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南北朝的内容。
带有南北朝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钱汉 [相关解释]
1.南北朝时北朝鲜卑人对汉人的蔑称。
三五门 [相关解释]
1.晋时部分地区实行五丁抽三的兵役制度,南北朝时因称必须服役的人家为"三五门"。
三史 [相关解释]
1.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开元以后,因《东观汉记》失传,乃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见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三史》。
三调 [相关解释]
1.汉代乐府相和歌的平调﹑清调﹑瑟调的合称,也叫清商三调。南北朝至隋唐,以清﹑平﹑侧为三调。 2.指调粟(征收粮食)﹑调帛(征交绢帛)﹑杂调(摊派劳役)。
东关 [相关解释]
1.关隘名。三国吴诸葛恪筑。为魏﹑晋﹑南北朝时的要冲。故址在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南濡须山上。复姓。春秋晋有东关嬖五。
丞相 [相关解释]
官名。战国时始设,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专辅佐皇帝综理国政,但亦有居此位而无实权的。西汉初置相国,后称丞相,西汉末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南北朝间,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大丞相、相国等,废置不常。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也设丞相或左右丞相。明初设丞相,不久废。
中军将军 [相关解释]
1.武官名。晋代始置,南北朝仍有此官号。
中古 [相关解释]
1.次于上古的时代。由于古人所处时代不同,所指时期不一。(1)《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汉书.艺文志》"世历三古"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此指商周之际。(2)《韩非子.五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此指虞夏之际。(3)晋左思《蜀都赋》"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此指战国。(4)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察之上代,则奚斯﹑吉甫之徒鸣玉銮于前;视之中古,则相如﹑王褒之属驰金羈于后。"此指汉代。今一般以魏晋南北朝至唐宋之间为中古,亦有
中朝 [相关解释]
1.临朝之时。 2.汉代朝官自武帝以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内朝。 3.朝廷;朝中。 4.指朝廷官员。 5.偏安江左的东晋﹑南宋分别称建都中原时的西晋﹑北宋为"中朝"。南北朝时﹐亦称南朝为"中朝"。 6.指中原。 7.中原王朝。清时亦指中国。
中正 [相关解释]
1.得当;不偏不倚。 2.正直;忠直。 3.指正直之士。 4.犹纯正。 5.指正道。 6.官名。秦末陈胜自立为楚王时置,掌纠察群臣的过失。《史记.陈涉世家》"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三国魏立中正以藻别人物﹐晋南北朝仍之﹐唐废。
中流 [相关解释]
1.犹中道,正道。 2.江河中央;水中。 3.南北朝及南宋时,常用以指长江中游,今九江上下一带地方。 4.泛指河流的中游。 5.一般;普通。 6.指普通的人。
中记室 [相关解释]
1.古官名。南北朝时,公府及藩王设有中记室,专管表章书记工作。
义众 [相关解释]
1.南北朝时州郡乡里自募之兵。
义勇 [相关解释]
1.见义勇为的精神。 2.指义勇的人。 3.南北朝时州郡乡里自募的兵。 4.指为抗暴而自愿组织的武装力量。
义附 [相关解释]
1.两晋南北朝时世族豪门的依附者。
九品中正 [相关解释]
1.魏﹑晋﹑南北朝的一种官吏盐制度。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晋﹑南北朝,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隋文帝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参阅《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宋书.恩幸传论》。
九品中正制 [相关解释]
魏晋南北朝时盐官吏的制度。东汉末,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者为中正”,负责对当地士人进行考察并评定为九等(九品),再由政府按等选用,依品授官。司马懿当政后,任世家豪门为各地中正,评定士人品级只论其门第而不论才能,九品中正制遂成为世族地主控制政权的工具。隋文帝时废。
仙人 [相关解释]
1.亦作"僲人"。 2.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有种种神通的人。 3.唐人用以称女道士。 4.古代杂戏的一种。 5.南北朝时高丽官职名。 6.书法名称的一种。
体语 [相关解释]
1.指魏晋南北朝时的一种反切隐语。即以两个字先正切,再倒切,成为另外两个字。又称反语。如晋孝武帝作清暑殿,有识者以为"清暑"的反语为"楚声",因为清暑切为楚,暑清切为声。见《晋书.孝武帝纪》。
佛佛 [相关解释]
1.南北朝时,夏主赫连勃勃,南朝称其为佛佛。见《宋书.索虏传》。
使持节 [相关解释]
1.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次一等的称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再次称假节,得杀犯军令的人。至隋唐刺史,例加使持节的虚衔,如某州刺史必带使持节某州诸军事。唐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则为节度使。
侍讲 [相关解释]
1.从师读书,听其讲学。 2.为皇帝或太子讲学。 3.官名『代有此称号,以之名官则起于魏明帝。唐始置侍讲学士,其职为讲论文史以备君王顾问。宋沿置,并设侍讲﹑侍读,皆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元明清则列为翰林院额定之官。又南北朝﹑唐﹑宋诸王府,亦有侍讲。
侍读 [相关解释]
1.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 2.古代官名。为帝王﹑皇子讲学之官。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然级别较其为低。宋有翰林侍读之官,明清沿置翰林院侍读。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 3.古代官名。南北朝唐宋诸王属官,有侍读,侍讲。 4.古代官名。清代内阁所置官。掌勘对本章﹑检校签票。参见《清通志.职官一》。
侨人 [相关解释]
1.东晋南北朝时称流寓江南的北方人为侨人。 2.踩高跷的人。
侨军 [相关解释]
1.南北朝时以侨居江南的北方人编成的军队。
侨民 [相关解释]
1.指东晋南北朝时流亡江南的北方人。 2.泛指寄居外乡的人。 3.今称侨居外国而保留本国国籍的人。
侨流 [相关解释]
1.东晋南北朝时,北人避战乱而流亡南渡,称为侨流。
假节 [相关解释]
1.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 2.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袁术传》"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周书.泉企传》"孝昌初﹐又加龙骧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寻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假黄钺 [相关解释]
1.魏晋南北朝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
傒狗 [相关解释]
1.南北朝时期,对江西九江﹑豫章一带人的辱骂之词。
傒音 [相关解释]
1.南北朝时指江西九江﹑豫章一带地区的口音。
僮干 [相关解释]
1.原指奴仆和卑官。南北朝时多泛指服杂役的低级胥吏。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相关解释]
总集名。今人逯钦立编。一百三十五卷。选录先秦至隋代的诗歌谣谚,收录作家八百多,按先秦、汉、魏、晋、宋、齐、梁、北魏、北齐、北周、陈、隋各代分代编次。各诗均注明出处,并校出异文。
党项 [相关解释]
也称党项羌”。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古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在青河曲、四川松潘等地。唐代时迁今甘肃、宁夏、陕北地区。1038年,李元昊建西夏封建政权,号大夏。创制西夏文,制定官制、兵制等。1227年为蒙古所灭。以后渐与汉等民族融合。
六面印 [相关解释]
1.六面都刻有印文的一种私印。流行于南北朝。呈"凸"字形﹐印鼻端刻有一小印﹐其馀五面也刻有印文。因专用于书信﹐故在姓名下常附加"印信"﹑"启事"﹑"白笺"等字样。明清后﹐正方或长方印六面都刻有印文的﹐也称"六面印"。
军户 [相关解释]
1.东晋﹑南北朝时,士兵及其家属的户籍属于军府,称为"军户"。入军户后,世代为兵,社会地位低下。元﹑明﹑清亦有军户,但制度稍异。
凿印 [相关解释]
1.刻印的一种方法。指在预制的金属印坯上刻凿印文。流行于汉﹑魏﹑晋﹑南北朝之间。多数是将军印和颁发给兄弟民族的官印◇人仿效﹐而形成一种刻法。
刘白堕 [相关解释]
1.相传为南北朝时善于酿酒的人。
刺字 [相关解释]
1.写在名刺上的官职﹑姓名等字样。《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后遂用为典实。 2.指名刺。 3.古代的一种肉刑,亦称墨刑,汉代称黥刑。于罪人面上刺字,以墨涂之,故称『文帝废黥。魏﹑晋﹑南北朝虽有逃奴﹑劫盗刺字之制,亦旋行旋废。隋唐皆无此法,《唐律》十二篇,不言刺字,五代后晋天福中始有刺配之法,宋元盛行,据罪状之不同分别在犯者面部﹑额部﹑项部﹑臂部或身上刺字,用以标明犯罪事由及发遣地点。 4.宋代军制,军士常须刺字,以作标记。 5
勿吉 [相关解释]
1.我国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名。居今吉林长白山﹑松花江一带﹐为满族的祖先。
匈奴 [相关解释]
古族名。又称胡”。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时占据大漠南北广大地区。西汉初攻扰汉朝北方『武帝时受汉军打击而转衰。宣帝时附汉。东汉初分裂,南匈奴附汉,北匈奴居漠北。南匈奴于东汉末分为五部,西晋时先后建立赵、夏、北凉等国,南北朝时经民族融合而逐渐消失。北匈奴于汉和帝时为东汉和南匈奴所败,部分西迁。
北学 [相关解释]
1.指周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之一。相传夏﹑商﹑周三代的最高学府内分东西南北四学和太学。 2.指南北朝时北朝的经学。
北魏 [相关解释]
北朝之一,公元386-534,鲜卑人拓跋珪所建,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参看〖南北朝〗。
南北朝 [相关解释]
时代名。从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统一的一百七十年间,中国历史上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称为南北朝。南朝从420年刘裕代晋到589年陈灭亡,经历宋、齐、梁、陈四代。北朝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到534年分裂为东魏、西魏。不久,东魏、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北周为隋所代。589年,隋灭陈,南北朝时期结束。
南司 [相关解释]
1.南北朝时南朝御史台在尚书省之南,称南台,因称南台之长御史中丞为"南司"。 2.唐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大内(皇宫)南面,故称"南衙",亦称"南司"。
南奔 [相关解释]
1.向南奔跑;南逃。 2.南北朝时期谓郎官转任治书侍御史者。
南学 [相关解释]
1.周代五学之一。周有东﹑南﹑西﹑北四学,并太学称五学。 2.南朝宋何尚之于南郭外立学聚生徒,称为南学。 3.南北朝时南朝的经学。南朝经师,发展魏晋学风,除《诗》﹑《三礼》采用郑玄笺注外,《周易》用三国魏王弼注,《尚书》用伪孔安国传,《左传》用晋杜预注。讲经兼采众说,也取玄学,不拘家法,随意发挥。又受佛教影响,所作义疏比经注更为详尽。 4.清初黄宗羲开塾讲肄,时人称为南学。 5.清代雍正九年,将毗连国子监街南的官房作为学舍,令助教等官及肄业生居住,称为"南学"。
南朝 [相关解释]
1.我国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因四朝都建都于建康,即今南京市,故后人或借指南京。 2.泛称位于南方的南宋﹑南明。
县王 [相关解释]
1.三国魏以县封诸王,其郡为国。见《三国志.魏志.彭城王据传》。晋始定为爵名,后改正县王,增邑三千户,制度如郡侯。见《晋书.职官志》。南北朝间或置之。
古乐府 [相关解释]
1.指汉魏﹑两晋﹑南北朝的乐府诗。对新乐府而言◇人袭用旧题,有时也称"古乐府"。
台省 [相关解释]
1.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南北朝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台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2.唐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台省"。
司马 [相关解释]
1.官名。相传少昊始置。周时为六卿之一,曰夏官大司马。掌军旅之事『武帝元狩四年改太尉为大司马◇汉因之,旋又改名太尉,南北朝与大将军并称二大,至隋废◇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马。 2.官名。《周礼》夏官大司马之属官,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其后汉宫门及大将军﹑将军﹑校尉属官,都有司马。边郡亦置千人司马,专主兵事,不治民。魏晋以后,州刺史带将军开府者,置府僚司马。至隋废州府之任,无复司马,而有治中。唐制,节度使属僚有行军司马。又于每州置司马,以安排贬谪或闲散的人◇世称
吴子 [相关解释]
1.对战国卫人吴起的敬称。 2.南北朝时北人对南人的蔑称。
四姓 [相关解释]
1.指四个姓氏。自汉以来,历代多有以四个名门贵族的姓氏合称为四姓的。如东汉明帝时外戚有樊﹑郭﹑阴﹑马四姓(见《后汉书.明帝纪》李贤注);三国蜀有焦﹑娄﹑孟﹑毛四姓(见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吴有朱﹑张﹑顾﹑陆四姓(见《文选.陆机》李善注);晋广陵郡有雷﹑蒋﹑谷﹑鲁四姓(见《晋书.刘颂传》);唐有崔﹑卢﹑李﹑郑四姓(见《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等。 2.南北朝世族,以郡望或官位分为甲﹑乙﹑丙﹑丁四等,谓之四姓。 3.泛指名门贵族。
四神纹 [相关解释]
1.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神像组成的纹饰『代多用作瓦当﹑铜镜﹑墓室和葬具上的装饰。两晋﹑南北朝至唐代初年甚为流行。
围棋 [相关解释]
中国传统棋种。春秋时已较普及。两人对局,由执黑棋者先行,双方在纵横各十九道的棋盘上轮流下子。终局时将实有空位和子数相加计算,或单记空位,多者为胜。基本着法简单,但变化深奥复杂。在南北朝时期先后传入朝鲜、日本等地,19世纪80年代传向欧美各国。
圆周率 [相关解释]
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π表示。中国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求得π≈314,称为徽率。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算出31415926<π<31415927,并以227作为约率,355113为密率。近代电子计算机出现后,π的近似值精确度大大提高。已经证明π是无理数,也是超越数。
地胄 [相关解释]
1.南北朝时,称皇族帝室为天潢,世家豪门为地胄◇亦泛指门第。
地论宗 [相关解释]
1.佛教流派之一。从所奉《十地论》得名。《十地论》是《十地经》的释论。本宗所习为世亲之释论。南北朝时此宗颇盛,到中唐华严宗兴,此宗逐渐废退。
埭程 [相关解释]
1.过堰钱。古时在江河水流湍急﹑船路险阻处设埭﹐用牛或人力助船过埭﹐借以收税﹐南北朝叫牛埭税﹐唐代称埭程。
士族 [相关解释]
又称世族”。东汉后期在地主阶级中逐渐形成的大姓豪族。在政治、经济各方面享有特权。士族势力在南北朝时最盛,至唐末消亡。
士籍 [相关解释]
1.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士族的名籍谱系。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 2.各地科考应试士人的名籍簿。参阅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置士籍》﹑《续文献通考.选举一》。 3.明洪武二十一年命进士立石题名于太学,以记载进士名籍,称士籍。唐代称进士登科记,宋代称进士小录。参阅《续文献通考.选举二》。
大岘 [相关解释]
1.山名。在山东省临胊县东南﹐即穆陵关﹐旧称齐地天险。东晋刘裕攻南燕慕容超﹐南燕大将公孙五楼谓宜断据大岘﹐坚壁清野﹐以绝晋军之资﹐超不从。即此山。见《宋书.武帝纪上》◇泛指险关。 2.山名。在安徽省含山县﹐又名赤焰山。南北朝时与小岘并为军争之地。
太医 [相关解释]
1.古代宫廷中掌管医药的官员。周官有医师﹐秦汉有太医令丞﹐魏﹑晋﹑南北朝沿置。隋置太医署令。宋有医官院﹐金改称太医院﹐置提点为长官。明清相沿﹐长官称为院使。亦以泛称皇家医生。宋元以后用为对一般医生的敬称。
奉朝请 [相关解释]
1.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代退职大臣﹑将军和皇室﹑外戚多以奉朝请名义参加朝会。晋代以奉车﹑驸马﹑骑三都尉为奉朝请﹐南北朝设以安置闲散官员﹐隋初罢之﹐另设朝请大夫﹑朝请郎﹐为文散官。
宇文周 [相关解释]
1.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称。
客女 [相关解释]
1.古代身份较婢女略高的妇女。南北朝时已有此称谓。其社会地位和所受待遇与部曲相同,一经主人放免,即成平民。
寒食散 [相关解释]
1.古代药名。服后宜吃冷食,故名。配剂中主要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等五种矿石,因又称五石散。相传其方始于汉代,魏晋南北朝名士服用此散,成为一时的风气。往往有服后残废致死的。
小岘 [相关解释]
1.山名。在安徽省含山县。南北朝时与大岘山同为军事要冲。
尔绵 [相关解释]
1.复姓。南北朝时有尔绵氏。见《周书.段永传》。
尚书省 [相关解释]
1.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称中台。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清制同。
属名 [相关解释]
1.谓南北朝时各地民众为避免重役而投靠士族作附隶。
山向 [相关解释]
1.旧时看风水的所定的坟茔方位。据说山向的吉凶,与年月日有关。《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刘猛进墓志》"即以其年建子之月三日丙寅穸乎南海郡西北朝亭东一里半,坟向艮宫,厥名甲寅之墓。"此即山向之说。 2.晋代竹林七贤中山涛﹑向秀的并称。
山水画 [相关解释]
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山胡 [相关解释]
1.即稽胡。古族名。又称步落稽。源于南匈奴。南北朝时,居今山西﹑陕西北部山谷间。 2.鸟名。又名"山呼"﹑"珊瑚"。
岛夷 [相关解释]
1.古指我国东部近海一带及海岛上的居民。 2.南北朝时南北双方封建统治者各以正统自居,互相诋毁,北朝称南朝为岛夷。 3.指倭寇。亦泛称外国侵略者‖有鄙视意。
市令 [相关解释]
1.古官名。掌管市场。战国时楚国有市令之官。见《史记。循吏列传》『于长安东﹑西两市各置市令一人,属京兆尹。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食货志下》。南北朝亦各有市令。见《魏书.李裔传》﹑《南齐书.东昏侯纪》。唐时各都督府﹑州及三千户以上的县皆置市令,不满三千户的县,若地处要路而交易繁盛者,亦听依三千户法置之。见《新唐书.百官志四》﹑宋王溥《唐会要.市》。 2.司市官颁布的教令。
师氏 [相关解释]
1.周代官名。掌辅导王室,教育贵族子弟以及朝仪得失之事。南北朝时北周亦曾置此官。 2.指学官或教师。 3.女师。指抚育古代贵族女子并教授其女德者。
幢主 [相关解释]
1.南北朝及隋的武官。负责宿卫或统兵。始于刘宋末年。官品代有不同,北周为七品,北齐及隋为从九品。 2.出资建立经幢的人。
干僮 [相关解释]
1.南北朝时为官吏服役的僮仆。
库娄 [相关解释]
1.亦作"库楼"。古星名。 2.南北朝时期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国名。
库木吐喇千佛洞 [相关解释]
又称库木土拉石窟”。在新疆库车县城西南。开凿于公元3世纪,洞窟内壁画最早属于南北朝。现存七十二窟,窟内塑像全毁,壁画保存较完整,主要是盛唐时期的作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府板 [相关解释]
1.晋南北朝时,诸王﹑三公及将军开府者,得自委任属官,其授官之辞书于板上,故开府者授官称"府板"。
庶子 [相关解释]
1.周代司马的属官。掌诸侯﹑卿大夫之庶子的教养等事。秦因之,置中庶子﹑庶子员『以后为太子属官。两晋﹑南北朝称中庶子﹑庶子。隋﹑唐以后,改称左右庶子。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2.旧时指嫡子以外的众子;亦指妾所生之子。 3.战国时秦国隶属于有爵者的服役之人。
康居 [相关解释]
1.古西域国名。东界乌孙,西达奄蔡,南接大月氏,东南临大宛,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王都卑阗城。北部是游牧区,南部是农业区。南部城市较多,有五小王分治『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康居王迎匈奴郅支单于居康居东部合力对抗乌孙。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率军入康居,击杀郅支单于。东汉时,栗弋﹑严﹑奄蔡均为康居属国。晋武帝泰始中(公元265-274),遣使献善马,南北朝时,役属于嚈哒。 2.唐羁縻都督府名。永徽时在康国置,故地在今苏联乌兹别克撒马尔罕城。约公元八世纪中叶后,
律诗 [相关解释]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初期。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五言、七言两体较常见,简称五律、七律。偶有六言体,简称六律。每首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
志怪 [相关解释]
1.记述怪异之事。古典小说的一类。盛于魏晋﹑南北朝。
总管 [相关解释]
武官名『末南北朝以都督统州之军事,并总揽或与刺史治州之政事。北周始改此称。隋代至唐代初在各州设总管,边镇和大州设大总管,均系地方军政长官,后又恢复都督称,但统兵出征之将帅仍为总管。北宋时总管仍系地方军政长官,分别由节度使、知府、知州兼任。辽金元时总管兼管军民。清代时在东三省、新疆及围场设总管,为率军驻防之长官。
扬都 [相关解释]
1.南北朝时称建康为扬都。 2.指扬州。
抚军 [相关解释]
1.谓太子从君出征。 2.官名。将军称号。三国魏文帝封司马懿为抚军将军。其后晋﹑南北朝皆有此称﹐省称抚军。 3.官名。明清时巡抚的别称。
散乐 [相关解释]
1.古代乐舞名。原指周代民间乐舞。南北朝后,成为"百戏"的同义语。 2.宋元以后指民间艺人。亦指民间剧团。
散官 [相关解释]
1.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与职事官相对而言『制﹐朝廷对大僚重臣于本官之外加赐名号﹐而实无官守。魏﹑晋﹑南北朝因之。隋代始定散官之制。唐﹑宋﹑金﹑元因之。文散官有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光禄大夫等;武散官有骠骑将军﹑辅国将军﹑镇国将军等。其品秩之高下﹐待遇之厚薄﹐各代不一。
散药 [相关解释]
1.魏﹑晋﹑南北朝士大夫喜欢服用一种烈性药,服后须走动以散发药性,谓之"散药"。
散骑常侍 [相关解释]
1.官名。秦汉设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三国魏时将其并为一官,称"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晋以后,增加员额,称员外散骑常侍,或通直散骑常侍,往往预闻要政。南北朝时属集书省,隋代属门下省,唐代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在门下省者称左散骑常侍,在中书省者称右散骑常侍。虽无实际职权,仍为尊贵之官,多用为将相大臣的兼职。宋代不常置,金元以后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下》﹑《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三》。
斗百草 [相关解释]
也称斗草”。游戏。以花草名相对,如狗耳草对鸡冠花,以答对精巧者为胜。原为端午习俗。端午踏青归来,带回名花异草,以花草种类多、品种奇为比赛对象。此习早在南北朝时已形成◇世由此衍生出不用实物,而以花草名相对。
斗百草(斗dòu) [相关解释]
也称斗草”。游戏。以花草名相对,如狗耳草对鸡冠花,以答对精巧者为胜。原为端午习俗。端午踏青归来,带回名花异草,以花草种类多、品种奇为比赛对象。此习早在南北朝时已形成◇世由此衍生出不用实物,而以花草名相对。
杂曲 [相关解释]
1.乐府歌曲名。大多为汉至南北朝时民间作品。
杏花村 [相关解释]
1.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泛指卖酒处。 2.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安徽省贵池县城西。向以产酒著名。 3.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山西省汾阳县东,相传自南北朝以来,即以产"汾酒"著名。 4.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板官 [相关解释]
1.晋﹑南北朝时,诸王及大臣得自委任属官,在板上书授官之辞,谓之"板官"。
板行 [相关解释]
1.晋﹑南北朝大臣任命僚属谓之"板行",以示与朝廷诏授有别。 2.雕板印刷发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