹑戊字﹑承运﹑广运﹑广惠﹑广积﹑赃罚等十所仓库。本以十干各字依次为名,因"己"字与"已"字形近,而"已"者止也,故戊字库以后各库不再沿用十干。
1.指明时由内官监(以宦官充任)掌管的甲字﹑乙字﹑丙字﹑丁字﹑戊字﹑承运﹑广运﹑广惠﹑广积﹑赃罚等十所仓库。本以十干各字依次为名,因"己"字与"已"字形近,而"已"者止也,故戊字库以后各库不再沿用十干。
南曹
[相关解释]
1.唐代吏部的属官。由员外郎一人充任,负责审核官吏的档案和政绩,并向上级呈报,以为升迁的依据。 2.泛指明代留都南京各部的官员。
1.唐代吏部的属官。由员外郎一人充任,负责审核官吏的档案和政绩,并向上级呈报,以为升迁的依据。 2.泛指明代留都南京各部的官员。
司宫
[相关解释]
1.官名。主管宫内之事,以阉人充任。
1.官名。主管宫内之事,以阉人充任。
土司
[相关解释]
元明清时期,在西南、西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有文职和武职之分。按等级以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隶吏部,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官隶兵部。明清时,曾在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解放后土司制度已被彻底废除。
元明清时期,在西南、西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有文职和武职之分。按等级以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隶吏部,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官隶兵部。明清时,曾在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解放后土司制度已被彻底废除。
堂吏
[相关解释]
1.唐宋时中书省的办事吏员。原自中央各机构抽补。宋太祖以其擅中书事权,多生弊端,改令吏部于士人中选授。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始以京朝官充任。
1.唐宋时中书省的办事吏员。原自中央各机构抽补。宋太祖以其擅中书事权,多生弊端,改令吏部于士人中选授。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始以京朝官充任。
备位
[相关解释]
1.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 2.泛指充任,任职。 3.充数;凑数。
1.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 2.泛指充任,任职。 3.充数;凑数。
备使
[相关解释]
1.充任使臣。一说副使。
1.充任使臣。一说副使。
大长秋
[相关解释]
1.官名『置﹐为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其职掌为宣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
1.官名『置﹐为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其职掌为宣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
学政
[相关解释]
1.教育工作。 2.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清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
1.教育工作。 2.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清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
宦骑
[相关解释]
1.充任皇帝骑从的宦官。
1.充任皇帝骑从的宦官。
寺人
[相关解释]
1.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
1.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
帅司
[相关解释]
1.宋代在诸路置安抚司或经略安抚司,以朝臣充任,掌一路军政之事,称帅司。
1.宋代在诸路置安抚司或经略安抚司,以朝臣充任,掌一路军政之事,称帅司。
庸保
[相关解释]
1.受雇充任杂役的人。
1.受雇充任杂役的人。
开缺
[相关解释]
旧时指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准备另外选人充任。
旧时指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准备另外选人充任。
役兵
[相关解释]
1.服劳役勤务的士兵。宋代兵制有禁兵﹑厢兵﹑役兵﹑民兵之别。役兵以游民充任,专事一业,如给漕挽,修河防,养国马等。
1.服劳役勤务的士兵。宋代兵制有禁兵﹑厢兵﹑役兵﹑民兵之别。役兵以游民充任,专事一业,如给漕挽,修河防,养国马等。
托乘后车
[相关解释]
1.谓充任文学侍从之臣。古代天子车驾出﹐文学侍从之臣陪乘后车侍宴游﹐备顾问﹐故称。
1.谓充任文学侍从之臣。古代天子车驾出﹐文学侍从之臣陪乘后车侍宴游﹐备顾问﹐故称。
护军
[相关解释]
1.秦汉时临时设置护军都尉或中尉﹐以调节各将领间的关系。魏晋以后﹐设护军将军或中护军﹐掌军职的选用﹐亦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中央军队。 2.唐中叶后﹐在神策军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帅﹐以宦官充任。宋不设。清制﹐京旗有护军营﹐置护军统领以管理之。参阅《通典.职官十六》﹑《清文献通考.兵二》。 3.唐以后历朝置上护军及护军﹐为仅有名号而无职事的勋官。清废。参阅《续通典.职官十六》。 4.清代以守卫宫城的八旗兵为护军﹐设护军统领以下各职。
1.秦汉时临时设置护军都尉或中尉﹐以调节各将领间的关系。魏晋以后﹐设护军将军或中护军﹐掌军职的选用﹐亦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中央军队。 2.唐中叶后﹐在神策军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帅﹐以宦官充任。宋不设。清制﹐京旗有护军营﹐置护军统领以管理之。参阅《通典.职官十六》﹑《清文献通考.兵二》。 3.唐以后历朝置上护军及护军﹐为仅有名号而无职事的勋官。清废。参阅《续通典.职官十六》。 4.清代以守卫宫城的八旗兵为护军﹐设护军统领以下各职。
担戴
[相关解释]
1.承担﹐担当。 2.指肯负责﹐不推委的决心。 3.充当﹐充任。 4.原谅。
1.承担﹐担当。 2.指肯负责﹐不推委的决心。 3.充当﹐充任。 4.原谅。
提举
[相关解释]
1.提而举之。 2.提拔荐举。 3.掌管。 4.官名。宋枢密院编修敕令所有提举,宰相兼;同提举,执政兼。此外,有提举常平仓﹑提举茶盐﹑提举水利等官。元明沿其制。清亦有提举之职,如文渊阁设提举阁事,以内务府大臣充任。宋辛弃疾有《鹧鸪天.和张子志提举》词。
1.提而举之。 2.提拔荐举。 3.掌管。 4.官名。宋枢密院编修敕令所有提举,宰相兼;同提举,执政兼。此外,有提举常平仓﹑提举茶盐﹑提举水利等官。元明沿其制。清亦有提举之职,如文渊阁设提举阁事,以内务府大臣充任。宋辛弃疾有《鹧鸪天.和张子志提举》词。
昭文馆
[相关解释]
1.官署名。唐武德四年于门下省置修文馆,九年改为弘文馆。神龙元年避孝敬皇帝(李弘)讳改为昭文馆。置学士,掌详正图籍,参议朝廷制度礼仪,教授生徒。武后垂拱后,以宰相兼领馆务,号馆主;给事中一人判馆事。宋承唐制,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学士﹑直学士不常置,直馆以京朝官充任,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一》﹑宋程俱《麟台故事.官联》。
1.官署名。唐武德四年于门下省置修文馆,九年改为弘文馆。神龙元年避孝敬皇帝(李弘)讳改为昭文馆。置学士,掌详正图籍,参议朝廷制度礼仪,教授生徒。武后垂拱后,以宰相兼领馆务,号馆主;给事中一人判馆事。宋承唐制,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学士﹑直学士不常置,直馆以京朝官充任,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一》﹑宋程俱《麟台故事.官联》。
札萨克
[相关解释]
1.蒙语的音译。源出"札撒"一词,意为"支配者"﹑"尊长"。清代蒙古地区旗长的称呼。内属蒙古各旗一般不设,外藩蒙古各旗由清政府就旗内王公中委派一人充任,直隶理藩院,受中央监督。解放后只保留旗的称谓,相当于县,取消札萨克,设旗长。
1.蒙语的音译。源出"札撒"一词,意为"支配者"﹑"尊长"。清代蒙古地区旗长的称呼。内属蒙古各旗一般不设,外藩蒙古各旗由清政府就旗内王公中委派一人充任,直隶理藩院,受中央监督。解放后只保留旗的称谓,相当于县,取消札萨克,设旗长。
朱儒
[相关解释]
1.身材特别矮小的人。 2.古代权贵好以朱儒为倡优取乐,故亦指朱儒中之充任优伶﹑乐师者。 3.借指未成年的人。 4.蹲跪在梁上短柱上的小木人。
1.身材特别矮小的人。 2.古代权贵好以朱儒为倡优取乐,故亦指朱儒中之充任优伶﹑乐师者。 3.借指未成年的人。 4.蹲跪在梁上短柱上的小木人。
流外
[相关解释]
1.隋唐时九品以下官员的通称。流外本身也有品级,经考铨后,可递升入流,成为流内,称为入流。其京师官署吏员多以流外官充任。
1.隋唐时九品以下官员的通称。流外本身也有品级,经考铨后,可递升入流,成为流内,称为入流。其京师官署吏员多以流外官充任。
特勤
[相关解释]
1.突厥﹑回纥官名,以可汗子弟及宗室充任。吐鲁番发现的木柱文字作"特银"。新﹑旧《五代史》和《辽史》﹑《元史》分别译写为"狄银"﹑"惕隐"﹑"的斤"。或讹为"特勒"。《北史.突厥传》"大官有叶护﹐次设﹐次特勤。"《周书.突厥传》作"特勒"。《旧唐书.突厥传下》"其官有叶护,有特勤,常以可汗子弟及宗室为之。"《新唐书.突厥传上》"其别部典兵者曰设,子弟曰特勒,大臣曰叶护。" 2.近世在蒙古发现的唐《契苾明碑》﹑《阙特勤碑》﹐碑文及碑额皆作"特勤"。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特勤当从石刻》"顾氏《金石文字记》
1.突厥﹑回纥官名,以可汗子弟及宗室充任。吐鲁番发现的木柱文字作"特银"。新﹑旧《五代史》和《辽史》﹑《元史》分别译写为"狄银"﹑"惕隐"﹑"的斤"。或讹为"特勒"。《北史.突厥传》"大官有叶护﹐次设﹐次特勤。"《周书.突厥传》作"特勒"。《旧唐书.突厥传下》"其官有叶护,有特勤,常以可汗子弟及宗室为之。"《新唐书.突厥传上》"其别部典兵者曰设,子弟曰特勒,大臣曰叶护。" 2.近世在蒙古发现的唐《契苾明碑》﹑《阙特勤碑》﹐碑文及碑额皆作"特勤"。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特勤当从石刻》"顾氏《金石文字记》
盲臣
[相关解释]
1.古代乐官的自称。因常以盲人充任,故称。
1.古代乐官的自称。因常以盲人充任,故称。
签帅
[相关解释]
1.即典签﹐或称典签帅。官名﹐始于南朝。朝廷为监视出任方镇的诸王而设﹐多以天子近侍充任。因其权势特大﹐故有签帅之称。至唐权力已减﹐仅掌文书﹐宋以后渐废。
1.即典签﹐或称典签帅。官名﹐始于南朝。朝廷为监视出任方镇的诸王而设﹐多以天子近侍充任。因其权势特大﹐故有签帅之称。至唐权力已减﹐仅掌文书﹐宋以后渐废。
经筵
[相关解释]
1.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清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
1.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清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
考贡
[相关解释]
1.考试生员以备充任贡生。
1.考试生员以备充任贡生。
蒙瞍
[相关解释]
1.亦作"蒙?"。亦作"蒙叟"。 2.盲人。 3.指乐官。古代多以盲人充任,故名。
1.亦作"蒙?"。亦作"蒙叟"。 2.盲人。 3.指乐官。古代多以盲人充任,故名。
蒙瞽
[相关解释]
1.盲人。 2.乐官。古代多以盲人充任,故名。
1.盲人。 2.乐官。古代多以盲人充任,故名。
行军司马
[相关解释]
1.职官名。始建于三国魏元帝咸熙元年,职务相当于军谘祭酒。至唐代在出征将帅及节度使下皆置此职,实具今参谋长的性质。唐后期军事繁兴,多以掌军事实权者充任。
1.职官名。始建于三国魏元帝咸熙元年,职务相当于军谘祭酒。至唐代在出征将帅及节度使下皆置此职,实具今参谋长的性质。唐后期军事繁兴,多以掌军事实权者充任。
誊録生
[相关解释]
1.誊录所属下的誊录人员。清制﹐在会试下第的举人及顺天乡试正榜外选录能书者充任。
1.誊录所属下的誊录人员。清制﹐在会试下第的举人及顺天乡试正榜外选录能书者充任。
谒者
[相关解释]
1.官名。始置于春秋﹑战国时﹐秦汉因之。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南朝梁置谒者台﹐掌朝觐宾飨及奉诏出使。陈及隋皆因之。唐改为通事舍人。 2.官名。东汉大长秋属官﹐有中宫谒者二人﹐主报中章◇魏﹑北齐有中谒者仆射﹐隋唐改称内谒者﹐概以宦官充任。宋以后废。 3.官名。使者的别称『哀帝置河堤谒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 5.星名。
1.官名。始置于春秋﹑战国时﹐秦汉因之。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南朝梁置谒者台﹐掌朝觐宾飨及奉诏出使。陈及隋皆因之。唐改为通事舍人。 2.官名。东汉大长秋属官﹐有中宫谒者二人﹐主报中章◇魏﹑北齐有中谒者仆射﹐隋唐改称内谒者﹐概以宦官充任。宋以后废。 3.官名。使者的别称『哀帝置河堤谒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 5.星名。
走马承受
[相关解释]
1.官名。宋置,诸路各一员,以三班使臣及内侍充任。无事岁一入奏,有边警则不时驰驿上闻,初隶经略安抚总管司,崇宁中始诏不隶帅司,寻改为廉访使者,靖康初复旧。
1.官名。宋置,诸路各一员,以三班使臣及内侍充任。无事岁一入奏,有边警则不时驰驿上闻,初隶经略安抚总管司,崇宁中始诏不隶帅司,寻改为廉访使者,靖康初复旧。
迎尸
[相关解释]
1.古代祭礼之一。上古祭祀时,立尸以代死者受祭。尸由臣下或死者晩辈充任。"迎尸"指迎接象征死者神灵而受祭的人。 2.谓接回尸体。
1.古代祭礼之一。上古祭祀时,立尸以代死者受祭。尸由臣下或死者晩辈充任。"迎尸"指迎接象征死者神灵而受祭的人。 2.谓接回尸体。
送亲娘子
[相关解释]
1.送亲的已婚女子。一般由新娘的母辈或已婚的姐﹑嫂充任。
1.送亲的已婚女子。一般由新娘的母辈或已婚的姐﹑嫂充任。
都总管
[相关解释]
1.宋辽官名。宋马﹑步军都总管由节度使充任。辽因之,五京﹑五州设都总管府,设置都总管﹑副总管。
1.宋辽官名。宋马﹑步军都总管由节度使充任。辽因之,五京﹑五州设都总管府,设置都总管﹑副总管。
钻充
[相关解释]
1.钻营并充任。
1.钻营并充任。
阉谒
[相关解释]
1.官名。即隋唐时所称的内谒者,系由宦官充任,为国君掌管传达,故称。
1.官名。即隋唐时所称的内谒者,系由宦官充任,为国君掌管传达,故称。
阴官
[相关解释]
1.雨师﹔水神。 2.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 3.臣下。古时以为君为阳﹐臣为阴﹐故称。 4.冥官。
1.雨师﹔水神。 2.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 3.臣下。古时以为君为阳﹐臣为阴﹐故称。 4.冥官。
额外主事
[相关解释]
1.明清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
1.明清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