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3 查到相关可否的内容。
带有可否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旨相公 [相关解释]
1.宋王珪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不建一策,当时目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皇帝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故以此称讽之。见《宋史.王珪传》。
不置可否 [相关解释]
1.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
伤锦 [相关解释]
1.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后因以"伤锦"谓不熟习政事而出任职官必将贻误公务。
制锦 [相关解释]
1.《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皮欲使尹向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后因以"制锦"为贤者出任县令之典。
即鹿无虞 [相关解释]
1.《易.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孔颖达疏"即,就也;虞,谓虞官。如人之田猎,欲从就于鹿,当有虞官助己,商度形势可否,乃始得鹿;若无虞官,即虚入于林木之中。"高亨注"即鹿,犹言从鹿,逐鹿耳。"后因以喻条件不具备而盲目从事,徒劳无功。
可否 [相关解释]
1.可以不可以;能不能。
和同 [相关解释]
1.指春秋时代两个互为对应的常用语⊥谓可否相济,相辅相成;同谓单一不二,无所差异⊥能生物,同无所成。 2.和睦同心。 3.调和。 4.伙同;合伙。 5."和光同尘"的略语。
唯唯 [相关解释]
1.恭敬的应答声。 2.引申为恭顺谨慎之义。 3.应而不置可否貌。 4.相随而行貌。
唯唯否否 [相关解释]
1.语出《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裴髎集解引晋灼曰"唯唯,谦应也;否否,不通者也。"钱锺书《管锥篇.史记会注考证五八》"盖不欲径'否'其说,姑以'唯'先之,聊减峻拒之语气。"后因以"唯唯否否"形容虚与委蛇,佯应而不置可否。
定夺 [相关解释]
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等讨论后再行~。
无所可否 [相关解释]
1.不赞同也不反对。
有案可查 [相关解释]
1.谓有文件可查考。形容证据确凿﹐无可否认。
模棱首 [相关解释]
1.亦作"模棱手"。 2.谓遇事不置可否,处世圆滑的人。
献替可否 [相关解释]
1.同"献可替否"。
盗道 [相关解释]
1.《庄子.胠箧》"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后以"盗道"指盗贼的手段﹑方法和道德。
筮择 [相关解释]
1.择地而筮卜其可否。
试办 [相关解释]
1.试行举办﹐以验可否。
诗阄 [相关解释]
1.将诗书于纸片﹐卷成小团﹐任人拈取﹐据诗意以定可否的一种游戏。
进退可否 [相关解释]
1.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适野 [相关解释]
1.犹言前往野外。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
适野谋 [相关解释]
1.典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后以"适野谋"谓到郊野商议政事。
铁证如山 [相关解释]
1.形容证据确凿﹐不可否认。
阿匼 [相关解释]
1.犹阿邑。无所可否﹐曲意迎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