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大雅的内容。
带有大雅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纪 [相关解释]
1.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国语·晋语四》"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韦昭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唐柳宗元?见促行骑走笔酬赠》诗"投荒垂一纪,新诏下荆扉。"清顾炎武《过李子德》诗"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但古又有以四岁一小周(《素问·六微旨大论》)﹑三十年(《素问·天元纪大论》)﹑七十六年(《易干凿度》)﹑一千五百二十岁(《诗·大雅·文王序》疏引《三统历》)我患驼折 2.
七真 [相关解释]
1.道教尊崇的七位真人。(1)相传汉茅盈﹑茅固﹑茅衷兄弟隐于茅山得道成仙,后晋之杨羲﹑许穆﹑许翙及唐之郭崇真皆于茅山得道,因合称"七真"。唐陆龟蒙《和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一"一片轻帆背夕阳,望三峰拜七真堂。"自注"三茅﹑二许﹑一杨﹑一郭,是为七真。"唐齐己《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2)指张紫阳﹑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白紫清﹑刘永年﹑彭鹤林七人,称"南宗七真"。(3)指马丹阳﹑丘长春﹑谭长真﹑刘长生﹑郝广宁﹑王玉阳和孙清静(仙姑)
三后 [相关解释]
1.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1)指禹﹑汤﹑文王。《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2)指太王﹑王季﹑文王。《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于京。"毛传"三后,大王王季文王也。"(3)指虞﹑夏﹑商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杜预注"三后,虞﹑夏﹑商。"(4)指禹﹑契﹑后稷。《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辨﹑
不克 [相关解释]
1.不能。 2.不能战胜。《诗.大雅.常武》"不测不克,濯征徐国。"郑玄笺"其势不可测度,不可攻胜。"一说"不克"为不可识知。
不分皂白 [相关解释]
1.《诗.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后以"不分皂白"谓不分黑白,不辨是非。
不吐不茹 [相关解释]
1.《诗.大雅.焌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后以"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不茹柔 [相关解释]
1.语本《诗.大雅.焌民》"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谓不欺弱小。
中垢 [相关解释]
1.隐暗,污秽。《诗·大雅·桑柔》"维彼不顺﹐征以中垢。"毛传"中垢,言闇冥也。"朱熹集传"中﹐隐暗也;垢﹐污秽也。"一说﹐蒙受耻辱。王引之《经义述闻·诗经下》"中,得也。垢当读为诟。诟,耻辱也。不顺之人,行不顺之事以得耻辱,故曰'征以中垢。'"
丽亿 [相关解释]
1.《诗.大雅.文王》"商之孙子,其丽不亿。"朱熹集传"丽,数也。不亿,不止于亿也。"后以"丽亿"指数目极多。
乃眷 [相关解释]
1.《诗.大雅.皇矣》"乃眷西顾。"郑玄笺"乃眷然运视西顾。"后以"乃眷"喻关怀。 2.他的妻子。
云章 [相关解释]
1.语出《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郑玄笺﹕"云汉之在天﹐其为文章﹐譬犹天子为法度于天下。"后用"云章"指帝王的文章。 2.指文彩蜚然的文章。 3.彩云。 4.道教的典籍。
人亡邦瘁 [相关解释]
1.《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毛传"殄,尽;瘁,病也。"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后因以"人亡邦瘁"谓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
亿万斯年 [相关解释]
1.极言年代的久长。语出《诗.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介狄 [相关解释]
1.犹言元凶。《诗.大雅.瞻卬》"舍尔介狄,维予胥忌。"马瑞辰通释"《说文》'狄之为言淫辟也。'《广雅.释言》'狄,辟也。'古或通以为淫辟之称。介狄谓大狄,犹云元恶也。"一说为披甲的北狄。
仲山 [相关解释]
1.指仲山甫。周宣王时著名的大臣。见《诗.大雅.焌民》。 2.山名。在陕西省泾阳县西北。传说汉高祖兄刘仲葬其地。唐唐彦谦有《仲山》诗。
价人 [相关解释]
1.善人。《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传"价,善也。"朱熹集传"价,大也。大德之人也。"一说指介人,甲士。参阅郑玄笺﹑高亨注。
价藩 [相关解释]
1.谓大德之人是国家安全的屏藩。语出《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
任负 [相关解释]
1.负载,承载.语出《诗.大雅.生民》"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作人 [相关解释]
1.《诗.大雅.棫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孔颖达疏"作人者,变旧造新之辞。"后因称任用和造就人才为"作人"。 2.做人。指立身行事。 3.指通人道。
作合 [相关解释]
1.《诗.大雅.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后因以"作合"指男女结成夫妇。 2.引申指做媒。
俔天 [相关解释]
1.《诗.大雅.大明》"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意谓大国有一个女儿,好比天上的仙子。本为赞颂文王所聘之女太姒之语,后以"伣天"借指皇后﹑公主。
倾城 [相关解释]
1.《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郑玄笺"城,犹国也。"孔颖达疏"若为智多谋虑之妇人,则倾败人之城国。"后以"倾城"为女主擅权﹑倾覆邦国的典故。 2.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3.形容花色绝美。 4.指美女。 5.全城,满城。
假乐 [相关解释]
1.《诗.大雅.假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孔颖达疏"言上天嘉美而爱乐此君子成王也。"陆德明释文"﹝假﹞音暇,嘉也。"《礼.中庸》引作"嘉乐"◇谓美好快乐为"假乐"。
公刘 [相关解释]
①《诗·大雅》篇名。记叙周的祖先公刘率族人从邰地迁居fd615夭⑿藿ㄗ》俊⒎⒄古┮档仁录#是研究周人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②公刘(1927-)。诗人。江西南昌人。曾任云南军区《国防战士报》以及《火花》月刊、《安徽文艺》编辑。曾参与搜集整理撒尼族民歌《阿诗玛》。著有诗集《在北方》、《仙人掌》等。
六诗 [相关解释]
1.犹六义。 2.指大雅﹑小雅﹑正风﹑变风﹑变大雅﹑变小雅。参阅五代齐己《风骚旨格》。
内奰 [相关解释]
1.《诗.大雅.荡》"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毛传"奰,怒也。"言商纣的恶行激起国内百姓的怨怒◇引申指内乱。
凤阳 [相关解释]
1.《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用"凤阳"指朝阳。
华衮 [相关解释]
1.古代王公贵族的多采的礼服。常用以表示极高的荣宠。 2.《诗.大雅.焌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孔颖达疏"举衮以表君也。"后以"华衮"指君王。
南雅 [相关解释]
1.指《诗经》中的《周南》﹑《召南》﹑《小雅》和《大雅》。
卷阿 [相关解释]
1.《诗.大雅》篇名。《诗》序谓召康公作以戒成王,要"求贤用吉士"。其诗云"凤皇鸣矣,于彼高冈。" 2.泛指蜿蜒的山陵。
号呼 [相关解释]
1.哀号哭喊;大声叫唤。语出《诗.大雅.荡》"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吐刚茹柔 [相关解释]
1.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弱。语本《诗.大雅.焌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孔颖达疏"柔濡者则茹食之,坚刚者则吐出之,喻……敌寡弱者则侵侮之,强盛者则避畏之。"
吓怒 [相关解释]
1.震怒;大怒。语出《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郑玄笺"赫,怒意。"
周遗 [相关解释]
1.周代的遗民。泛指中国人民。语出《诗.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周雅 [相关解释]
1.指《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因《诗经》均为周诗,故称。
咏沼 [相关解释]
1.《诗.大雅.灵台》﹕"王在灵囿﹐麀鹿攸攸……王在灵沼﹐于牣鱼跃。"后以"咏沼"为称颂官吏与民同乐﹑为政不烦之典。
哲妇 [相关解释]
1.多谋虑的妇人。《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孔颖达疏"若为智多谋虑之妇人,则倾败人之城国。妇言是用,国必灭亡。"后因以指乱国的妇人。 2.有贤德的妇女。
嗣岁 [相关解释]
1.《诗.大雅.生民》"载燔载烈,以兴嗣歳。"毛传"兴来岁,继往岁也。"郑玄笺"嗣岁,今新岁也。"后以"嗣岁"指来年﹑新的一年。
四友 [相关解释]
1.指周文王四个亲信大臣南宫括﹑散宜生﹑闳夭﹑太颠。晋张华《博物志》卷六"文王四友南宫括﹑散宜生﹑闳天﹑太颠。"一说太颠作太公望。见《圣贤群辅录》卷上。《诗.大雅.文王序》孔颖达疏引《殷传》云"西伯得四友献宝,免于虎口而克耆。" 2.指孔子四个学生颜渊﹑子贡﹑子张﹑子路。《孔丛子.论书》"孔子曰'吾有四友焉。自吾得回(颜渊)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乎?自吾得赐(子贡)也,远方之士日至,是非奔牾?自吾得师(子张)也,前有光,后有辉,是非先后乎?自吾得仲由(子路)也,恶言不至于门,是非御侮乎?'"一说四友中或
四始 [相关解释]
1.旧说《诗经》有四始,各家说法不一(1)指"风"﹑"小雅"﹑"大雅"﹑"颂"。《大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孔颖达疏引郑玄《答张逸》云"四始,'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此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2)指"风"﹑"小雅"﹑"大雅"﹑"颂"的首篇。《史记.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
四诗 [相关解释]
1.即四家诗。鲁《诗》﹑齐《诗》﹑韩《诗》和毛《诗》的合称『代传《诗经》的有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称"鲁"﹑"齐"﹑"韩"三家诗,为今文诗学,两汉时皆立于学官,魏晋以后逐渐衰亡。三家诗除存《韩诗外传》外,馀均亡佚。又有鲁人毛亨,亦传《诗经》,称毛《诗》,为古文诗学,先在民间传授,盛行于东汉。魏晋后通行的《诗经》就是毛《诗》。四家对诗义的说明﹑文字的解释,均有所不同,参阅清陈乔枞《四家诗异文考》。参见"毛诗"﹑"三家诗"。 2.《诗经》的四体《风》﹑《大雅》﹑《小雅》﹑《颂》。 3.称《南》(《
垣屏 [相关解释]
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后以"垣屏"指星空的太微﹑紫微﹑天市三垣。
垣翰 [相关解释]
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毛传"垣,墙也〔,干也。"后以"垣翰"比喻屏障或国家的重臣。
声臭 [相关解释]
1.《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郑玄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原指声音与气味◇以"声臭"喻名声或形迹。唐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铭之戒之,以永声臭。"宋储泳《祛疑说.鬼神之理》"夫鬼神者,本无形迹之可见,声臭之可求,谓之有则不可。"一说,声,通"馨"。声臭,为馨臭。
大疋 [相关解释]
1.即《大雅》。疋﹐同"雅"。
大雅 [相关解释]
①《诗经》组成部分之一。共三十一篇,大致是西周时代上层贵族的作品。多为记叙周人祖先的开国历史和赞美西周文王、武王、宣王等君主之作,也有反映西周末政治混乱局面的诗篇。②雅正之诗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③大才大雅君子|夫唯大雅,卓尔不群。④合乎规范的;正当的无伤大雅。
天飞 [相关解释]
1.语出《易.干》"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后以"天飞"喻升居高位﹐贵显得志。 2.喻践帝位。 3.语本《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后以"天飞"指天上的飞鸟。 4.远走高飞。
太姒 [相关解释]
1.亦作"大姒"。 2.有莘氏之女﹐周文王妻﹐武王母。《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毛传"大姒﹐文王之妃也。"《史记.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后用为贤母的典实。
奏公 [相关解释]
1.谓从事演奏。《诗.大雅.灵台》"鼍鼓逢逢﹐蒙瞍奏公。"毛传"公﹐事也。"朱熹集传"闻鼍鼓之声﹐而知蒙﹑瞍方奏其事也。"一说﹐犹唱歌。高亨注"公﹐当读为颂。颂﹐歌也。奏颂﹐即唱歌。"
奔奏 [相关解释]
1.奔走传喻。《诗.大雅.绵》"予曰有奔奏。"毛传"喻德宣誉曰奔奏。"一说﹐使人趋附。郑玄笺"奔奏﹐使人归趋之。"陆德明释文"奏﹐如字。本亦作走。"孔颖达疏"奔走者﹐此臣能晓喻天下之人以王德﹐宣扬王之声誉使人知﹐令天下皆奔走而归趍之﹐故曰奔走也。"参阅马瑞辰通释。
姜嫄 [相关解释]
1.亦作"姜原"。 2.周人始祖后稷之母。帝喾之妻。传说她于郊野践巨人足迹怀孕生稷。《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惟姜嫄。"《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一说姜嫄为高辛氏后世子孙之妃。参阅《诗·大雅·生民》郑玄笺﹑清江藩《隶经文·姜嫄帝喾妃辨》。
孙谋 [相关解释]
1.顺应天下人心的谋略。孙,通"逊"。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郑玄笺"孙,顺也……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其敬事之子孙。"一说,"孙谋"是为子孙筹划的意思。朱熹集传"谋及其孙,则子可以无事矣。"
宗公 [相关解释]
1.先公。《诗.大雅.思齐》"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毛传"宗公,宗神也。"孔颖达疏"宗公,是宗庙先公。"马瑞辰通释"宗公即先公也。言其久则曰古公,言其尊则曰宗公。"唐李舒《唐德明兴圣庙乐章.德明酌献》"清庙奕奕,和乐雍雍。器尊牺象,礼属宗公。"一说为大臣。
宗城 [相关解释]
1.语本《诗.大雅.板》"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后因以宗子封国,藩屏王室若城,称为"宗城"。
定谟 [相关解释]
1.决定策略和计划。语本《诗.大雅.抑》"吁谟定命,远犹辰告。"
宣旬 [相关解释]
1.巡抚各地,宣扬德教。语出《诗.大雅.江汉》"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毛传"旬,徧也。"
宣犹 [相关解释]
1.亦作"宣猷"。 2.明达而顺乎事理。《诗.大雅.桑柔》"维此惠君,民之所瞻。秉心宣犹,考慎其相。"马瑞辰通释"《韩诗》释《淇奥》诗曰宣,显也。显即明也。犹﹑猷﹑繇,古通用……《广雅.释诂》又曰猷,顺也。秉心宣犹,言其持心明且顺耳。"《晋书.武帝纪》"昔朕皇祖宣王,圣哲钦明,诞应期运,熙帝之载,肇启洪基。伯考景王,履道宣猷,缉熙诸夏。"宋曾巩《节度加宣徽制》"夫德茂者,其赏异;功隆者,其报殊。是畴其底绩之勤,锡以宣猷之号。"一说,宣犹即遍谋,普遍征求意见。 3.施展谋划与方略。
宴翼 [相关解释]
1.《后汉书.班彪传》引《诗》云"诒厥孙谋,以宴翼子。"今本《诗.大雅.文王有声》宴作"燕"。孔颖达疏"思得泽及后人,故遗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敬事之子孙。"后因以"宴翼"谓善为子孙谋。
寡妻 [相关解释]
1.嫡妻。《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毛传"寡妻,适妻也。"一说为贤妻。郑玄笺"寡妻,寡有之妻,言贤也。" 2.寡妇。
对转 [相关解释]
1.旧指官吏不按秩递升而直接越级迁调。 2.音韵学术语。古音学上指主要元音相同的阴声﹑阳声﹑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清代学者孔广森将入声归入阴声﹐首先明确提出"阴阳对转"的理论。多数学者则主张入声分立。"对转"说的提出﹐为正确解释古代韵文的异部通押和训诂学上的通假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如《诗.大雅.抑》六章的"子"(阴声)﹑"承"(阳声)为韵﹐八章的"则"(入声)﹑"子"为韵﹐即因对转而得通押。又如《仪礼.士虞礼》"中月而秜。"郑玄注"古文禅或为导。"《汉书.高帝纪上》"令趋销印。"颜师古注"趋读曰促。""
将明 [相关解释]
1.谓人臣奉行王命,明辨国事。语出《诗.大雅.焌民》"肃肃王命,仲山父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父明之。"
尚父 [相关解释]
1.亦作"尚甫"。 2.指周吕望。意为可尊敬的父辈。《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毛传"尚父﹐可尚可父。"郑玄笺"尚父﹐吕望也。尊称焉。"一说为吕望之字。马瑞辰通释"'父'与'甫'同。甫为男子美称﹐尚父其字也﹐犹山甫﹑孔父之属。" 3.后世用以尊礼大臣的称号。
屏翰 [相关解释]
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后因以"屏翰"比喻国家重臣。 2.谓屏障辅翼。
屏藩 [相关解释]
1.屏风和藩篱。《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郑玄笺"王当用公卿诸侯及宗室之贵者为屏藩垣翰,为辅弼,无疏远之。"后用"屏藩"比喻卫国的重臣。 2.比喻四周的疆土或防御设施。
履武 [相关解释]
1.践迹。《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源。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毛传"履,践也。武,迹。"郑玄笺"有大神之迹,姜源履之,足不能满。履其拇指之处,心体歆歆然。然其左右所止住如有人道感己者也,于是遂有身。"后即以"履武"为圣人降生的典故。
岐嶷 [相关解释]
1.《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
岳狩 [相关解释]
1.亦作"岳狩"。 2.《诗.大雅.崧高》"维岳降神"汉郑玄笺"四岳,卿士之官,掌四时者也,因主方岳巡守之事,在尧时姜姓为之。"本指四岳巡狩地方之事,后用以指帝王巡狩。
岳降 [相关解释]
1.亦作"岳降"。 2.《诗.大雅.崧高》"维岳降神,生甫及申。"郑玄笺"﹝四岳﹞德当岳神之意而福兴,其子孙历虞夏商,世有国土,周之甫也,申也﹑齐也﹑许也,皆其苗胄。"后遂以"岳降"称颂诞生或诞辰。
崧生岳降 [相关解释]
1.《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毛传"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申,申伯;甫,甫侯,都是周宣王舅父,周朝重臣,相传是古四岳后裔◇以"崧生岳降"称出身高贵的大臣,或喻天赋特异者。
嵩生 [相关解释]
1.旧时祝寿的颂词。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崧,同"嵩"。
师垣 [相关解释]
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郑玄笺"大师,三公也……王当用公卿诸侯及宗室之贵者,为藩屏垣干,为辅弼。"后以"师垣"指宰相的职位。
式遏 [相关解释]
1.《诗.大雅.民劳》"式遏寇虐﹐无俾民忧。"郑玄笺"式﹐用;遏﹐止也。"后以"式遏"为遏制;制止。 2.《诗.大雅.民劳》"式遏寇虐﹐无俾民忧。"郑玄笺"式﹐用;遏﹐止也。"后以"式遏"为防卫;抵御。
引翼 [相关解释]
1.引导扶持。语本《诗.大雅.行苇》"黄聇台背,以引以翼。"郑玄笺"以礼引之,以礼翼之;在前曰引,在旁曰翼。"
德基 [相关解释]
1.德行的根本。语本《诗.大雅.抑》"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2.宋高宗(赵构)的字。
思齐 [相关解释]
1.《诗.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毛传"齐,庄也。"郑玄笺"常思庄敬者,大任也,乃为文王之母。"后因以"思齐"赞美母教及内助之词。
惔焚 [相关解释]
1.如火焚烧。用以形容大旱。语本《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惟新 [相关解释]
1.更新。语出《诗.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毛传"乃新在文王也。" 2.自新。
惟藩 [相关解释]
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维,一本作"惟"。王莽时仿古代六服,以"惟城"﹑"惟宁"﹑"惟翰"﹑"惟屏"﹑"惟垣"﹑"惟藩"称九州内外区域。
愆忘 [相关解释]
1.违反,不遵守。语本《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戎菽 [相关解释]
1.亦作"戎叔"。 2.山戎所种植的一种豆科植物。大豆。《管子.戒》"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诗.大雅.生民》"蓺之荏菽"毛传"荏菽,戎菽也。"郑玄笺"戎菽,大豆也。"一说为胡豆,蚕豆。《尔雅.释草》"戎叔,谓之荏菽。"郭璞注"即胡豆也。"或谓戎菽﹑胡豆皆豌豆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劐.谷三.豌豆》。
扣弦 [相关解释]
1.用指弹弦。 2.安在弓弦上。《诗.大雅.行苇》"既挟四鎍"﹐唐孔颖达疏"射用四矢﹐故插三于带间﹐挟一以扣弦而射也。"
执热 [相关解释]
1.谓手执灼热之物。《诗.大雅.桑柔》"谁能执热,逝不以濯。"毛传"濯所以救热也。"郑玄笺"当如手执热物之用濯。"一说,谓苦热。段玉裁曰"执热,言触热﹑苦热。濯,谓浴也……此诗谓谁能苦热,而不澡浴以洁其体,以求凉快者乎?"见《"执热"解》。
执馘 [相关解释]
1.《诗.大雅.皇矣》"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毛传"馘,获也。不服者杀而献其左耳曰馘。"郑玄笺"执所生得者而言问之,乃献所馘,皆徐徐以礼为之。"后以"执馘"为杀敌献功之称。
扪舌 [相关解释]
1.按住舌头。表示不说话或不发声。语本《诗.大雅.抑》"莫扪朕舌。"
折冲御侮 [相关解释]
1.语本《诗.大雅.绵》"予曰有御侮"毛传"武臣折冲曰御侮。"后用以谓抗击敌人。
挹彼注兹 [相关解释]
1.谓将彼器的液体倾注于此器。《诗.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孔颖达疏"可挹彼大器之水﹐注之此小器之中。"后亦以喻取一方以补另一方。
提命 [相关解释]
1.犹言耳提面命。谓亲自教诲。语本《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提耳 [相关解释]
1.语出《诗.大雅.抑》"于乎小子,未知臧否,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孔颖达疏"我又亲提撕其耳,庶其志而不忘。"后以"提耳"指恳切教导。
攘剔 [相关解释]
1.谓剪除繁冗部分。语本《诗.大雅.皇矣》"攘之剔之﹐其檿其柘。"朱熹集传"攘剔,谓穿剔去其繁冗使成长也。" 2.指铲除。
攸崇 [相关解释]
1.《诗.大雅.凫鹥》"既燕于宗,福禄攸降。公尸燕饮,福禄来崇。"攸﹑来俱语中助词,无义。崇,聚◇以"攸崇"为积聚之义,多用于贺人寿诞。
敛怨 [相关解释]
1.《诗.大雅.荡》"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郑玄笺"敛群不逞作怨之人,谓之有德而任用之。"后以"敛怨"指招惹怨恨。
文定 [相关解释]
1.《诗.大雅.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朱熹集传"文﹐礼;祥﹐吉也。言卜得吉而以纳币之礼定其祥也。"后因称订婚为"文定"。 2.经过删除选定的文集。
无伤大体 [相关解释]
1.犹无伤大雅。
无伤大雅 [相关解释]
无损于风雅、大节偶然说笑打趣,只要不过分,也无伤大雅。
无皂白 [相关解释]
1.比喻不分是非。语本《诗.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昭假 [相关解释]
1.向神祷告,昭示其诚敬之心以达于神。《诗.大雅.云汉》"大夫君子﹐昭假无赢。"毛传"假﹐至也。"马瑞辰通释"言诚能昭假于天﹐其感应之理无有赢差者。"又《周颂.噫嘻》"噫嘻成王﹐既昭假尔。"一说﹐明告。高亨注"昭﹐明也。假﹐读为嘏﹐告也。"又一说﹐招请。见郭沫若《读了关于的解释》。
昭融 [相关解释]
1.谓光大发扬。语出《诗.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终"。毛传"融,长。朗,明也。"高亨注"融,长远。" 2.借指帝王的鉴察。
来宜 [相关解释]
1.谓适时而来。语出《诗.大雅.凫鹥》"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毛传"宜,宜其事也。"
来成 [相关解释]
1.谓前来成就。语出《诗.大雅.凫鹥》"公尸燕饮,福禄来成。"马瑞辰通释"四章'福禄来崇',《传》'崇,重也。'来成,犹言来崇,成亦重也。"
来朝 [相关解释]
1.早,清早。《诗.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郑玄笺"言其避恶早且疾也。"孔颖达疏"清朝走马,未是善事,诗人言之,必有其意,故知美其避恶早且疾也。"一说一朝。参阅清俞樾《达斋诗说》。 2.明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