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双调的内容。
带有双调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剪梅 [相关解释]
①词牌名。双调,六十字,押平声韵。②曲牌名。属南曲南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的半阕相同,也有与全阕相同的。用作引子。
东风第一枝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一百字。仄韵。一般为前段九句,后段八句;亦有前段十句﹑后段八句者。用韵亦略有别。共有四体。参阅《词谱》卷二八。 2.曲牌名。《南九宫目录》"越调引子"有此曲。《十三调南曲音节谱》"大石调"中《金菊对芙蓉》,一名《东风第一枝》。
临江仙 [相关解释]
①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押平声韵。②曲牌名。南曲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六十字体的半阕相同。用作引子。
于飞乐 [相关解释]
1.词牌名。一名鸳鸯怨曲,双调,七十二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卷十六。 2.曲牌名。高平调。见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五供养 [相关解释]
1.佛教密宗指涂香﹑供花﹑烧香﹑饭食﹑灯明等五种供养物。参阅《苏悉地羯啰经》卷上。 2.曲牌名。双调,四十九字。
人月圆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又名青衫湿。始创于宋王诜,因其词中有"人月圆时"句,故名。双调四十八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2.曲牌名。南曲大石调﹑北曲黄钟宫均有同名曲牌。字数与词牌不同。
何满子 [相关解释]
1.唐玄宗时著名歌者。又名何满。 2.舞曲名∥,也写作"河"。以歌者何满子而得名。 3.词牌名。单调六言六句,共三十六字,或第三句多一字;又双调七十四字。均平韵。见清万树《词律》卷二。
侧犯 [相关解释]
1.犹冒犯。 2.词牌名。唐人以宫犯羽为侧犯。宋周邦彦创为此调。双调,七十七字,仄韵。亦有七十六字者。
入塞 [相关解释]
1.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军人从边塞返归的情景。 2.词调名。调名本古乐府横吹曲《入塞》辞,双调,五十二字。参阅《词谱》卷九。
八六子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平韵﹐起八十八字至九十三字﹐共六体。唐杜牧有《八六子》词。宋秦观《八六子》词有"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之句﹐故又名《感黄鹂》。《词谱》以为宋词中当以晁补之《八六子.喜秋晴》为正体。
八声甘州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唐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北曲字数﹑格律与词牌字句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而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六丑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一百四十字﹐仄韵﹐宋周邦彦创制。宋周密《浩然斋雅谈》云﹐邦彦所以名此词为六丑﹐以其犯六调﹐声虽美而难唱﹐故以高阳氏之六子﹐皆才而丑相比。明杨慎以其名不雅﹐易名《个侬》。但清王奕清《词谱》于《六丑》之外另收《个侬》﹐为宋廖莹中所作词﹐即以起句"恨个侬无赖"为名。双调一百五十九字﹐仄韵﹐与《六丑》词异。
六幺令 [相关解释]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六幺》﹑《绿腰》。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调羽弦最小﹐节奏繁急﹐故名。其词为双调九十四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黄钟宫者﹐字数与词牌或南曲都不同;属仙吕宫者﹐字数与词牌相同﹐句读略异;都用在套曲中。京剧亦有《六幺令》﹐系吹打曲牌﹐无唱词﹐多用于官员上朝﹑回府时。
减字木兰花 [相关解释]
①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将宋词《木兰花》减去数字而成。上下阕各两句仄声韵转两句平声韵。②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句格律不同于词牌。用于套曲中。
十月桃 [相关解释]
1.桃树的一种。果实呈圆形﹑色青,味甘酸,肉粘着于核。 2.指这种桃的果实。 3.词牌名。宋曾憊《乐府雅词》录无名氏词赋十月桃,即以为调名。宋黄大舆《梅苑》录无名氏词以同调咏十月梅,故亦名《十月梅》。双调,平韵,有九十九﹑九十八字二体。宋张元干有《十月桃》词。
千年调 [相关解释]
1.长远之计。 2.词牌名。双调,仄韵。宋辛弃疾有《千年调》词二首。原名"相思会",因辛词有"刚作千年调"句,故改名。
千秋岁引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八十二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宋王安石有《千秋岁引》词。亦称"千秋万岁"。宋李冠有《千秋万岁》词,较"千秋岁引"多二衬字。参阅《词谱》。
南歌子 [相关解释]
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三字或二十六字,押平声韵。双调五十二字,有平声韵和仄声韵两体。唐代另有《南歌子词》,单调,二十字,押平声韵,即五言绝句。
双调 [相关解释]
1.商调乐律名。 2.填词之格式。词之由前后两阙相叠而成者﹐谓之"双调"﹐有前后同段﹑换头与前后不同之分﹔仅一段者谓之"单调"。
哨遍 [相关解释]
1.词牌名。也称稍徧。双调,有一百六十字﹑二百字﹑二百二字﹑二百三字﹑二百四字数体。见《词谱》卷三九。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般涉调。北曲较常见。
四犯 [相关解释]
1.古代乐曲转调的名称。曲调中宫调犯四调者谓之四犯。唐人以为犯有正﹑旁﹑偏﹑侧四种,即宫犯宫为正犯,宫犯商为旁犯,宫犯角为偏犯,宫犯羽为侧犯。其实宫调可犯商﹑角﹑羽诸调,而十二宫之间则不容相犯。宋姜夔《凄凉犯》词序"凡曲言犯者,谓以宫犯商﹑商犯宫之类。如道调宫'上'字住,双调亦'上'字住,所住字同,故道调曲中犯双调,或于双调曲中犯道调,其他准此。唐人《乐书》云'犯有正﹑旁﹑偏﹑侧。宫犯宫为正,宫犯商为旁,宫犯角为偏,宫犯羽为侧。'此说非也。十二宫所住字各不同﹑不容相犯;十二宫特可犯商﹑角﹑羽耳。"
垂杨 [相关解释]
1.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2.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咏垂杨,后为词牌名。参阅《词谱》卷二八。
塞垣春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有九十五(又分为二)﹑九十六﹑九十八字四体。宋周密放舟西湖采莲叶,探题赋词,改《塞垣春》为《采绿吟》。参见《词谱》卷二五﹑《苹洲渔笛谱》卷一《采绿吟》序。
女冠子 [相关解释]
1.女道士。 2.词牌名。本唐教坊名,后用为词牌。内容多咏女道士。有小令﹑双调﹑长调等。参阅《词谱》卷四。 3.曲牌名。南北曲许多宫调都有同名曲牌。以属南曲黄钟宫,南吕宫,北曲黄钟宫者较常见。
定西番 [相关解释]
1.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双调,正体三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平韵间仄韵。又有四十一字者,前后段皆平韵。参阅《词谱》卷二。
定风波 [相关解释]
1.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以五代欧阳炯所作为正格。双调六十二字,平韵仄韵互用。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醉琼枝》。 2.曲牌名。用于诸宫调及南曲。
尉迟杯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有一○四字﹑一○五字﹑一○六字三体﹐又分仄韵﹑平韵两体。仄韵首见柳永《乐章集》﹐平韵首见晁补之《琴趣外篇》。
尾犯 [相关解释]
1.从犯。 2.词牌名。又名《碧芙蓉》。双调,以九十四字为较常见。仄韵。 3.曲牌名。属南曲中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者。用作引子。南曲中吕宫又有《尾犯序》,与词牌略异,用作过曲。
巫山一段云 [相关解释]
1.形容女子美丽的鬓发或优美的身段。 2.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四十四字,平韵。另一体双调四十六字,上阕平韵,下阕换两仄韵两平韵。
得胜令 [相关解释]
1.曲牌口。亦名德胜令。属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五﹑五﹑五﹑五﹑二﹑五﹑二﹑五(八句)。一般接在双调《雁儿落》曲牌之后,两曲连用或作小令,或用在双调套曲内。
忆江南 [相关解释]
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都押平声韵。
念奴娇 [相关解释]
①词牌名。因唐代天宝时期著名歌女念奴而得名。双调,一百字,押仄声韵,也有押平声韵的。②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属大石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相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在套曲中。
急三枪 [相关解释]
1.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入双调。如昆剧《琵琶记.扫松》张广才所唱"他公婆的亲看见"一曲即是。京剧常用为剧中写信﹑看信﹑寒暄或复述已有明场交代的事件时的伴奏乐曲。 2.对急性子的人的戏称。
怨啼鹃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即《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
怨王孙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又名"忆王孙"。双调,五十三字。参阅清万树《词律》卷六注。参见"忆王孙"。
感恩多 [相关解释]
1.词调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双调,有三九﹑四十字两体。
感皇恩 [相关解释]
1.词调名。本唐教坊曲名。天宝十三载,改金风调《苏莫遮》为《感皇恩》。又名《人南渡》﹑《叠萝花》。其曲有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字等七体。皆双调。参阅《词谱》卷十五。
扬州慢 [相关解释]
词牌名。南宋姜夔自制曲。双调,九十八字,押平声韵。
抛球乐 [相关解释]
1.原为五言六句,唐人抛球催酒时所唱,教坊因以名曲◇用为词牌名。单调三十字者始于刘禹锡,四十字者始于冯延巳,四十二字者见《云谣集杂曲子》无名氏词,皆平韵。至柳永以旧曲名创为新调,始有双调一百八十七字体,仄韵。 2.曲牌名。一名《彩楼春》。属北曲黄钟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
拨不断 [相关解释]
1.曲牌名。又名《续断弦》。北散套双调常用的正曲。南宋时已流行。
拾翠羽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取自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或拾翠羽"句。双调六十八字,前后片各七句,四仄韵。参阅《词谱》卷十六。
拾菜娘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即《瑞鹧鸪》。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换巢鸾凤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南宋史达祖自制曲,因词中有"换巢鸾凤教偕老"句,故名。双调一百字,上阕叶平韵,但末句叶仄韵,下阕全叶仄韵。
摸鱼儿 [相关解释]
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本名《摸鱼子》。双调,一百十六字,押仄声韵。
收江南 [相关解释]
1.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用在双调套曲内。明清传奇用此曲时,往往略有变化。
新水令 [相关解释]
1.曲牌名。南北曲都属双调﹐北曲较常用﹐一般用作双调套曲的第一曲。
望远行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双调。令词始自韦庄﹐慢词始自柳永﹐字句迥异。令词五十三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慢词一百七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六仄韵。参阅《词谱》卷十一。
杏园芳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杏花天 [相关解释]
1.杏花开放时节。指春天。 2.词牌名。有三体,一为五十四字,二为五十五字,三为五十六字,均双调,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3.词牌名。《念奴娇》的别名。
杨花落 [相关解释]
1.词牌《谒金门》的异名。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参阅《词谱》卷五。
极相思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两平韵。
柳含烟 [相关解释]
1.本为唐教坊曲名◇为词牌名。因前蜀毛文锡词中有"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露"句而得名。双调。四十五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柳摇金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参阅《词谱》卷十二。 2.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入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四﹑四﹑五﹑五﹑五﹑四﹑五﹑四﹑四﹑四﹑四﹑六(十二句),第十一句须复唱。大都用为过曲,有时也作为小令。
柳枝 [相关解释]
1.柳树的枝条。 2.古乐府曲调名。又称《杨柳枝》。 3.词调名。又称《杨柳枝》。盖由乐府横吹曲《折扬柳》演变而来。有三体(1)单调,二十八字,四句,句七字。平韵。形似七言绝句,声律较灵活,平仄不拘定。前蜀牛峤《柳枝》词五首即用此调。(2)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以七﹑三﹑七﹑三字为句。平韵。前蜀张泌《柳枝》词即三﹑七﹑三字为句,共三十二实字;另在第一﹑二﹑四句之下各加和声(亦称"和歌")"柳枝",共十二虚字,合为四十四字。参阅清万树《词律》卷一。 4.词曲歌唱时的和声,无义。 5.侍姬名。唐韩愈
柳梢青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有平韵﹑仄韵两体。一为前段六句,后段五句,各三平韵。一为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五句,两仄韵。参阅清万树《词律》卷五。
梁州令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唐教坊大曲有《凉州》,由大曲摘遍而为小令词调,因称《凉州令》,宋以后讹称《梁州令》。双调,有五十字﹑五十二字﹑五十五字三体,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皆属正宫,字句格律相近,而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仅见于诸宫调。
梅花引 [相关解释]
1.《梅花三弄》的别名。 2.词牌名。一名《贫也乐》。双调,五十七字。前段七句,三仄韵,三平韵(又一体为五平韵﹑一叠韵);后段六句,两仄韵,两平韵,一叠韵。 3.词牌名。一名《小梅花》。一百十四字,即五七字体再加一叠。
水仙子 [相关解释]
1.曲牌名。常见者有二,均为北曲。一属双调;另一属黄钟宫,又名《古水仙子》。 2.南宋时西湖游船上歌舞妓的通称。 3.蝌蚪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蝌蚪》。
水调歌头 [相关解释]
词牌名。相传隋炀帝曾作《水调歌》,唐代将它演变为大曲,歌头”当为其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五字,押平声韵。宋代于上下阕中的两个六字句,多兼押仄声韵。也有句句通押同部平仄声韵的。
水龙吟 [相关解释]
①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二字,押仄声韵。也有押平声韵的。②曲牌名。有调无词。为戏曲乐队所用的伴奏乐曲。以唢呐演奏,锣鼓配合。
沙塞子 [相关解释]
1.指生长在塞外沙漠地带的胡人。 2.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前后片各五句,两平韵。也有作四十九字﹑五十字,前后各四句三平韵或三仄韵的。
河渎神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本唐教坊曲名。
沽美酒 [相关解释]
1.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五﹑五﹑七﹑四﹑六(五句)。一般用在双调《太平令》曲牌之前。两曲连用,或作为小令,或用在双调套曲内。
洞仙歌 [相关解释]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洞仙词》﹑《洞中仙》﹑《羽仙歌》等。敦煌写本《云谣集杂曲子》收此调二首,字句格律与宋词异。宋词有令词﹑慢词两体。令词有八十三字或九十三字等,慢词有一百十八字或一百二十六字等,均双调,仄韵。参阅《词谱》卷二十。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正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浣溪沙 [相关解释]
①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四十二字,押平声韵,也有押仄声韵的。②曲牌名。属南曲南吕宫。有二体。一体字句格律与词牌的半阕相同,用作引子;另一体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浪淘沙 [相关解释]
①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本为小曲,单调二十八字,四句,押三平声韵。南唐李煜沿用旧曲名,另创新声,作《浪淘沙令》,为双调五十四字,押平声韵。②曲牌名。南曲越调、北曲双调均有,字句格律与词牌五十四字体半阕相同,但曲调、用途不同。
淋铃 [相关解释]
1.指雨声。 2.即《雨霖铃》。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一百零三字,仄韵。
清商怨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又名《关河令》等。《词谱》卷四"古乐府有《清商曲》辞﹐其音多哀怨﹐故取以为名。周邦彦以晏词有'关河愁思'句﹐更名《关河令》。"双调﹐有四十二字﹑四十三字两体。上下阕各四句﹐三仄韵。又《撷芳词》亦别名《清商怨》﹐与此不同。 2.曲牌名。南曲入越调正曲。
清平调 [相关解释]
1.唐大曲名,后用为词牌。相传唐开元中,李白供翰林,时宫中木芍药盛开,玄宗于月夜赏花,召杨贵妃侍酒,以金花笺赐李白,命进新辞《清平调》,白醉中乃成三章。二十八字,七言绝句,平仄不拘。宋词盖因旧曲名,另创新声。双调五十字,平韵。参阅唐李浚《松窗杂录》﹑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
清江曲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三仄韵。因其为宋苏庠泛舟清江所作,故名。
湘月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即《念奴娇》。宋姜夔有《湘月》词。自注"予度此曲﹐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于双调中吹之。"
满庭芳 [相关解释]
①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或九十六字,有平声韵、仄声韵两体。②曲牌名。南曲、北曲都有。常见的有两体一属南曲中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相同,用作引子;一属北曲中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稍异,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
烛影摇红 [相关解释]
1.灯烛光亮晃动貌。 2.词牌名。双调九十六字,仄韵。 3.曲牌名。属南曲大石调。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的,用为引子。
燕归梁 [相关解释]
1.词牌名。调见宋晏殊《珠玉词》,因词有"双燕归飞繞画堂,似留恋虹梁"句,故名。双调,五十一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2.曲牌名。南曲入正宫引。
燕春台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九十八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瑞鹤仙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又名《一捻红》。双调,仄韵。有一○二字﹑一○三字﹑一百字﹑九十字等多种,常见为一○二字,上阙五十二字,下阙五十字。 2.曲牌名。南曲正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数与词牌前半阙略异,用作引子。
瑞鹧鸪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又名《五拍》﹑《天下乐》﹑《舞春风》﹑《鹧鸪词》等。双调五十六字,平韵。本为七言律诗,因唐人谱为歌词,遂成词调。至宋柳永增添为双调六十四字及八十八字两种。
生查子 [相关解释]
①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双调,四十字,押仄声韵。②曲牌名。属南曲南吕宫。字数格律与词牌的半阕相同,也有与全阕都相同的。用作引子。
留客住 [相关解释]
1.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发展为词牌名。双调,有九十八字﹑九十四字两体,见《词谱》卷二六。 2.古兵器名。一种头端有倒钩的长枪。
疏影 [相关解释]
1.亦作"痚影"。疏朗的影子。 2.词牌名。南宋姜夔自度曲。又名《绿意》﹑《解佩环》。双调一百十字﹐仄韵。
白雪 [相关解释]
1.洁白的雪。 2.比喻白色物。 3.古琴曲名。传为春秋晋师旷所作。 4.喻指高雅的诗词。 5.词调名。宋杨无咎创作。双调九十五字。 6.道教语。指水银。一说指唾液。
眼儿媚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又名《秋波媚》﹑《小阑干》﹑《东风寒》等。双调,四十八字。上阕五句,三平韵;下阕五句,两平韵。 2.曲牌名。南曲,入高大石调引。
破阵乐 [相关解释]
1.唐乐曲名。 2.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双调,一百三十三字,仄韵。 3.曲牌名。
祝英台近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又名《宝钗分》﹑《月底修箫谱》﹑《燕莺语》﹑《寒食词》。双调七十七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2.曲牌名。属南曲越调。字数与同名词调前半阙同。用作引子。
秦楼月 [相关解释]
1.词牌名。此词仿自李白。因词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秦楼月》﹐又名《忆秦娥》。双调﹐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三仄韵﹐一叠句﹐二十一字◇段五句﹐三仄韵﹐一叠句﹐二十五字。
粉蝶儿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七十二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中吕宫,但北曲中较为常见。南曲例见明高明《琵琶记》第二十六出,北曲例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緑头鸭 [相关解释]
1.雄性野鸭。头和颈部为绿色,故名。 2.唐教坊曲名。又词牌名。亦称《多丽》﹑《鸭头绿》。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三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红情 [相关解释]
1.犹言艳丽的情趣。 2.词牌名。又名《暗香》。双调,九十七字,仄韵。
红窗睡 [相关解释]
1.亦名"红窗听"。 2.词牌名。双调﹐五十三字,仄韵。宋柳永﹑晏殊均有此词。
红窗迥 [相关解释]
1.亦名"红窗影"。 2.词牌名。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红芍药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八十九字,仄韵。宋王观有此词。 2.曲牌名。属南吕调。明汤显祖《邯郸记》﹑清李渔《笠翁十种曲》﹑清洪升《长生殿》等均有此曲。
纱窗恨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有四十一字﹑四十二字两体。原为唐教坊曲名。前蜀毛文锡词有"月照纱窗,恨依依"句,故名。参阅《词谱》卷四。
菩萨蛮 [相关解释]
①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均押两仄声韵转押两平声韵。②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相同。用在套曲中。
蓦山溪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又名《上阳春》。双调八十二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属大石调。字数均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在套曲中。
虞美人 [相关解释]
①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五十六字或五十八字。上下阕均两仄声韵转两平声韵。②曲牌名。南曲南吕宫、北曲正宫均有。南曲较为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半阕相同,用作引子。
蝶恋花 [相关解释]
①词牌名。初名《鹊踏枝》。双调,六十字,押仄声韵。②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句格律与词牌的半阕相同,用于套曲中。
行香子 [相关解释]
1.词牌名。《中原音韵》﹑《太平乐府》俱注双调。六十六字。此调以宋晁(晁补之)词﹑苏(苏轼)词﹑秦(秦观)词﹑韩(韩玉)词为正体,而韩词一体,填者颇少。参阅《词谱》卷十四。 2.曲牌名。南曲入中吕宫行,北曲入双角只曲。
西江月 [相关解释]
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五十字。唐五代词本为不同韵部的平仄声韵相押,宋代以后词上下阕各用两平声韵,最末转押仄声韵,但须同部韵相押。
解连环 [相关解释]
1.《战国策.齐策六》"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后以"解连环"比喻解决难题。 2.词牌名。又名《望梅》﹑《杏梁燕》。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
谢池春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又名《风中柳》﹑《高丽史》﹑《风中柳令》﹑《玉莲花》﹑《卖花声》。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亦有六十四字﹐五仄韵﹐以及六十四字﹐四仄韵的变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