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 查到相关吐火罗的内容。
带有吐火罗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点
[相关解释]
1.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 2.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kara)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盘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1.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 2.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kara)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盘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吐呼罗
[相关解释]
1.即吐火罗。
1.即吐火罗。
吐火罗
[相关解释]
1.中亚古国名。亦用为地名。我国古代也译作兜佉勒﹑兜呿罗﹑兜沙罗﹑吐呼罗﹑土豁罗﹑睹货罗等。在葱岭西,今阿姆河南一带。公元八世纪为阿拉伯所灭。
1.中亚古国名。亦用为地名。我国古代也译作兜佉勒﹑兜呿罗﹑兜沙罗﹑吐呼罗﹑土豁罗﹑睹货罗等。在葱岭西,今阿姆河南一带。公元八世纪为阿拉伯所灭。
吐火罗语
[相关解释]
1.二十世纪初在我国新疆发现的用中亚婆罗米斜体字母书写的印欧语系的语言。属印欧语系西部语群。有两种方言。初发现时定名为吐火罗语,后来逐渐有人提出异议,遂将吐鲁番﹑焉耆一带残卷所代表的方言定名为焉耆语,而将库车一带残卷所代表的方言定名为龟兹语。但也有学者主张仍保留吐火罗语这个名称,将前者称为吐火罗语a或东吐火罗语,将后者称为吐火罗语b或西吐火罗语。1975年又发现了长达88页的焉耆语残卷《弥勒会见记》剧本,虽仍不全,但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长的一部该语言的文献。
1.二十世纪初在我国新疆发现的用中亚婆罗米斜体字母书写的印欧语系的语言。属印欧语系西部语群。有两种方言。初发现时定名为吐火罗语,后来逐渐有人提出异议,遂将吐鲁番﹑焉耆一带残卷所代表的方言定名为焉耆语,而将库车一带残卷所代表的方言定名为龟兹语。但也有学者主张仍保留吐火罗语这个名称,将前者称为吐火罗语a或东吐火罗语,将后者称为吐火罗语b或西吐火罗语。1975年又发现了长达88页的焉耆语残卷《弥勒会见记》剧本,虽仍不全,但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长的一部该语言的文献。
央匮
[相关解释]
1.即阿魏。源于吐火罗语。一种药用植物﹐可解毒﹑通经﹑祛痰等。
1.即阿魏。源于吐火罗语。一种药用植物﹐可解毒﹑通经﹑祛痰等。
形虞
[相关解释]
1.即阿魏(源于吐火罗语ankwa)。一种可起解毒﹑通经﹑祛痰等作用的药用植物。
1.即阿魏(源于吐火罗语ankwa)。一种可起解毒﹑通经﹑祛痰等作用的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