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9 查到相关太监的内容。
带有太监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保太监 [相关解释]
1.明成祖时大航海家太监滞,小字三保,故称"三保太监"。
中黄门 [相关解释]
1.在宫廷服役的太监。
传奉 [相关解释]
1.明代不由吏部铨选,而由太监视进呈珍异的多寡,以谕旨直接任命官吏的做法。
公公 [相关解释]
①丈夫的父亲。②〈方〉祖父。③〈方〉外祖父。④尊称年老的男子刘~ㄧ老~。⑤对太监的称呼(多见于早期白话)。
内侍 [相关解释]
1.在皇帝宫廷侍奉,供使唤。 2.在宫中供使唤的人。 3.官名。隋置内侍省,所掌皆宫廷内部事物。虽亦参用士人,主要仍为宦官之职。唐沿用不改,全部以太监充当。宋代增设入内内侍省和内侍省,称前后省,前者尤为亲幸。在宫内执役的隶属入内内侍省,在殿中执役的隶属内侍省。其官有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诸名◇因称宦官为内侍。
内养 [相关解释]
1.太监。 2.谓全真养身之道。 3.指修真养性。 4.指内心修养。
内厂 [相关解释]
1.明朝设立的特务机关,由太监负责。
内参 [相关解释]
1.太监。 2.供领导者或一定范围内的同志阅读参考的内部情况报道。
内官 [相关解释]
1.指国君左右的亲近臣僚。 2.宫中的女官属。 3.宦官,太监。 4.内朝官,对"外朝官"而言。 5.指在朝廷任职的官员,对地方官而言。
内官子 [相关解释]
1.太监。
内家 [相关解释]
1.指皇宫,宫廷。 2.指宫女。 3.指太监。 4.即内人家。 5.指良家妇女。 6.犹言世俗人家。 7.指内家拳。
内操 [相关解释]
1.明时选太监在宫中授甲操练,谓之内操。
内班 [相关解释]
1.指太监。
内珰 [相关解释]
1.即太监。
内监 [相关解释]
1.太监。
内目 [相关解释]
1.太监头目。
内直 [相关解释]
1.内心正直。 2.在宫内值勤。宋梅尧臣有《七夕永叔内翰遗郑州新酒言值内直不遐相邀》诗。 3.指服役于宫中的太监。
内相 [相关解释]
1.唐开元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专掌内命,参裁朝廷大议,人称"内相"。《旧唐书.陆贽传》"及出居艰阻之中﹐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贽﹐故当时目为'内相'。"后以"内相"为翰林学士的别称。 2.指宫中太监。
内臣 [相关解释]
1.国内的臣僚。亦指属下的诸侯。 2.宫廷的近臣。 3.指宦官,太监。
内辅 [相关解释]
1.在朝中辅弼君主。 2.指后妃贤德,能内佐君主。 3.太监。
凈军 [相关解释]
1.由太监组成的军队。
刑臣 [相关解释]
1.古时指受过宫刑的阉人。即后来的宦官,太监。
卖炭翁 [相关解释]
诗篇名。唐代白居易作。写卖炭翁辛苦烧炭却被太监强行贱价收购的经过,揭露当时宫市”的黑暗横暴,抨击统治者及其爪牙肆意掠夺的罪行。诗中人物心理刻画细致,善用比衬手法。
同官 [相关解释]
1.在同一官署任职的人,同僚。 2.官职名位相同。 3.明内廷同支派的太监称"同官"。
太监 [相关解释]
唐代设专门的宦官机构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监。明代宦官组织庞大,领二十四衙门,各设掌印太监等。清代沿置。太监成为对宦官的通称。
奄寺 [相关解释]
1.指宦官。古称阉人﹑寺人﹐后称宦官﹑太监。
宗主爷 [相关解释]
1.明代太监对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尊称。
巷伯 [相关解释]
1.宦官,太监。因居宫巷,掌宫内事,故称。
梃击 [相关解释]
1.持棍棒殴击。也泛指以暴力攻击。 2.指晩明三案之一的梃击案。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张差手执木棍,闯进太子住的慈庆宫,打伤守门太监。被执后供系郑贵妃(神宗宠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引进。时人怀疑郑贵妃欲谋杀太子。神宗与太子不愿深究,以疯颠奸徒为罪,杀张差于市,并毙庞﹑刘于内庭了案。史称"梃击"案。
熏椓 [相关解释]
1.指宦官,太监。
监宫 [相关解释]
1.宫监;太监。
秉笔太监 [相关解释]
1.明代皇帝谕旨或批发奏章﹐常授命内监先写事目﹐称之为"秉笔太监"。
篡权 [相关解释]
夺取权力(贬义)太监篡权。
红丸案 [相关解释]
1.晩明宫廷三案之一。明光宗于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即位后数日即病。司礼监秉笔兼掌御药房太监崔文升下泻药,病益剧¤胪寺丞李可灼进红丸,自称仙方。光宗服一丸,稍觉舒畅。又命进一丸,明日天未明即死去。当时有人疑系已故明神宗的郑贵妃指使下毒,朝野议论不一◇崔文升发遣南京,李可灼遣戍。魏忠贤专政时翻案,免李可灼戍,擢崔文升总督漕运§丸案与"梃击案"﹑"移宫案"合称为晩明三案。三案之争,明亡始止。参阅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三案》。
织造 [相关解释]
1.织作绸﹑布﹑呢绒等之总称。亦借指纺织工业。 2.官名。明清两代于南京﹑杭州﹑苏州各地设立专局,掌管织造各项丝织品,供皇室之用。明于三处各置提督织造太监一人。清沿用此制,但不用宦官,改用内务府人员,称织造。
织造衙门 [相关解释]
官署名。明清时管理织造的机构。明代于京师及各地设织染局,又在南京、苏州、杭州置提督织造太监各一人,掌丝织品织造,供皇室消费。清代沿置。
经厂本 [相关解释]
1.经厂刻印的书本。经厂是明代司礼监所属掌刻印书籍的机构。版本大,字体大,但主事者为太监,校勘不精,不为藏书家所重。
老公嘴儿 [相关解释]
1.指成年而不生胡须的人。旧时太监亦称"老公"﹐故云。参见"老公"。
西厂 [相关解释]
明代特务机构。明宪宗于1477年在东厂以外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以进一步强化特务统治。其人员散布各地,权力超过东厂◇一度被废。武宗即位后宦官刘瑾专权,又恢复,刘瑾被杀后再废。
西洋记 [相关解释]
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长篇小说。明代罗懋登作。一百回。前十四回叙述碧峰长老出家、降魔及与张天师斗法故事。十五回起写滞下西洋,得碧峰长老和张天师协助,一路斩妖除魔,慑服诸国事。情节荒诞,文字平庸。
贵珰 [相关解释]
1.指亲近用事的太监。
贵貂 [相关解释]
1.有权势的太监。
贾桂 [相关解释]
1.京剧《法门寺》中写到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他让侍从小太监贾桂坐下伴同他说话,贾桂不肯坐,还奴颜婢膝地说"奴才站惯了,不想坐。"后用贾桂这一形象代表那种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奴性十足的人。
近珰 [相关解释]
1.皇帝宠信的太监。
都监 [相关解释]
1.官名。三国时称内侍官。 2.官名。唐中叶后常以太监为监军,亦称都监。 3.官名。宋于诸路﹑州﹑府,皆置兵马都监,省称"都监"。 4.宋代道教职称名。
阉人 [相关解释]
1.指被阉割的人。《后汉书.宦者传序》"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后因用为太监的代称。
阉儿 [相关解释]
1.对太监的蔑称。
阉狗 [相关解释]
1.对太监的詈称。
阿监 [相关解释]
1.太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