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奏乐的内容。
带有奏乐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成 [相关解释]
1.古谓方十里之地。 2.谓一经成就。 3.一重;一层。 4.谓击一下。 5.一定的规格。 6.初次制成的。 7.谓奏乐一终。
一终 [相关解释]
1.谓十二年。 2.一岁之终。 3.古乐章以奏诗一篇为一终。每次奏乐共三终。 4.全尽。 5.犹一遍。
三成 [相关解释]
1.三重,三层。 2.音乐之三终;三度奏乐。 3.十分之三。
中鸣 [相关解释]
1.一种较为低沉的声调。 2.吹奏乐器名。
为乐 [相关解释]
1.奏乐。
举乐 [相关解释]
1.奏乐。
乐生 [相关解释]
1.古代祭祀典礼中奏乐歌舞的人员。明﹑清两代设乐生﹑舞生分司其事,合称乐舞生。 2.指战国燕将乐毅。
乐队 [相关解释]
1.古代泛指奏乐及歌舞的队伍。 2.今指由演奏不同乐器的若干人所组成的奏乐集体。
九奏 [相关解释]
1.指古代行礼奏乐九曲。
乡村歌曲 [相关解释]
美国的一种流行歌曲。由美国南部山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吸收并综合苏格兰民歌、爱尔兰民歌、牛仔歌、黑人灵歌及拉丁美洲歌曲等的音调、节奏发展而成。通常音乐纯朴,歌词通俗,伴奏乐器为小提琴、吉他等。
亚饭 [相关解释]
1.古代天子﹑诸侯第二次进食时奏乐侑食的乐师。 2.古代天子﹑诸侯的第二次进食。
仰秣 [相关解释]
1.谓马听见美妙的音乐,竟反常地昂起头吃饲料。《荀子.劝学》"伯牙玥^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晋左思《吴都赋》"其奏乐也……军马弭髦而仰秣,渊鱼竦鳞而上升。"《文选.江淹》"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李善注"言乐之盛也。"一说谓马仰头喷气。
伴大夜 [相关解释]
1.旧俗,人初死之夕或出殡前一夕,用乐人彻夜奏乐,谓之伴大夜。
作乐 [相关解释]
1.制作音乐。 2.奏乐。
修声 [相关解释]
1.谓演奏乐曲。
八角鼓 [相关解释]
膜鸣乐器。鼓身木制,框浅,呈等边八角形,一边拴长穗,其余七边各嵌一对小铜钹。单面蒙蟒皮。演奏时左手执鼓,右手拍击或以指弹击鼓面,间或摇鼓发出小钹相击声。为北方曲艺单弦”的主要伴奏乐器。
凤箫鸾管 [相关解释]
1.笙箫之类的吹奏乐。
击攌 [相关解释]
1.谓敲打金石和按捺箫管等乐器。指奏乐。
击瓯 [相关解释]
1.瓯﹐盛水或酒的陶瓷器。古人也用为乐器﹐盛水击之以和乐拍◇世演变至可单独奏乐。
击石弹丝 [相关解释]
1.谓奏乐。
则剧孩儿 [相关解释]
1.宋代内宫为后妃奏乐的小女孩。
十反 [相关解释]
1.亦作"十返"。谓反复或往返多次。 2.十种反常现象。 3.即十番鼓,民间器乐合奏乐名。
十样锦 [相关解释]
1.十种锦缎。元戚辅之《佩轩楚客谈》"﹝后蜀﹞孟氏在蜀时制十样锦﹐名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梗衰荷。"后亦以指其中的某一种。 2.宋代任官中散大夫﹑中奉大夫者有十种恩遇,称"十样锦",亦用以为其官名的代称。 3.合奏乐名。 4.花名。老少年之红﹑紫﹑黄﹑绿相间者。 5.花名。菊花的一种。一本所开的花,形状各异,颜色多种。参阅《广群芳谱.花谱二七.菊花一》。
协奏曲 [相关解释]
指一件或一组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的器乐套曲。起源于意大利巴罗克时期。通常由快-慢-快”三乐章构成,强调独奏乐器与乐队间的音响对比,并努力发挥独奏乐器本身的演奏技巧及表现力。
卢女 [相关解释]
1.亦称"卢姬"。相传三国魏武帝时宫女,善鼓琴。《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卢女曲》宋郭茂倩题解"卢女者,魏武帝时宫人也,故将军阴升之姊。七岁入汉宫,善鼓琴。至明帝崩后,出嫁为尹更生妻。梁简文帝《妾薄命》曰'卢姬嫁日晩,非复少年时。'盖伤其嫁迟也。"后以"卢女"泛指善奏乐器的女子。 2.指郢州石城歌女莫愁。旧时诗文中误认为即是洛阳的莫愁(嫁为卢家妇),故称。 3.指金陵歌妓莫愁。 4.乐曲名。
变奏 [相关解释]
乐曲结构原则,运用各种手法将主题等音乐素材加以变化重复。
合头 [相关解释]
1.方言。里头,当中。 2.戏曲﹑音乐名词。南曲曲牌最后几句,往往由数人合唱,在南戏和传奇中写作"合",通称"合头"。 3.戏曲﹑音乐名词。乐队分段伴奏乐曲时,后段亦称"合头"。如统帅上场时吹奏《水龙吟》,入座时再接吹的《合头》。
命乐 [相关解释]
1.谓奏乐。
响动 [相关解释]
1.响声振动。 2.动静;声响。 3.指奏乐。
喑呜 [相关解释]
1.悲咽。 2.吹奏乐器而不成曲调。
四厢 [相关解释]
1.古军队编制名。 2.朝会奏乐之地。 3.四周。 4.宋时京城附近的居民管理区。
四饭 [相关解释]
1.古代天子每天的四餐『班固《白虎通.礼乐》"王者所以日食者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王平居中央,制御四方。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餵食,少阴之始也;暮食,太阴之始也。" 2.天子进食时奏乐的乐官名。 3.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在谷满谷 [相关解释]
1.《庄子.天运》"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此谓奏乐时声音遍及各处,形容道的无所不在◇以"在谷满谷"形容人物众多。
声部 [相关解释]
音乐术语。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乐曲中同时进行的各旋律线。如弦乐四重奏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混声四部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等。
大弦子戏 [相关解释]
1.亦称"大弦戏"。 2.戏曲剧种。流行于山东西南部和河南滑县一带。渊源于元明以来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部分剧目﹑曲调同柳子戏近似﹐但风格较粗犷﹐当地民间有"粗弦子﹐细柳子"的说法。也保存了一些高腔﹑青阳﹑罗罗等古老腔调。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笙笛为辅。
大箛 [相关解释]
1.古时一种大型的吹奏乐器。
大箫 [相关解释]
1.编管吹奏乐器名。其形参差象凤翼。《尔雅.释乐》"大箫谓之言。"郭璞注"编二十三管﹐长尺四寸。"邢昺疏引李巡曰"大萧﹐声大者。"一说二十四管﹐见《广雅.释乐》。
天津快板 [相关解释]
1.曲艺的一种。是解放后在天津时调的大数子调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新曲种。在群众业余曲艺演唱的实践中﹐对原有曲调加以改革﹐形成较为自由活泼﹐又有韵律节奏的朗诵体曲艺。句式通常为五字句和七字句。演员自击竹板﹑节子演唱﹐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等。曲目都为短篇。
奏乐 [相关解释]
1.演奏乐曲。
奏曲 [相关解释]
1.演奏乐曲。
小箛 [相关解释]
1.古时一种小型的吹奏乐器。
展乐 [相关解释]
1.奏乐。
布白 [相关解释]
1.书法用语。谓落笔时使着墨处与空白处疏密相间,布置得宜。 2.指奏乐时使乐声轻重抑扬﹑疏密缓急相间得宜。
干安曲 [相关解释]
1.宋代行大典,在帝王出入时所奏乐曲名。亦省作"干安"。
张乐 [相关解释]
1.置乐;奏乐。
律准 [相关解释]
1.古人奏乐时,用以测定声调高低﹑使发音准确无误的乐器。
急三枪 [相关解释]
1.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入双调。如昆剧《琵琶记.扫松》张广才所唱"他公婆的亲看见"一曲即是。京剧常用为剧中写信﹑看信﹑寒暄或复述已有明场交代的事件时的伴奏乐曲。 2.对急性子的人的戏称。
悬钥 [相关解释]
1.谓停止奏乐。钥,管乐器。
戏竹 [相关解释]
1.指挥奏乐的用具。
扬阿 [相关解释]
1.演奏乐曲。一说为歌曲名。
拊乐 [相关解释]
1.奏乐。
拨阮 [相关解释]
1.弹奏乐器。阮﹐阮咸﹐乐器名。形似琵琶而圆。相传为晋阮咸所造﹐故称。
指法 [相关解释]
1.弹奏乐器时手指动作的原则和方法。 2.中医针灸捻针之法。
月琴 [相关解释]
拨弦类弦鸣乐器。因音箱圆如满月而得名。木制。音箱扁平,两面蒙桐木板,中有金属丝弹簧。琴颈短,由琴颈至面板设十品或十二品,今已增至二十四品。张弦三至四根,以拨子弹奏。用以伴奏戏曲、曲艺。在中国民族音乐中,也常用作独奏、合奏乐器。
朔鼙 [相关解释]
1.即鼙鼓。古代射礼奏乐时﹐须先击鼙鼓﹐故称。
柳青娘 [相关解释]
1.曲牌名。属北曲中吕宫。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四﹑六﹑四﹑六﹑七﹑七﹑七﹑六﹑六(九句)。一般用在中吕或正宫套曲内。或加以变化,作为乐队使用的唢呐或胡琴伴奏乐曲。
柷敔 [相关解释]
1.乐器名。奏乐开始时击柷,终止时敲敔。一说二者同用以和乐,不分终始。
水龙吟 [相关解释]
①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二字,押仄声韵。也有押平声韵的。②曲牌名。有调无词。为戏曲乐队所用的伴奏乐曲。以唢呐演奏,锣鼓配合。
润色 [相关解释]
①修饰文字,加以文采这篇发言稿,请你润色一下。②使事物有光彩其奏乐也,则木石润色。
渔板 [相关解释]
1.唱渔歌时的一种伴奏乐器。以绳串连的两块竹板。
热瓦甫 [相关解释]
1.拨弦乐器。琴身为木制,共鸣箱呈半球形,以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有三弦﹑五弦﹑六弦﹑七弦﹑八弦﹑九弦等不同形制。为维吾尔﹑塔吉克和乌孜别克族重要的独奏﹑伴奏和合奏乐器。
爵士音乐 [相关解释]
一种舞曲性质的音乐。20世纪初形成于美国新奥尔良。主要来源于被贩卖到美国沦为奴隶的西非黑人的劳动歌曲和灵歌、怨曲等。最初由五至十余人不等的小乐队即兴演奏,以强烈的切分音贯串全曲。20年代起流传至美国各地。在乐器配合上,通常以小号、长号、萨克斯管、单簧管、小提琴等奏旋律,以钢琴、低音提琴、吉他、鼓等作为节奏性的伴奏乐器。
理乐 [相关解释]
1.练习奏乐;奏乐。 2.整理古《乐》经。
理曲 [相关解释]
1.弄曲,演奏乐曲。
琴书 [相关解释]
曲艺的一个类别。包括山东琴书、翼城琴书、安徽琴书、北京琴书、四川扬琴等。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各种琴书起源不一,多由当地俗曲发展而成。表演形式以坐唱为多。
短箫 [相关解释]
1.吹奏乐器名『晋时多以鼓吹铙歌形式,用于郊﹑庙的军乐◇亦用于民间歌舞伴奏或独奏等。
砰輷 [相关解释]
1.奏乐声。
离弦 [相关解释]
1.离别时所奏乐曲。 2.箭离弓弦。比喻迅速。
空桑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山名。产琴瑟之材。 2.瑟名。古代于夏至祀地奏乐用。 3.空心桑树。 4.指非父母所生﹐来历不明者。 5.指僧人或佛门。
笙歌 [相关解释]
1.合笙之歌。亦谓吹笙唱歌。 2.泛指奏乐唱歌。
笙箫管笛 [相关解释]
1.泛指吹奏乐器。
粗十番 [相关解释]
1.合奏乐名。纯用十种打击乐器合奏。又称素十番。
粗细十番 [相关解释]
1.一种锣鼓与丝竹兼用的合奏乐名,起于明末,盛行江南,今仍流行于福建﹑江苏﹑浙江等地。十番即十番鼓,又称十番锣鼓,又有十不闲﹑十样锦等名称。
素十番 [相关解释]
1.合奏乐名。纯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乐器演奏的十番鼓。以其不加用丝竹乐器,故名。
繁手 [相关解释]
1.弹奏乐器的一种变化复杂的手法。
细十番 [相关解释]
1.即十番鼓∠奏乐名。由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乐器组成,可奏各种乐曲。
编磬 [相关解释]
古代打击乐器,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石制或玉制的磬,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编钟 [相关解释]
古代打击乐器,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羌笛 [相关解释]
羌族民间吹奏乐器。流传于四川羌族地区。古老的六声阶双管竖笛。据传为秦汉古羌人发明,故名。初用羊腿骨或鸟骨制成。今用当地油竹制成,方筷形,长约15~20厘米,粗如小指,两管并列,以细线绑紧,竹簧插于管头。
节节高 [相关解释]
1.旧时杭州风俗﹐年初一把芝麻梗插在屋檐头﹐取"芝麻开花节节高"之义以求日日进步﹐称为"节节高"。 2.曲牌名。取自南曲《柳摇金》的后四句。以唢呐或笛演奏。在京剧等戏曲中多用以伴奏礼仪动作﹐或只用前半段﹐作为剧中演奏乐器时的"效果"。
莺簧 [相关解释]
1.亦作"莺簧"。 2.黄莺的鸣声。以其声如笙簧奏乐,因称。
警场 [相关解释]
1.古代帝王祭祀行大礼前夕奏乐严鼓﹐侍卫警夜﹐止人清场﹐谓之"警场"。 2.指负责警夜守鼓的卫士。
试音 [相关解释]
1.试奏乐器听其音色﹑音响如何。
豫和 [相关解释]
1.唐代祭天神所奏乐曲名。
起乐 [相关解释]
1.奏乐。
起角 [相关解释]
1.谓奏乐。角,五声之一。
跑调 [相关解释]
1.走调。指唱戏﹑唱歌﹑演奏乐器不合调子。 2.指语音不合声调标准。
轧色 [相关解释]
1.宋代剧场的奏乐者,即乐工。
边吹 [相关解释]
1.古代边地所用的吹奏乐器。 2.指边地吹奏乐器吹奏出的声音。
递奏 [相关解释]
1.交替奏乐。
金声玉振 [相关解释]
1.谓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语出《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2.比喻声名昭著远扬。 3.比喻音韵响亮﹑和谐。
金奏 [相关解释]
1.敲击钟閐以奏乐。常用以指庙堂音乐。 2.泛指音乐或乐声。
金谷妓 [相关解释]
1.指晋石崇之家妓绿珠。《晋书.石崇传》﹕"崇有妓曰緑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緑珠吾所爱﹐不可得也。'"因用为善奏乐之家妓的美称。
钟人 [相关解释]
1.周代掌钟鼓奏乐之人。
铃铎 [相关解释]
①金属发声器。铃大铎小。用于警戒、斋醮、奏乐等铃铎警耳。②铃铛。挂于牲畜颈间,或作儿童玩具、饰物脖子上挂着一个小铃铎。③挂于建筑物上的风铃中门当途,铃铎虚悬。
铜簧 [相关解释]
1.吹奏乐器中的铜制簧片。亦借指这种乐器。
閐人 [相关解释]
1.击钟奏乐的人。
韬钥 [相关解释]
1.藏起管笛。指停止奏乐。
韶理 [相关解释]
1.谓持续不断地演习奏乐。
颂埙 [相关解释]
1.古代一种陶制吹奏乐器。大如鸡蛋,形似秤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