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2 查到相关史官的内容。
带有史官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主文 [相关解释]
1.指史官。 2.主持考试。 3.用以称主考官。 4.掌管文书;撰拟文稿。 5.用以称掌管文书的人员。 6.谓诗文不直陈而用比兴。 7.法律用语。旧时诉讼判决书上记载判决结论的第一段文字。
书史 [相关解释]
1.记事的史官。亦指掌文书等事的吏员。 2.典籍,指经史一类书籍。
今董狐 [相关解释]
1.唐吴兢的别称。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相传他不避权贵,敢于实录史事,被孔子赞为良史。唐吴兢与刘知几撰《武后实录》,记张昌宗诱张说诬证魏元忠事◇张说为相,屡以情请改。兢辞曰"徇公之请,何名实录。"卒不易。故时人称赞他为"今董狐"。事见《新唐书.吴兢传》。
伎术官 [相关解释]
1.指医官﹑太史官等有某种技艺或术数的官吏。
佚籀 [相关解释]
1.史佚史籀的并称。二人皆周史官。
列传(-zhuàn) [相关解释]
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后为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主要记载帝皇以外的人物事迹。班固撰《汉书》时,取消世家”一类而并入列传,为后世史官所沿袭。也有记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如《明史》中的《四川土司列传》、《外国·日本列传》等。
删书 [相关解释]
1.孔子删订《尚书》之说。据《尚书璇玑钤》称孔子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至秦穆公为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其中一百零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又据《史记.伯夷列传》司马贞索隐引《尚书纬》云孔子得帝魁之《书》三千三百三十篇,删定一百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之刘歆﹑班固﹑扬雄,唐之孔颖达等均尊信孔子删《书》之说,以为《尚书》源于古代史官,经孔子删次成书。但此说后世多有疑议,认为《书纬》及司马贞所引《尚书纬》之说不足据。宋林之奇《尚书集解》称"此说不然"。清顾炎武《日
南史 [相关解释]
1.春秋时齐国的史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后因以为直书史实的良史典型。 2.复姓。见《通志略.氏族四》。
南董 [相关解释]
1.春秋时代齐史官南史﹑晋史官董狐的合称。皆以直笔不讳着称。《宋书.自序》"臣远愧南﹑董﹐近谢迁﹑固﹐以闾阎小才﹐述一代盛典。"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辞宗丘明﹐直归南董。"后用以借称忠于史实的优秀史官。
史官 [相关解释]
1.主管文书﹑典籍,并负责修撰前代史书和搜集记录当代史料的官员。
史家 [相关解释]
1.史官或历史学家。 2.史书流派。
史笔 [相关解释]
1.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2.指修史之笔。 3.指执史笔之人,史官。 4.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
史聃 [相关解释]
1.即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故称。
史职 [相关解释]
1.史官;史官的职务。
史臣 [相关解释]
1.史官。
右史 [相关解释]
1.古代史官名。 2.唐以后为中书省起居舍人的别称。 3.复姓。
司典 [相关解释]
1.掌管典籍。指史官。 2.掌管刑典的官吏。
君史 [相关解释]
1.随侍国君记事的史官。 2.记述君主世系﹑史实的书籍。
周史 [相关解释]
1.周代的史籍。 2.周代的史官。特指老子,因其曾为周之守藏史﹑柱下史。
四史 [相关解释]
1.相传为黄帝的四个史官沮诵﹑仓颉﹑隶首﹑孔甲。 2.《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合称。
太史氏 [相关解释]
1.史官。
奚奴 [相关解释]
1.《周礼.天官.序官》"奚三百人"汉郑玄注"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宦女。"后因称奴仆为"奚奴"。 2.指北方少数民族之为奴者。 3.用作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容彭 [相关解释]
1.古代长寿者的代称。相传黄帝的史官容成公与尧的臣子彭祖,都是古代长寿者,故并称"容彭"。
左传 [相关解释]
书名。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著。纪事起于公元前722年,终于前464年,资料丰富,叙事详明,文笔优美。
左史 [相关解释]
1.官名。周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记行动,右史记言语。见《礼记.玉藻》。一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见《汉书.艺文志》。唐宋曾以门下省之起居郎﹑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为左﹑右史,分别主记事与记言。 2.复姓。楚有左史倚相。见《国语.楚语》。
左言 [相关解释]
1.指异族语言。 2.指外国;外族。 3.《汉书.艺文志》﹑汉郑玄《六艺论》均有右史记事,左史记言之说,后以"左言"为史官的代称。
执简 [相关解释]
1.手持简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后以指任史官﹑御史之职。
日历 [相关解释]
1.历书之类。 2.今指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一年一本﹐每日一页﹐逐日揭去。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摆在桌上的。 3.史官按日记载朝政事务的册子。是史官纂修国史的依据。 4.犹日记。
日録 [相关解释]
1.史书记事的一种体例。记其事并记其时日。 2.指史官按日的记录。 3.犹日记。
旧史氏 [相关解释]
1.即太史。原为史官﹐兼掌星历﹐魏晋以后﹐专掌星历占候。
月历 [相关解释]
1.古代史官预记一月中所须颁行的政事的书册。 2.今指每月一页记日记节气等的历书或挂历。
沙鹿 [相关解释]
1.亦作"沙麓"。 2.古山名。一说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春秋.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杜预注"沙鹿,山名。平阳元城县东有土山。"《公羊传.僖公十四年》"沙鹿崩。沙鹿者何?河上之邑也。"据《后汉书.元后传》载,春秋晋国有史官以为沙麓崩陷乃"阴为阳雄﹐土火相乘"之象﹐断言六百四十五年后宜有圣女兴。因以"沙鹿"作为颂扬皇太后﹑皇后之词。
沮苍 [相关解释]
1.沮诵与苍颉的并称。相传二人为黄帝的史官,始作文字。
沮诵 [相关解释]
1.相传为黄帝的四个史官之一。
珥笔 [相关解释]
1.古代史官﹑谏官上朝,常插笔冠侧,以便记录,谓之"珥笔"。 2.指诉讼。
皇颉 [相关解释]
1.对苍颉的尊称。相传苍颉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制造者。
盲史 [相关解释]
1.《史记.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左为春秋鲁史官,曾为鲁国史书《春秋》作传,世称《左氏传》◇因以"盲史"作为左丘明的代称。
直史 [相关解释]
1.正直的史官;史官的直笔。
直笔 [相关解释]
1.指史官据事直书,无所避忌。
瞽史 [相关解释]
1.乐师与史官的并称。 2.说书的瞎子。
祝册 [相关解释]
1.《书.洛诰》"王命作册,逸祝册。"孔颖达疏"王命有司作策书,乃使史官名逸者祝读此策。"后因称帝王祭祀用的文书为"祝册"。
祝史 [相关解释]
1.祝官﹑史官的合称。 2.司祭祀之官。
科道两衙门 [相关解释]
1.明清时﹐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官署合称"科道两衙门"。
简讨 [相关解释]
1.明代翰林院史官名。本作"检讨"。避崇祯帝讳改。
簪白笔 [相关解释]
1.古时史官﹑谏官入朝﹐或近臣侍从﹐插笔于帽﹐以便随时记录﹑书写◇插白笔﹐为官员冠饰之一。
籀诵 [相关解释]
1.周宣王太史籀与黄帝史官沮诵的并称。传说二人为篆书之祖。
编修 [相关解释]
1.官名。宋代有史馆编修。明清属翰林院,位次修撰,与修撰﹑检讨同为史官。见《历代职官表》卷二三。
良史 [相关解释]
1.优秀的史官。指能秉笔直书﹑记事信而有征者。 2.指信实之史书。
董狐笔 [相关解释]
1.指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在史策上直书晋卿赵盾弑其君的事◇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
螭坳 [相关解释]
1.宫殿螭阶前坳处。朝会时为殿下值班史官所站的地方。
螭头官 [相关解释]
1.唐代史官起居郎﹑起居舍人的别称。
螭头载笔 [相关解释]
1.《新唐书.百官志二》"其后复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阁﹐则夹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因以"螭头载笔"表示史官侍值。
诸史 [相关解释]
1.众史官。 2.各种史书。
载笔 [相关解释]
1.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 2.借指史官。
辛尹 [相关解释]
1.周史官辛甲﹑尹佚的并称。
迁董 [相关解释]
1.汉司马迁和春秋晋史官董狐的并称。
近史 [相关解释]
1.指帝王左右的史官。
邱明 [相关解释]
1.指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着《春秋左氏传》。
隶首 [相关解释]
1.亦作"e首"。 2.黄帝史官,始作算数。亦借指善算数者。
青史氏 [相关解释]
1.古代史官名。着《青史子》五十七篇。 2.泛指史官。
颂德碑 [相关解释]
1.《后汉书.窦章传》"贵人早卒,帝追思之无已,诏史官树碑颂德。"后因称歌颂功德的碑刻为颂德碑。
麟笔 [相关解释]
1.孔子作《春秋》,绝笔于获麟,故称史官之笔为"麟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