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 查到相关告归的内容。
带有告归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偷金
[相关解释]
1.《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塞侯直不疑者,南阳人也。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指被诬不辩,久而得白为"偷金"。
1.《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塞侯直不疑者,南阳人也。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指被诬不辩,久而得白为"偷金"。
偿金
[相关解释]
1.《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用"偿金"事作为能忍受委屈的忠厚长者之风的典故。
1.《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用"偿金"事作为能忍受委屈的忠厚长者之风的典故。
升堂拜母
[相关解释]
1.汉范式与张劭为友。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劭曰"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约定日期,至日,式果到,升堂拜母。饮尽欢而别。事见《太平御览》卷四○七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古代挚友相访,行登堂拜母礼,结通家之好,表示友谊的笃厚。
1.汉范式与张劭为友。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劭曰"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约定日期,至日,式果到,升堂拜母。饮尽欢而别。事见《太平御览》卷四○七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古代挚友相访,行登堂拜母礼,结通家之好,表示友谊的笃厚。
告养
[相关解释]
1.旧称官吏因父母年高,告归奉养。
1.旧称官吏因父母年高,告归奉养。
告归
[相关解释]
1.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 2.告辞,告别回家。
1.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 2.告辞,告别回家。
木皮散人
[相关解释]
1.明遗民作家贾应宠(约公元1590-1676年)的别号。应宠字思退﹑晋蕃﹑又号凫西﹑淡圃,山东曲阜人。晩年移居济宁。在明末曾任刑部郎中。告归不久,明亡。着有《木皮散人鼓词》﹑《淡圃恒言》﹑《淡圃诗草》等。
1.明遗民作家贾应宠(约公元1590-1676年)的别号。应宠字思退﹑晋蕃﹑又号凫西﹑淡圃,山东曲阜人。晩年移居济宁。在明末曾任刑部郎中。告归不久,明亡。着有《木皮散人鼓词》﹑《淡圃恒言》﹑《淡圃诗草》等。
束装盗金
[相关解释]
1.《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因以"束装盗金"谓无端见疑。
1.《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因以"束装盗金"谓无端见疑。
白衣尚书
[相关解释]
1.东汉郑均的称号。《东观汉记.郑均传》"均屡辟不诣,公车特征,拜侍御史,月余迁尚书,肃宗敬重之,后以病告归……帝东边过任城,乃幸均舍,勑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青衣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后亦用以指辞官归里仍享受尚书官爵俸禄的大臣。
1.东汉郑均的称号。《东观汉记.郑均传》"均屡辟不诣,公车特征,拜侍御史,月余迁尚书,肃宗敬重之,后以病告归……帝东边过任城,乃幸均舍,勑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青衣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后亦用以指辞官归里仍享受尚书官爵俸禄的大臣。
盗金
[相关解释]
1.《淮南子.泛论训》"齐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勒问其故曰'而盗金于市中何也?'对曰'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后用为自欺欺人的典实。 2.《汉书.直不疑传》"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后用为无端见疑的典实。
1.《淮南子.泛论训》"齐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勒问其故曰'而盗金于市中何也?'对曰'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后用为自欺欺人的典实。 2.《汉书.直不疑传》"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后用为无端见疑的典实。
误攫金
[相关解释]
1.《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后以"误攫金"指受人误解而自己问心无愧。
1.《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后以"误攫金"指受人误解而自己问心无愧。
赋归
[相关解释]
1.《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后因以"赋归"表示告归,辞官归里。
1.《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后因以"赋归"表示告归,辞官归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