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4 查到相关墨家的内容。
带有墨家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墨 [相关解释]
1.墨子之后,墨家分为三派,称三墨。
中山狼传 [相关解释]
寓言小说名。明代马中锡作。战国时墨家学者东郭先生营救一负伤被追逐的狼,狼脱离险境后反而恩将仇报,欲害东郭先生,最终被一老人设计杀死。小说讽谕世人要分清敌友,不可盲目行善。
儒墨 [相关解释]
1.儒家和墨家。战国时期同为重要学派。 2.泛指多种学派。
六家 [相关解释]
1.指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的主要派别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司马谈有《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 2.指史书之六种体裁《尚书》记言体﹐《春秋》记事体﹐《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史记》通史纪传体﹐《汉书》断代纪传体。 3.指治《孝经》的六位学者三国吴韦昭﹑三国魏王肃﹑三国吴虞翻﹑三国魏刘劭﹑隋刘炫﹑南朝齐陆澄。
兼士 [相关解释]
1.奉行墨家兼爱学说的人。
十三家 [相关解释]
1.(1)指晋代《论语》注疏家十三人,即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瑰﹑范宁﹑王珉。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叙》"今日所讲﹐即是《鲁论》﹐为张侯所学﹐何晏所集者也。晋太庇东卫瓘字伯玉﹑晋中书令兰陵缪播字宣则……右十三家为江熙字太和所集。侃今之讲﹐先通何集﹐若江集中诸人有可采者﹐亦附而申之。"(2)指自南唐至南宋十三个制墨家,即李廷珪(包括李之子承宴)﹑沈珪(包括沈之子宴)﹑关珪﹑张遇﹑常遇﹑潘遇﹑张谷﹑潘谷﹑叶谷﹑胡景纯﹑陈赡﹑梅赡﹑耿德真。宋何薳《春渚纪闻.十三家墨》"予为
墨子(约前468-前376) [相关解释]
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收徒讲学,成为儒家的反对派。主张兼爱”,即天下人应相爱互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思想上有唯物主义倾向,但也有宗教迷信成分。墨子学说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著作编入《墨子》。
墨家 [相关解释]
先秦时主张兼爱”和非攻”等的重要学派。创始人为墨子。在当时为儒家的反对派,影响极大。墨家有严格的纪律,其弟子都能赴汤蹈火,舍身行道◇期墨家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宗教迷信成分,对逻辑学、光学、几何学、力学等都有研究和贡献。
墨者 [相关解释]
1.墨家的门徒和学者。 2.受墨刑的人。
子部 [相关解释]
也称丙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四部的第三部。收诸子百家和佛道宗教著作。《隋书·经籍志》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天文、历数、五行、医方十四类。《四库全书》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孔墨 [相关解释]
1.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与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并称。亦指儒墨二派。
瘠墨 [相关解释]
1.俭薄。墨家主张薄葬﹐故称"瘠墨"。语本《荀子.礼论》"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刻死而附生谓之墨。"杨倞注﹕"瘠﹐薄。"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墨者﹐墨子之教﹐以薄为道也。瘠亦俭薄之意。"又《乐论》﹕"乱世之征……其养生无度﹐其送死瘠墨。"
节葬 [相关解释]
1.墨家提出的薄葬主张。战国时﹐墨子深以儒家厚葬为非﹐认为"桐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参阅《墨子.节葬下》。
说知 [相关解释]
1.亦作"说智"。古代墨家的认识论术语。指由逻辑推理得来的知识。语出《墨子.经说上》﹕"知﹐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 2.谓说给人听﹐使其知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