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3 查到相关周武王的内容。
带有周武王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叔 [相关解释]
1.周武王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的合称。武王灭殷,立纣子禄父(武庚)守商祀;命三叔监管殷遗民,防止他们反叛。见《逸周书.作雒》﹑《史记.周本纪》。
三王 [相关解释]
1.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汤﹑周武王。《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 2.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 3.王姓三名人之合称。(1)
三监 [相关解释]
1.周武王灭商后,以商旧都封给纣子武庚,并以殷都以东为卫,由武王弟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墉,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由武王弟霍叔监之;总称三监。见汉郑玄《诗.邶墉卫谱》。一说指武庚﹑管叔﹑蔡叔。见《汉书.地理志下》﹑清王引之《经义述闻.三监》『代儒家依托周初三监的事,把三监作为周朝的通制。 2.唐代官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的合称。
东虢 [相关解释]
1.西周诸侯国名。周武王封其弟虢叔于此,后为郑所灭。故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县境。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虢》。
二后 [相关解释]
1.指周文王﹑周武王。
二帝三王 [相关解释]
1.指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
五臣 [相关解释]
1.五个臣子。随文所指不同。(1)舜五臣。《论语.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何晏注"孔曰'禹﹑稷﹑契﹑皋陶﹑伯益。'"《旧唐书.韦凑传》"然臣又惟尧﹑舜,圣君也,八凯﹑五臣,良佐也,犹广听刍荛之言者,盖为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也。"(2)周文王五臣。《书.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孔传"凡五臣佐文王为胥附奔走,先后御侮之任。"(3)周武王五臣。《文选.王俭》"五臣兹六,八元斯九。"李善注"《吕氏春秋》曰'武王之佐五人。'
亶父 [相关解释]
1.亦作"亶甫"。 2.即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周武王追尊为太王。
任姒 [相关解释]
1.周文王母太任与周武王母太姒的合称。古代认为二人是贤惠后妃的典范。
伊吕 [相关解释]
1.商伊尹辅商汤,西周吕尚佐周武王,皆有大功,后因并称伊吕泛指辅弼重臣。
伊箕 [相关解释]
1.伊尹和箕子的合称。伊尹,商汤的大臣,曾作《伊训》以教导太甲;箕子,纣王诸父,封于箕,因谏纣被囚,商灭后,作《洪范》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
伐棠 [相关解释]
1.《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召伯辅佐周武王,德政行于南国,百姓相戒勿剪伐其所憩之棠树◇遂以"伐棠"谓大臣未能如召伯之建功立业,以至国灭身亡。
六乐 [相关解释]
1.谓黄帝﹑尧﹑舜﹑禹﹑汤﹑周武王六代的古乐。 2.泛指音乐。 3.指六种金属乐器钟﹑閐﹑錿﹑镯﹑铙﹑铎。
六五 [相关解释]
1.《易》卦爻位名。六﹐谓阴爻;五﹐第五爻。六五指卦象自下而上的第五爻为阴爻。 2.谓六王(夏启﹑商汤﹑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和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六王 [相关解释]
1.指夏启﹑商汤﹑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 2.指周之文王﹑武王﹑成王﹑厉王﹑宣王﹑幽王。 3.指战国齐﹑楚﹑燕﹑韩﹑魏﹑赵六国之王。
匡俗 [相关解释]
1.匡正时俗。 2.传说中的人物。一说名"匡裕"。出自殷﹑周之际,又传为周武王时或秦末人。兄弟七人学仙得道,结庐隐居于南障山。故世称南障山为庐山﹑匡山﹑匡庐,尊匡俗为匡神。
十乱 [相关解释]
1.《书.泰誓》"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一说指文王之后大姒,一说指武王之妻邑姜)◇因以"十乱"指上述十个辅佐周武王治国平乱的大臣。 2.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
吕氏 [相关解释]
1.指春秋吕尚的后代。周武王封太公望吕尚于齐,其子孙世代为齐君。入战国,为田氏所簒。 2.《吕氏春秋》的省称。 3.指汉高祖后吕雉及其侄吕产﹑吕禄等。
周武 [相关解释]
1.即周武王。
周武王 [相关解释]
西周王朝建立者。姬姓,名发。周文王之子。命吕尚负责军事,命弟周公旦负责政务,继承父志,准备伐商。公元前11世纪中,亲率周军,联合西南各族军队,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打败商军。灭商后建立周朝,并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
周薇 [相关解释]
1.据《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灭殷,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采薇而食,终于饿死在首阳山◇遂以"周薇"为坚守气节之典。
商奄之变 [相关解释]
1.指商纣之子武庚在周武王死后,联合奄﹑徐﹑薄姑等东方诸部落举行的大规模武装叛乱。
四王 [相关解释]
1.指古代四位帝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 2.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的合称。他们在艺术思想和风格上,直接或间接受董其昌影响。技法方面功力较深,但崇尚古人,意境很少创新,不少作品趋于程式化,对清代山水画有深远影响。康熙至乾隆间有王昱﹑王愫﹑王玖﹑王宸;其后又有王三锡﹑王廷元﹑王廷周﹑王鸣韶,俱画山水,宗法"四王"。前者称为"小四王",后者称为"后四王"。
坐棠 [相关解释]
1.传说周武王时,召伯巡行南国,曾憩甘棠树下,听讼决狱,百姓各得其所,赋诗以怀其德。见《诗.召南.甘棠》﹑汉应劭《风俗通.皇霸.六国》◇以"坐棠"为称颂官吏德政之典。
坶野 [相关解释]
1.古地名。即牧野。相传是周武王与殷纣王交战的地方。
垂钓翁 [相关解释]
1.指辅佐周武王灭殷的太公望(吕尚)。
孟津 [相关解释]
1.古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相传周武王在此盟会诸侯并渡河,故一名盟津。一说本作盟津,后讹作孟津。为历代兵家争战要地。
宁王 [相关解释]
1.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周文王﹑周武王。《书.大诰》"用宁王遗我大宝j,绍天明。"孙星衍注引郑玄曰"受命曰宁王。"孙星衍疏"郑注见《书》疏,云'受命曰宁王'者,《君奭》云'惟宁王德',郑注云'宁王者文王也'。又注《洛诰》云'周公谓文王为宁成王亦谓武王为宁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说,宁王指文王,"宁"当作"文"。参阅曾运干《尚书正读》。 2.指唐李宪。睿宗长子,封宁王。善音律。死后,玄宗封为让皇帝。 3.明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封于大宁,称宁王。自号舑仙,又称涵虚子﹑丹丘先生,着《通鉴博论》﹑《汉唐
封神演义 [相关解释]
一名《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商周列国全传》。长篇小说。明代刊本题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一说为道士陆西星作。一百回。叙述商纣王暴虐无道,姜子牙佐周武王伐纣事。颇多神佛斗法的描写。
师延 [相关解释]
1.商纣时乐师。周武王灭纣,师延投濮水自杀。参阅《韩非子.十过》﹑《史记.乐书》。 2.复姓。
康侯 [相关解释]
1.即周武王弟姬封,初封于康,故称。
微子 [相关解释]
1.周代宋国的始祖。名启,殷纣王的庶兄,封于微(今山东梁山西北)。因见纣淫乱将亡,数谏,纣不听,遂出走。周武王灭商,复其官。周公承成王命诛武庚,乃命微子统率殷族,奉其先祀,封于宋。《尚书》有《微子》篇。 2.指南朝宋谢弘微。 3.贱子。非正妻所生子。 4.见"微子操"。
扣马 [相关解释]
1.拉住马不使行进。 2.《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扣马而谏,不听,乃逃入首阳山◇以"扣马"为直谏之典。
招武 [相关解释]
1.虞舜乐《大韶》和周武王乐《大武》的合称。招,通"韶"。
文武 [相关解释]
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 2.特指武事﹑军事。 3.文才和武略。 4.文臣和武将﹐文武官员。 5.犹言温猛。指文火和武火。 6.周文王与周武王。
曲阜 [相关解释]
1.市名。在山东省中部偏南。周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为鲁国都。以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置鲁县,隋改今名。为孔子故里。有鲁国故城﹑孔庙﹑孔府﹑孔林等古迹,为著名游览胜地。故城在今山东省曲阜市西北。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兖州府》。
柳下借阴 [相关解释]
1.《淮南子.人间训》"武王(周武王)荫暍人于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樾,树荫◇因以"柳下借阴"喻求人庇荫。
桃林 [相关解释]
1.古地区名。在今河南灵宝以西,陕西潼关以东地区。为周武王放牛处。
楹席 [相关解释]
1.指周武王刻于楹﹑席上的铭文◇以为典。
武声 [相关解释]
1.谓慷慨雄壮的声音。 2.威武的名声。 3.指周武王时的音乐。
武象 [相关解释]
1.周武王时的乐名。一说《武》乃武王之乐,《象》乃周公之乐。
汤武 [相关解释]
1.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洗兵 [相关解释]
1.传说周武王出师遇雨,认为是老天洗刷兵器,后擒纣灭商,战争停息。事见汉刘向《说苑.权谋》◇遂以"洗兵"表示胜利结束战争。 2.谓出师遇雨。
火乌 [相关解释]
1.周武王伐纣前二年曾东观兵于盟津。相传其渡河后,"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事见《史记.周本纪》◇因以"火乌"代指周朝的国祚。
焚鱼 [相关解释]
1.烧鱼(祭神)。相传周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中,武王烧鱼以祭。见《书.泰誓》◇借指开国君主受命之符。 2.烧毁鱼袋,表示弃官归隐。
燔鱼剸蛇 [相关解释]
1.周武王伐纣至孟津,白鱼入舟,武王欲煮鱼以祭,被群臣劝止。见《尚书大传.大誓》。又汉高祖聚众起义时,曾夜行泽中,见有大蛇挡道,高祖毅然挥剑斩之。见《史记.高祖本纪》◇因以"燔鱼剸蛇"指代周武王﹑汉高祖起事。
牧室 [相关解释]
1.传说周武王伐纣时筑于牧野的馆室。
牧野 [相关解释]
1.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省淇县南。周武王与反殷诸侯会师,大败纣军于此。
牵羊 [相关解释]
1.《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及释微子,复其位如故。"后以"牵羊"﹑"牵羊肉袒"﹑"牵羊把茅"表示降服或用为降服的典故。
王会图 [相关解释]
1.图册名。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的四夷朝会图。《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东谢蛮》"贞观三年,元深入朝,冠乌熊皮冠,若今之髦头,以金银络额,身披毛帔,韦皮行縢而着履。中书侍鄌颜师古奏言'昔周武王时,天下太平,远国归款,周史乃书其事为《王会篇》。今万国来朝,至于此辈章服,实可图写,今请撰为《王会图》'。从之。"后用以泛指朝会。
甘棠 [相关解释]
1.木名。即棠梨。 2.《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
盟津 [相关解释]
1.即孟津。古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相传周武王伐纣,八百诸侯在此不期而盟会,并由此渡黄河。历代以为会盟兴兵的要地。
肃慎 [相关解释]
1.亦作"肃眘"。 2.古民族名。古代居于我国东北地区。周武王﹑成王时曾以楛矢﹑石砮来贡。一般认为汉以后的挹娄﹑勿吉﹑靺韍﹑女真都和它有渊源关系。亦泛指远方之国。
肃慎之矢 [相关解释]
1.周武王﹑成王时,肃慎氏来贡楛矢﹑石砮,因有"肃慎之矢"之称◇遂以为典实。
营丘 [相关解释]
1.古邑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北,以营丘山而得名。周武王封吕尚于齐,建都于此◇改名临淄。《史记.齐太公世家》"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营丘,在青州临淄北百步外城中。"三国魏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吕尚,磻溪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营丘。"唐李白《鞠歌行》"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一说在今昌乐县东南,春秋时名缘陵,汉置营陵县。 2.晋时郡名。东晋时,数万家中原流民向北投奔前燕慕容廆,廆于汉辽西临渝县地安置青州,别置营丘郡。地在今辽宁省沈阳市西。见《晋书.慕容廆载记
袒缚 [相关解释]
1.肉袒面缚以示投降。语出《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司马贞索隐"面缚者,缚手于背而面向前也。"
西虞 [相关解释]
1.古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周武王封虞仲于此﹐春秋时为晋所灭。
西都 [相关解释]
1.古都名。(1)周武王都镐﹐至成王时别营洛邑为东都﹐因称镐京为西都。《诗.小大雅谱》"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2)新莽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建洛阳为东都﹐因称常安(新莽改长安为常安)为西都。(3)东汉都洛阳﹐因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都『班固《西都赋》"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惟长安。"(4)唐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为东都﹐因称长安为西都。(5)唐宝应元年(762年)以凤翔府为西都﹐不久罢。(6)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建都开封府﹐号东都﹐因改唐东都河南府为西都。(7)五代后唐同光元年(
誓牧 [相关解释]
1.《书》有《牧誓》篇﹐言周武王伐纣﹐在牧野誓师◇遂以"誓牧"指誓师征伐。
象武 [相关解释]
1.周武王时代的乐舞。
跃鱼 [相关解释]
1.指周武王渡河,鱼跃入舟中事。 2.形容琴声美妙。语出《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
降火 [相关解释]
1.传说周武王伐纣﹐渡孟津﹐有火覆盖武王帷幕﹐变为神鸟赤乌飞去◇遂以"降火"作为预兆王朝兴盛的典故。
风雷之变 [相关解释]
1.据《书.金縢》载周武王死后,周公摄政,镇压了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等的叛乱。武王子成王因受流言影响﹐怀疑周公的忠诚﹐于是"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后遂以"风雷之变"指上天示警的灾异现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