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出版的内容。
带有出版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上海的早晨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周而复作。四部。1958年、1962年、1980年出版。建国初,上海一批资本家相互串通,对抗国家政策。沪江纱厂总经理徐义德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福佑药房经理朱延年制造假药,唯利是图。上海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同资产阶级进行了一场限制与反限制、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
不列颠百科全书 [相关解释]
旧译《大英百科全书》。1771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版。共三卷。以后不断修订出版。1941年版权归美国芝加哥大学所有。1974年出版第十五版,共三十卷。分三部分百科类目、百科简编及百科详编。1986年本又增至三十二卷。
世界书局 [相关解释]
1917年沈知芳以世界书局名义在上海出书,1921年正式建局。最初主要出版侦探和武侠小说,1924年起出版中学教科书和古籍等。1950年结束。
世界报 [相关解释]
①法国报纸。日报。1944年创刊。是法国唯一的同人报纸。在巴黎出版。②德国报纸。日报。1946年4月创刊。原由英国驻德军人创办,在汉堡和亚琛出版。1953年由德国报业集团收购。1975年5月迁至波恩出版。
丛刊 [相关解释]
1.根据一定目的和使用对象,选择若干种书编为一套,在一个总名称下出版。有综合性的,也有专科性或专题性的。
东坡七集 [相关解释]
别集名。北宋苏轼著。一百一十卷。有《东坡集》、《后集》、《续集》、《奏议集》、《外制集》、《内制集》、《应诏集》七种。自宋至清,注本很多。今有中华书局出版的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1982年)、《苏轼文集》(1986年)。
东方杂志 [相关解释]
大型综合性期刊。1904年3月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初为月刊,后改半月刊。徐珂、孟森、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李圣五等曾任主编。内容有文学、历史、哲学、工业、商业、理化、博物等。1948年12月停刊。
中东社 [相关解释]
中东通讯社”的简称。埃及官方通讯社。1956年2月由埃及两大日报和两大出版社合资成立,1962年收归国有。
中国丛书综录 [相关解释]
丛书目录。1959-1962年上海图书馆编,中华书局出版。分三册。第一册总目”,第二册子目”,第三册索引”。共收丛书二千七百九十七种,子目七万余条。编排得当,便于检索。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相关解释]
简称《中图法》。北京图书馆等三十六个单位编制。1975年出版,1980年修订重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部类基础上,列编二十二大类。标记符号采用拼音字母和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是我国使用较广泛的一部图书分类法专著。
中国少年报 [相关解释]
周报。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报。前身是1949年9月创办的《中国儿童》(曾改名《中国少年儿童》),1951年11月改现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在北京出版。以高小和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为读者对象。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相关解释]
简称左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界的组织。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领导成员有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丁玲、周扬等。曾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1936年初,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自动解散。曾出版机关刊物《萌芽月刊》、《前哨》、《北斗》、《文学月报》等。
中国民主促进会 [相关解释]
简称民进”。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1945年成立。主要由中小学教育界和文化出版界的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中国福利会 [相关解释]
中国从事社会福利事业的机构。1938年由宋庆龄在香港创立,原名保卫中国同盟。1941年迁至重庆。1945年迁至上海,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1950年改现名。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创办国际和平医院、上海儿童福利站、儿童剧团等社会福利企事业。解放后,从事儿童文化教育和妇幼保健工作,出版《儿童时代》,开办少年宫、幼儿园等。
中国通史 [相关解释]
原名《中国通史简编》。书名。范文澜编著。1941年在延安初版。建国后,经修订出版了前三编共四册。1978年改名《中国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十册,五至十册由蔡美彪等续写。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通史著作之一。写法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
中央日报 [相关解释]
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7年3月创刊于武汉。同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停刊。1928年1月在上海复刊,同年迁南京。抗日战争时期先后迁武汉、重庆等地。抗战胜利后迁返南京,1949年4月终刊。同年3月起在台北出版台湾版。
书业 [相关解释]
1.著述之事。 2.书籍生意;出版业。
书局 [相关解释]
1.官府编书的机构。亦以称其官吏。 2.官立刊印书籍的机构。清同治年间,各地先后成立书局,如江苏金陵书局等。参阅叶德辉《书林清话.古今刻书人地之变迁》◇书店或出版社亦有称书局者。
京报 [相关解释]
①古代对邸报的一种称谓。②1918年10月由邵飘萍在北京创办。因支持群众爱国运动,两次被查封,邵也被军阀政府以宣传赤化”罪杀害。1928年6月在邵妻汤修慧主持下恢复出版,1937年7月终刊。该报副刊《莽原》(鲁迅主编)等很有影响。
人民出版社 [相关解释]
①1921年9月在上海成立。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出版机构。负责人李达。出版发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翻译著作。1923年与新青年社合并。②1950年12月在北京成立。主要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和重要文献、文件,以及哲学、经济、历史等方面的读物。
人民画报 [相关解释]
月刊。1950年7月创刊于北京。刊载有关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生活、自然风光、历史文物等方面的图片及文字。用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英、俄、法、日、西班牙、德、印地、阿拉伯等二十种文字出版。
仙人掌 [相关解释]
①双子叶植物,仙人掌科。多浆植物。常丛生,灌木状。茎肥厚多汁,叶退化成刺。花喇叭形、漏斗形或钟形,纯白、黄色或红色。果实大多为浆果,鲜红可爱。有很高观赏价值。原产热带干旱的荒漠地区,中国西南部也有分布。②诗集。公刘作。1980年出版。收诗八十四首。诗作抨击极左”路线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变化,讴歌边防战士的高尚情操。风格严峻,具有较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休刊 [相关解释]
1.谓报纸刊物等停止出版。
停版 [相关解释]
1.书刊停止出版,不再印行。
六十年的变迁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李六如作。三卷。1957、1961、1982年出版。作品以季交恕生活经历为中心线索,描写了清末至新中国成立期间六十年的历史变迁,刻画了孙中山、黎元洪、廖仲恺、蒋介石、宋美龄、毛泽东、陈延年等历史人物形象,既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又有文学的精彩描述,展现了中国革命曲折复杂的历史进程。
再版 [相关解释]
1.书刊第二次出版。有时也指第二次印刷。
出版 [相关解释]
利用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制成出版物以利传播的行为。是有文字以后发展起来的。古代金文、石刻以及人工抄写、刻绘书籍,是一定意义上的出版。正式的出版是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至唐代中叶盛行。现代出版主要指图书、报刊、音像读物等的编辑、印刷(或复制录音、录像、缩微品等)、发行三个方面。当代出现的电子出版活动,又为出版增加了新的内容。
出版所 [相关解释]
1.出版社。
出版物 [相关解释]
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图书三类。前两者是定期出版物,后者是不定期出版物。传统的出版物都是印刷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除印刷型之外,又有非印刷型制品,如缩微品(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等)、音像制品(如录音带、录像带、唱片、幻灯片、声像光盘等)、电子型(如软盘、只读光盘等)等。
出版社 [相关解释]
1.出版图书刊物等的机构。
刊期 [相关解释]
1.谓定期刊物的出版周期。
刊行 [相关解释]
出版发行(书报)此书年内将~问世。
列宁全集 [相关解释]
列宁的著作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翻译。中文第一版根据俄文第四版翻译。共三十九卷。1955-1963年出版。中文第二版根据俄文第五版并增补部分文献编译。共六十卷。1984-1990年出版。
刻梓 [相关解释]
1.刻板印刷。旧谓出版印行。
十二木卡姆 [相关解释]
1.维吾尔族传统的十二套大型套曲。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各地。包括序歌﹑叙诵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间奏曲等。体裁多样,节奏生动,曲调极为丰富。建国后,根据著名艺人吐尔地阿洪(1881-1956年)演唱的录音,记谱整理,辑成《十二木卡姆》一书,于1960年出版。"木卡姆"一词,源自阿拉伯语,原意为"最高的位置",转义为"大型套曲";也可能来自波斯语muq歌加突厥语an歌。
半月刊 [相关解释]
每半月出版一次的刊物。
卫报 [相关解释]
英国报纸。日报。前身是1821年创办的《曼彻斯特卫报》,1959年8月改现名。该报一般反映自由派观点。现在伦敦出版。
原稿 [相关解释]
1.未经过修改增删的稿子。亦指据以印刷出版的稿子。
双十协定 [相关解释]
即《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国共代表在重庆经过谈判,签字达成的会谈纪要。共十二条。主要内容有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身体、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等。但在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等根本问题上,国民党在统一军令”、政令”的借口下,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双月刊 [相关解释]
1.两个月出版一次的定期刊物。
双桅船 [相关解释]
诗集。舒婷作。1982年出版。收诗四十七首。作品或表现往日沉迷的痛苦,或表现对未来的热烈憧憬,反映了处于历史转折时期青年一代的深沉思索和执著追求。多采用外国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朦胧,风格含蓄。
叶圣陶(1894-1988) [相关解释]
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钧,江苏苏州人。曾任中小学教师。1921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曾主编《中学生》、《小说月报》等杂志及中小学语文教材。1931年参与组织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斯间在大学任教。建国后曾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进中央主席。著有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有《叶圣陶集》。
号外 [相关解释]
报社因需要及时报道某重要消息而临时增出的小张报纸,因在定期出版的报纸顺序编号之外,所以叫号外。
吴伯箫(1906-1982) [相关解释]
散文家。山东莱芜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在陕甘宁教育厅任职。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著有散文集《羽书》、《北极星》等。
周刊 [相关解释]
1.每星期出版一次的定期刊物。
周恩来选集 [相关解释]
周恩来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共两卷。1980-1984年出版。收入1926-1975年的著作一百十六篇。
周报 [相关解释]
1.每周出版一期的刊物。
地学通论 [相关解释]
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著。自1817年出版第一卷,至1859年作者逝世时共出版了十九卷。这是一部按洲论述世界的著作,但只完成了亚洲和非洲两部分。主要叙述各个区域的自然特征、物产和人口,以及一些历史事件和探险旅行。书中提供的新的区域描述法,对地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大公报 [相关解释]
日报。1902年6月,英敛之创刊于天津。1916年售于王郅隆。1926年由胡鼎昌、胡政之、张季鸾接办。先后出上海、汉口、重庆、香港、桂林等版。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改组为《进步日报》,后与上海版合并,于1956年10月迁北京,1966年9月停刊。香港版《大公报》继续出版。
天体运行论 [相关解释]
旧译天旋论”。哥白尼论述日心说的专著。于1543年出版。全书共六卷。论述太阳居于宇宙中心,地球与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描述天体的视运动,地球的公转,月球的运行及日月交食等。
天山牧歌 [相关解释]
诗集。闻捷著。1956年出版。收抒情诗、叙事诗歌三十九首。描写天山脚下的草原风光,歌颂新疆各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品格,以及青年男女热烈的爱情生活,语言优美,富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和强烈的民族色彩。
太阳社 [相关解释]
文学团体。1927年由蒋光慈、钱杏b1735却戳⒂谏虾!3导革命文学运动,创作上努力表现阶级斗争,唤起工农大众的革命觉悟。1930年左联成立后自动解散。曾出版《太阳月刊》等。
女神 [相关解释]
诗集。郭沫若作。1921年出版。收诗五十六首,《序诗》一首。其中《凤凰涅fd2d!罚表现诗人对黑暗社会的诅咒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炉中煤》、《棠棣之花》等,抒发了对祖国真挚的爱;《天狗》、《太阳礼赞》等表现了破坏旧传统的叛逆精神;《地球,我的母亲》等宣扬万物与自我相结合的个性力量。作品反映了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构思新奇,想像丰富,比喻独特。
学报 [相关解释]
1.学术机构﹑团体或高等学校等出版的学术性刊物。
孩儿塔 [相关解释]
诗集。殷夫作。1930年自编诗集。收诗六十五首。诗人生前未能出版。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同名选本,收诗三十五首。诗作大多表现诗人对现实的愤激,对革命的执著追求。也有部分作品反映诗人在学生时代的苦闷和幻灭的情思。鲁迅所作序言给予诗集很高的评价。
宇宙 [相关解释]
①天地万物的总称。语出战国时《庄子·齐物论》旁日月,挟宇宙。”在空间上无边无垠,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宇宙是物质世界,其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②天文学的宇宙”概念指总星系,是人类的观测活动所涉及的最大物质体系。③书名。全名为《宇宙物质世界概要》。德国自然、地理学家洪堡著。共五卷,于1845-1862年陆续出版。第一卷是关于宇宙全貌的概述。第二卷是历代对自然风光的论述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史。第三卷论述天体空间的法则。第四卷介绍地球。第五卷记述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该书总结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原理和区域地理
定稿 [相关解释]
①修改并确定稿子全书由主编~。②修改后确定下来的稿子年内可把~交出版社。
少年中国学会 [相关解释]
1919年7月由李大钊、王光祈等在北京发起成立。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总会设北京(1924年迁往南京),南京、成都和法国巴黎设分会。会务活动有出版刊物、讲演、学术讨论等。1925年底,因会员严重分化而停止活动。
工人周刊 [相关解释]
1921年7月创刊于北京。初由中共北京党组织出版,1922年改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1924年2月又改为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机关报。约于1926年(一说1925年底)停刊。
干校六记 [相关解释]
散文集。杨绛作。1981年出版。收《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文笔淡雅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
年鉴 [相关解释]
汇集一年度内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资料,逐年编纂出版的工具书。按性质可分为综合性的(如《中国百科年鉴》)、专科性的(如《中国电影年鉴》)、地区性的(如《广州年鉴》)等。
序跋 [相关解释]
文体名。序与跋的合称。序也作叙”,或称引”。一般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宗旨、编辑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这类文章,古代多列于书后,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叙传》等◇来一般置于书前,称为序”,而将置于书后的称为跋”,也称后序”。序”、跋”体例大致相同,合称序跋文”。
张元济(1867-1959) [相关解释]
出版家。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进士。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因参与维新变法,戊戌政变后被革职。1901年起主持商务印书馆工作。曾主持编辑中国第一部小学教科书《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著有《校史随笔》、《涵芬楼烬余书录》等。
征订 [相关解释]
1.出版﹑发行机构向单位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
徐霞客游记 [相关解释]
明代徐霞客著。原稿散佚,后经季梦良等编次,于1776年刊刻出版。是一部以日记体裁为主的地理名著,存有日记一千零五十天及专题论文和诗文。描述内容涉及地貌、地质、水文、气候、动植物、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城镇聚落、民族风俗等。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记载和探索喀斯特地貌的巨著。
志摩的诗 [相关解释]
诗集。徐志摩作。1925年出版。收诗五十五首。作品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热情,也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形式活泼,节奏明快,注重音乐的美和诗句的格律化。其中名篇有《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颗明星》、《沙扬娜拉》等。 【志摩的诗】诗集。徐志摩作。1925年出版。收诗五十五首。作品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热情,也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形式活泼,节奏明快,注重音乐的美和诗句的格律化。其中名篇有《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颗明星》、《沙扬娜拉》等。
总编辑 [相关解释]
1.新闻出版单位编辑业务的总负责人。
我的一家 [相关解释]
回忆录。陶承口述,何家栋、赵洁执笔,1959年出版。陶承的一家是革命的一家。在艰苦的岁月里,丈夫梅生为革命奔走,终于积劳成疾而去世;两个儿子为革命也相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陶承默默承受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坚持为党工作。作品讴歌了共产党人为革命而贡献一切的精神。
战争艺术概论 [相关解释]
瑞士军事理论家约米尼著。1838年出版。全书共七章,从战争政策、战略、大战术、勤务学、工程学和初级战术等六个方面论述战争艺术理论。该书对西方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战争论 [相关解释]
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著。1833年出版。全书共八篇,以辩证的方法论述了战争性质、战争理论、战略、战斗、军队、防御、进攻和战争计划等理论问题,其中对战争所下的定义以及战争与政治关系的论述具有重要价值。
扉页 [相关解释]
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著者、出版者等项内容的一页。
扬鞭集 [相关解释]
诗集。刘半农作。1926年出版。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有名篇《相隔一层纸》、《铁匠》等。
投稿 [相关解释]
1.把稿件投寄给报刊编辑部或出版社。
政治权利 [相关解释]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部分。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担任国家公职的权利,担任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等。
文化生活出版社 [相关解释]
1935年5月,巴金等创办于上海。初名文化生活社”,同年9月改名。曾编辑出版《文学丛刊》、《现代长篇小说丛书》、《译文丛书》等。1954年并入新文艺出版社(现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汇报 [相关解释]
日报。1938年1月严宝礼等创刊于上海。因宣传抗日爱国,1939年5月被迫停刊。1945年9月复刊,因支持爱国民主运动,1947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1948年9月起出版香港版《文汇报》。1949年6月,上海版复刊,并以报道文教、科技为主要内容。
斯大林全集 [相关解释]
斯大林的著作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根据俄文版翻译。共十三卷。1953-1956年出版。收入1901-1934年的著作。每卷附有编者说明、注释和著者年表等。
斯大林选集 [相关解释]
斯大林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共二卷。1979年出版。收入1901-1952年的著作五十八篇。每卷正文后附有注释和人名索引。
新中华报 [相关解释]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前身是《红色中华》。1937年1月改现名。三日刊。在延安出版。1941年5月与《今日新闻》合并改组为《解放日报》。
新书 [相关解释]
1.崭新的书。 2.将出版或刚出版的书(多指初版)。 3.指现代的著作。
新华书店 [相关解释]
1939年9月在延安成立的图书发行机构◇又在华北、华中、山东等抗日根据地陆续成立。1945年后各大解放区的新华书店负担出版、印刷、发行业务。1951年1月实行出版、印刷、发行分工专业化后,专营图书发行业务。
新民报 [相关解释]
①1929年9月创刊于南京。先后出南京、重庆、成都、上海、北平(今北京)等版,有八个日、晚刊。抗战胜利后,总管理处设于南京,罗承烈任总主笔,赵超构任副总主笔。因主张和平民主,反对内战,被迫停刊。建国后,上海《新民报晚刊》继续出版,1958年起改名《新民晚报》。②抗日战争时期华北伪政权机关报。1938年1月创刊于北平,1944年4月停刊。
新版本 [相关解释]
1.经重新修订和排版印刷﹐新近出版发行的书本。跟"旧版本"相对而言。
新莱茵报 [相关解释]
日报。全称《新莱茵┍āっ裰髋苫关报》。世界上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纸。1848年5月在德国科隆出版。曾刊载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四百多篇文章,在德国和欧洲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1849年马克思被普鲁士当局驱逐后,该报于5月停刊。共出版三百零一期。
新闻报 [相关解释]
日报。1893年2月创刊于上海。初为中外合股,1899年美国人福开森接办,逐步面向工商界。1929年史量才购得福开森股权,报权全部转入中国人手中。1949年5月停刊,同年6月改组出版《新闻日报》,1960年5月终刊。1985年4月2日复刊。
早霞短笛 [相关解释]
散文诗集。柯蓝作。1958年出版。收散文诗二百余篇。题材广泛,从日常生活一些富有诗意的场景中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意境深邃。
时代 [相关解释]
①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或时期原始时代|社会主义时代。②个人生命的某个时期儿童时代|青年时代。③美国新闻周刊。1923年创刊。以报道国际、国内新闻为主,并大量使用图片。有国内版和国外版。国内版在纽约出版。国外版分大西洋、亚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等版。各版内容基本相同。
时务报 [相关解释]
旬报。1896年8月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任总主编,汪康年任总经理。以宣传维新变法、救国图强为宗旨,发行最多时达一万七千份。1898年停刊,由汪康年改为《昌言报》出版。
晩报 [相关解释]
1.下午出版的报纸。
普及版 [相关解释]
1.指书籍在原有版本外出版发行的用纸较次﹑开本较小﹑装订从简﹑定价较低,因而能大量销售的版本。
月刊 [相关解释]
1.每月出版一次的定期刊物。
有声读物 [相关解释]
1.用磁带录制成的出版物。
朱德选集 [相关解释]
朱德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1983年出版。收入1931-1962年的著作六十五篇。
朱生豪(1912-1944) [相关解释]
翻译家。浙江嘉兴人。1933年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1941年起专事译著,共译出莎士比亚剧本三十一部,建国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编为《莎士比亚全集》出版。
机关报 [相关解释]
国家机关、政党或群众组织出版的报纸和刊物。
杂志 [相关解释]
有固定刊名,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用卷、期、号或年、月为序编号出版。定期出版的又叫期刊”。
李义山诗集 [相关解释]
别集名。唐代李商隐著。三卷。有明刻本。注本以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最为详备,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出版。
板税 [相关解释]
1.即版税。出版单位据所出版图书的售价与印数,按百分比付给作者的报酬。
查抄 [相关解释]
检查并没收查抄非法出版物。
梓行 [相关解释]
1.刻版印行。亦泛指出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