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 查到相关六籍的内容。
带有六籍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六籍 [相关解释]
1.即六经。 2.佛教著作《大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圆觉经》﹑《楞严经》﹐号称禅家六籍。
六籍奴婢 [相关解释]
1.隋王通着《文中子》﹐以孔子自比﹐唐刘蕡谓"若以人望﹐《文中子》于六籍﹐犹奴婢之于郎主耳。"后人遂以《文中子》为"六籍奴婢"。参阅宋钱易《南部新书》戊﹑张洎《贾氏谭录.六籍奴婢》。
四教 [相关解释]
1.旧时的四项教育科目。所指因教育对象而异。(1)孔子以文﹑行﹑忠﹑信为教人的四要目。《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旧唐书·杨绾传》"文﹑行﹑忠﹑信,弘于四教。"(2)指儒家所传授的四门学科诗﹑书﹑礼﹑乐。《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心在四教,语称七德,目视六籍,口诵九歌。"(3)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晋干宝《晋纪总论》"
宿儒 [相关解释]
博学的年长之士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
言不尽意 [相关解释]
1.语言不能表达思想的全部内容。《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晋欧阳建《言尽意论》﹕"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原来我们的'求好'的艺术论渊源于道家﹐而道家不信赖语言﹐以为'言不尽意'﹐所以崇尚'无端崖之辞'。"后多用为书信结尾套语﹐表示意有未尽。 2.魏晋玄学命题。与"言尽意"相对。三国魏荀粲等提出"言不尽意"说﹐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都是"藴而不出"的﹐所以"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见《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