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6 查到相关墨刑的内容。
带有墨刑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五罚
[相关解释]
1.对罪不当五刑者处以相应的五种赎金,称为五罚。凡不足墨刑者罚百锾;依次鼻,二百锾;剕,五百锾;宫,六百锾;大辟,千锾。
1.对罪不当五刑者处以相应的五种赎金,称为五罚。凡不足墨刑者罚百锾;依次鼻,二百锾;剕,五百锾;宫,六百锾;大辟,千锾。
刑黥
[相关解释]
1.古代肉刑的一种,即墨刑。在人面额刺字后用墨涂之,作受刑的标志。
1.古代肉刑的一种,即墨刑。在人面额刺字后用墨涂之,作受刑的标志。
刺字
[相关解释]
1.写在名刺上的官职﹑姓名等字样。《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后遂用为典实。 2.指名刺。 3.古代的一种肉刑,亦称墨刑,汉代称黥刑。于罪人面上刺字,以墨涂之,故称『文帝废黥。魏﹑晋﹑南北朝虽有逃奴﹑劫盗刺字之制,亦旋行旋废。隋唐皆无此法,《唐律》十二篇,不言刺字,五代后晋天福中始有刺配之法,宋元盛行,据罪状之不同分别在犯者面部﹑额部﹑项部﹑臂部或身上刺字,用以标明犯罪事由及发遣地点。 4.宋代军制,军士常须刺字,以作标记。 5
1.写在名刺上的官职﹑姓名等字样。《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后遂用为典实。 2.指名刺。 3.古代的一种肉刑,亦称墨刑,汉代称黥刑。于罪人面上刺字,以墨涂之,故称『文帝废黥。魏﹑晋﹑南北朝虽有逃奴﹑劫盗刺字之制,亦旋行旋废。隋唐皆无此法,《唐律》十二篇,不言刺字,五代后晋天福中始有刺配之法,宋元盛行,据罪状之不同分别在犯者面部﹑额部﹑项部﹑臂部或身上刺字,用以标明犯罪事由及发遣地点。 4.宋代军制,军士常须刺字,以作标记。 5
墨刑
[相关解释]
1.古代五刑之一。刺字于被刑者的面额上,染以黑色,作为处罚的标志。
1.古代五刑之一。刺字于被刑者的面额上,染以黑色,作为处罚的标志。
墨者
[相关解释]
1.墨家的门徒和学者。 2.受墨刑的人。
1.墨家的门徒和学者。 2.受墨刑的人。
墨辟
[相关解释]
1.墨刑。
1.墨刑。
墨黥
[相关解释]
1.墨刑。 2.对被刑者以墨涂面,不刺字。一说,即墨幪。
1.墨刑。 2.对被刑者以墨涂面,不刺字。一说,即墨幪。
幪巾
[相关解释]
1.传说舜时以巾蒙首作为墨刑的象征,以示仁厚。
1.传说舜时以巾蒙首作为墨刑的象征,以示仁厚。
涅墨
[相关解释]
1.在人身上刺字或图案,再涂以墨作标志。古代五刑之一有墨刑。
1.在人身上刺字或图案,再涂以墨作标志。古代五刑之一有墨刑。
涿鹿
[相关解释]
1.古代一种刑罚。墨刑于额。 2.地名。故城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庄子.盗跖》"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成玄英疏"涿鹿﹐地名﹐今幽州涿鹿郡是也。"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九"战垒荒凉余涿鹿﹐边关容易卖卢龙。"一说﹐山名。
1.古代一种刑罚。墨刑于额。 2.地名。故城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庄子.盗跖》"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成玄英疏"涿鹿﹐地名﹐今幽州涿鹿郡是也。"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九"战垒荒凉余涿鹿﹐边关容易卖卢龙。"一说﹐山名。
灼黥
[相关解释]
1.即墨刑。刺刻面额,再涂上墨。
1.即墨刑。刺刻面额,再涂上墨。
皂巾
[相关解释]
1.古代受墨刑者所戴的黑色头巾。
1.古代受墨刑者所戴的黑色头巾。
赭墨
[相关解释]
1.服赭衣,受墨刑。指刑罚。
1.服赭衣,受墨刑。指刑罚。
黥刑
[相关解释]
1.犹墨刑。
1.犹墨刑。
黥劓
[相关解释]
1.古代刑罚名。黥,墨刑。劓,割其鼻。 2.指毁坏。
1.古代刑罚名。黥,墨刑。劓,割其鼻。 2.指毁坏。
黥墨
[相关解释]
1.古代肉刑之一。也称墨刑﹑黥刑。在犯人脸上刺字后涂以墨。
1.古代肉刑之一。也称墨刑﹑黥刑。在犯人脸上刺字后涂以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