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君主的内容。
带有君主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十二帝 [相关解释]
1.指上古到泰山封禅的君主。相传上古到泰山封禅者有七十二君。见《史记.封禅书》引管仲语。
七圣 [相关解释]
1.指传说中的黄帝﹑方明﹑昌寓﹑张若﹑謵朋﹑昆阍﹑滑稽七人。 2.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 3.指唐代的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七位君主。 4.道家指高圣玉帝君等七位上仙。 5.佛教以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七品修行阶次为七圣。乃见道后的修行阶次。见《俱舍论.分别贤圣品》。
万寿节 [相关解释]
1.封建时代指君主的生日。
万机主 [相关解释]
1.指君主。
三后 [相关解释]
1.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1)指禹﹑汤﹑文王。《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2)指太王﹑王季﹑文王。《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于京。"毛传"三后,大王王季文王也。"(3)指虞﹑夏﹑商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杜预注"三后,虞﹑夏﹑商。"(4)指禹﹑契﹑后稷。《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辨﹑
三朝元老 [相关解释]
1.指历事三位君主的重臣。语出《后汉书.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海宁陈文简公予告在家﹐来游西湖﹐人知三朝元老﹐观者如堵。"后用以泛指老资格。
上书 [相关解释]
1.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 2.指给地位高的人写信。 3.旧时塾师向学生讲授新课。
上人 [相关解释]
1.道德高尚的人。 2.《释氏要览.称谓》引古师云"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名上人。"自南朝宋以后,多用作对和尚的尊称。 3.居于上位的人,指君主。 4.旧时对主人的称呼。 5.方言。子女对父母或祖父母的称呼。
上位 [相关解释]
1.高官;显达的职位。 2.特指君位,帝位。 3.指君主。 4.上级官员;上司。 5.上座,贵客座位。
上嗣 [相关解释]
1.君主的嫡长子◇指太子。
上奏 [相关解释]
1.向君主进言,上书。
上摈 [相关解释]
1.代表君主接待贵宾的高级司仪。由主国政之卿充任。
专制 [相关解释]
①最高统治者独揽国家大权,不受限制和约束,专横地决定一切的政治制度。如君主专制制和法西斯统治。②领导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作风和行为。
专授 [相关解释]
1.谓君主授臣以特权。
世君 [相关解释]
1.当代的君主。
东户季子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上古君主。
两朝 [相关解释]
1.指前后两个君主统治的两代王朝。 2.指两个国家。
严公 [相关解释]
1.古代高丽臣民对其君主的私下称呼。
中主 [相关解释]
1.中等才德的君主。 2.中心,主宰。 3.南唐立国,凡历三世,宋马令《南唐书》仿《三国志.蜀志》之例,称之为先主,嗣主,后主。嗣主李瓃,又称"中主"。如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选李澋之词,即标为"李中主"。
中君 [相关解释]
1.指才德平常的君主。 2.指心。
中涓 [相关解释]
1.古代君主亲近的侍从官。 2.泛指君主的左右亲信。 3.指宦官。
主上 [相关解释]
1.臣下对君主的称呼。
主主 [相关解释]
1.谓君主本身克尽君主之道。 2.称公主。
主人 [相关解释]
1.接待宾客的人。与"客人"相对。 2.特指留宿客人的房东。 3.财物或权力的支配者。 4.仆婢及受雇佣者的家主。 5.用为学徒(或工人)对其产业主之称。 6.古代指战争中在自己土地上防守的一方。 7.主要人物;主体。 8.指君主。 9.谓执掌教化国人之事。
主位 [相关解释]
1.君主的权位。 2.主人的席位。 3.谓谨于职守,安于本位。 4.语法名词。主语所在的位置。凡实词和名词性的语﹑句作句子成分时,在句中都有一定的位置。这些位置可分为主位﹑宾位﹑补(表)位﹑领位﹑副位﹑同位和呼位。在主位的,为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主公 [相关解释]
1.臣下对君主的称呼。 2.仆役对其主人的尊称。 3.宾客对男主人的尊称。
主少国疑 [相关解释]
1.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主意 [相关解释]
1.君主的心意。 2.主旨。 3.主见;主张。 4.决定。 5.用意,用心。 6.办法。 7.创议。 8.犹起意。
主术 [相关解释]
1.指君主控制臣下的权术。
主相 [相关解释]
1.君主和相。 2.犹宰相。
主道 [相关解释]
1.君主治国之道。 2.谓古代在丧礼中为死者立神主的道理。 3.犹言东道。
主食 [相关解释]
1.主管君主膳食的官。 2.主要的食品,对副食品而言。如米饭﹑馒头等。
主驾 [相关解释]
1.君主的车驾。指君主。
乌珠 [相关解释]
1.箭靶的黑心。 2.黑眼珠。 3.西夏君主称号,意为首领。
九本 [相关解释]
1.古代君主治国信守的九项原则。
乱君 [相关解释]
1.昏庸无道的君主;暴君。
事主 [相关解释]
1.事奉大夫。 2.事奉君主。 3.犹言事情的主要决策者,谋划者。 4.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 5.指一般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
五尺之孤 [相关解释]
1.指年幼丧父的君主。
五示 [相关解释]
1.古时君主昭示臣民的五件事《逸周书.成开》"五示一,明位示士;二,明惠示众;三,明主示宁;四,安宅示孥;五,利用示产。"
享礼 [相关解释]
1.使臣向朝聘国君主进献礼物的仪式。
人主 [相关解释]
君主以道佐人主|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
人君 [相关解释]
君主人君以端拱为尊|请以人君礼葬之。
令主 [相关解释]
1.贤德的君主。
伐罪吊民 [相关解释]
1.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佞幸 [相关解释]
因善于谄媚而获君主宠幸弥子瑕之行,足以观后人佞幸矣。也指佞幸者举贤才,审授用,黜佞fedc!
侵主 [相关解释]
1.违法行事的君主。
俞允 [相关解释]
1.《书.尧典》"帝曰'俞。'"俞,应诺之词◇即称允诺为"俞允"。多用于君主。
修同 [相关解释]
1.修通。谓逐级上达,通于君主。修,循,依次。
修达 [相关解释]
1.谓逐级上达,通于君主。修,循,依次。
修通 [相关解释]
1.谓逐级上达,通于君主。修,循,依次。 2.和顺通畅。修,循,和顺。
倒君 [相关解释]
1.指有过不改的君主。
假君 [相关解释]
1.暂代的君主。
元首 [相关解释]
1.头。 2.君主。 3.今亦用以称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4.为首者,祸首。 5.创始人。 6.岁之始。
先主 [相关解释]
1.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为先主。 2.大夫自称其亡父或祖先。 3.开国君主。亦以称三国蜀刘备。
先君 [相关解释]
1.前代君主。 2.称自己的祖先。 3.已故的父亲。
先圣王 [相关解释]
1.古代的贤明君主。
入奏 [相关解释]
1.谓入朝向君主进言或上书。
入幸 [相关解释]
1.谓得到君主的宠爱。
公主 [相关解释]
君主的女儿。
公室 [相关解释]
1.指君主之家;王室。
公府 [相关解释]
1.君主之府。 2.三公之府。 3.官府。 4.宅第的尊称。
公王 [相关解释]
1.君主。
公车 [相关解释]
1.君主的兵车。 2.官车。 3.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以指此类官署。 4.汉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征的人﹐后因以"公车"为举人应试的代称。 5.借指应试的举子。
公餸 [相关解释]
1.鼎中的食物﹐君主﹑贵族所享用的盛馔。
公马 [相关解释]
1.指君主的战马。
六玺 [相关解释]
1.秦汉皇帝除传国玺之外﹐尚有六玺﹐皆白玉制﹐螭虎纽﹐用武都紫泥封一﹐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三﹐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四﹐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六﹐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其后﹐自晋至隋﹐用制屡变而其名不改。唐又增神玺﹑受命玺﹐为八玺;武则天时改诸玺曰宝。参阅《后汉书.武帝纪上》"丙午﹐赤眉君臣面缚奉高皇帝玺绶"李贤注引汉蔡邕《独断》﹑《宋书.礼志五》。
兴王 [相关解释]
1.励精图治﹐勤于王业的君主。 2.指开创基业的君主。
兵谏 [相关解释]
1.用武力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必从。语本《左传.庄公十九年》"初﹐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
内嬖 [相关解释]
1.谓受君主宠爱。 2.指受君主或达官贵人宠爱的人。
内朝官 [相关解释]
1.旧时朝官有内朝外朝之分。大体属于丞相系统的正规官职称外朝官,君主的近臣称内朝官。也叫中朝官。
内者 [相关解释]
1.指内结于君主的人。 2.秦汉内廷官署名,掌帷帐等用物。
内辅 [相关解释]
1.在朝中辅弼君主。 2.指后妃贤德,能内佐君主。 3.太监。
内阁 [相关解释]
①贵妇人的居室;内堂华堂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②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一般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一个或几个政党的人员组成。首脑叫总理或首相,阁员叫部长、总长、大臣或相。③官署名。明初废丞相,以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成祖即位后,命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预机要,称内阁◇入阁者多为实权人物,内阁地位居六部之上。清沿设,至雍正设军机处,内阁无实权,但名义上仍是最高级官署。清末仿行君主立宪制,设责任内阁,为最高国务机构。人们还习惯把北洋军阀时的国务院称为内阁。
冒上 [相关解释]
1.指贪婪的君主。
冢君 [相关解释]
1.大君,对列国君主的敬称。
冲主 [相关解释]
1.年幼的君主。
冲圣 [相关解释]
1.年幼的君主。
冷宫 [相关解释]
戏曲、旧小说中指君主安置失宠的后妃的地方,现在比喻存放不用的东西的地方打入~。
准奏 [相关解释]
1.君主批准臣属的奏章。
凡主 [相关解释]
1.平庸的君主。
凯元 [相关解释]
1.指辅佐君主的大臣。
出君 [相关解释]
1.出国在外的君主。
列辟 [相关解释]
1.指诸侯,历代君主。 2.指公卿诸官。
利见 [相关解释]
1.《易·干》"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德备天下,为万物所瞻睹,故天下利见此居王位之大人。"后因称得见君主为"利见"。
前主 [相关解释]
1.已往的君主。 2.过去的主人。
助祭 [相关解释]
1.古代谓臣属出资﹑陪位或献乐佐君主祭祀◇亦谓以财物助人祭祀。
劳主 [相关解释]
1.谓事必躬亲的君主。
勤王 [相关解释]
1.谓尽力于王事。 2.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匡君 [相关解释]
1.匡辅君主。 2.指匡俗兄弟。 3.指江西的庐山。
匡霸 [相关解释]
1.谓匡辅君主,以成霸业。 2.辅佐霸主。
十二月党人起义 [相关解释]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反沙皇专制制度的起义。1821年一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成立革命组织,谋划起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或君主立宪政体。1825年12月14日,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死亡,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起义,均遭失败◇五百多人受审,五位首领被处死,一百多人被流放。他们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十二诸侯 [相关解释]
1.指春秋时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十二诸侯国。《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记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间周﹑吴与十二国的纪年及大事。因周为天子,吴到春秋后期才兴起,故周吴不在十二诸侯之列。 2.指战国时梁﹑楚﹑齐﹑赵﹑韩﹑鲁﹑卫﹑曹﹑宋﹑郑﹑陈﹑许十二国的君主。 3.泛指各诸侯国。
卖主 [相关解释]
1.出卖君主。 2.货物等的出售者。
危主 [相关解释]
1.濒于危亡的君主。
厉怜王 [相关解释]
1.麻疯病人怜悯被劫杀的君主,认为比自己还可怜。厉,麻疯病。
反上 [相关解释]
1.背叛君主。
受辞 [相关解释]
1.听从君主的令词。 2.亦作"受词"。听取供词。
叡后 [相关解释]
1.圣明的君主。
叩角 [相关解释]
1.敲牛角。《艺文类聚》卷九四引汉蔡邕《琴操》"宁戚饭牛车下,叩角而商歌……齐桓公闻之,举以为相。"后因以"叩角"为求仕或用言语打动君主而获显官之典。
召命 [相关解释]
1.君主召见之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