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9 查到相关名臣的内容。
带有名臣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路哭
[相关解释]
1.宋范仲淹为相,锐意改革吏治,取诸路监司名册,将不称职者姓名一笔勾去。富弼在其侧云"十二丈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矣!"仲淹回答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见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参政范文正公》。十二丈即范仲淹﹐路为宋代大行政区名;一路哭﹐指一个地区的人民受害。
1.宋范仲淹为相,锐意改革吏治,取诸路监司名册,将不称职者姓名一笔勾去。富弼在其侧云"十二丈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矣!"仲淹回答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见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参政范文正公》。十二丈即范仲淹﹐路为宋代大行政区名;一路哭﹐指一个地区的人民受害。
七王
[相关解释]
1.指七国。 2.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等七个叛乱的诸侯王。 3.南宋追封高宗时抗金诸将韩世忠为蕲王﹑刘安世为鄜王﹑张俊为循王﹑岳飞为鄂王﹑杨存中为和王﹑吴玠为涪王﹑吴璾为信王,合称七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七王》。
1.指七国。 2.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等七个叛乱的诸侯王。 3.南宋追封高宗时抗金诸将韩世忠为蕲王﹑刘安世为鄜王﹑张俊为循王﹑岳飞为鄂王﹑杨存中为和王﹑吴玠为涪王﹑吴璾为信王,合称七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七王》。
三儒
[相关解释]
1.指汉代的董仲舒﹑公孙弘﹑儿宽。《汉书.循吏传序》"唯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儿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一说,指汉代的董仲舒﹑刘向﹑扬雄。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三名儒》。
1.指汉代的董仲舒﹑公孙弘﹑儿宽。《汉书.循吏传序》"唯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儿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一说,指汉代的董仲舒﹑刘向﹑扬雄。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三名儒》。
三十二名臣
[相关解释]
1.指汉明帝图画于南宫云台的东汉开国名臣邓禹﹑吴汉﹑冯异﹑卓茂等三十二人。
1.指汉明帝图画于南宫云台的东汉开国名臣邓禹﹑吴汉﹑冯异﹑卓茂等三十二人。
三臣
[相关解释]
1.古指三公﹑三卿等。 2.泛指重臣。 3.春秋鲁之仲孙﹑叔孙﹑季孙氏称"三臣"。 4.指卫之仲叔圉﹑祝鮠﹑王孙贾。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上.卫三臣》。 5.指南宋末抗元殉节的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
1.古指三公﹑三卿等。 2.泛指重臣。 3.春秋鲁之仲孙﹑叔孙﹑季孙氏称"三臣"。 4.指卫之仲叔圉﹑祝鮠﹑王孙贾。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上.卫三臣》。 5.指南宋末抗元殉节的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
中兴三明
[相关解释]
1.指诸葛恢等东晋三名臣。
1.指诸葛恢等东晋三名臣。
伊莱
[相关解释]
1.伊尹和莱朱的合称。两人都是商汤的名臣。莱朱又称仲虺,相传位左相。
1.伊尹和莱朱的合称。两人都是商汤的名臣。莱朱又称仲虺,相传位左相。
十八学士
[相关解释]
1.唐太宗开文学馆,命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收卒,刘孝孙补入)﹑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令阎立本绘象褚亮题赞∨《十八学士写真图》。参阅《旧唐书.褚亮传》。 2.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吕向﹑咸弇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十八人为学士,命董萼绘象。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元白琫《湛渊静语》卷二。
1.唐太宗开文学馆,命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收卒,刘孝孙补入)﹑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令阎立本绘象褚亮题赞∨《十八学士写真图》。参阅《旧唐书.褚亮传》。 2.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吕向﹑咸弇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十八人为学士,命董萼绘象。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元白琫《湛渊静语》卷二。
叔子
[相关解释]
1.晋名臣羊祜字。祜有治绩,通兵法,博学广闻,镇守荆州时曾以药赠吴将陆抗,抗服之不疑,当时成为美谈◇常用以为典。 2.丈夫的弟弟。俗称"小叔子",与"大伯子"相对而言。
1.晋名臣羊祜字。祜有治绩,通兵法,博学广闻,镇守荆州时曾以药赠吴将陆抗,抗服之不疑,当时成为美谈◇常用以为典。 2.丈夫的弟弟。俗称"小叔子",与"大伯子"相对而言。
名臣
[相关解释]
1.有名的贤臣。
1.有名的贤臣。
四絶
[相关解释]
1.传称四种高超的技艺或难得的事物。(1)南朝陈洪偃貌﹑义﹑诗﹑书号为"四絶"。见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七。(2)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郎馀令》"余令善画,唐秘书省内落星石,薛稷画鹤,贺知章草书,余令凤,相传为四絶。"(3)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庆历中,滕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政成,重修岳阳楼。属范文正公为记,词极清丽,苏子美书石,邵餸篆额,亦皆一时精笔,世谓之'四絶'云。"(4)指《诗经》﹑《楚辞》﹑草书﹑画。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四绝》。 2.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日。详
1.传称四种高超的技艺或难得的事物。(1)南朝陈洪偃貌﹑义﹑诗﹑书号为"四絶"。见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七。(2)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郎馀令》"余令善画,唐秘书省内落星石,薛稷画鹤,贺知章草书,余令凤,相传为四絶。"(3)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庆历中,滕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政成,重修岳阳楼。属范文正公为记,词极清丽,苏子美书石,邵餸篆额,亦皆一时精笔,世谓之'四絶'云。"(4)指《诗经》﹑《楚辞》﹑草书﹑画。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四绝》。 2.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日。详
夹袋中人物
[相关解释]
1.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许国吕文穆公》"公夹袋中有册子﹐每四方替罢谒见﹐必问其有何人才﹐客去随即疏之﹐悉分门类。或有一人而数人称之者﹐必贤也。朝廷求贤﹐取之囊中。故公为相﹐文武百官各称职者﹐以此。"《宋史.施师点传》"师点惓惓搜访人才﹐手书置夹袋中﹐谓蜀去朝廷远﹐人才难以自见﹐蜀士之贤者﹐使各疏其所知﹐差次其才行﹑文学﹐每有除授﹐必列陈之。"后成为收揽人才以备选用的典实。明张居正《答总宪张崌崃言用人》﹕"别楮所荐诸贤﹐皆一时之俊﹐处吾夹袋中宁止朝夕。"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四二﹕"夹袋搜罗海内空﹐
1.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许国吕文穆公》"公夹袋中有册子﹐每四方替罢谒见﹐必问其有何人才﹐客去随即疏之﹐悉分门类。或有一人而数人称之者﹐必贤也。朝廷求贤﹐取之囊中。故公为相﹐文武百官各称职者﹐以此。"《宋史.施师点传》"师点惓惓搜访人才﹐手书置夹袋中﹐谓蜀去朝廷远﹐人才难以自见﹐蜀士之贤者﹐使各疏其所知﹐差次其才行﹑文学﹐每有除授﹐必列陈之。"后成为收揽人才以备选用的典实。明张居正《答总宪张崌崃言用人》﹕"别楮所荐诸贤﹐皆一时之俊﹐处吾夹袋中宁止朝夕。"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四二﹕"夹袋搜罗海内空﹐
宗臣
[相关解释]
1.与君主同宗之臣。 2.世所敬仰的名臣。
1.与君主同宗之臣。 2.世所敬仰的名臣。
序赞
[相关解释]
1.亦作"序赞"。 2.文体名。其形式为简述他人生平,末加赞语。晋袁宏撰有《三国名臣序赞》,北魏李仲尚撰有《前汉功臣序赞》,分别见《文选》卷四七和《魏书》本传。
1.亦作"序赞"。 2.文体名。其形式为简述他人生平,末加赞语。晋袁宏撰有《三国名臣序赞》,北魏李仲尚撰有《前汉功臣序赞》,分别见《文选》卷四七和《魏书》本传。
抚翼
[相关解释]
1.拍击翅膀。比喻奋起。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子布擅名,遭世方扰,抚翼桑梓,息肩江表。"《文选.刘孝标》"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张王抚翼于陈相。"李善注"陈余因张耳抚翼而奋飞。"一说,谓相扶持翼佐,亦通。参阅李周翰注。
1.拍击翅膀。比喻奋起。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子布擅名,遭世方扰,抚翼桑梓,息肩江表。"《文选.刘孝标》"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张王抚翼于陈相。"李善注"陈余因张耳抚翼而奋飞。"一说,谓相扶持翼佐,亦通。参阅李周翰注。
燕许
[相关解释]
1.唐玄宗时名臣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飂的并称。两人皆以文章显世,时号"燕许大手笔"。见《新唐书.苏飂传》。
1.唐玄宗时名臣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飂的并称。两人皆以文章显世,时号"燕许大手笔"。见《新唐书.苏飂传》。
班妾辞辇
[相关解释]
1.《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辇载,沺甝膉'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以"班妾辞辇"称妃嫔之德。
1.《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辇载,沺甝膉'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以"班妾辞辇"称妃嫔之德。
申甫
[相关解释]
1.周代名臣申伯和仲山甫的并称。 2.借指贤能的辅佐之臣。
1.周代名臣申伯和仲山甫的并称。 2.借指贤能的辅佐之臣。
硕公
[相关解释]
1.巨公;名臣。
1.巨公;名臣。
耿贾
[相关解释]
1.东汉初名臣耿弇和贾复的并称。
1.东汉初名臣耿弇和贾复的并称。
耿邓
[相关解释]
1.东汉初名臣耿弇和邓禹的并称。王莽篡汉﹐二人皆起而佐光武定天下。
1.东汉初名臣耿弇和邓禹的并称。王莽篡汉﹐二人皆起而佐光武定天下。
萧车
[相关解释]
1.《汉书.萧育传》"南郡江中多盗贼,拜育为太守。上以育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育入殿受策。"萧车,即萧育乘坐的车,用以指代萧育。
1.《汉书.萧育传》"南郡江中多盗贼,拜育为太守。上以育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育入殿受策。"萧车,即萧育乘坐的车,用以指代萧育。
越石
[相关解释]
1.见"越石父"。 2.指晋代抗敌名臣刘琨。
1.见"越石父"。 2.指晋代抗敌名臣刘琨。
越蠡
[相关解释]
1.指古代越国名臣范蠡。
1.指古代越国名臣范蠡。
辞辇
[相关解释]
1.《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辇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因以"辞辇"为称颂后妃之德的典实。
1.《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辇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因以"辞辇"为称颂后妃之德的典实。
还辇
[相关解释]
1.《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辇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以"还辇"为称颂贤妃之典。
1.《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辇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以"还辇"为称颂贤妃之典。
鄂申
[相关解释]
1.唐开国名臣鄂国公尉迟敬德﹑申国公高士廉的并称。
1.唐开国名臣鄂国公尉迟敬德﹑申国公高士廉的并称。
顾陆
[相关解释]
1.晋顾荣与三国吴陆逊的并称。 2.三国吴名臣顾雍与陆逊的并称。 3.东晋画家顾恺之与南朝宋画家陆探微的并称。
1.晋顾荣与三国吴陆逊的并称。 2.三国吴名臣顾雍与陆逊的并称。 3.东晋画家顾恺之与南朝宋画家陆探微的并称。
龙夷
[相关解释]
1.舜的名臣龙和伯夷的并称。
1.舜的名臣龙和伯夷的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