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6 查到相关取水的内容。
带有取水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丹井
[相关解释]
1.丹石之井。 2.炼丹取水的井。
1.丹石之井。 2.炼丹取水的井。
亡机
[相关解释]
1.《庄子.天地》篇载,子贡出游,见一丈人抱瓮入井取水灌畦,功效甚微,建议他用机械抽水灌溉,丈人忿然作色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后称抱朴守真,不存巧诈之心为"亡机"。
1.《庄子.天地》篇载,子贡出游,见一丈人抱瓮入井取水灌畦,功效甚微,建议他用机械抽水灌溉,丈人忿然作色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后称抱朴守真,不存巧诈之心为"亡机"。
取水
[相关解释]
1.古代一种祭祀的礼仪。在月下用铜镜收取露水,以示明洁之义。语本《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齯明烛共明水"汉郑玄注"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阴阳之洁气也。" 2.壮族斋祭死者的一种礼仪。
1.古代一种祭祀的礼仪。在月下用铜镜收取露水,以示明洁之义。语本《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齯明烛共明水"汉郑玄注"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阴阳之洁气也。" 2.壮族斋祭死者的一种礼仪。
水井
[相关解释]
1.由地面向地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
1.由地面向地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
水提
[相关解释]
1.取水的器具。
1.取水的器具。
水舀
[相关解释]
1.取水的勺子。
1.取水的勺子。
汲道
[相关解释]
1.取水的通道。
1.取水的通道。
泼水难收
[相关解释]
1.相传汉朱买臣因家贫,其妻离去,后买臣富贵,妻又求合。买臣取水泼洒于地,令妻收回,以示夫妻既已离异就不能再合◇用以比喻不可挽回的局面。
1.相传汉朱买臣因家贫,其妻离去,后买臣富贵,妻又求合。买臣取水泼洒于地,令妻收回,以示夫妻既已离异就不能再合◇用以比喻不可挽回的局面。
爪篱
[相关解释]
1.生活用具。金属丝或细篾条等编成﹐有柄﹐用以捞取水中物。
1.生活用具。金属丝或细篾条等编成﹐有柄﹐用以捞取水中物。
筒轮
[相关解释]
1.筒车取水所用的轮盘。
1.筒车取水所用的轮盘。
箪醪投川
[相关解释]
1.相传古有良将﹐得到别人赠送的一箪酒﹐为了表示与部下共享﹐把酒倒在河里﹐让兵士从下游取水饮之。事见汉黄石公《三略.上略》。或以为越王勾践事,见《吕氏春秋.顺民》◇以"箪醪投川"为将领爱抚部下,甘苦与共的典实。
1.相传古有良将﹐得到别人赠送的一箪酒﹐为了表示与部下共享﹐把酒倒在河里﹐让兵士从下游取水饮之。事见汉黄石公《三略.上略》。或以为越王勾践事,见《吕氏春秋.顺民》◇以"箪醪投川"为将领爱抚部下,甘苦与共的典实。
罍洗
[相关解释]
1.古代祭祀或进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罍盛清水,用枓取水洁手,下承以洗。
1.古代祭祀或进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罍盛清水,用枓取水洁手,下承以洗。
草履虫
[相关解释]
原生动物,寡膜纲,草履虫科。单细胞动物。前端钝圆,后端[fk)]1毕嗣2笨诠3笔澄锱4备孛诺5贝趟颗6狈射管7毙『8贝蠛9鄙焖跖荽蟛萋某婕猓形似倒置的草鞋底,故名。全身长满纤毛,用以行动。摄取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作为食料。
原生动物,寡膜纲,草履虫科。单细胞动物。前端钝圆,后端[fk)]1毕嗣2笨诠3笔澄锱4备孛诺5贝趟颗6狈射管7毙『8贝蠛9鄙焖跖荽蟛萋某婕猓形似倒置的草鞋底,故名。全身长满纤毛,用以行动。摄取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作为食料。
象耕鸟耘
[相关解释]
1.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文选.左思》"象耕鸟耘,此之自与。"李善注引《越绝书》"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恒水又东径蓝莫塔,塔边有池……此中空荒无人,群象以鼻取水洒地,若苍梧﹑会稽象耕鸟耘矣。"宋无名氏《五色线.游仙记》"忽到一处,约在瓯阑之间,乃古莽然之墟,象耕鸟耘,人甚知礼,既还复往,沓不可寻。"一说,耕者以象行为法,耘者如鸟之啄食。
1.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文选.左思》"象耕鸟耘,此之自与。"李善注引《越绝书》"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恒水又东径蓝莫塔,塔边有池……此中空荒无人,群象以鼻取水洒地,若苍梧﹑会稽象耕鸟耘矣。"宋无名氏《五色线.游仙记》"忽到一处,约在瓯阑之间,乃古莽然之墟,象耕鸟耘,人甚知礼,既还复往,沓不可寻。"一说,耕者以象行为法,耘者如鸟之啄食。
起水
[相关解释]
1.浮水而起;露出水面。 2.涨水;涨潮。 3.发迹;翻身。 4.犹起岸。 5.汲取水流。
1.浮水而起;露出水面。 2.涨水;涨潮。 3.发迹;翻身。 4.犹起岸。 5.汲取水流。
酃渌
[相关解释]
1.亦作"酃緑"。亦作"酃醲"。 2.美酒名。晋曹摅《赠石崇》诗"饮必酃緑,肴则时鲜。"《晋书.武帝纪》"荐酃渌于太庙。"《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三洲歌》"湘东酃醲酒,广州龙头铛。"按,有二说(1)酃﹑渌二酒的并称。《文选.张协》"乃有荆南乌程"李善注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闲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与湘东酃湖酒,年常献之,世称酃渌酒。"(2)即酃酒。《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陆纳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元胡三省注"衡州,治衡阳县。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緑色,取
1.亦作"酃緑"。亦作"酃醲"。 2.美酒名。晋曹摅《赠石崇》诗"饮必酃緑,肴则时鲜。"《晋书.武帝纪》"荐酃渌于太庙。"《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三洲歌》"湘东酃醲酒,广州龙头铛。"按,有二说(1)酃﹑渌二酒的并称。《文选.张协》"乃有荆南乌程"李善注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闲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与湘东酃湖酒,年常献之,世称酃渌酒。"(2)即酃酒。《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陆纳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元胡三省注"衡州,治衡阳县。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緑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