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0 查到相关南阳的内容。
带有南阳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真
[相关解释]
1.道教尊崇的七位真人。(1)相传汉茅盈﹑茅固﹑茅衷兄弟隐于茅山得道成仙,后晋之杨羲﹑许穆﹑许翙及唐之郭崇真皆于茅山得道,因合称"七真"。唐陆龟蒙《和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一"一片轻帆背夕阳,望三峰拜七真堂。"自注"三茅﹑二许﹑一杨﹑一郭,是为七真。"唐齐己《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2)指张紫阳﹑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白紫清﹑刘永年﹑彭鹤林七人,称"南宗七真"。(3)指马丹阳﹑丘长春﹑谭长真﹑刘长生﹑郝广宁﹑王玉阳和孙清静(仙姑)
1.道教尊崇的七位真人。(1)相传汉茅盈﹑茅固﹑茅衷兄弟隐于茅山得道成仙,后晋之杨羲﹑许穆﹑许翙及唐之郭崇真皆于茅山得道,因合称"七真"。唐陆龟蒙《和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一"一片轻帆背夕阳,望三峰拜七真堂。"自注"三茅﹑二许﹑一杨﹑一郭,是为七真。"唐齐己《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2)指张紫阳﹑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白紫清﹑刘永年﹑彭鹤林七人,称"南宗七真"。(3)指马丹阳﹑丘长春﹑谭长真﹑刘长生﹑郝广宁﹑王玉阳和孙清静(仙姑)
三十六郡
[相关解释]
1.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裴髎集解"三十六郡者,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清姚鼐《复谈孝廉书》"按《秦始皇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其二十六年,迄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是已为三十九郡。至秦亡时,或
1.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裴髎集解"三十六郡者,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清姚鼐《复谈孝廉书》"按《秦始皇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其二十六年,迄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是已为三十九郡。至秦亡时,或
东州兵
[相关解释]
1.东汉后期,刘焉占据四川益州,收编南阳﹑三辅等地流民而组成地主豪强军队的名称。参阅《后汉书·刘焉传》。
1.东汉后期,刘焉占据四川益州,收编南阳﹑三辅等地流民而组成地主豪强军队的名称。参阅《后汉书·刘焉传》。
五阳
[相关解释]
1.谓《易》夬卦(r)中的五个阳爻(-)。 2.指城阳﹑南武阳﹑开阳﹑阳都﹑安阳五地;又指山阳﹑广阳﹑汉阳﹑南阳﹑丹阳五郡。
1.谓《易》夬卦(r)中的五个阳爻(-)。 2.指城阳﹑南武阳﹑开阳﹑阳都﹑安阳五地;又指山阳﹑广阳﹑汉阳﹑南阳﹑丹阳五郡。
偷金
[相关解释]
1.《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塞侯直不疑者,南阳人也。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指被诬不辩,久而得白为"偷金"。
1.《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塞侯直不疑者,南阳人也。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指被诬不辩,久而得白为"偷金"。
南四湖
[相关解释]
山东境内的南阳、独山、昭阳和微山四个相联的淡水湖泊的总称。面积1225平方千米。形状狭长,大部分水深不足1米。因洼地积水后不断演变而成。1960年在昭阳湖和微山湖间建二级坝枢纽工程,将全湖分为上下两级。
山东境内的南阳、独山、昭阳和微山四个相联的淡水湖泊的总称。面积1225平方千米。形状狭长,大部分水深不足1米。因洼地积水后不断演变而成。1960年在昭阳湖和微山湖间建二级坝枢纽工程,将全湖分为上下两级。
南州
[相关解释]
1.泛指南方地区。 2.指豫章郡。 3.借指徐穡。 4.指南阳。 5.指两粤。 6.古代州名。唐武德二年,初置南州,宋改南川县。即今四川省南川县。
1.泛指南方地区。 2.指豫章郡。 3.借指徐穡。 4.指南阳。 5.指两粤。 6.古代州名。唐武德二年,初置南州,宋改南川县。即今四川省南川县。
南都
[相关解释]
1.地名。东汉光武帝的故乡在南阳郡,郡治宛在京都洛阳之南,因称宛为南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张衡有《南都赋》﹐李善注引挚虞曰"南阳郡﹐治宛﹐在京之南﹐故曰南都。" 2.明人称南京为南都。如吴应箕记南京召试事,书名为《南都应试记》。
1.地名。东汉光武帝的故乡在南阳郡,郡治宛在京都洛阳之南,因称宛为南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张衡有《南都赋》﹐李善注引挚虞曰"南阳郡﹐治宛﹐在京之南﹐故曰南都。" 2.明人称南京为南都。如吴应箕记南京召试事,书名为《南都应试记》。
南阳
[相关解释]
1.古地名。春秋晋地。 2.古地名。战国齐地。 3.郡名。秦置,包有河南省旧南阳府和湖北省旧襄阳府。
1.古地名。春秋晋地。 2.古地名。战国齐地。 3.郡名。秦置,包有河南省旧南阳府和湖北省旧襄阳府。
南阳三葛
[相关解释]
1.指三国时南阳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人。
1.指三国时南阳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人。
南阳佳气
[相关解释]
1.亦作"南阳气"。 2.东汉光武帝刘秀,南阳人,起兵舂陵,望气术士苏伯阿受王莽派遣到南阳,遥望舂陵,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后用以称帝王之气。
1.亦作"南阳气"。 2.东汉光武帝刘秀,南阳人,起兵舂陵,望气术士苏伯阿受王莽派遣到南阳,遥望舂陵,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后用以称帝王之气。
南阳市
[相关解释]
在河南省西南部、焦枝铁路线上,滨临白河。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48年设市。人口428万(1995年)。丝绸工业发达,特产南阳绸、南阳玉。名胜古迹有卧龙岗武侯祠、医圣祠(内有张仲景墓)、张衡墓。
在河南省西南部、焦枝铁路线上,滨临白河。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48年设市。人口428万(1995年)。丝绸工业发达,特产南阳绸、南阳玉。名胜古迹有卧龙岗武侯祠、医圣祠(内有张仲景墓)、张衡墓。
卧龙岗
[相关解释]
1.地名。在河南省南阳市西。相传为汉末诸葛亮隐居处。唐宋时建祠以作纪念。元初遭兵燹﹐殿宇焚毁﹐大德年间重建。清康熙时﹐南阳郡守在祠内发现前人题咏"卧龙岗十景"的石刻﹐依石刻筑成雄伟壮观的建筑群。祠内碑刻甚多﹐有宋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等。解放后已将西院辟为博物馆﹐并在东部新建汉画馆和汉碑亭。
1.地名。在河南省南阳市西。相传为汉末诸葛亮隐居处。唐宋时建祠以作纪念。元初遭兵燹﹐殿宇焚毁﹐大德年间重建。清康熙时﹐南阳郡守在祠内发现前人题咏"卧龙岗十景"的石刻﹐依石刻筑成雄伟壮观的建筑群。祠内碑刻甚多﹐有宋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等。解放后已将西院辟为博物馆﹐并在东部新建汉画馆和汉碑亭。
召父杜母
[相关解释]
1.指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他们都曾为南阳太守,且皆有善政,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故南阳人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见《汉书.循吏传.召信臣》﹑《后汉书.杜诗传》◇因以"召父杜母"。为颂扬地方官政绩的套语。
1.指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他们都曾为南阳太守,且皆有善政,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故南阳人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见《汉书.循吏传.召信臣》﹑《后汉书.杜诗传》◇因以"召父杜母"。为颂扬地方官政绩的套语。
啸诺
[相关解释]
1.《后汉书.党锢传序》"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二郡又为謡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谓为官不办事只坐啸画诺而已◇以"啸诺"喻为官清闲,无事可做。
1.《后汉书.党锢传序》"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二郡又为謡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谓为官不办事只坐啸画诺而已◇以"啸诺"喻为官清闲,无事可做。
图们市
[相关解释]
在吉林省东北部、图们江西岸,长图、牡图两铁路在境内相交。1965年设市。人口14万(1995年)。为中朝边境的重要城市,隔图们江与朝鲜北部南阳相对。
在吉林省东北部、图们江西岸,长图、牡图两铁路在境内相交。1965年设市。人口14万(1995年)。为中朝边境的重要城市,隔图们江与朝鲜北部南阳相对。
地负涵
[相关解释]
1.谓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1.谓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坐啸
[相关解释]
1.亦作"坐啸"。 2.闲坐吟啸。东汉成瑨少修仁义,笃学,以清名见,任南阳太守,用岑晊(字公孝)为功曹,公事悉委岑办理,民间为之谣曰"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见《后汉书.党锢传序》◇因以"坐啸"指为官清闲或不理政事。
1.亦作"坐啸"。 2.闲坐吟啸。东汉成瑨少修仁义,笃学,以清名见,任南阳太守,用岑晊(字公孝)为功曹,公事悉委岑办理,民间为之谣曰"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见《后汉书.党锢传序》◇因以"坐啸"指为官清闲或不理政事。
填讳
[相关解释]
1.旧时子孙为祖先撰写行状碑志等文字。请人代写祖先名号,称填讳。唐人称题讳。如贞元十五年《徐浩碑》,张式撰,浩次子岘书,碑尾有"表侄前河南府参军张平叔题讳"一行。宋周必大《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末题"通直郎田橡填讳"。元《麻衣子神字铭》有"南阳贡士李珩填讳"字样。参阅清王芑孙《碑版广例·碑用他人填讳书名例》。
1.旧时子孙为祖先撰写行状碑志等文字。请人代写祖先名号,称填讳。唐人称题讳。如贞元十五年《徐浩碑》,张式撰,浩次子岘书,碑尾有"表侄前河南府参军张平叔题讳"一行。宋周必大《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末题"通直郎田橡填讳"。元《麻衣子神字铭》有"南阳贡士李珩填讳"字样。参阅清王芑孙《碑版广例·碑用他人填讳书名例》。
大被
[相关解释]
1.《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孟仁卒"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孟宗﹞少从南阳李肃学。其母为厚褥大被﹐或问其故﹐母曰'小儿无德致客﹐学者多贫﹐故为广被﹐庶可得与气类接。'"后用为招贤接友之典实。 2.后汉姜肱性友爱﹐与弟仲海﹑季江俱以孝着称。弟兄三人为慰母心﹐常同被而眠。见《后汉书.姜肱传》◇世遂以"大被"比喻弟兄友爱。
1.《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孟仁卒"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孟宗﹞少从南阳李肃学。其母为厚褥大被﹐或问其故﹐母曰'小儿无德致客﹐学者多贫﹐故为广被﹐庶可得与气类接。'"后用为招贤接友之典实。 2.后汉姜肱性友爱﹐与弟仲海﹑季江俱以孝着称。弟兄三人为慰母心﹐常同被而眠。见《后汉书.姜肱传》◇世遂以"大被"比喻弟兄友爱。
宛叶
[相关解释]
1.二古邑的并称。宛,即今南阳;叶,在今叶县南。
1.二古邑的并称。宛,即今南阳;叶,在今叶县南。
宛洛
[相关解释]
1.二古邑的并称。即今之南阳和洛阳。常借指名都。
1.二古邑的并称。即今之南阳和洛阳。常借指名都。
宛郢
[相关解释]
1.二古邑的并称。宛,即今之南阳;郢,在今湖北江陵一带。
1.二古邑的并称。宛,即今之南阳;郢,在今湖北江陵一带。
岑参(约715-770)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天宝年间进士。曾两次出塞,往来于安西、北庭◇入朝任右补阙。官至嘉州刺史。是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与高齐名,并称高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其代表作。有《岑嘉州诗集》。
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天宝年间进士。曾两次出塞,往来于安西、北庭◇入朝任右补阙。官至嘉州刺史。是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与高齐名,并称高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其代表作。有《岑嘉州诗集》。
府丞鱼
[相关解释]
1.《后汉书.羊续传》"拜续为南阳太守……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后因以喻下属之贿赠。
1.《后汉书.羊续传》"拜续为南阳太守……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后因以喻下属之贿赠。
张仲景(约150-219)
[相关解释]
东汉医学家。名机,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创用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体现了理、法、方、药的一系列辨证施治原则,提出了三因致病说◇世尊其为医圣”。
东汉医学家。名机,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创用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体现了理、法、方、药的一系列辨证施治原则,提出了三因致病说◇世尊其为医圣”。
张巡(709-757)
[相关解释]
唐代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开元进士。安史之乱时,他任真源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县),抵抗叛军◇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与太守许远共同作战,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依靠军民坚守数月不屈。睢阳失守后,遭杀害。
唐代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开元进士。安史之乱时,他任真源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县),抵抗叛军◇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与太守许远共同作战,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依靠军民坚守数月不屈。睢阳失守后,遭杀害。
张衡(78-139)
[相关解释]
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曾在洛阳就读于太学。曾任南阳郡主簿、郎中、尚书侍郎、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浑象、候风地动仪、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木鸟。研究过圆周率,求得π=10(31622),绘制中国第一幅较完备的星图,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著有《灵宪》、《灵宪图》、《算网论》、《二京赋》、《归田赋》和《四愁诗》等。
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曾在洛阳就读于太学。曾任南阳郡主簿、郎中、尚书侍郎、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浑象、候风地动仪、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木鸟。研究过圆周率,求得π=10(31622),绘制中国第一幅较完备的星图,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著有《灵宪》、《灵宪图》、《算网论》、《二京赋》、《归田赋》和《四愁诗》等。
张黑女墓志
[相关解释]
全称《魏故南阳张府君墓志》,也称《张玄墓志》。北魏石刻。正书。镌立于公元531年。原石久佚,清道光间始以旧拓本现世。书法结体扁方有隶意,朴茂渊雅,神采飞扬。
全称《魏故南阳张府君墓志》,也称《张玄墓志》。北魏石刻。正书。镌立于公元531年。原石久佚,清道光间始以旧拓本现世。书法结体扁方有隶意,朴茂渊雅,神采飞扬。
无人问津
[相关解释]
1.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语出晋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遂无问津者。"
1.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语出晋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遂无问津者。"
有吕
[相关解释]
1.古国名。姜姓。传为四岳之后。其国故址在今河南南阳西。春秋初年为楚国所灭。有﹐词头。
1.古国名。姜姓。传为四岳之后。其国故址在今河南南阳西。春秋初年为楚国所灭。有﹐词头。
毛子檄
[相关解释]
1.《后汉书.刘平王望等传序》"庐江毛义少节﹐家贫﹐以孝行称。南阳人张奉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适至﹐以义守令﹐义奉檄而入﹐喜动颜色。奉者﹐志尚士也﹐心贱之﹐自恨来﹐固辞而去。及义母死﹐去官行服……后举贤良﹐公车征﹐遂不至。张奉叹曰'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斯盖所谓"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者也。'"后因以"毛子檄"为孝子不贪利禄﹐只为养亲而出仕之典实。
1.《后汉书.刘平王望等传序》"庐江毛义少节﹐家贫﹐以孝行称。南阳人张奉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适至﹐以义守令﹐义奉檄而入﹐喜动颜色。奉者﹐志尚士也﹐心贱之﹐自恨来﹐固辞而去。及义母死﹐去官行服……后举贤良﹐公车征﹐遂不至。张奉叹曰'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斯盖所谓"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者也。'"后因以"毛子檄"为孝子不贪利禄﹐只为养亲而出仕之典实。
羊续悬鱼
[相关解释]
1.《后汉书.羊续传》"续为南阳太守……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所悬者,以杜其意。"后因用"羊续悬鱼"作为居官清廉﹑拒绝受贿的典故。
1.《后汉书.羊续传》"续为南阳太守……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所悬者,以杜其意。"后因用"羊续悬鱼"作为居官清廉﹑拒绝受贿的典故。
褰帷露冕
[相关解释]
1.汉郭贺为荆州刺史,治有殊政。明帝到南阳巡狩,赐三公之服,并敕其巡视部属时,"去襜帷,使百姓见其容服",以彰有德,而示荣宠。事见《后汉书.郭贺传》◇遂以"褰帷露冕"为帝王对有政绩官吏的恩宠之典。
1.汉郭贺为荆州刺史,治有殊政。明帝到南阳巡狩,赐三公之服,并敕其巡视部属时,"去襜帷,使百姓见其容服",以彰有德,而示荣宠。事见《后汉书.郭贺传》◇遂以"褰帷露冕"为帝王对有政绩官吏的恩宠之典。
诸葛庐
[相关解释]
1.诸葛亮隐居时的草庐。 2.名胜古迹名。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南卧龙岗武侯祠内﹐建筑别致﹐景色幽雅。附近尚有三顾堂﹑躬耕亭等胜迹。
1.诸葛亮隐居时的草庐。 2.名胜古迹名。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南卧龙岗武侯祠内﹐建筑别致﹐景色幽雅。附近尚有三顾堂﹑躬耕亭等胜迹。
赵紫阳(1919- )
[相关解释]
河南滑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滑县县委书记、南阳地委书记。建国后,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区委书记、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1989年4月对北京发生的政治动乱采取纵容和支持的态度,助长了动乱的发展。6月被撤销职务。
河南滑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滑县县委书记、南阳地委书记。建国后,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区委书记、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1989年4月对北京发生的政治动乱采取纵容和支持的态度,助长了动乱的发展。6月被撤销职务。
钳卢
[相关解释]
1.汉蓄水工程名。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南『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主持下所筑。累石为堤﹐旁开六石门以调节水势﹐溉田达三万顷。东汉光武帝时杜诗为南阳太守﹐征集民工﹐复加疏浚﹐大为民便◇代屡有兴废。
1.汉蓄水工程名。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南『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主持下所筑。累石为堤﹐旁开六石门以调节水势﹐溉田达三万顷。东汉光武帝时杜诗为南阳太守﹐征集民工﹐复加疏浚﹐大为民便◇代屡有兴废。
阴后石
[相关解释]
1.阴后﹐东汉光武帝后阴丽华。据《清一统志.南阳府二》载﹐阴皇后宅在新野县东北﹐有捣衣石存焉。阴后石当指此。
1.阴后﹐东汉光武帝后阴丽华。据《清一统志.南阳府二》载﹐阴皇后宅在新野县东北﹐有捣衣石存焉。阴后石当指此。
陵母知兴
[相关解释]
1.《汉书.王陵传》﹕"王陵﹐沛人也……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陵卒从刘邦定天下◇因以"陵母知兴"为识大局知兴亡的典故。
1.《汉书.王陵传》﹕"王陵﹐沛人也……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陵卒从刘邦定天下◇因以"陵母知兴"为识大局知兴亡的典故。
露冕
[相关解释]
1.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 2.晋陈寿《益都耆旧传》﹕"郭贺拜荆州刺史。明帝(汉明帝)巡狩到南阳﹐特见嗟叹﹐赐以三公之服﹐黼黻旒冕﹐敕去幨露冕﹐使百姓见此衣服﹐以彰其德。"后遂成为官员治政有方﹑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
1.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 2.晋陈寿《益都耆旧传》﹕"郭贺拜荆州刺史。明帝(汉明帝)巡狩到南阳﹐特见嗟叹﹐赐以三公之服﹐黼黻旒冕﹐敕去幨露冕﹐使百姓见此衣服﹐以彰其德。"后遂成为官员治政有方﹑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