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90 查到相关声望的内容。
带有声望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素望 [相关解释]
1.三个久着声望的人。
九品中正制 [相关解释]
魏晋南北朝时盐官吏的制度。东汉末,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者为中正”,负责对当地士人进行考察并评定为九等(九品),再由政府按等选用,依品授官。司马懿当政后,任世家豪门为各地中正,评定士人品级只论其门第而不论才能,九品中正制遂成为世族地主控制政权的工具。隋文帝时废。
事望 [相关解释]
1.名声,声望。
享有 [相关解释]
1.谓在社会上有所取得。如权利﹑自由﹑声望等。 2.享受。
人望 [相关解释]
1.众人所属望。 2.为众人所仰望的人。 3.声望;威望。
仁君 [相关解释]
1.仁明的国君。 2.犹言明公,古代对有地位﹑声望者的尊称。
伦望 [相关解释]
1.流辈中的声望。
位望 [相关解释]
1.官位声望。
体望 [相关解释]
1.德性声望。 2.偏指声望。
信望 [相关解释]
1.信誉声望。
儁望 [相关解释]
1.美好的声望。谓才智出众,使人敬仰。
先声 [相关解释]
1.谓使人震慑而先发的声威。 2.昔日的声望。 3.预兆;前导。 4.事先宣扬。
公望 [相关解释]
1.可与三公的重要职位相称的名望。 2.公众的希望;公众中的声望。
前望 [相关解释]
1.有声望的前辈。 2.犹前程。
前达 [相关解释]
1.谓接近﹐亲近。 2.指有地位有声望的先辈。
势望 [相关解释]
1.地位与声望。
名卿 [相关解释]
1.有声望的公卿。
听望 [相关解释]
1.犹声望。
品望 [相关解释]
1.人品声望。
四真 [相关解释]
1.四位真人。指庄子(南华真人)﹑文子(通玄真人)﹑列子(冲虚真人)﹑庚桑子(洞灵真人)。 2.指宋嘉佑时有声望的四个大臣。
坛坫 [相关解释]
1.会盟的坛台。 2.指谈判场所。 3.法坛。 4.指文人集会或集会之所。 5.引申指文坛。 6.指文坛上的领袖地位或其声望。 7.指讲坛或舆论界。
声价十倍 [相关解释]
1.谓声望﹑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
声位 [相关解释]
1.声望与地位。
声势 [相关解释]
1.亦作"声埶"。 2.声威气势。 3.指军队间遥相呼应﹐互为支援。 4.犹权势。声望与势力。 5.特指文章的声韵气势。 6.古代对音译的十二个梵语元音的一种称呼。
声地 [相关解释]
1.声望与地位。
声望 [相关解释]
众人崇仰的名声、威信勤政和廉洁使得他声望日隆。
声誉 [相关解释]
1.声望名誉。
声迹 [相关解释]
1.亦作"声迹"。 2.声望与事迹。 3.犹言音讯行踪。 4.指用录音机或语音学仪器记录下来的声音。
头面 [相关解释]
①头与脸,借指容貌、姿色头面端正。②旧指妇女头上戴的装饰品,也泛指首饰。③比喻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声望的头面人物。
头面人物 [相关解释]
1.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势力和声望而又经常抛头露面的人物。
威信 [相关解释]
在团体中所享有的声望、信誉树立威信|威信扫地|领导者有威信,才能团结广大员工开拓事业。
宿望 [相关解释]
1.素负重望的人。 2.旧时的声望;素来的名望。
宿贤 [相关解释]
1.素有声望的贤士。
岿望 [相关解释]
1.崇高的声望。亦指有声望的人。
峻望 [相关解释]
1.崇高的声望。
巨子 [相关解释]
在某方面卓有成就、有声望的人物文坛~ㄧ实业界~。
德高望重 [相关解释]
品德高尚,声望卓著。多用以称颂年高资深的人老校长德高望重,深得师生的爱戴。
徽望 [相关解释]
1.美好的声望。
慈明无双 [相关解释]
1.《后汉书.荀爽传》"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后因以"慈明无双"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懿望 [相关解释]
1.美好的声望。
文望 [相关解释]
1.善为文的声望。
族望 [相关解释]
1.有声望的名门大族。 2.在宗族中的声望。
旧家 [相关解释]
〈书〉指久居某地而有声望的人家~子弟。
显族 [相关解释]
1.有声望的世家大族。
显贵 [相关解释]
①在统治阶层中的权势特别大显贵之臣。②地位和声望特别大的人地方显贵|朝廷显贵。
晖声 [相关解释]
1.光彩与声望。
景望 [相关解释]
1.崇高的声望。 2.仰慕。
望族 [相关解释]
旧指有声望的官僚、显贵等的家族出身名门望族。
望雅 [相关解释]
1.声望清高。
标望 [相关解释]
1.谓声望很高。
树碑立传 [相关解释]
立碑或作传以颂扬某人功德。多比喻树立个人威信或抬高个人声望的言行为英雄模范人物树碑立传的作品。
民望 [相关解释]
1.民众的希望﹑心愿。 2.民众所仿效的对象。 3.指有德行﹑才能而享有声望的人。 4.在民众中的声望。
气望 [相关解释]
1.声望。
汾阳考 [相关解释]
1.唐代京官﹑外官﹐每年都要经过考绩。考绩的具体工作,属于考功郎中掌管,由朝廷另派有声望的高官两人主持其事。汾阳郡王郭子仪任中书令时,曾主持考绩达二十四次,故称。参见"二十四考中书令"。
洁望 [相关解释]
1.廉洁的声望。
牌面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吏﹑使节的一种身分凭证﹐其状扁薄如牌。 2.太平天国对战士及城市中全劳动力的称呼。一般指年龄在十五﹑六岁至五﹑六十岁之间的男子。 3.招牌﹐声望。
牛医儿 [相关解释]
1.牛医之子。喻出身微贱而有声望的人。典出《后汉书.黄宪传》"世贫贱,父为牛医……同郡戴良才高倨憆,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失也。其母问曰'汝复从牛医儿来邪?'"
物誉 [相关解释]
1.声望,声誉。
瑰望 [相关解释]
1.亦作"瓌望"。 2.犹美望。谓声望美好,名声大。
着姓 [相关解释]
1.有声望的族姓。 2.使族姓著名。
社会贤达 [相关解释]
1.指不属任何党派而具有广泛社会声望的人士。
社会阶层 [相关解释]
西方社会学家将社会成员按照某一个或几个标准,如财富、权力、知识、职业或声望之类,区分为各种层次,其中任何一个等级,即为一个阶层。
秩望 [相关解释]
1.官位和声望。 2.犹望祭﹐远祭。
穹崇 [相关解释]
1.高貌。 2.形容声望或地位崇高。 3.指高山。
素望 [相关解释]
1.一向有声望;平素的声望。 2.犹素志。一向的愿望。
缨緌 [相关解释]
1.亦作"缨绥"。 2.冠带与冠饰。亦借指官位或有声望的士大夫。
肩项 [相关解释]
1.犹项背。常喻前人的事纪声望。
膺舟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郭太传》"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以"膺舟"借指有声望者之舟。
自广 [相关解释]
1.犹自宽。自我安慰。 2.扩大自己的地盘﹑声望﹑识见等。 3.自以为识见广博;自大。 4.自己胸怀宽广。
英风 [相关解释]
1.奇伟杰出的气概;英武的气概。 2.美好的声望;崇高的威望。 3.高尚的风格和气节。
蓍旧 [相关解释]
1.耆旧。指年高而有声望的人。
行望 [相关解释]
1.道行声望。
誉望 [相关解释]
1.名誉声望。
豪贤 [相关解释]
1.指有地位有名望的人。 2.才德兼备,声望出众。
贤望 [相关解释]
1.有才德有声望的人。
贤达 [相关解释]
有才德和声望的人社会贤达|礼进贤达。
资望 [相关解释]
1.丰姿仪容。 2.资历和声望。
遐声 [相关解释]
1.指前人的声望。
邹忌讽齐王纳谏 [相关解释]
散文篇名。载《战国策·齐策》,篇题后人所加。齐人邹忌貌美而不如城北徐公,但他的妻、妾、客人都因不同原因,反说徐公不如他。邹忌见到徐公,自叹不如,由此联想到国君的过失也会因臣子的私欲而受到掩盖,因而建议齐王接纳臣民的劝谏。齐王从之,国家因此提高了声望。文章语言精炼,善于运用排比、层递的手法。
重望 [相关解释]
①很大的名声;崇高的声望重望高名|重望两朝推。②很大的期望肩负重望。
重臣 [相关解释]
1.犹权臣。 2.国家倚重的﹑有崇高声望的大臣。
问望 [相关解释]
1.名望;声望。问,通"闻"。
闻达 [相关解释]
有声望,显达不求闻达于诸侯。
隆望 [相关解释]
1.享有极高的声望。
雅誉 [相关解释]
1.良好的声望。
韫望 [相关解释]
1.久负声望。
风行草偃 [相关解释]
1.《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加草以风,无不仆者,犹民之化于上。"比喻庶民被德教感化而顺从君上◇以"风行草偃"比喻有声望者的言行影响世态俗情。
高接 [相关解释]
1.高高连接。 2.谓与地位﹑声望高的人交往。
魁望 [相关解释]
1.高出众人的声望。
龙门 [相关解释]
①比喻声望卓著的人的府第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②古代科举试场的正门,后喻指科举中式为登龙门桂树曾争折,龙门几共登。③堤坝合龙前的缺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