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前代的内容。
带有前代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录
[相关解释]
1.书名。是继汉刘歆《七略》﹑南朝齐王俭《七志》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着,南朝梁阮孝绪撰。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的成就,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书已失传,但序目尚完整地保存在《广弘明集》卷三中。 2.宋代福建莆田郑寅分列所收藏的图书为七录曰经,曰史,曰子,曰艺,曰方伎,曰文,曰类。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1.书名。是继汉刘歆《七略》﹑南朝齐王俭《七志》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着,南朝梁阮孝绪撰。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的成就,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书已失传,但序目尚完整地保存在《广弘明集》卷三中。 2.宋代福建莆田郑寅分列所收藏的图书为七录曰经,曰史,曰子,曰艺,曰方伎,曰文,曰类。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三恪
[相关解释]
1.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周封三朝说法有二。一说封虞﹑夏﹑商之后于陈﹑杞﹑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杜预注"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说封黄帝﹑尧﹑舜之后于蓟﹑祝﹑陈。《诗.陈风谱》唐孔颖达疏"案《乐记》云'武王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乃封夏后氏之后于
1.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周封三朝说法有二。一说封虞﹑夏﹑商之后于陈﹑杞﹑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杜预注"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说封黄帝﹑尧﹑舜之后于蓟﹑祝﹑陈。《诗.陈风谱》唐孔颖达疏"案《乐记》云'武王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乃封夏后氏之后于
上代
[相关解释]
1.指夏商周及其以前的时代。 2.前代;前辈。
1.指夏商周及其以前的时代。 2.前代;前辈。
上叶
[相关解释]
1.前代;先世。
1.前代;先世。
上圣
[相关解释]
1.犹至圣。指德智超群的人。 2.称天神。 3.犹前圣。指前代的帝王与圣贤。
1.犹至圣。指德智超群的人。 2.称天神。 3.犹前圣。指前代的帝王与圣贤。
上志
[相关解释]
1.指古代的典籍。 2.谓以前代贤人为楷模。
1.指古代的典籍。 2.谓以前代贤人为楷模。
上烈
[相关解释]
1.指前代建有勋业者。
1.指前代建有勋业者。
两宋志传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传为明代熊大木作。一百回。前五十回为《南宋志传》,叙五代晋、汉、周三朝兴废争战及宋太祖平定诸国故事◇五十回为《北宋志传》,主要叙宋初杨家将故事,是前代杨家将故事的集大成之作。
长篇小说。传为明代熊大木作。一百回。前五十回为《南宋志传》,叙五代晋、汉、周三朝兴废争战及宋太祖平定诸国故事◇五十回为《北宋志传》,主要叙宋初杨家将故事,是前代杨家将故事的集大成之作。
亚圣
[相关解释]
1.谓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 2.指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的人。 3.指某一技艺仅次于前代圣手的人。 4.特指孟子。元文宗时,封孟轲为邹国亚圣公;明世宗时,去其封号,只称亚圣。
1.谓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 2.指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的人。 3.指某一技艺仅次于前代圣手的人。 4.特指孟子。元文宗时,封孟轲为邹国亚圣公;明世宗时,去其封号,只称亚圣。
仪曹
[相关解释]
1.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三国魏,晋沿之。南朝时为祠部属官。北魏为仪曹尚书,北齐仪曹属殿中尚书。隋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炀帝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唐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2.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3.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1.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三国魏,晋沿之。南朝时为祠部属官。北魏为仪曹尚书,北齐仪曹属殿中尚书。隋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炀帝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唐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2.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3.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先世
[相关解释]
1.前代;祖先。
1.前代;祖先。
先君
[相关解释]
1.前代君主。 2.称自己的祖先。 3.已故的父亲。
1.前代君主。 2.称自己的祖先。 3.已故的父亲。
先士
[相关解释]
1.前代的文士。
1.前代的文士。
先正
[相关解释]
1.亦作"先政"。前代的贤臣。 2.泛指前代的贤人。 3.前代的君长。
1.亦作"先政"。前代的贤臣。 2.泛指前代的贤人。 3.前代的君长。
先王
[相关解释]
1.前代君王。 2.指上古贤明君王。
1.前代君王。 2.指上古贤明君王。
先皇
[相关解释]
1.前代帝王。
1.前代帝王。
前代
[相关解释]
1.以前的朝代。 2.指前一朝或前一代。
1.以前的朝代。 2.指前一朝或前一代。
前哲
[相关解释]
1.亦作"前喆"。 2.前代的贤哲。
1.亦作"前喆"。 2.前代的贤哲。
前彦
[相关解释]
1.前代的贤人。
1.前代的贤人。
前文人
[相关解释]
1.前代有文德的人。周时贵族对其先人的敬美之称。
1.前代有文德的人。周时贵族对其先人的敬美之称。
前纪
[相关解释]
1.关于前代历史的记载。
1.关于前代历史的记载。
前规
[相关解释]
1.前人的规范﹑规矩。 2.指前代的规模。
1.前人的规范﹑规矩。 2.指前代的规模。
前言往行
[相关解释]
1.指前代圣贤的言行。
1.指前代圣贤的言行。
前贤
[相关解释]
前代有才德的名人西邻吊罢东邻贺,歌哭前贤较有情。
前代有才德的名人西邻吊罢东邻贺,歌哭前贤较有情。
前载
[相关解释]
1.前代的记载。
1.前代的记载。
古后
[相关解释]
1.先王,前代帝王。
1.先王,前代帝王。
古帝
[相关解释]
1.指天帝。 2.指前代帝王。
1.指天帝。 2.指前代帝王。
古意
[相关解释]
1.谓思古之情。 2.古人的思想意趣或风范。 3.犹拟古﹑仿古。讽咏前代故事以寄意的诗题。如唐卢照邻有《长安古意》﹑宋苏轼有《古意》。
1.谓思古之情。 2.古人的思想意趣或风范。 3.犹拟古﹑仿古。讽咏前代故事以寄意的诗题。如唐卢照邻有《长安古意》﹑宋苏轼有《古意》。
古烈
[相关解释]
1.前代的义烈之士。
1.前代的义烈之士。
史官
[相关解释]
1.主管文书﹑典籍,并负责修撰前代史书和搜集记录当代史料的官员。
1.主管文书﹑典籍,并负责修撰前代史书和搜集记录当代史料的官员。
妙绪
[相关解释]
1.指前代好传统。 2.精妙的思绪﹑思想。
1.指前代好传统。 2.精妙的思绪﹑思想。
守府
[相关解释]
1.保守先王的府藏。引申为保持前代的成法。
1.保守先王的府藏。引申为保持前代的成法。
异世
[相关解释]
1.不同时代。 2.前代;前世。 3.不同的世间。指阳间与阴间。 4.指去世在阴间的人。 5.后代;后世。
1.不同时代。 2.前代;前世。 3.不同的世间。指阳间与阴间。 4.指去世在阴间的人。 5.后代;后世。
异代
[相关解释]
1.后代,后世。 2.指后世之人。 3.不同时代;不同世代。 4.前代,前世。
1.后代,后世。 2.指后世之人。 3.不同时代;不同世代。 4.前代,前世。
彭韦
[相关解释]
1.大彭和豕韦的并称。二人国衰犹得为伯。语出《国语.郑语》"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韦昭注"大彭﹐陆终第三子曰粀﹐为彭姓﹐封于大彭﹐谓之彭祖﹐彭城是也。豕韦﹐彭姓之别封于豕韦者也。殷衰﹐二国相继为商伯。"
1.大彭和豕韦的并称。二人国衰犹得为伯。语出《国语.郑语》"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韦昭注"大彭﹐陆终第三子曰粀﹐为彭姓﹐封于大彭﹐谓之彭祖﹐彭城是也。豕韦﹐彭姓之别封于豕韦者也。殷衰﹐二国相继为商伯。"
往朝
[相关解释]
1.前代。
1.前代。
慭遗
[相关解释]
1.亦作"慾遗"。 2.愿意留下。《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愸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曰'昮天不吊,不愸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史记.孔子世家》作"愸遗"◇以"愸遗"或"天不愸遗"作为哀悼老臣之辞。 3.特指前代留下的元老。 4.泛指遗弃;遗留。
1.亦作"慾遗"。 2.愿意留下。《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愸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曰'昮天不吊,不愸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史记.孔子世家》作"愸遗"◇以"愸遗"或"天不愸遗"作为哀悼老臣之辞。 3.特指前代留下的元老。 4.泛指遗弃;遗留。
授田
[相关解释]
1.古时按户分田的制度。如夏的贡法,殷的助法,周的彻法。田为公有,受田者向国家纳税。年老及身故,还田。唐代亦实行授田法,其制有异前代。
1.古时按户分田的制度。如夏的贡法,殷的助法,周的彻法。田为公有,受田者向国家纳税。年老及身故,还田。唐代亦实行授田法,其制有异前代。
文心雕龙
[相关解释]
古代文学论著。南朝梁刘勰撰。书写成于齐末,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编。书中对前代文学作了全面总结,系统论述了文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肯定了文学创作中的发展变化现象,强调了文学与政治、社会的关系。它使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理论进入到系统完整的新阶段,是文学批评史上的杰作。
古代文学论著。南朝梁刘勰撰。书写成于齐末,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编。书中对前代文学作了全面总结,系统论述了文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肯定了文学创作中的发展变化现象,强调了文学与政治、社会的关系。它使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理论进入到系统完整的新阶段,是文学批评史上的杰作。
旧文
[相关解释]
1.指古代礼制所规定的车服器用等物的彩绘文饰。 2.前代的典籍。 3.过去写的文章。如钱锺书着有《旧文四篇》。
1.指古代礼制所规定的车服器用等物的彩绘文饰。 2.前代的典籍。 3.过去写的文章。如钱锺书着有《旧文四篇》。
曩代
[相关解释]
1.前代。
1.前代。
曩叶
[相关解释]
1.往代;前代。
1.往代;前代。
毁庙
[相关解释]
1.古代宗庙制度之一。撤除不再奉祀的前代宗庙。
1.古代宗庙制度之一。撤除不再奉祀的前代宗庙。
流风
[相关解释]
〈书〉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遗风~遗俗ㄧ~余韵。
〈书〉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遗风~遗俗ㄧ~余韵。
短蕃匠
[相关解释]
1.唐代官府手工业中轮班无偿服役的工匠称"番匠",又称"蕃匠"。其服役期为二十日,比前代为短,故又名"短蕃匠"。
1.唐代官府手工业中轮班无偿服役的工匠称"番匠",又称"蕃匠"。其服役期为二十日,比前代为短,故又名"短蕃匠"。
秘阁帖
[相关解释]
1.帖名。凡十卷。宋元佑五年秘书省邓洵武﹑孙谔等请旨乞以《淳化阁帖》所未备之前代遗墨刻之﹐至建中靖国元年毕工﹐历十二年而成﹐凡费缗钱一百十五万。参阅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宋刻》。
1.帖名。凡十卷。宋元佑五年秘书省邓洵武﹑孙谔等请旨乞以《淳化阁帖》所未备之前代遗墨刻之﹐至建中靖国元年毕工﹐历十二年而成﹐凡费缗钱一百十五万。参阅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宋刻》。
行台
[相关解释]
1.台省在外者称行台。魏晋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唐贞观以后渐废。金﹑元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行省实即继承前代的行台制度。 2.旧时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所。 3.客寓,旅馆。 4.临时设立的戏台。
1.台省在外者称行台。魏晋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唐贞观以后渐废。金﹑元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行省实即继承前代的行台制度。 2.旧时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所。 3.客寓,旅馆。 4.临时设立的戏台。
见知
[相关解释]
1.见而知之。指同时代的事,以别于后代对前代事的"闻而知之"。语本《孟子.尽心下》"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 2.谓明见明知,并不隔膜。 3.受到知遇。 4.为人所知。 5.见"见知法"。
1.见而知之。指同时代的事,以别于后代对前代事的"闻而知之"。语本《孟子.尽心下》"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 2.谓明见明知,并不隔膜。 3.受到知遇。 4.为人所知。 5.见"见知法"。
诵谏
[相关解释]
1.诵读前代箴谏之语。 2.讽谏。
1.诵读前代箴谏之语。 2.讽谏。
追媲
[相关解释]
1.和前代的人或事物比美。
1.和前代的人或事物比美。
追葺
[相关解释]
1.谓修治前代遗物。
1.谓修治前代遗物。
遗习
[相关解释]
1.前代遗留下来的习俗。
1.前代遗留下来的习俗。
遗事
[相关解释]
1.前代或前人留下来的事迹。 2.犹馀业。 3.谓弃置不管世事。 4.过失之事。 5.身后之事。
1.前代或前人留下来的事迹。 2.犹馀业。 3.谓弃置不管世事。 4.过失之事。 5.身后之事。
遗仪
[相关解释]
1.前代的仪仗规制。 2.前人留下来的法度﹑准则。
1.前代的仪仗规制。 2.前人留下来的法度﹑准则。
遗伤
[相关解释]
1.前代留下的感伤。
1.前代留下的感伤。
遗俗
[相关解释]
1.前代留传下来的风俗习惯。 2.抛弃流俗;超脱世俗。
1.前代留传下来的风俗习惯。 2.抛弃流俗;超脱世俗。
遗像
[相关解释]
1.亦作"遗象"。 2.指死者的画像﹑塑像或照片。 3.前代事物留传下来的形状﹑式样。
1.亦作"遗象"。 2.指死者的画像﹑塑像或照片。 3.前代事物留传下来的形状﹑式样。
遗典
[相关解释]
1.指前代遗留下来的典章制度。 2.谓遗阙或违背典章制度。
1.指前代遗留下来的典章制度。 2.谓遗阙或违背典章制度。
遗则
[相关解释]
1.亦作"遗?"。 2.指前代留传下来的法则。
1.亦作"遗?"。 2.指前代留传下来的法则。
遗制
[相关解释]
1.亦作"遗制"。 2.指前代留传下来的典章制度或成规。 3.指前人或死者生前的制作物。 4.指前代制作物的形式。 5.犹遗诏。 6.指前代遗留下来的著作。
1.亦作"遗制"。 2.指前代留传下来的典章制度或成规。 3.指前人或死者生前的制作物。 4.指前代制作物的形式。 5.犹遗诏。 6.指前代遗留下来的著作。
遗哲
[相关解释]
1.指前代或已故的哲人。
1.指前代或已故的哲人。
遗图
[相关解释]
1.指前人留下的谋划。 2.指前代留下的图卷。
1.指前人留下的谋划。 2.指前代留下的图卷。
遗存
[相关解释]
1.遗留;留存。 2.指保存下来的前代遗迹或遗物。
1.遗留;留存。 2.指保存下来的前代遗迹或遗物。
遗宪
[相关解释]
1.前代留下来的法规。
1.前代留下来的法规。
遗帖
[相关解释]
1.前代遗留下来的字帖。
1.前代遗留下来的字帖。
遗帙
[相关解释]
1.指残缺的书套。 2.指前代传下的书画。
1.指残缺的书套。 2.指前代传下的书画。
遗教
[相关解释]
1.前人遗留下来的教训﹑学说﹑主张﹑著作等。 2.临终的教诲;遗命。 3.前代的风教。
1.前人遗留下来的教训﹑学说﹑主张﹑著作等。 2.临终的教诲;遗命。 3.前代的风教。
遗文
[相关解释]
1.古人或死者留下的诗文。 2.散逸的诗文。 3.前代留下的法令条文﹑礼乐制度。
1.古人或死者留下的诗文。 2.散逸的诗文。 3.前代留下的法令条文﹑礼乐制度。
遗旧
[相关解释]
1.谓抛弃﹑疏远故旧。 2.指前代留下的旧臣。
1.谓抛弃﹑疏远故旧。 2.指前代留下的旧臣。
遗曲
[相关解释]
1.指前代遗留下来的乐曲。
1.指前代遗留下来的乐曲。
遗朴
[相关解释]
1.指前代留下的淳朴的风气。
1.指前代留下的淳朴的风气。
遗法
[相关解释]
1.亦作"遗法"。 2.前代遗留下来的典章法则。 3.留传下来的方式﹑方法。 4.指前代传下的法书和书法艺术准则。 5.指前代传下的佛法。
1.亦作"遗法"。 2.前代遗留下来的典章法则。 3.留传下来的方式﹑方法。 4.指前代传下的法书和书法艺术准则。 5.指前代传下的佛法。
遗甽
[相关解释]
1.前代留下的墙壁。
1.前代留下的墙壁。
遗石
[相关解释]
1.《旧唐书.薛元超传》"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元超祖父)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后遂用为典实。 2.前代遗存之石。
1.《旧唐书.薛元超传》"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元超祖父)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后遂用为典实。 2.前代遗存之石。
遗碑
[相关解释]
1.指前代遗留之碑;古碑。
1.指前代遗留之碑;古碑。
遗碣
[相关解释]
1.前代留传下来的碑碣。
1.前代留传下来的碑碣。
遗祀
[相关解释]
1.指前代传下的宗祠。
1.指前代传下的宗祠。
遗禁
[相关解释]
1.前代留传下来的禁忌。
1.前代留传下来的禁忌。
遗筑
[相关解释]
1.前代遗留下的建筑物。
1.前代遗留下的建筑物。
遗简
[相关解释]
1.指散失的书籍。 2.指前代典籍。
1.指散失的书籍。 2.指前代典籍。
遗训余风
[相关解释]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遗诗
[相关解释]
1.指死者留下的诗歌。 2.指前代佚诗。
1.指死者留下的诗歌。 2.指前代佚诗。
遗话
[相关解释]
1.指前代留传到后世的话。
1.指前代留传到后世的话。
遗调
[相关解释]
1.指前代留下的曲调。
1.指前代留下的曲调。
遗谱
[相关解释]
1.指前代留下的乐谱﹑茶谱﹑棋谱等。
1.指前代留下的乐谱﹑茶谱﹑棋谱等。
遗轨
[相关解释]
1.前代或前人留传下来的规范准则。
1.前代或前人留传下来的规范准则。
遗载
[相关解释]
1.指前代留下的记载事情的书或文章。
1.指前代留下的记载事情的书或文章。
遗辞
[相关解释]
1.亦作"遗词"。 2.指前人留下的言论。 3.指前代或前人留下的词章。
1.亦作"遗词"。 2.指前人留下的言论。 3.指前代或前人留下的词章。
遗邑
[相关解释]
1.前代遗留下来的城邑。
1.前代遗留下来的城邑。
遗闻逸事
[相关解释]
1.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1.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遗音
[相关解释]
1.谓留下声音。 2.指留下的声音。 3.不绝之馀音。形容音乐或诗歌极其美好。 4.前代留传下来的音乐。 5.哀声。 6.死者生前所说的话。 7.留下音信。
1.谓留下声音。 2.指留下的声音。 3.不绝之馀音。形容音乐或诗歌极其美好。 4.前代留传下来的音乐。 5.哀声。 6.死者生前所说的话。 7.留下音信。
遗风
[相关解释]
1.亦作"遗刼"。 2.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 3.前代遗留下来的音乐。 4.疾风。 5.特指骏马。
1.亦作"遗刼"。 2.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 3.前代遗留下来的音乐。 4.疾风。 5.特指骏马。
遗风余俗
[相关解释]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遗风余思
[相关解释]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情思。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情思。
遗风余教
[相关解释]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遗风余象
[相关解释]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遗风余采
[相关解释]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度文采。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度文采。
遗风古道
[相关解释]
1.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
1.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
遗风旧俗
[相关解释]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遗风逸尘
[相关解释]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教和超逸的事迹。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教和超逸的事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