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3 查到相关十二律的内容。
带有十二律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均
[相关解释]
1.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为宫音,以律为宫所建立的七种音阶,称为"七均"。
1.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为宫音,以律为宫所建立的七种音阶,称为"七均"。
七声
[相关解释]
1.指五音及二变。古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宫﹑商﹑角﹑征﹑羽﹑变宫﹑变征为七声◇世乐工多用简号,即合(近世作和)﹑四﹑乙﹑上﹑尺﹑工﹑凡。
1.指五音及二变。古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宫﹑商﹑角﹑征﹑羽﹑变宫﹑变征为七声◇世乐工多用简号,即合(近世作和)﹑四﹑乙﹑上﹑尺﹑工﹑凡。
七始
[相关解释]
1.古代乐论,以十二律中的黄钟﹑林钟﹑太簇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宾﹑南吕﹑应钟为春夏秋冬之始,合称"七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律历.七始》。 2.作为乐曲名。
1.古代乐论,以十二律中的黄钟﹑林钟﹑太簇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宾﹑南吕﹑应钟为春夏秋冬之始,合称"七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律历.七始》。 2.作为乐曲名。
三始
[相关解释]
1.三朝。指正月一日。 2.谓仪容端正,态度庄重,辞令逊顺。此三者为礼义之始,故称。 3.指第三个被贬官为始安太守的人。 4.汉有"七始"之乐,取十二律之七律拟天地人及四时之始。以黄钟为天始,林钟为地始,太簇为人始,因称"三始"。
1.三朝。指正月一日。 2.谓仪容端正,态度庄重,辞令逊顺。此三者为礼义之始,故称。 3.指第三个被贬官为始安太守的人。 4.汉有"七始"之乐,取十二律之七律拟天地人及四时之始。以黄钟为天始,林钟为地始,太簇为人始,因称"三始"。
中吕
[相关解释]
1.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其于十二月为四月,因亦用以称农历四月。 2.指律合中吕的歌曲。
1.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其于十二月为四月,因亦用以称农历四月。 2.指律合中吕的歌曲。
仲吕
[相关解释]
1.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又称小吕。详"十二律"。 2.农历四月的代称。古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故称。
1.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又称小吕。详"十二律"。 2.农历四月的代称。古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故称。
元声
[相关解释]
1.指十二律中的黄钟。古人定十二律以黄钟之管为基准,故名黄钟为元声。
1.指十二律中的黄钟。古人定十二律以黄钟之管为基准,故名黄钟为元声。
元钥
[相关解释]
1.即律管。明张居正《贺冬至表》之一"淑气渐滋于元钥﹐元声默应于黄钟。"古人以十二律管定十二律﹐又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应﹐谓之"律应"。相传十二律管中均置葭灰﹐月份至﹐则相应律管中之葭灰即飞动﹐故云"淑气渐滋于元钥"。
1.即律管。明张居正《贺冬至表》之一"淑气渐滋于元钥﹐元声默应于黄钟。"古人以十二律管定十二律﹐又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应﹐谓之"律应"。相传十二律管中均置葭灰﹐月份至﹐则相应律管中之葭灰即飞动﹐故云"淑气渐滋于元钥"。
八十四调
[相关解释]
1.我国宫调理论中﹐以十二律旋相为宫﹐构成十二均;每均都可构成七种调式﹐共得八十四调。理论上的八十四调﹐首先见于《隋书.万宝常传》及《音乐志》开皇七年乐议中郑译的话。八十四调理论的提出﹐促进了律制的改革。宋燕乐二十八调﹑七宫十二调﹐元明诸种宫调﹐都凭借八十四调的相互关系而明确了它们在十二律宫调体系中的确切音位。
1.我国宫调理论中﹐以十二律旋相为宫﹐构成十二均;每均都可构成七种调式﹐共得八十四调。理论上的八十四调﹐首先见于《隋书.万宝常传》及《音乐志》开皇七年乐议中郑译的话。八十四调理论的提出﹐促进了律制的改革。宋燕乐二十八调﹑七宫十二调﹐元明诸种宫调﹐都凭借八十四调的相互关系而明确了它们在十二律宫调体系中的确切音位。
六吕
[相关解释]
1.古乐有十二律﹐阳声阴声各六﹐阳为律﹐阴为吕。
1.古乐有十二律﹐阳声阴声各六﹐阳为律﹐阴为吕。
函钟
[相关解释]
1.亦作"函钟"。 2.十二律之一,即林钟。
1.亦作"函钟"。 2.十二律之一,即林钟。
十二宫
[相关解释]
1.即十二律。 2.天文学名词。太阳与月亮沿黄道运行一周,每年会合十二次,每次会合都有一定部位,分黄道周天三百六十度为十二段,每段三十度,称十二宫。名为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星纪,玄枵等。亦名为白羊,金牛,阴阳(一作双子),巨蟹,狮子,双女(一作室女),天秤,天蝎人马,磨羯,宝瓶,双鱼。参阅明贝琳《七政推步》﹑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八。
1.即十二律。 2.天文学名词。太阳与月亮沿黄道运行一周,每年会合十二次,每次会合都有一定部位,分黄道周天三百六十度为十二段,每段三十度,称十二宫。名为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星纪,玄枵等。亦名为白羊,金牛,阴阳(一作双子),巨蟹,狮子,双女(一作室女),天秤,天蝎人马,磨羯,宝瓶,双鱼。参阅明贝琳《七政推步》﹑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八。
十二律
[相关解释]
1.古乐的十二调。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
1.古乐的十二调。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
南吕
[相关解释]
1.古代乐律调名。十二律之一,属阴律。 2.阴历八月的异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之代八月。
1.古代乐律调名。十二律之一,属阴律。 2.阴历八月的异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之代八月。
叶律
[相关解释]
1.合乎节令。古人以十二律管与十二月相配,故称。
1.合乎节令。古人以十二律管与十二月相配,故称。
吕律
[相关解释]
1.我国古代乐律有阳律﹑阴律各六,合为十二律。阳六曰律,阴六曰吕;合称律吕或吕律。
1.我国古代乐律有阳律﹑阴律各六,合为十二律。阳六曰律,阴六曰吕;合称律吕或吕律。
咸擢
[相关解释]
1.十二律中太簇律的第十九律。参阅《隋书.律历志上》。
1.十二律中太簇律的第十九律。参阅《隋书.律历志上》。
圜钟
[相关解释]
1.古乐十二律之一,一名夹钟。
1.古乐十二律之一,一名夹钟。
大蔟
[相关解释]
1.太蔟。十二律之一。
1.太蔟。十二律之一。
太蔟
[相关解释]
1.亦作"太簇"。 2.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 3.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太蔟配正月﹐因以为农历正月的别名。
1.亦作"太簇"。 2.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 3.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太蔟配正月﹐因以为农历正月的别名。
夷则
[相关解释]
1.十二律之一。阴律六为吕﹐阳律六为律。夷则为阳律的第五律。律吕相配居第九。
1.十二律之一。阴律六为吕﹐阳律六为律。夷则为阳律的第五律。律吕相配居第九。
姑洗
[相关解释]
1.十二律之一。 2.指农历三月。 3.钟名。
1.十二律之一。 2.指农历三月。 3.钟名。
子声
[相关解释]
1.即半律,也称半声。古乐十二律中相邻两音间的音程。 2.做声。
1.即半律,也称半声。古乐十二律中相邻两音间的音程。 2.做声。
寒灰
[相关解释]
1.犹死灰。物质完全燃烧后留剩的灰烬。 2.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对人生已无任何追求的心情。 3.指尸体或棺椁年久朽烂化成的泥土。 4.谦辞。谓己无用。 5.指葭灰。古人烧苇膜成灰。分置十二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节候。某一节候至,相应律管中的葭灰即自行飞出。
1.犹死灰。物质完全燃烧后留剩的灰烬。 2.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对人生已无任何追求的心情。 3.指尸体或棺椁年久朽烂化成的泥土。 4.谦辞。谓己无用。 5.指葭灰。古人烧苇膜成灰。分置十二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节候。某一节候至,相应律管中的葭灰即自行飞出。
小吕
[相关解释]
1.古代乐律名。十二律之一﹐一名中吕。
1.古代乐律名。十二律之一﹐一名中吕。
干律
[相关解释]
1.即阳律。指十二律中的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1.即阳律。指十二律中的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年律
[相关解释]
1.犹年月,年岁。以一年之十二月配十二律,故名。
1.犹年月,年岁。以一年之十二月配十二律,故名。
应钟
[相关解释]
1.亦作"应钟"。 2.古乐律名。十二律之一。古人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每月以一律应之。应钟与十月相应。
1.亦作"应钟"。 2.古乐律名。十二律之一。古人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每月以一律应之。应钟与十月相应。
律均
[相关解释]
1.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均,"韵"的古字。
1.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均,"韵"的古字。
律本
[相关解释]
1.律吕之本,指黄钟。古以黄钟为十二律之本,其余十一律皆据之以生。
1.律吕之本,指黄钟。古以黄钟为十二律之本,其余十一律皆据之以生。
律风
[相关解释]
1.《汉书.律历志上》"至治之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天地之风气正,十二律正。"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律得风气而成声,风和乃律调也。"后因以"律风"指和风。
1.《汉书.律历志上》"至治之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天地之风气正,十二律正。"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律得风气而成声,风和乃律调也。"后因以"律风"指和风。
旋宫
[相关解释]
1.我国古代以十二律配七音﹐每律均可作为宫音﹐旋相为宫﹐故称。自秦而后﹐旋宫声废。唐高祖武德间﹐祖孝孙修定雅乐﹐旋宫之声复起。参阅《隋书.艺术传.万宝常》﹑《旧唐书.祖孝孙传》。
1.我国古代以十二律配七音﹐每律均可作为宫音﹐旋相为宫﹐故称。自秦而后﹐旋宫声废。唐高祖武德间﹐祖孝孙修定雅乐﹐旋宫之声复起。参阅《隋书.艺术传.万宝常》﹑《旧唐书.祖孝孙传》。
无射
[相关解释]
1.不厌。 2.古十二律之一。位于戌,故亦指阴历九月。 3.周景王所铸钟名◇亦泛指大钟。
1.不厌。 2.古十二律之一。位于戌,故亦指阴历九月。 3.周景王所铸钟名◇亦泛指大钟。
无射律
[相关解释]
1.古十二律之一。
1.古十二律之一。
暮律
[相关解释]
1.古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应,暮律谓一年之末,多指冬季。
1.古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应,暮律谓一年之末,多指冬季。
月律
[相关解释]
1.古乐分十二调﹐为六阳律﹐六阴律。《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相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
1.古乐分十二调﹐为六阳律﹐六阴律。《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相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
月数
[相关解释]
1.谓计时的月的数目﹐亦指某月在一年中的序次。 2.特称十二。古乐为十二调﹐分六阳律﹑六阴律。《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 3.指月经。因月行经数日﹐故称。
1.谓计时的月的数目﹐亦指某月在一年中的序次。 2.特称十二。古乐为十二调﹐分六阳律﹑六阴律。《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 3.指月经。因月行经数日﹐故称。
林钟
[相关解释]
1.古乐十二律之一。十二律有六律六吕,林钟为六吕之一。 2.指农历六月。 3.钟名。
1.古乐十二律之一。十二律有六律六吕,林钟为六吕之一。 2.指农历六月。 3.钟名。
沽洗
[相关解释]
1.钟名。 2.十二律之一。
1.钟名。 2.十二律之一。
泰蔟
[相关解释]
1.即太蔟。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
1.即太蔟。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
游凤
[相关解释]
1.典出《吕氏春秋.古乐》"昔皇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以之阮隃之下,听凤鸟之鸣,以别十二律。"后以"游凤"谓知音。
1.典出《吕氏春秋.古乐》"昔皇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以之阮隃之下,听凤鸟之鸣,以别十二律。"后以"游凤"谓知音。
灰律
[相关解释]
1.古代置芦苇灰于表示十二律的玉管内,每月当节气,中律的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以之占验时序,谓之"灰律"。
1.古代置芦苇灰于表示十二律的玉管内,每月当节气,中律的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以之占验时序,谓之"灰律"。
玉律
[相关解释]
1.玉制的标准定音器。相传黄帝时伶伦截竹为筒,以筒之长短分别声音的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则依以为准。分阴﹑阳各六,共十二律。古人又以配十二月,用吹灰法,以候气。 2.指管乐器。 3.庄严而不可变更的法令。 4.引申为楷模﹑榜样。
1.玉制的标准定音器。相传黄帝时伶伦截竹为筒,以筒之长短分别声音的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则依以为准。分阴﹑阳各六,共十二律。古人又以配十二月,用吹灰法,以候气。 2.指管乐器。 3.庄严而不可变更的法令。 4.引申为楷模﹑榜样。
秋律
[相关解释]
1.古人以四季与十二律相配﹐因称秋季为秋律。
1.古人以四季与十二律相配﹐因称秋季为秋律。
纳音
[相关解释]
1.古以五音(宫﹑商﹑角﹑征﹑羽)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相合为六十音,与六十甲子相配合,按金﹑火﹑木﹑水﹑土五行之序旋相为宫,称为纳音。参阅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清钱大昕《纳音说》。
1.古以五音(宫﹑商﹑角﹑征﹑羽)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相合为六十音,与六十甲子相配合,按金﹑火﹑木﹑水﹑土五行之序旋相为宫,称为纳音。参阅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清钱大昕《纳音说》。
蕤宾
[相关解释]
1.古乐十二律中之第七律。律分阴阳,奇数六为阳律,名曰六律;偶数六为阴律,名曰六吕∠称律吕。蕤宾属阳律。 2.古人律历相配,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适应,谓之律应。蕤宾位于午,在五月,故代指农历五月。 3.指代农历五月端午节。
1.古乐十二律中之第七律。律分阴阳,奇数六为阳律,名曰六律;偶数六为阴律,名曰六吕∠称律吕。蕤宾属阳律。 2.古人律历相配,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适应,谓之律应。蕤宾位于午,在五月,故代指农历五月。 3.指代农历五月端午节。
衔吕
[相关解释]
1.谓含中吕之气。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
1.谓含中吕之气。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
阳六
[相关解释]
1.指十二律吕中的六律。 2.见"阳九百六"。
1.指十二律吕中的六律。 2.见"阳九百六"。
阳纪
[相关解释]
1.按照古代纳音之法﹐十二律与十二支相配﹐凡属申﹑子﹑辰﹑巳﹑酉﹑丑者为"阳纪"。一说﹐自黄钟相生﹐至于中吕而中止﹐谓之"阳纪"。
1.按照古代纳音之法﹐十二律与十二支相配﹐凡属申﹑子﹑辰﹑巳﹑酉﹑丑者为"阳纪"。一说﹐自黄钟相生﹐至于中吕而中止﹐谓之"阳纪"。
阴六
[相关解释]
1.指十二律中的六吕。 2.道教谓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匈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阳九﹐奇数﹐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为阴数之穷。故百六亦称阴六。天厄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即阴六。 3.厄运或灾害。
1.指十二律中的六吕。 2.道教谓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匈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阳九﹐奇数﹐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为阴数之穷。故百六亦称阴六。天厄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即阴六。 3.厄运或灾害。
阴纪
[相关解释]
1.按照古代纳音之法﹐十二律与十二支相配﹐凡属寅﹑午﹑戌﹑亥﹑卯﹑未者为"阴纪"。一说﹐自蕤宾相生﹐至于应钟而终止﹐谓之"阴纪"。参阅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
1.按照古代纳音之法﹐十二律与十二支相配﹐凡属寅﹑午﹑戌﹑亥﹑卯﹑未者为"阴纪"。一说﹐自蕤宾相生﹐至于应钟而终止﹐谓之"阴纪"。参阅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
雅郑
[相关解释]
1.雅乐和郑声。古代儒家以郑声为淫邪之音。因以"雅郑"指正声和淫邪之音。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 2.引申为正与邪﹑高雅与低劣。
1.雅乐和郑声。古代儒家以郑声为淫邪之音。因以"雅郑"指正声和淫邪之音。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 2.引申为正与邪﹑高雅与低劣。
青律
[相关解释]
1.古代为了预测节气﹐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每一律管代表一个月﹐共十二律管﹐以十二律吕命名﹐如黄锺﹑太蔟等)﹐到某一月份﹐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青律﹐则指代表春天的律管。 2.借指春天。
1.古代为了预测节气﹐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每一律管代表一个月﹐共十二律管﹐以十二律吕命名﹐如黄锺﹑太蔟等)﹐到某一月份﹐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青律﹐则指代表春天的律管。 2.借指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