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制定的内容。
带有制定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成不变 [相关解释]
1.《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孔颖达疏"容貌一成之后﹐若以刀锯凿之﹐断者不可续﹐死者不可生﹐故云不可变。"后以"一成不变"谓刑法一经制定﹐不容变更。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三大政策 [相关解释]
1.指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三选 [相关解释]
1.经过三次盐。春秋时,管仲为齐桓公制定的盐官吏的方法。 2.选三种人。
上造 [相关解释]
1.爵位名。秦制定爵位二十级,第二级为"上造"◇世亦有承袭秦制者。
专属渔区 [相关解释]
1.沿海国在其邻接领海外划定一定水域范围(三海里至二百海里不等)行使渔业管辖权﹐这种水域称为专属渔区﹐或称渔业专属水域﹐沿海国对进入其专属渔区的外国渔船﹐要求遵守其所制定的法规和管理措施。
中书省 [相关解释]
官署名。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至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经门下省审复,交尚书省执行。元代废门下、尚书两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明初袭元制,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解释]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任务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即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解释]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指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制定了开展群众运动的计划。为群众斗争的新高涨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中央银行 [相关解释]
也称国家银行”。一国银行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信用政策,实行金融管理和监督,控制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的金融中心机构。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中权 [相关解释]
1.谓中军制定谋略。 2.指中军。 3.指主将。 4.指主将的权势。 5.中枢;司令部。 6.喻中等。
为法 [相关解释]
1.制定法律。 2.成为法则。
乡规民约 [相关解释]
1.由村民制定的用于本地的规约。
五一六通知 [相关解释]
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由毛泽东主持制定,1966年5月1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通知》要求彻底揭露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夺取在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通知》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论点系统化的纲领性文件。
五属 [相关解释]
1.五服内的亲属。 2.春秋齐国管仲制定的边邑行政组织。五属为四万五千家,置大夫一人。
任土作贡 [相关解释]
1.依据土地的具体情况,制定贡赋的品种和数量。
任子令 [相关解释]
1.汉代制定的子弟因父兄保任为郎的法令。
作刑 [相关解释]
1.制定刑律。
作科 [相关解释]
1.制定法规。
修立 [相关解释]
1.制定。 2.修建。 3.修身而有所成就。
修赋 [相关解释]
1.制定赋税之法。
党项 [相关解释]
也称党项羌”。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古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在青河曲、四川松潘等地。唐代时迁今甘肃、宁夏、陕北地区。1038年,李元昊建西夏封建政权,号大夏。创制西夏文,制定官制、兵制等。1227年为蒙古所灭。以后渐与汉等民族融合。
共同纲领 [相关解释]
1.政党﹑集团之间﹐在一定时期内﹐为统一行动﹐经过协商而制定的共同遵守的奋斗目标和方针政策。它是这些政党或集团统一行动的政治基础。 2.特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通过的。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出厂价格 [相关解释]
工矿企业向商业部门或其他生产单位出售商品的价格。是工业品进入流通领域的最初价格。由成本加工业利润和税金构成。是制定工业品批发与零售价格的基础。
分立 [相关解释]
1.分别独立。 2.分别制定。 3.分别设立。
制义 [相关解释]
1.制宜,裁断适宜。 2.制定尊卑之义。 3.即八股文。
制则 [相关解释]
1.法度。 2.制定法度。
制定 [相关解释]
定出;拟订制定计划。
制宜 [相关解释]
1.谓区别不同的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方式方法。
制改 [相关解释]
1.犹改制。谓制定典章革除弊端。
制订 [相关解释]
1.制定;拟订。
劳武结合 [相关解释]
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制定的一项政策,要求边区军民一面参加生产劳动,一面进行军事训练。建国后主要用于加强民兵建设。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相关解释]
匈牙利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1918年11月匈牙利共和国成立后,资产阶级政府因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而无力执政。1919年3月21日由匈牙利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执政,成立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政府采取措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红军。5月击退协约国支持的外国入侵军队。6月制定社会主义的宪法◇因国内外敌人相勾结,发动叛乱,8月苏维埃共和国告终。
北洋海军 [相关解释]
清政府的主要新式海军。1874年清政府筹划海防。次年命李鸿章督办海防,开办水师学堂,购置外国军舰,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1888年制定《北洋海军章程》,编成北洋海军。计有大小军舰二十五艘,官兵四千余人。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覆灭。
区域经济政策 [相关解释]
一国为解决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利用财政手段协调各地区间的利益关系,组织区域间的经济与技术合作,采取扶贫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等。目标是既使国家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又能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十二表法 [相关解释]
旧译十二铜表法”。古代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法律。制定于公元前451年。因刻在十二块板上,故称。内容包括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与监护、所有权与占有、房屋与土地等。是留传下来最早的古罗马成文法典。
十款天条 [相关解释]
1.洪秀全﹑冯云山所制定的拜上帝会的十项会员守则,起义后成为太平天国的革命纪律。内容为崇拜皇上帝,不好拜邪神,不好妄题皇上帝之名,七日礼拜颂赞皇上帝恩德,孝顺父母,不好杀人害人,不好奸邪淫乱,不好偷窃劫抢,不好讲谎话,不好起贪心。
华氏温度计 [相关解释]
1.温度计的一种。旧称华氏寒暑表,又称华氏表。其冰点为32度,沸点为212度,用符号"f"表示。这种温度计的刻度方法是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制定的。
南京临时参议院 [相关解释]
1912年1月各省都督选派代表在南京组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执行议会职权。2月批准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制定并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久迁往北京。次年4月解散。
南北选 [相关解释]
1.金代初期制定的在辽﹑宋降区考选人才的一种临时制度。
史里芬计划 [相关解释]
德国为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制定的战略计划。1905年由德军参谋总长史里芬制定。其中心是速决战,集中优势兵力,在短期内先击败西方的法国,再全力进攻东方的俄国,力争在三四个月中结束战争。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基本上采取这一战略方针,但最终都告失败。
土会 [相关解释]
1.统计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类土地的产物,以制定贡税。
圣法 [相关解释]
1.圣人的法则。 2.指皇帝所制定的法令。即封建时代的国法。 3.佛教对佛法之称。
地方性法规 [相关解释]
各级地方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授权而制定和颁发的规范性文件。仅对本地区有法律约束力。
大藏经 [相关解释]
佛教经典的总称。内容分经(释迦牟尼在世时的说教和后来增入的少数佛教徒的说教)、律(释迦牟尼为信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仪规)、论(关于佛教教理的阐述或解释)三藏,包括印度、中国等国的佛教著述在内。有汉、藏、蒙、满、西夏、日和巴利文等多种文本。
女娲氏 [相关解释]
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她和伏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人类,后来禁止兄妹通婚,并制定婚礼。又传说她用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折断鳌足支撑天地的四角,治平洪水,杀死猛兽,使人民得以安居。
定令 [相关解释]
1.制定法令。 2.固定成文的法令。
定法 [相关解释]
1.制定法令﹑法规﹑办法等。 2.规定,成法。
定计 [相关解释]
1.制定计谋。 2.主意,确定的计划。
宪法性法律 [相关解释]
普通法律”的对称。宪法和起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的总称。如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因起临时宪法作用,即属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代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权力的机构依特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市场规则 [相关解释]
参与市场活动的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一般由政府或行业协会制定。包括市场进入规则(如企业注册要达到一定的资本数量)、市场竞争规则(如防止不正当竞争)、市场交易规则(如交易须公平、公开、公正,严禁欺行霸市等)。
市场调节价 [相关解释]
由生产者、经营者制定的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在中国,是相对于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的价格形式,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主要形式。包括企业协商定价、议购议销价格、集市贸易价格等。
平则 [相关解释]
1.使法则公平。谓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质美恶制定征收税赋的标准。
库平 [相关解释]
1.旧中国部库征收租税﹑出纳银两所用的衡量标准。清康熙时制定。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规定库平为权衡的标准,库平一两等于37.301克。
庙胜 [相关解释]
1.指朝廷预先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
庶长 [相关解释]
1.妾所生之长子。 2.官爵名。春秋时秦国设置,掌握军政大权,相当于卿。商鞅变法,制定二十级爵,从第十级到第十八级,属于庶长一等『袭秦制,也置庶长。 3.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建历 [相关解释]
1.制定历法。
建定 [相关解释]
1.制定。
建策 [相关解释]
1.出谋献策,制定策略。
建统 [相关解释]
1.犹建历。谓制定历法。 2.建立统治。
开氏温标 [相关解释]
热力学温标。因这种温标是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lord kelvin)制定的,所以也叫开氏温标。
律尺 [相关解释]
1.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以黄钟律的管长为准,以累黍为法。相传黄帝命伶伦造律之尺,一黍之纵长,命为一分,九分为一寸,共计八十一分为一尺,是为律尺。以黍玲排,则百粒为一尺,相当于纵黍八十一粒。
成文法 [相关解释]
不成文法”的对称。国家机关依立法程序制定的、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我国的宪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都是成文法。
成法 [相关解释]
1.既定之法。 2.犹榜样。 3.成为法令;制定法令。
战略科学 [相关解释]
也称现代战略学”。用现代科学思想和方法研究现代战略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社会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等,并为这些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手定 [相关解释]
1.亲身平定。 2.亦作"手订"。谓亲自制定﹑编定或写定。
拟定 [相关解释]
1.一定。 2.决定。 3.起草制定。
摄氏温度计 [相关解释]
1.依照瑞典天文学家摄尔斯(celsius)制定的温度计量方法制作的温度计。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为零度﹐沸点为一百度﹐用符号"c"来表示。也叫摄氏温标。
政策科学 [相关解释]
以政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从发展变化着的政策体系出发,研究政策的结构、功能、制定、运行和效益等内在联系与规律,为政策的正确决策、实施和评价提供依据。
新制 [相关解释]
1.新订立的制度。 2.重新制定。
新政 [相关解释]
美国总统罗斯福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而制定的政策。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后,提出《紧急银行法》、《全国产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一系列法令,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监督,重建几近瓦解的金融系统,调整工农业生产。此外,在外交上提出睦邻政策”,正式承认苏联,对法西斯国家采取强硬态度。新政”对美国经济、政治危机的缓和产生了影响。
新条 [相关解释]
1.新制定的法令条例。 2.新枝条。
新法 [相关解释]
1.新制定的法令。 2.指新的历法。
智力测验 [相关解释]
对人的智力水平的测量。心理测验之一。通常根据对一个大样组的受试者的测试结果,得出各年龄的平均分数或常模,制定标准化的量表,用智龄或智商来表示智力水平。国际上常用的个人智力测验主要有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条例 [相关解释]
国家机关制定或批准的规范性文件的名称之一。在我国,有些只规定某一类事项的法律称条例”,如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国务院制定的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的行政法规也称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校规 [相关解释]
1.学校制定的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
母法 [相关解释]
1.一国的立法采用或模仿外国的立法,则称被采用或模仿的外国法律为母法,称依其制定的法律为子法。 2.指宪法。依据宪法制定的普通法为子法。
民族平等 [相关解释]
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不享有任何特权。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最初由资产阶级提出,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曾起过进步作用。在中国,孙中山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首次作了规定。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民族平等,从法律上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在国际交往中,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汤刑 [相关解释]
1.商汤制定的刑法。
海军衙门 [相关解释]
全称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清政府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1885年设立,醇亲王奕fe5cN总理,奕肌⒗詈枵挛会办,实权由李鸿章掌握。1888年编成北洋海军,制定《北洋海军章程》,设置提督、总兵等职。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覆灭后,海军衙门被裁撤。
深文 [相关解释]
1.谓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 2.苛刻的文字。 3.含义深的文辞。
王重阳(1112-1170) [相关解释]
道教全真道创始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更名b026#字知明,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曾遇异人传修炼秘诀,即弃家住终南山修道◇往山东讲道,并制定道士出家的制度。其弟子丘处机正式建立全真道后,尊他为教祖。元世祖封为全真开化真君”。著有《重阳全真集》、《教化集》等。
生法 [相关解释]
1.制定法令。 2.设法。
田中义一(1863-1929) [相关解释]
日本首相。早年曾参加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1921年升为陆军大将。1927年出任首相,并兼任外相。曾召开两次东方会议”,制定具体的侵华方针(即田中奏折”)。三次出兵中国山东,并积极筹划侵占中国东北。
界约 [相关解释]
1.两国为划分疆界﹑明定界址或为消除边界纠纷而共同缔结的条约。亦用以比喻为划分事权范围而制定的某种法规。
略定 [相关解释]
1.攻克平定。 2.犹稍定。 3.大体制定。
盐法 [相关解释]
1.官府管理盐务所制定的政策法令﹑产销制度和有关则例。
祖国光复会 [相关解释]
朝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1936年5月在中国东北成立,金日成为会长。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创办《三一月刊》,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几个月内,朝鲜国内各地纷纷建立地方组织,会员达二十多万人。在领导朝鲜各阶层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祖宗家法 [相关解释]
1.封建时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规。
祖宗成法 [相关解释]
1.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立宪 [相关解释]
君主国家制定宪法,实行议会制度君主~。
立法 [相关解释]
国家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制定或修改法律~机关 ㄧ~程序。
筹运 [相关解释]
1.犹运筹。制定策略;谋划。
简字 [相关解释]
1.简化汉字。 2.简体字。 3.指清末劳乃宣所制定的一种拼音字母。劳乃宣着有《简字全谱》一书。
约法 [相关解释]
1.谓约束以法。 2.简省法令。 3.宪法制定前,暂行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如辛亥革命后所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亦指政治集团在夺取政权过程中制定的政策或法律。如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公布的约法八章。
编列 [相关解释]
①编排他把文章辑在一起,~成书。②制定规程、计划等,安排有关项目。
职业道德 [相关解释]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如医务道德、商业道德、体育道德、律师道德、军人道德等。它通过公约、守则、条例、誓言等形式制定,要求从业人员忠于职守,提高技术业务水平,讲究工作效率,服从秩序和领导,团结协作,以推动事业的发展。研究职业道德的学科称职业伦理学。
自学成才 [相关解释]
指进入社会后,在待业或工作之余,坚持自学而成才。是成才的重要途径。其步骤是选好自学的方向和目标,制定合理的自学计划,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节文 [相关解释]
1.谓制定礼仪﹐使行之有度。 2.礼节;仪式。 3.减省文字。
营定 [相关解释]
1.制定。
萧规曹随 [相关解释]
汉初萧何为丞相,制定了法令制度,后曹参接着做丞相,完全照着萧何的那一套办事。比喻完全照着前人的成规办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