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94 查到相关士人的内容。
带有士人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东林党 [相关解释]
晚明以江南士大夫为主形成的政治集团。1594年无锡人顾宪成革职还乡,与高攀龙、钱一本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得到一些士人响应,被称为东林党”。熹宗时宦官魏忠贤专权,捕杀、迫害东林党,至1627年思宗即位才停止迫害。东林党与阉宦余党的斗争延续至明亡。
中士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名。其禄位在上士之下,下士之上。 2.指中等德行的人。 3.指一般士人。 4.指中等身材的人。 5.指中等道行的道士。 6.军衔的一级。低于上士,高于下士。 7.指中国人士。
九品中正 [相关解释]
1.魏﹑晋﹑南北朝的一种官吏盐制度。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晋﹑南北朝,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隋文帝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参阅《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宋书.恩幸传论》。
九品中正制 [相关解释]
魏晋南北朝时盐官吏的制度。东汉末,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者为中正”,负责对当地士人进行考察并评定为九等(九品),再由政府按等选用,依品授官。司马懿当政后,任世家豪门为各地中正,评定士人品级只论其门第而不论才能,九品中正制遂成为世族地主控制政权的工具。隋文帝时废。
乡选 [相关解释]
1.乡里选举。士人由此可应征召任职。 2.犹乡试。
乡闱 [相关解释]
1.科举时代士人应乡试的地方。亦代指乡试。
人士 [相关解释]
1.有名望的人。旧时多指社会上层分子。 2.现泛指有一定社会地位或在某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 3.指文人,士人。 4.民众。
伪学 [相关解释]
1.欺人之学;假学问。宋庆元时,韩侂胄与赵汝愚争权,因朱熹等人倾向赵汝愚,韩得势后,谓贪黩放肆乃人之真情,而廉洁好修者都是伪人,遂称道学为伪学,丞相赵汝愚以下五十九人全部罢斥,禁用赞同朱熹道学观点的士人。
侨士 [相关解释]
1.旅居外地的士人。
兼政 [相关解释]
1.兼治政事。旧指士人为官。
内侍 [相关解释]
1.在皇帝宫廷侍奉,供使唤。 2.在宫中供使唤的人。 3.官名。隋置内侍省,所掌皆宫廷内部事物。虽亦参用士人,主要仍为宦官之职。唐沿用不改,全部以太监充当。宋代增设入内内侍省和内侍省,称前后省,前者尤为亲幸。在宫内执役的隶属入内内侍省,在殿中执役的隶属内侍省。其官有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诸名◇因称宦官为内侍。
内常侍 [相关解释]
1.宫廷内官名。秦称中常侍官,由宦者担任,间用士人『沿称中常侍。至隋改称内常侍。唐置内侍省,设内侍四人,内常侍六人。内常侍掌管掖廷﹑宫闱﹑奚官﹑内仆﹑内府等五局。
十年窗下无人问 [相关解释]
1.谓科举时代士人为考取功名,长期闭门苦读而不为世人所知。
取士 [相关解释]
1.选取士人。
古诗十九首 [相关解释]
组诗名。一般认为是汉末无名士人所作。至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时合为一组。诗中多表达下层士人的仕途失意和及时行乐思想,也有写行旅之苦和婚姻问题的作品,基调感伤低沉。它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
召辟 [相关解释]
1.征召未仕的士人为官。
右貂 [相关解释]
1.指冠的右方加饰貂尾『侍中﹑中常侍和唐右散骑常侍﹑中书令的冠饰『应劭《汉官仪》卷上"侍中,左蝉右貂。"又"中常侍,秦官也『兴,或用士人……光武以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珰。"《后汉书.宦者传序》"自明帝以后……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黄门亦二十人,改以金珰右貂,兼领卿署之职。"《新唐书.百官志二》"右散骑与中书令为右貂。"后因以为右散骑常侍的代称。
唐巾 [相关解释]
1.唐代帝王的一种便帽◇来士人多戴这种帽子。明时进士巾也叫"唐巾"。
善和坊 [相关解释]
1.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五"崔涯者,吴楚之狂生也,与张祜齐名。每题一诗于娼肆,无不诵之于衢路……祜涯久在维扬,天下晏清,篇词纵逸,贵达钦惮,呼吸风生,颇畅此时之意也。赠端端(李端端)诗曰'觅得黄骝鞁绣鞍,善和坊里取端端,扬州近日浑相诧,一朵能行白牡丹。'"后因以"善和坊"指士人冶游赋诗之地。
四布衣 [相关解释]
1.清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词科,以笼络士人,布衣李因笃﹑朱彝尊﹑潘耒﹑严绳孙皆举授编修。见朱彝尊《承德郎严君墓志铭》。又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布衣邵晋涵﹑余集﹑周永年三人授编修,戴震授庶吉士,监修《四库全书》。皆有四布衣之称。
堂吏 [相关解释]
1.唐宋时中书省的办事吏员。原自中央各机构抽补。宋太祖以其擅中书事权,多生弊端,改令吏部于士人中选授。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始以京朝官充任。
墨卷 [相关解释]
1.明清科举制试卷名目之一。乡试﹑会试时,应试者用墨笔书写试卷,称墨卷。墨卷由誊录生用朱笔誊录,再送试官评阅,称朱卷。 2.宋以来,称取中士人的文章为程文。清代刻录程文,试官往往按题自作一篇,亦称程文,因而把刻录的取中试卷改称墨卷。
士人 [相关解释]
1.士大夫;儒生。亦泛称知识阶层。 2.人民;百姓。 3.士卒;将士。
士伦 [相关解释]
1.士类。士人的总称。
士庶 [相关解释]
1.士人和普通百姓。亦泛指人民﹑百姓。 2.士族和庶族。
士服 [相关解释]
1.封建时代士人的服饰。
士氓 [相关解释]
1.士人与庶民。氓,民。
士籍 [相关解释]
1.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士族的名籍谱系。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 2.各地科考应试士人的名籍簿。参阅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置士籍》﹑《续文献通考.选举一》。 3.明洪武二十一年命进士立石题名于太学,以记载进士名籍,称士籍。唐代称进士登科记,宋代称进士小录。参阅《续文献通考.选举二》。
士素 [相关解释]
1.士人与庶民。
威廉·退尔 [相关解释]
剧本。德国席勒作于1804年。14世纪,奥地利统治下的瑞士人民结盟准备起义。农民射手退尔原无意参与起义,在遭到总督迫害后,只身射死了总督,于是各州人民相继起义,推翻了奥地利的统治,退尔被推崇为民族英雄。
孝廉 [相关解释]
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盐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2.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
孤学 [相关解释]
1.将要失传的学问。 2.谓学识浅陋的士人。
孤寒 [相关解释]
1.出身低微。 2.指出身低微的贫寒士人。 3.家境贫寒无依。 4.孤立;孤单。
孤平 [相关解释]
1.出身寒微的士人。 2.旧诗近体诗格律上的一种禁忌。
封建士大夫 [相关解释]
1.泛指封建时代的官僚阶层和士人。
小样云 [相关解释]
1.五代后唐末年流行的士人夏日冠饰。
小登科 [相关解释]
1.旧时对士人完姻之称。
山囚 [相关解释]
1.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语本唐柳宗元《囚山赋》"圣日以理兮,贤日以进,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
工役 [相关解释]
旧时给机关、学校或官僚、绅士人家做杂事的人。
巾褠 [相关解释]
1.头巾和单衣,古代士人盛服。
巾鞴 [相关解释]
1.巾褠。头巾和单衣,为古代士人之盛服。 2.借指士人。 3.见"巾鞲"。
平津馆 [相关解释]
1.亦作"平津邸"﹑"平津阁"『公孙弘为丞相,封平津侯,起客馆,开东阁,招请士人◇因以"平津馆"等称高级官僚延纳宾客的处所。 2.清孙星衍任山东督粮道时,治所即在公孙弘所封平津故地,因名其书斋为平津馆,所刊丛书名《平津馆丛书》。
庶老 [相关解释]
1.古代士之告老退休者。《尚书大传》卷五"大夫﹑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塾,余子毕出,然后皆归。"郑玄注"上老,父师也;庶老,少师也。"《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孔颖达疏引熊安生云"国老,谓卿大夫致仕者;庶老,谓士也。"《魏书.高祖纪下》"﹝二月﹞丙午,诏畿内七十以上暮春赴京师,将行养老之礼……三月丙寅,宴群臣及国老﹑庶老于华林园。"一说庶老兼指士人告老退休者与庶人之老者。
开选 [相关解释]
1.指古时开科考选士人。
弃捐 [相关解释]
1.抛弃;废置。 2.特指士人不遇于时或妇女被丈夫遗弃。 3.人死的婉词。
得士 [相关解释]
1.谓使士人投奔﹑归附。亦谓得士人的心。 2.泛指获得贤士。
拟行路难 [相关解释]
乐府组诗名。南朝宋鲍照作。共十八首。主要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出身寒门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也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大多感情强烈,语言遒劲,辞藻华丽。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句。
挑达(tāo-) [相关解释]
也作挑挞”、挑闼”。轻薄放纵挑达无度|顽皮挑达|士人挑闼而缺于礼。
敬贤下士 [相关解释]
1.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斋生 [相关解释]
1.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
斯文人 [相关解释]
1.士人;读书人。 2.举止文雅的人。
月上 [相关解释]
1.佛教传说毘摩罗诘之女﹐母无垢。女生时身上出妙光明胜于月照﹐因名月上。生未几﹐即大如八岁之女﹐容姿端正﹐求婚者不绝﹐女告之当自选择。期日﹐会城内士人﹐月上女当众升虚空说偈。大众闻已﹐各止淫心﹐头面顶礼于女下。自尔月上女诣佛所与舍利弗对扬深义﹐后转女身为男子。又称月上菩萨。见《月上女经》。 2.用作女儿的美称。 3.佛教传说月光童子之妹。
未售 [相关解释]
1.没有卖出去。喻士人求官不得或应试未中,没能换得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枢密使 [相关解释]
1.官名。唐代宗始置,以宦官为之。其后宦官以此干预朝政,甚至废立君主,至昭宗时始改任士人。五代﹑后梁改名崇政使,后唐复称枢密使。宋代则以之称枢密院的长官。明以后多用为掌管军事的大臣的代称。
棠苎襕衫 [相关解释]
1.古代士人的一种衣服。
比玉 [相关解释]
1.《晋书.郄诜传》"﹝却诜﹞以对策上第……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称士人得中进士高科为"比玉"。 2.玉带名。
混补 [相关解释]
1.宋代天下士人,不限有无学籍,皆得赴试本经,一场中者入上庠,称为"混补"。参阅宋赵升《朝野类要.举业》。
游宦 [相关解释]
1.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离开本国至他国谋求官职。 2.泛指外出求官或作官。
漕试 [相关解释]
1.宋贡举考试方式之一。景佑年间,命各路转运司类试现任官员亲戚。此后形成制度,由转运司类聚本路现任官所牒送随侍子弟和五服内亲戚,以及寓居本路士人﹑有官文武举人﹑宗女夫等,举行考试,试法同州﹑府解试。漕试合格,即赴省试。宋赵升《朝野类要.举业》有"漕试"条。
燕颔儒生 [相关解释]
1.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玉洞仙源图 [相关解释]
中国画。明代仇英作。绢本立轴。设色。画面峰峦嵯峨,楼阁掩映,苍松挺秀,白云成团,山麓溶洞轩敞,溪水潆洄;士人弹琴于岸边,童子烹茶于荫下,宛如世外桃源。为作者青绿山水画风的典型作品。
白屋之士 [相关解释]
1.指贫寒的士人。
白纻 [相关解释]
1.亦作"白苎"。 2.白色的苎麻。 3.指白纻所织的夏布。 4.白衣。古代士人未得功名时所穿衣服。 5.乐府吴舞曲名。
祢刺 [相关解释]
1.《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祢衡]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后因以"祢刺"谓士人耿介有节操。
秋课 [相关解释]
1.犹夏课。科举时代﹐士人习举业的课卷。 2.秋季的赋税。
科目记 [相关解释]
1.记载登科士人情况的簿册。
立士 [相关解释]
1.能自立的士人;廉洁有节操的人。
策士 [相关解释]
1.本指战国时代游说诸侯的纵横之士﹐后泛指出计策﹑献谋略的人。 2.策试士人。
策对 [相关解释]
1.即对策『代士人应试时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策问的文章﹐后代科举亦以此为取士的部分要求。
策括 [相关解释]
1.宋代称士人为应付科举策试﹐将经史及时务主要内容编成的简括材料。
红勒帛 [相关解释]
1.用红帛制的腰带。 2.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士人刘几累为国学第一人,骤为怪崄之语,学者翕然效之,遂成风俗。欧阳公深恶之,会公主文,决意痛惩……有一举人论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公曰'此必刘几也',戏续之曰'秀才剌,试官刷。'乃以大朱笔横抹之,自首至尾,谓之红勒帛,判'大纰缪'字榜之,既而果几也。"后因谓以朱笔涂抹文字为红勒帛。
美士 [相关解释]
1.形体美或才德好的士人。
羣士 [相关解释]
1.百官。 2.众士人。
胶鬲之困 [相关解释]
1.胶鬲﹐商周时人﹐纣时因遭世乱﹐曾隐遁为商。《孟子.告子下》"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后因以"胶鬲之困"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
虐士 [相关解释]
1.死去的士人。
袍笏 [相关解释]
1.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 2.泛指官服。 3.借指有品级的文官。
襕衫 [相关解释]
1.古代士人之服。因其于衫下施横襕为裳,故称。其制始于北周,后世沿袭,明清时为秀才举人公服。
议民 [相关解释]
1.与郡县官议论政事的士人。
请见 [相关解释]
1.请求接见。 2.宋代士人的一种礼节。 3.相见。请﹐敬辞。 4.邀请会见。
谟士 [相关解释]
1.谓用计谋招徕士人。一说谋事﹐谋虑事情。 2.谋士。
谦恭下士 [相关解释]
1.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人。
谲士 [相关解释]
1.通权变的士人。
豻侯 [相关解释]
1.古代士人射仪的箭靶。以豻皮为靶心,两边并饰以豻皮。
踬士 [相关解释]
1.不得意的士人。
轻财重士 [相关解释]
1.谓轻视钱财,重视士人。
辨复 [相关解释]
1.科举时代士人因犯法革去功名﹐后由于申辩而得以恢复﹐谓之"辨复"。辨﹐通"辩"。
邑士 [相关解释]
1.本县士人。
野人 [相关解释]
1.上古谓居国城之郊野的人。与"国人"相对。 2.泛指村野之人;农夫。 3.庶人;平民。 4.士人自谦之称。 5.借指隐逸者。 6.粗野之人。指缺乏教养,没有礼貌,蛮不讲理的人。 7.旧指未开化的民族。 8.指传说的猩猩之类。
金台 [相关解释]
1.金砌的台﹔华美的台。 2.神话传说中神仙居处。 3.黄金台的省称。比喻延揽士人之处。 4.指古燕都北京。
锁士 [相关解释]
1.亦作"鏁士"。亦作"鎻士"。 2.囚禁的士人。
靴衫 [相关解释]
1.唐开元天宝年间从驾宫人或士人之妇乘马时的胡装服式。
食无肝 [相关解释]
1.《东观汉记.闵贡传》"闵仲叔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买肉﹐日买一片猪肝,屠者或不肯为断。安邑令候之,问诸子何饭食,对曰'但食猪肝,屠者或不肯与之。'令出勑市吏,后买辄得。仲叔怪问之,其子道状,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耶?'遂去之沛。"后遂用作典故﹐以"食无肝"形容士人清廉自爱。
食蛤蜊 [相关解释]
1.亦作"食蛤梨"。 2.据《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至于蒙谷之上,见一士人迎风而舞。士人"顾见卢敖,慢然下其臂,遁逃乎碑。卢敖就而视之,方倦j壳而食蛤梨。"卢与之语,谓自己"穷观于六合之外",表示愿与士人为友。士人不屑一顾,并指斥卢言辞虚夸,"举臂而竦身,入云中而去"◇遂以"食蛤蜊"表示对他人的轻视或嘲谑。
黥面 [相关解释]
1.于面额上刺字,以墨涅之。(1)古代的一种风俗。《汉书.匈奴传上》"匈奴法,汉使不去节,不以墨黥其面,不得入穹庐。王乌,北地人,习胡俗,去其节,黥面入庐。"《后汉书.东夷传.倭》"男子皆黥面文身。"(2)古代的一种肉刑。《三国志.魏志.毛玠传》"汉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宋洪迈《容斋四笔.国初救弊》"建州民二人,本田家客户,尝于主家塘内,以锥刺得鱼一斤半,并杖脊,黥面,送阙下。"明沈德符《野获编.谐谑.借蟹讥权贵》"宋朱勔横于吴中,时有士人咏讥之,中联云'水清讵免双螯黑,秋老难逃一背红。'盖勔少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