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4 查到相关声乐的内容。
带有声乐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革 [相关解释]
1.指甲﹑胄﹑盾,古时多用犀﹑兕﹑牛之皮革制成,故称。《国语.齐语》"教大成,定三革,隐五刃,朝服以济河而无怵惕焉,文事胜矣。"韦昭注"三革,甲﹑胄﹑盾也。"《荀子.儒效》"反而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声乐,于是《武》《象》起而《韶》《护》废矣。"杨倞注"三革,犀也,兕也,牛也。"一说,指用革甲装备的战车﹑战马和士兵。
不举 [相关解释]
1.不举起。 2.指不升起。 3.不能举;举不起。 4.不举办;不进行。 5.不检举;不告发。 6.不推荐。 7.不抚养。 8.不祭祀。 9.没有攻下。 10.古代逢大的天灾人事,皆除去盛馔,偃息声乐,称作"不举"。
中央音乐学院 [相关解释]
中国的音乐高等学校。1950年创建于天津,1958年迁往北京。设有音乐学、作曲、指挥、声乐歌剧、管弦乐、钢琴、中国民族器乐等系。
五凤楼 [相关解释]
1.古楼名。唐在洛阳建五凤楼,玄宗曾在其下聚饮,命三百里内县令﹑刺史带声乐参加。梁太祖朱温即位,重建五凤楼,去地百丈,高入半空,上有五凤翘翼。见《新唐书.元德秀传》﹑宋周翰《五凤楼赋》◇喻文章巨匠为造五凤楼手。
器乐 [相关解释]
1.用乐器演奏的音乐。区别于"声乐"。
声乐 [相关解释]
1.音乐。 2.今指歌唱。可以有音乐伴奏﹐亦可无音乐伴奏﹐皆以歌喉为主﹐与器乐不同。
套曲 [相关解释]
1.由若干乐曲或乐章组合成套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曲。 2.见"套数"。
工尺谱 [相关解释]
中国传统记谱法之一,以上、尺、工、凡、六、五、乙、合、四、一等十字并辅以其他符号记写乐曲而得名。最初用于记录管乐器诸孔位指法,明清时得到广泛普及,不仅用于记录管乐,而且用于记录弦乐、声乐,成为通行全国的一种记谱法,直至20世纪初五线谱、简谱传入后渐被取代。
总谱 [相关解释]
由多行谱表组成的多声部音乐的乐谱。其中各种乐器和人声的声部,均按一定次序分组、分行排列。通常从上到下依次为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声乐组、弦乐器组等。
无声乐 [相关解释]
1.一种模拟乐器形状及演奏动作而不发声的游戏,俗以为酒令。
昵宴 [相关解释]
1.谓亲近声乐宴饮之事。
棚车鼓笛 [相关解释]
1.宋真宗咸平﹑景德间,天下升平。洛中风气,富家每以车载酒食声乐,游于通衢,称做"棚车鼓笛"。参阅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三。
男声 [相关解释]
1.声乐中的男子声部。一般分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竹肉丝 [相关解释]
1.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管乐;肉﹐声乐;丝﹐弦乐。
简兮 [相关解释]
1.《诗.邶风》篇名。《诗序》以为"卫之贤者仕于伶官"﹐是"刺不用贤"之作◇因以"简兮"表示贤者不得志而沉湎于声乐。
综合艺术 [相关解释]
艺术分类名。泛指由几种艺术成分有机综合而成的艺术。如声乐(主要综合诗歌与音乐)、戏剧(主要综合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
肉竹 [相关解释]
1.泛指音乐。肉﹐声乐;竹﹐管乐。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武昌孟嘉作庾太尉州从事。"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听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
西气 [相关解释]
1.秋气。 2.指秦地的声乐。
郑律成(1918-1976) [相关解释]
作曲家。原籍朝鲜。1933年来中国。曾在延安陕北公学及鲁艺音乐系学习◇任抗日军政大学音乐指导、鲁艺声乐教员。1945年回朝鲜。1950年起定居中国,并加入中国籍◇任职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作有歌曲《延水谣》、《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后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三百余首以及歌剧《望夫云》等。
重唱 [相关解释]
1.声乐演唱形式之一。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歌曲。按人数多少,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
重唱(chóng-) [相关解释]
声乐演唱形式之一。指两个以上的演唱者,各按自己所分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六重唱等。
金鼓 [相关解释]
1.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錿﹑镯﹑铙﹑铎。六鼓指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金鼓用以节声乐﹐和军旅﹐正田役。见《周礼.地官.鼓人》。亦泛指金属制乐器和鼓。 2.钲。
齐唱 [相关解释]
1.同声歌唱。 2.现为声乐演唱形式之一。指两个以上的歌唱者按同一旋律同时演唱。
齐垒啼乌 [相关解释]
1.《左传.襄公十八年》"丙寅晦,齐师夜遁。师旷告晋侯曰'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后因以"齐垒啼乌"为敌军败逃的典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