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北魏的内容。
带有北魏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师
[相关解释]
1.北魏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 2.星名。 3.三国的军队。 4.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
1.北魏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 2.星名。 3.三国的军队。 4.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
三徽
[相关解释]
1.北魏崔徽伯﹑房徽叔﹑张烈(字徽仙)的合称。
1.北魏崔徽伯﹑房徽叔﹑张烈(字徽仙)的合称。
三李
[相关解释]
1.北魏李诜﹑李灵﹑李遐的合称。 2.唐李德裕﹑宋李光﹑李纲先后贬官崖州(今广东省琼山海口等地),今海口市有五公祠,即祀三李与胡铨﹑赵鼎五人。 3.宋舒州李公麟﹑李元中工书画,李亮工工诗文,时人号为"龙眠三李"。 4.指唐代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
1.北魏李诜﹑李灵﹑李遐的合称。 2.唐李德裕﹑宋李光﹑李纲先后贬官崖州(今广东省琼山海口等地),今海口市有五公祠,即祀三李与胡铨﹑赵鼎五人。 3.宋舒州李公麟﹑李元中工书画,李亮工工诗文,时人号为"龙眠三李"。 4.指唐代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
三武
[相关解释]
1.星名。 2.北魏道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的合称。他们皆禁佛教,令僧尼还俗,佛家称为"三武之难"。
1.星名。 2.北魏道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的合称。他们皆禁佛教,令僧尼还俗,佛家称为"三武之难"。
三长
[相关解释]
1.北魏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 2.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
1.北魏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 2.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
三驾
[相关解释]
1.三次兴兵。 2.指北魏时皇帝外出的三种车驾;大驾﹑法驾﹑小驾。 3.佛教以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称三驾。
1.三次兴兵。 2.指北魏时皇帝外出的三种车驾;大驾﹑法驾﹑小驾。 3.佛教以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称三驾。
上客
[相关解释]
1.尊客,贵宾。 2.上等门客。 3.宋时浙东水乡对来自山区的帮工的称呼。 4.北魏对降将的一种最高恩遇。
1.尊客,贵宾。 2.上等门客。 3.宋时浙东水乡对来自山区的帮工的称呼。 4.北魏对降将的一种最高恩遇。
上柱国
[相关解释]
1.官名。战国楚制,凡立覆军斩将之功者,官封上柱国,位极尊宠。北魏置柱国大将军,北周增置上柱国大将军,唐宋也以上柱国为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柱国次之。历代沿用,清废。
1.官名。战国楚制,凡立覆军斩将之功者,官封上柱国,位极尊宠。北魏置柱国大将军,北周增置上柱国大将军,唐宋也以上柱国为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柱国次之。历代沿用,清废。
上梁文
[相关解释]
1.文体名。建屋上梁时用以表示颂祝的一种骈文。北魏温子升有《阊阖门上梁祝文》,宋王应麟谓为上梁文之始。见《困学纪闻.杂识》。
1.文体名。建屋上梁时用以表示颂祝的一种骈文。北魏温子升有《阊阖门上梁祝文》,宋王应麟谓为上梁文之始。见《困学纪闻.杂识》。
下客
[相关解释]
1.北魏对降将的最低恩遇。亦指下等的宾客。
1.北魏对降将的最低恩遇。亦指下等的宾客。
与陈伯之书
[相关解释]
骈文篇名。南朝梁丘迟作。陈伯之是投降北魏的梁将,梁军北伐时,作者替梁军主帅写信招降陈伯之。信中陈说归降与否的利害关系,宣扬梁朝的宽宏,最后用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国景物打动对方,尤为后人传诵。陈接信后,即率部复归梁朝。
骈文篇名。南朝梁丘迟作。陈伯之是投降北魏的梁将,梁军北伐时,作者替梁军主帅写信招降陈伯之。信中陈说归降与否的利害关系,宣扬梁朝的宽宏,最后用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国景物打动对方,尤为后人传诵。陈接信后,即率部复归梁朝。
世业
[相关解释]
1.先人的事业﹑功绩。 2.世代相传的事业或职业。 3.祖先所遗留的产业。 4.指世业田。亦称永业田。北魏以后实行的一种田制,世代承耕,永不收授。 5.犹世事。
1.先人的事业﹑功绩。 2.世代相传的事业或职业。 3.祖先所遗留的产业。 4.指世业田。亦称永业田。北魏以后实行的一种田制,世代承耕,永不收授。 5.犹世事。
东突厥
[相关解释]
1.古国名。北魏时建立的突厥政权,于隋开皇时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二国。东突厥地在我国北方,亦称北突厥。唐天宝三年为回纥所灭。参阅《新唐书.突厥传》。
1.古国名。北魏时建立的突厥政权,于隋开皇时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二国。东突厥地在我国北方,亦称北突厥。唐天宝三年为回纥所灭。参阅《新唐书.突厥传》。
东魏
[相关解释]
北朝之一,公元534-550,元善见所建。参看〖北魏 〗。
北朝之一,公元534-550,元善见所建。参看〖北魏 〗。
两荆
[相关解释]
1.北魏时荆州和东荆州的合称。
1.北魏时荆州和东荆州的合称。
中书学
[相关解释]
1.犹太学。北魏时的中央教育机构。
1.犹太学。北魏时的中央教育机构。
主事
[相关解释]
1.主持事务。 2.官名『代光禄勋属官有主事。北魏置尚书主事令史,为令史中的首领。隋以后但称主事,本为雇员性质,非正规官职。金代始列为正官,职务以文牍杂务为主,也分管郎中﹑员外郎之职。明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又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内务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民国初,于国务院秘书厅﹑各部及驻外使馆中,设主事,在佥事下,相当后之科员。
1.主持事务。 2.官名『代光禄勋属官有主事。北魏置尚书主事令史,为令史中的首领。隋以后但称主事,本为雇员性质,非正规官职。金代始列为正官,职务以文牍杂务为主,也分管郎中﹑员外郎之职。明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又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内务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民国初,于国务院秘书厅﹑各部及驻外使馆中,设主事,在佥事下,相当后之科员。
乙力
[相关解释]
1.复姓。北魏有乙力支。见《魏书.勿吉传》。
1.复姓。北魏有乙力支。见《魏书.勿吉传》。
乙弗
[相关解释]
1.鲜卑族一部落的名称。 2.复姓。北魏有乙弗相。见《隋书.高祖纪上》。
1.鲜卑族一部落的名称。 2.复姓。北魏有乙弗相。见《隋书.高祖纪上》。
乙旃
[相关解释]
1.复姓。北魏有乙旃眷。见《魏书.官氏志》﹑《晋书.姚泓载记》。
1.复姓。北魏有乙旃眷。见《魏书.官氏志》﹑《晋书.姚泓载记》。
乙速孤
[相关解释]
1.复姓。北魏有乙速孤佛保。见《北史.节义传》。
1.复姓。北魏有乙速孤佛保。见《北史.节义传》。
乞万真
[相关解释]
1.北魏称通事人。
1.北魏称通事人。
乞佛
[相关解释]
1.复姓。北魏有乞佛成龙。见《魏书》。
1.复姓。北魏有乞佛成龙。见《魏书》。
乞袁
[相关解释]
1.复姓。北魏有乞袁氏。见《魏书》。
1.复姓。北魏有乞袁氏。见《魏书》。
事须
[相关解释]
1.谓情势应该如此,理应如此。《古文苑·曹公卞夫人与杨太尉夫人袁氏书》"主簿股肱近臣﹐征伐之计﹐事须敬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且须调习器械﹐务令快利;秣饲牛畜﹐事须肥健。"唐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寓言》诗之二"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一说"事须"为唐宋习用语。
1.谓情势应该如此,理应如此。《古文苑·曹公卞夫人与杨太尉夫人袁氏书》"主簿股肱近臣﹐征伐之计﹐事须敬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且须调习器械﹐务令快利;秣饲牛畜﹐事须肥健。"唐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寓言》诗之二"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一说"事须"为唐宋习用语。
二拔
[相关解释]
1.指北魏拓拔氏与贺拔氏。亦借指北魏皇族。
1.指北魏拓拔氏与贺拔氏。亦借指北魏皇族。
二鸿
[相关解释]
1.指北魏崔鸿与李志。
1.指北魏崔鸿与李志。
云冈石窟
[相关解释]
在山西省大同市西北武周山南麓。始建于北魏,现存洞窟五十三个,东西绵延长1千米,有大小佛像五万一千余尊,最大的三世佛高达17米。与敦煌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西省大同市西北武周山南麓。始建于北魏,现存洞窟五十三个,东西绵延长1千米,有大小佛像五万一千余尊,最大的三世佛高达17米。与敦煌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丁
[相关解释]
1.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艺文类聚》卷七引汉扬雄《蜀王本纪》"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献山,秦王(秦惠王)献美女与蜀王,蜀王遣五丁迎女。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丁并引蛇,山崩,秦五女皆上山,化为石。"一说"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 2.泛指力士。
1.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艺文类聚》卷七引汉扬雄《蜀王本纪》"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献山,秦王(秦惠王)献美女与蜀王,蜀王遣五丁迎女。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丁并引蛇,山崩,秦五女皆上山,化为石。"一说"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 2.泛指力士。
五湖
[相关解释]
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吴县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郑玄注"具区﹑五湖在吴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具区,即太湖。(2)即太湖。《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文选.郭璞》"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3)太湖及附近四湖『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徐天佑注引韦昭曰"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而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
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吴县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郑玄注"具区﹑五湖在吴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具区,即太湖。(2)即太湖。《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文选.郭璞》"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3)太湖及附近四湖『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徐天佑注引韦昭曰"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而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
五省
[相关解释]
1.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并称"五省"。隋以殿内省(一说内侍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为五省。参阅《通典.职官一》。
1.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并称"五省"。隋以殿内省(一说内侍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为五省。参阅《通典.职官一》。
他骆拔
[相关解释]
1.北魏时胡人的姓。
1.北魏时胡人的姓。
仪曹
[相关解释]
1.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三国魏,晋沿之。南朝时为祠部属官。北魏为仪曹尚书,北齐仪曹属殿中尚书。隋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炀帝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唐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2.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3.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1.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三国魏,晋沿之。南朝时为祠部属官。北魏为仪曹尚书,北齐仪曹属殿中尚书。隋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炀帝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唐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2.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3.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伊楼
[相关解释]
1.复姓。即伊娄。北魏有伊楼拔。见《资治通鉴.宋营阳王景平元年》胡三省注。
1.复姓。即伊娄。北魏有伊楼拔。见《资治通鉴.宋营阳王景平元年》胡三省注。
佛图户
[相关解释]
1.北魏时受佛寺奴役的民户。又名"寺户"。
1.北魏时受佛寺奴役的民户。又名"寺户"。
佛汗
[相关解释]
1.传说北魏洛阳平等寺外涂金铜佛像,每当国家将有事变时,辄遍体皆湿。时人称为"佛汗"。
1.传说北魏洛阳平等寺外涂金铜佛像,每当国家将有事变时,辄遍体皆湿。时人称为"佛汗"。
佛狸祠
[相关解释]
1.古祠名。遗址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的瓜步山上。北魏太武帝(字佛狸)于宋元嘉二十七年击败王玄谟的军队以后,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见《魏书.世祖记下》﹑宋陆游《入蜀记》卷二。
1.古祠名。遗址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的瓜步山上。北魏太武帝(字佛狸)于宋元嘉二十七年击败王玄谟的军队以后,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见《魏书.世祖记下》﹑宋陆游《入蜀记》卷二。
修定寺塔
[相关解释]
1.修定寺在安阳县城西北清凉山南麓。修定寺创建于北魏,后屡有兴废,今仅存唐建方塔。塔之四壁由模制浮雕砖镶嵌而成,上部为垂幛璎珞,其余部分为菱形方格,内有青龙﹑白虎﹑真人﹑武士﹑金刚﹑力士﹑宝象﹑侍女﹑胡人﹑童子﹑天马﹑猛狮等各种图案。制作精细,玲珑剔透,形象生动逼真,是少见的艺术珍品。
1.修定寺在安阳县城西北清凉山南麓。修定寺创建于北魏,后屡有兴废,今仅存唐建方塔。塔之四壁由模制浮雕砖镶嵌而成,上部为垂幛璎珞,其余部分为菱形方格,内有青龙﹑白虎﹑真人﹑武士﹑金刚﹑力士﹑宝象﹑侍女﹑胡人﹑童子﹑天马﹑猛狮等各种图案。制作精细,玲珑剔透,形象生动逼真,是少见的艺术珍品。
倍利
[相关解释]
1.复姓。北魏时有斛律部别帅倍利奔。见《通志.氏族五》。
1.复姓。北魏时有斛律部别帅倍利奔。见《通志.氏族五》。
倚衡
[相关解释]
1.靠在车前横木上。 2.《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裴髎集解引如淳曰"骑,倚也♀,楼殿边栏榡也。"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衡,车衡也。骑音倚,谓跨之。"按,"骑衡"后作"倚衡",有两解,一解据如淳说,谓倚靠在楼殿边栏干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引袁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繄深宫之生贵,矧垂堂与倚衡。"唐刘禹锡《观市》"是日倚衡而阅之,感其盈虚之相寻也速,故着于篇云。"一解据韦昭说,谓跨在车前横木上。
1.靠在车前横木上。 2.《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裴髎集解引如淳曰"骑,倚也♀,楼殿边栏榡也。"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衡,车衡也。骑音倚,谓跨之。"按,"骑衡"后作"倚衡",有两解,一解据如淳说,谓倚靠在楼殿边栏干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引袁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繄深宫之生贵,矧垂堂与倚衡。"唐刘禹锡《观市》"是日倚衡而阅之,感其盈虚之相寻也速,故着于篇云。"一解据韦昭说,谓跨在车前横木上。
停年格
[相关解释]
1.北魏崔亮所创的选官制度。不问贤愚,专以年资深浅为录用标准。
1.北魏崔亮所创的选官制度。不问贤愚,专以年资深浅为录用标准。
僧祇户
[相关解释]
1.北魏僧官管辖的民户。僧祇户除向僧官输粟外,不向官府供输赋役。北周武帝消灭寺院,这些人户改为一般编户。
1.北魏僧官管辖的民户。僧祇户除向僧官输粟外,不向官府供输赋役。北周武帝消灭寺院,这些人户改为一般编户。
僧统
[相关解释]
1.僧官名。始于北魏。
1.僧官名。始于北魏。
儁髦
[相关解释]
1.指柔美细长的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陈留风俗传》曰'县有仓颉师旷城﹐上有列仙之吹台﹐北有牧泽﹐泽中出兰蒲﹐上多俊髦﹐衿带牧泽﹐方十五里﹐俗谓之蒲关泽。'"后多用以指才能出众的人。
1.指柔美细长的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陈留风俗传》曰'县有仓颉师旷城﹐上有列仙之吹台﹐北有牧泽﹐泽中出兰蒲﹐上多俊髦﹐衿带牧泽﹐方十五里﹐俗谓之蒲关泽。'"后多用以指才能出众的人。
儒棋
[相关解释]
1.古代棋类之一,行于北魏。
1.古代棋类之一,行于北魏。
元魏
[相关解释]
1.即北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本姓拓跋为元,所以历史上也称元魏。
1.即北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本姓拓跋为元,所以历史上也称元魏。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相关解释]
总集名。今人逯钦立编。一百三十五卷。选录先秦至隋代的诗歌谣谚,收录作家八百多,按先秦、汉、魏、晋、宋、齐、梁、北魏、北齐、北周、陈、隋各代分代编次。各诗均注明出处,并校出异文。
总集名。今人逯钦立编。一百三十五卷。选录先秦至隋代的诗歌谣谚,收录作家八百多,按先秦、汉、魏、晋、宋、齐、梁、北魏、北齐、北周、陈、隋各代分代编次。各诗均注明出处,并校出异文。
兕先
[相关解释]
1.复姓。北魏有兕先氏。见《魏书.列女传》。
1.复姓。北魏有兕先氏。见《魏书.列女传》。
内三郎
[相关解释]
1.北魏宫中宿卫官。
1.北魏宫中宿卫官。
内入行长
[相关解释]
1.北魏官名。皇宫中卫队长官。
1.北魏官名。皇宫中卫队长官。
刘石经
[相关解释]
1.北魏刘芳的美称。
1.北魏刘芳的美称。
北魏
[相关解释]
北朝之一,公元386-534,鲜卑人拓跋珪所建,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参看〖南北朝〗。
北朝之一,公元386-534,鲜卑人拓跋珪所建,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参看〖南北朝〗。
匹娄
[相关解释]
1.复姓。北魏有疋娄内干。见《通志.氏族五》。
1.复姓。北魏有疋娄内干。见《通志.氏族五》。
十六国
[相关解释]
历史时期名。西晋末年,各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北方先后建立割据政权。从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到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为止,一百三十五年间在北方黄河流域和今四川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计有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夏等十六国,另外还有冉魏、西燕及代等政权,历史上泛称这段时期为十六国时期。
历史时期名。西晋末年,各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北方先后建立割据政权。从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到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为止,一百三十五年间在北方黄河流域和今四川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计有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夏等十六国,另外还有冉魏、西燕及代等政权,历史上泛称这段时期为十六国时期。
南北朝
[相关解释]
时代名。从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统一的一百七十年间,中国历史上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称为南北朝。南朝从420年刘裕代晋到589年陈灭亡,经历宋、齐、梁、陈四代。北朝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到534年分裂为东魏、西魏。不久,东魏、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北周为隋所代。589年,隋灭陈,南北朝时期结束。
时代名。从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统一的一百七十年间,中国历史上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称为南北朝。南朝从420年刘裕代晋到589年陈灭亡,经历宋、齐、梁、陈四代。北朝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到534年分裂为东魏、西魏。不久,东魏、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北周为隋所代。589年,隋灭陈,南北朝时期结束。
南燕
[相关解释]
1.春秋诸侯国名。 2.晋时十六国之一。北魏兵破后燕国都中山(今河北定县),承相慕容德率众迁到滑台(今河南滑县),于公元398年自称燕王,史称南燕,是鲜卑慕容氏在中原的最后一个政权。有今山东东部及河南的一部分。公元410年为东晋刘裕所灭。
1.春秋诸侯国名。 2.晋时十六国之一。北魏兵破后燕国都中山(今河北定县),承相慕容德率众迁到滑台(今河南滑县),于公元398年自称燕王,史称南燕,是鲜卑慕容氏在中原的最后一个政权。有今山东东部及河南的一部分。公元410年为东晋刘裕所灭。
受块
[相关解释]
1.接受土块。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子,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故渎东径五鹿之野﹐晋文公受块于野人﹐即此处矣。"后用为受天赐之典。
1.接受土块。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子,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故渎东径五鹿之野﹐晋文公受块于野人﹐即此处矣。"后用为受天赐之典。
司直
[相关解释]
1.主正人过。亦指主正人过的人。 2.官名。指丞相司直,西汉武帝时始置。帮助丞相检举不法。东汉改属司徒。北魏至元沿置,或属廷尉,或属大理寺,掌推按﹑断刑﹑治狱等。明废。参阅《通典.职官三》﹑《职官七》﹐宋高承《事物纪原.九寺卿少.司直》。 3.官名。唐太子官属,相当于朝廷的侍御史。 4.当值;值班。
1.主正人过。亦指主正人过的人。 2.官名。指丞相司直,西汉武帝时始置。帮助丞相检举不法。东汉改属司徒。北魏至元沿置,或属廷尉,或属大理寺,掌推按﹑断刑﹑治狱等。明废。参阅《通典.职官三》﹑《职官七》﹐宋高承《事物纪原.九寺卿少.司直》。 3.官名。唐太子官属,相当于朝廷的侍御史。 4.当值;值班。
吐贺
[相关解释]
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柔然族的姓。北魏有吐贺真,见《魏书.蠕蠕传》。
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柔然族的姓。北魏有吐贺真,见《魏书.蠕蠕传》。
和籴
[相关解释]
1.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始于北魏。
1.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始于北魏。
嚈哒
[相关解释]
1.古代西域国名。为大月氏的后裔,一说为高车的别种。五世纪中分布于今阿姆河之南。东罗马史家称之为"白匈奴"。建都拔底延城。势力曾达到康居﹑安息﹑疏勒﹑于阗等国。北魏太安以后,每遣使节至北魏◇为突厥木杆可汗所破,部落分散。参阅《魏书.西域传.嚈哒》。
1.古代西域国名。为大月氏的后裔,一说为高车的别种。五世纪中分布于今阿姆河之南。东罗马史家称之为"白匈奴"。建都拔底延城。势力曾达到康居﹑安息﹑疏勒﹑于阗等国。北魏太安以后,每遣使节至北魏◇为突厥木杆可汗所破,部落分散。参阅《魏书.西域传.嚈哒》。
四夷馆
[相关解释]
1.北魏时在洛阳城南所设的宾馆,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的人。 2.明永乐五年所设专门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初隶属翰林院,后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馆事。内分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后增八百﹑暹罗二馆。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1.北魏时在洛阳城南所设的宾馆,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的人。 2.明永乐五年所设专门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初隶属翰林院,后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馆事。内分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后增八百﹑暹罗二馆。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四镇
[相关解释]
1.四座大山。镇,一方的主要山岳。 2.镇守四方的四将军『晋之世,有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各一人,称为四镇。见《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3.北魏以碻磝﹑滑台﹑洛阳﹑虎牢为河南四镇。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地理.河南四镇》。 4.唐代称朔方﹑泾原﹑陇右﹑河东四节度为四镇。见《新唐书.陆贽传》。又以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为西境四镇。见《新唐书.王孝杰传》。
1.四座大山。镇,一方的主要山岳。 2.镇守四方的四将军『晋之世,有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各一人,称为四镇。见《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3.北魏以碻磝﹑滑台﹑洛阳﹑虎牢为河南四镇。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地理.河南四镇》。 4.唐代称朔方﹑泾原﹑陇右﹑河东四节度为四镇。见《新唐书.陆贽传》。又以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为西境四镇。见《新唐书.王孝杰传》。
四门博士
[相关解释]
1.学官名。北魏太和二十年因刘芳表请立四门博士。隋代隶于国子监,唐始合于太学。管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的子弟以及有才干的庶人子弟。元以后不设。
1.学官名。北魏太和二十年因刘芳表请立四门博士。隋代隶于国子监,唐始合于太学。管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的子弟以及有才干的庶人子弟。元以后不设。
四门学
[相关解释]
1.古代学校名。北魏正始四年创立四门小学,初设于京师四门,后与太学同在一处。唐代四门学为大学,隶国子监,传授儒家经典,性质与国子学﹑太学同,惟学生家庭出身品级较低。隋代及北宋亦设四门学,存在时间很短。元以后废。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
1.古代学校名。北魏正始四年创立四门小学,初设于京师四门,后与太学同在一处。唐代四门学为大学,隶国子监,传授儒家经典,性质与国子学﹑太学同,惟学生家庭出身品级较低。隋代及北宋亦设四门学,存在时间很短。元以后废。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
回波乐
[相关解释]
1.唐教坊曲名。又舞曲名,词牌名。北魏尒朱荣曾与左右连手踏地歌唱《回波乐》,歌辞久佚。其曲调至唐入大曲。现存唐人词皆为六言绝句体。起句例用"回波尔时"四字。单调二十四字,平韵或仄韵。
1.唐教坊曲名。又舞曲名,词牌名。北魏尒朱荣曾与左右连手踏地歌唱《回波乐》,歌辞久佚。其曲调至唐入大曲。现存唐人词皆为六言绝句体。起句例用"回波尔时"四字。单调二十四字,平韵或仄韵。
圯桥
[相关解释]
1.指秦末张良与一老父相遇并受《太公兵法》之桥。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桥后毁废,故址在今江苏省邳县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沂水》"一水径城东,屈从县南,亦注泗,谓之小沂水。水上有桥,徐泗间以为圯,昔张子房遇黄石公于圯上,即此处也。"因称此桥为圯桥。
1.指秦末张良与一老父相遇并受《太公兵法》之桥。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桥后毁废,故址在今江苏省邳县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沂水》"一水径城东,屈从县南,亦注泗,谓之小沂水。水上有桥,徐泗间以为圯,昔张子房遇黄石公于圯上,即此处也。"因称此桥为圯桥。
均田
[相关解释]
1.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 2.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1.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 2.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均田制
[相关解释]
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向国家纳租调。此后在授田对象、授田年限、赋役等方面多有变化,至唐中叶止。
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向国家纳租调。此后在授田对象、授田年限、赋役等方面多有变化,至唐中叶止。
备身
[相关解释]
1.官名。东汉有千牛备身,北魏﹑北齐与隋有千牛备身与备身左右,唐有左右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与备身。其职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因以名官。
1.官名。东汉有千牛备身,北魏﹑北齐与隋有千牛备身与备身左右,唐有左右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与备身。其职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因以名官。
天山
[相关解释]
1.山名。(1)一名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杭爱山脉。北魏太延四年(公元438年)拓跋焘击柔然﹐从浚稽山北向天山﹐即此。(2)唐时称伊州﹑西州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也称白山﹑折罗漫山。伊州﹑今新疆哈密县;西州﹐今吐鲁番盆地一带。参阅《元和郡县志.伊州》﹑《太平寰宇记.伊州》。 2.亚洲中部的大山系♂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伸入苏联中亚细亚。全长2500公里﹐宽250-300公里﹐为塔里木﹑准噶尔两盆地的分界。系由数列东西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
1.山名。(1)一名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杭爱山脉。北魏太延四年(公元438年)拓跋焘击柔然﹐从浚稽山北向天山﹐即此。(2)唐时称伊州﹑西州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也称白山﹑折罗漫山。伊州﹑今新疆哈密县;西州﹐今吐鲁番盆地一带。参阅《元和郡县志.伊州》﹑《太平寰宇记.伊州》。 2.亚洲中部的大山系♂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伸入苏联中亚细亚。全长2500公里﹐宽250-300公里﹐为塔里木﹑准噶尔两盆地的分界。系由数列东西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
天龙
[相关解释]
1.天上的龙。 2.佛教语。谓诸天与龙神。 3.房宿第三星之名。 4.山名。在山西省太原县境。产硫磺。山壁有北魏拓跋氏所造凹形佛像﹐是美术雕刻史上有价值的杰作。 5.蜈蚣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蜈蚣》。
1.天上的龙。 2.佛教语。谓诸天与龙神。 3.房宿第三星之名。 4.山名。在山西省太原县境。产硫磺。山壁有北魏拓跋氏所造凹形佛像﹐是美术雕刻史上有价值的杰作。 5.蜈蚣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蜈蚣》。
太卜
[相关解释]
1.官名。为殷六太之一。周时属春官﹐为卜官之长。秦汉有太卜令。北魏有太卜博士。北齐有太卜局丞。北周有太卜大夫。隋唐设太卜令。宋以太卜隶司天台﹐不置专官。参阅《通典.职官七》﹑《续通典.职官七》。
1.官名。为殷六太之一。周时属春官﹐为卜官之长。秦汉有太卜令。北魏有太卜博士。北齐有太卜局丞。北周有太卜大夫。隋唐设太卜令。宋以太卜隶司天台﹐不置专官。参阅《通典.职官七》﹑《续通典.职官七》。
太官
[相关解释]
1.官名。秦有太官令﹑丞﹐属少府。两汉因之。掌皇帝膳食及燕享之事。北魏时太官掌百官之馔﹐属光禄卿。北齐﹑隋﹑唐因之。宋代以后﹐皇帝膳食归尚食局﹐太官只掌祭物。参阅《通典.职官七》。
1.官名。秦有太官令﹑丞﹐属少府。两汉因之。掌皇帝膳食及燕享之事。北魏时太官掌百官之馔﹐属光禄卿。北齐﹑隋﹑唐因之。宋代以后﹐皇帝膳食归尚食局﹐太官只掌祭物。参阅《通典.职官七》。
太常
[相关解释]
1.古代旌旗名。 2.官名。秦置奉常﹐汉景帝六年更名太常﹐掌宗庙礼仪﹐兼掌选试博士。历代因之﹐则为专掌祭祀礼乐之官。北魏称太常卿﹐北齐称太常寺卿﹐北周称大宗伯﹐隋至清皆称太常寺卿。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典.职官七》。
1.古代旌旗名。 2.官名。秦置奉常﹐汉景帝六年更名太常﹐掌宗庙礼仪﹐兼掌选试博士。历代因之﹐则为专掌祭祀礼乐之官。北魏称太常卿﹐北齐称太常寺卿﹐北周称大宗伯﹐隋至清皆称太常寺卿。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典.职官七》。
娑罗
[相关解释]
1.梵语的译音。植物名。即柳安。原产于印度﹑东南亚等地。常绿大乔木,木质优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娑罗》"盛弘之《荆州记》曰'巴陵县南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生旬日,势凌轩栋。道人移房避之,木长便迟,但极晚秀。有外国沙门见之,名为娑罗也。'"缪启愉校释"娑罗是龙脑香科的shorearobustagaertn。其木材俗名柳安木,在印度等地是次于柚木的重要木材。其树脂可作沥青的代用品。"亦附会为七叶树或月中桂树。
1.梵语的译音。植物名。即柳安。原产于印度﹑东南亚等地。常绿大乔木,木质优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娑罗》"盛弘之《荆州记》曰'巴陵县南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生旬日,势凌轩栋。道人移房避之,木长便迟,但极晚秀。有外国沙门见之,名为娑罗也。'"缪启愉校释"娑罗是龙脑香科的shorearobustagaertn。其木材俗名柳安木,在印度等地是次于柚木的重要木材。其树脂可作沥青的代用品。"亦附会为七叶树或月中桂树。
娥姜水
[相关解释]
1.水名。又名泺水。源出山东历城县西南,东流经章丘﹑邹平等地,至博兴合时水入海。古以发源处有舜妃娥英庙,故称娥姜水。春秋鲁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此。参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嘉庆一统志·济南府·小清河》。
1.水名。又名泺水。源出山东历城县西南,东流经章丘﹑邹平等地,至博兴合时水入海。古以发源处有舜妃娥英庙,故称娥姜水。春秋鲁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此。参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嘉庆一统志·济南府·小清河》。
宗士
[相关解释]
1.北魏时官名。宗师的僚属。
1.北魏时官名。宗师的僚属。
审雨堂
[相关解释]
1.传说北魏夏阳人卢汾与友人夜饮,闻槐树空中有笑语丝竹之音,俄见衣青黑衣女子出槐,与相问答,引其入穴,见宫宇豁开,数十人立屋之中,其额号为"审雨堂"。正歌宴间,闻大风至,堂梁倾折。醒后见庭中古槐为风折大枝,中有一大蚁穴。见《太平广记》卷四七四引《妖异记.卢汾》◇以"审雨堂"喻指虚幻之事。
1.传说北魏夏阳人卢汾与友人夜饮,闻槐树空中有笑语丝竹之音,俄见衣青黑衣女子出槐,与相问答,引其入穴,见宫宇豁开,数十人立屋之中,其额号为"审雨堂"。正歌宴间,闻大风至,堂梁倾折。醒后见庭中古槐为风折大枝,中有一大蚁穴。见《太平广记》卷四七四引《妖异记.卢汾》◇以"审雨堂"喻指虚幻之事。
室韦
[相关解释]
1.古族名。一译"失韦"。北魏时始见于史书记载,有五部,分布于嫩江及黑龙江南北岸地区。唐代包括二十部,其中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蒙兀室韦是蒙古部的祖先。各部发展不平衡。部落由千户或几千户组成,首领号"莫贺咄"。自北朝以来,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后曾服属突厥。契丹在建立辽国的过程中,室韦的一部分被合并入辽。参阅《北史.室韦传》﹑《旧唐书.室韦传》及《文献通考》卷三四七。
1.古族名。一译"失韦"。北魏时始见于史书记载,有五部,分布于嫩江及黑龙江南北岸地区。唐代包括二十部,其中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蒙兀室韦是蒙古部的祖先。各部发展不平衡。部落由千户或几千户组成,首领号"莫贺咄"。自北朝以来,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后曾服属突厥。契丹在建立辽国的过程中,室韦的一部分被合并入辽。参阅《北史.室韦传》﹑《旧唐书.室韦传》及《文献通考》卷三四七。
寺户
[相关解释]
1.即佛图户。北魏时为佛寺服役的民户。
1.即佛图户。北魏时为佛寺服役的民户。
射鸱都将
[相关解释]
1.北魏拓跋干的美称。
1.北魏拓跋干的美称。
小宰相
[相关解释]
1.北魏时称侍中黄门。
1.北魏时称侍中黄门。
少卿
[相关解释]
1.官名。大卿的副职。 2.官名。北魏太和时所设官名﹐北齐时为正卿的副职﹑隋唐至清亦沿置。参阅《文献通考.职官》九﹑十。 3.凫的别名。见《嫏嬛记》卷上引宋无名氏《采兰杂志》。
1.官名。大卿的副职。 2.官名。北魏太和时所设官名﹐北齐时为正卿的副职﹑隋唐至清亦沿置。参阅《文献通考.职官》九﹑十。 3.凫的别名。见《嫏嬛记》卷上引宋无名氏《采兰杂志》。
尔朱
[相关解释]
1.同"尒朱"。 2.复姓。北魏有尒朱荣。
1.同"尒朱"。 2.复姓。北魏有尒朱荣。
尖头奴
[相关解释]
1.北魏古弼以聪敏正直为太宗所嘉﹐赐名曰笔﹐取其直而有用﹐后改名弼。弼头尖﹐世祖常名之曰笔头。一日诏以肥马给骑人﹐弼命给弱者。世祖大怒曰"尖头奴﹐敢裁量朕也!朕还台﹐先斩此奴!"见《魏书.古弼传》◇遂以"尖头奴"为毛笔的代称。
1.北魏古弼以聪敏正直为太宗所嘉﹐赐名曰笔﹐取其直而有用﹐后改名弼。弼头尖﹐世祖常名之曰笔头。一日诏以肥马给骑人﹐弼命给弱者。世祖大怒曰"尖头奴﹐敢裁量朕也!朕还台﹐先斩此奴!"见《魏书.古弼传》◇遂以"尖头奴"为毛笔的代称。
屋引
[相关解释]
1.复姓。北魏有屋引叱贺真。见《魏书.高车传》。
1.复姓。北魏有屋引叱贺真。见《魏书.高车传》。
嵩阳
[相关解释]
1.嵩山之南。 2.寺观名。在河南省登封县太室山下。北魏太和年间建,初名嵩阳寺。唐改名嵩阳观,宋改名天封观,元改名嵩阳宫。宫前有唐徐浩书《嵩阳观圣德感应颂》石刻,境内有古柏三株,传为汉武帝登嵩山时所封。参阅《清一统志.河南.河南府一》。
1.嵩山之南。 2.寺观名。在河南省登封县太室山下。北魏太和年间建,初名嵩阳寺。唐改名嵩阳观,宋改名天封观,元改名嵩阳宫。宫前有唐徐浩书《嵩阳观圣德感应颂》石刻,境内有古柏三株,传为汉武帝登嵩山时所封。参阅《清一统志.河南.河南府一》。
市称
[相关解释]
1.北魏时在市场所置的官秤。 2.俗称以旧制十六两为一斤的杆秤,与以十八两为一斤的老秤相对。
1.北魏时在市场所置的官秤。 2.俗称以旧制十六两为一斤的杆秤,与以十八两为一斤的老秤相对。
市门税
[相关解释]
1.北魏与北周税名。入市者征税一钱。
1.北魏与北周税名。入市者征税一钱。
庆都
[相关解释]
1.传说中人名。为帝尧之母。古成阳(河南省范县)尧陵南有庆都陵。见《宋书.符瑞志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瓠子河》﹑《序》唐陆德明释文。
1.传说中人名。为帝尧之母。古成阳(河南省范县)尧陵南有庆都陵。见《宋书.符瑞志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瓠子河》﹑《序》唐陆德明释文。
序赞
[相关解释]
1.亦作"序赞"。 2.文体名。其形式为简述他人生平,末加赞语。晋袁宏撰有《三国名臣序赞》,北魏李仲尚撰有《前汉功臣序赞》,分别见《文选》卷四七和《魏书》本传。
1.亦作"序赞"。 2.文体名。其形式为简述他人生平,末加赞语。晋袁宏撰有《三国名臣序赞》,北魏李仲尚撰有《前汉功臣序赞》,分别见《文选》卷四七和《魏书》本传。
庐君
[相关解释]
1.相传古有名匡俗者结庐隐于庐山,屡逃征聘,时人敬事之,称为庐君。参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
1.相传古有名匡俗者结庐隐于庐山,屡逃征聘,时人敬事之,称为庐君。参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
库成
[相关解释]
1.复姓◇赵有库成述。见《通志.氏族五》引北魏刘昞《炖煌实录》。
1.复姓◇赵有库成述。见《通志.氏族五》引北魏刘昞《炖煌实录》。
库莫奚
[相关解释]
1.北魏时部族名。
1.北魏时部族名。
府户
[相关解释]
1.军户的一种。指北魏时隶属于军府﹑世代执兵役的人户。
1.军户的一种。指北魏时隶属于军府﹑世代执兵役的人户。
廷尉平
[相关解释]
1.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 2.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平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
1.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 2.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平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
张猛龙碑
[相关解释]
北魏碑刻。正书。额题《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公元522年镌立于鲁县(今山东曲阜)。碑阴有题名。书法风力危峭,雄秀清挺,为唐欧阳询、虞世南书派所自出。
北魏碑刻。正书。额题《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公元522年镌立于鲁县(今山东曲阜)。碑阴有题名。书法风力危峭,雄秀清挺,为唐欧阳询、虞世南书派所自出。
张黑女墓志
[相关解释]
全称《魏故南阳张府君墓志》,也称《张玄墓志》。北魏石刻。正书。镌立于公元531年。原石久佚,清道光间始以旧拓本现世。书法结体扁方有隶意,朴茂渊雅,神采飞扬。
全称《魏故南阳张府君墓志》,也称《张玄墓志》。北魏石刻。正书。镌立于公元531年。原石久佚,清道光间始以旧拓本现世。书法结体扁方有隶意,朴茂渊雅,神采飞扬。
御史中丞
[相关解释]
1.官名『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助理。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其权颇重。东汉以后不设御史大夫时,即以御史中丞为御史之长。北魏一度改称御史中尉。唐宋虽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即以中丞代行其职。
1.官名『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助理。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其权颇重。东汉以后不设御史大夫时,即以御史中丞为御史之长。北魏一度改称御史中尉。唐宋虽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即以中丞代行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