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子孙的内容。
带有子孙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相关解释]
1.谓子孙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七世子孙 [相关解释]
1.指孙﹑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尔雅.释亲》"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三学 [相关解释]
1.唐代称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三学,隶属国子监。文武三品以上官吏子孙得入国子学,五品以上子孙得入太学,七品以上子孙及平民之俊异者得入四门学。 2.宋代称太学之外舍﹑内舍﹑上舍为三舍﹐亦称三学。 3.佛教称戒学﹑定学﹑慧学为"三学"。
三恪 [相关解释]
1.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周封三朝说法有二。一说封虞﹑夏﹑商之后于陈﹑杞﹑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杜预注"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说封黄帝﹑尧﹑舜之后于蓟﹑祝﹑陈。《诗.陈风谱》唐孔颖达疏"案《乐记》云'武王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乃封夏后氏之后于
三槐堂 [相关解释]
1.堂名。宋王佑子孙所建,在河南省开封东门外。宋苏轼有《三槐堂铭》。详"三槐"。 2.泛指高官之第宅。
下流 [相关解释]
1.河流的下游。 2.指子孙,后辈。 3.犹末流。指一种流派的余绪。 4.比喻众恶所归的地位。 5.微贱。 6.指地位微贱的人。 7.下品;劣等。 8.卑鄙,龌龊。 9.向下流逝。 10.喻君上的恩泽下布。
下辈 [相关解释]
1.地位卑下的人。 2.子孙。亦指家族中的下一代。
不絶如线 [相关解释]
1.亦作"不絶若缕"。亦作"不絶如缕"。 2.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 3.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 4.形容声音或思绪微弱。
不肖 [相关解释]
①子不像父。多指不孝不肖子孙。②不成材不肖之人|臣等不肖,请辞去。
世券 [相关解释]
1.犹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世荫 [相关解释]
1.亦作"世荫"。 2.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官爵而得官称世荫。
世讲 [相关解释]
1.宋吕本中《官箴》"同僚之契,交承之分,有兄弟之义;至其子孙亦世讲之。前辈专以此为务,今人知之者盖少矣。"此谓两姓子孙世世有共同讲学的情谊◇称朋友的后辈为世讲。
两浙 [相关解释]
1.亦作"两浙"。 2.浙东和浙西的合称。(1)唐肃宗时析江南东道为浙江东路和浙江西路,钱塘江以南简称浙东﹑以北简称浙西。宋代有两浙路。地辖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唐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九霄难就日,两浙仅容舠。"《宋史.太宗纪二》"﹝淳化三年十一月﹞己亥,禁两浙诸州巫师。"《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世世靴从不断,子孙出入金门。他是两浙钱王子,吴越国王孙。"《二刻拍案惊奇》卷六"至正末年,张士诚气概弄得大了,自江南江北﹑三吴﹑两浙直拓至两广益州,尽归掌握。"(2)今浙江省以富
习性 [相关解释]
在某种条件或环境中长期养成的特性夫帝王子孙,习性骄逸。
二宫 [相关解释]
1.两座宫室。常用以代指住在其中的人。(1)指二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亡姑之姊,伉俪二宫。"刘孝标注引《中兴书》"王蒙女讳穆之,为哀帝皇后;王藴女讳法慧,为孝武皇后。"唐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二宫泣西郊,九庙起颓压。"仇兆鳌注"二宫泣,玄﹑肃还京。"(2)指帝与太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江左朝臣子孙初释服,朝见二宫,皆当涕泣,二宫为之改容。"《文选.沈约》"二宫轸痛,遐迩同哀。"吕向注"二宫,天子﹑太子也。"《南齐书.何敬容传》"敬容接对宾朋,言词若讷,酬答二宫,则音韵调
于公高门 [相关解释]
1.西汉于定国父于公为县狱吏,治狱公平,自谓有阴德,子孙必有兴者。因高大其门,令能容高车驷马。见《汉书.于定国传》◇因以指为官贤明而子孙显贵的人。
五世其昌 [相关解释]
1.到了第五代就昌盛。 2.谓子孙昌盛。亦用为祝颂新婚之词。
五男二女 [相关解释]
1.《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谓有子五人,有女二人◇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
仍云 [相关解释]
1.仍孙与云孙的并称。仍,八世孙;云,九世孙。亦泛指子孙后代。 2.形容子孙蕃衍。
仰取俯拾 [相关解释]
1.随时随地拾取。多形容人善于积聚资财。语本《史记.货殖列传》"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徧郡国。"俛,同"俯"。
传世 [相关解释]
1.留传于后世。 2.子孙世代相继。
传号 [相关解释]
1.谓子孙袭封。 2.旧时藏族地区一种为土司﹑守备﹑土官传达号令的人。
传国 [相关解释]
1.古谓帝王传位给子孙或让位给他人。
传家 [相关解释]
1.传家事于子孙。 2.传给子孙或子孙世代相传。
余庆 [相关解释]
留存的福祉。留给子孙后代的德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祀八百而余庆。
余祚 [相关解释]
1.留传给子孙的福祉。
俛拾仰取 [相关解释]
1.谓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徧郡国。"
修福 [相关解释]
1.行善积德,以求来世及子孙之福。
克昌 [相关解释]
1.《诗.周颂.雝》"燕及皇天,克昌厥后。"郑玄笺"文王之德安及皇天……又能昌大其子孙。"后因称子孙昌大为"克昌"。
党人碑 [相关解释]
1.宋哲宗元佑元年,司马光为相,尽废神宗熙宁﹑元丰间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绍圣元年章惇为相,复熙丰之制,斥司马光为奸党,贬逐出朝。徽宗崇宁元年蔡京为宰相,尽复绍圣之法,并立碑于端礼门,书司马光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状,后因星变而毁碑。其后党人子孙更以先祖名列此碑为荣,重行摹刻。
公侯万代 [相关解释]
1.旧时感激他人恩德的祝颂之辞。言子孙万代皆为公侯。
兰桂 [相关解释]
1.兰和桂。二者皆有异香,常用以比喻美才盛德或君子贤人。 2.比喻子孙。参见"兰桂齐芳"。
兰桂齐芳 [相关解释]
1.喻子孙兴旺发达。
凡裔 [相关解释]
1.指平常人家的子孙。
分书 [相关解释]
1.汉字书体名。即八分书。 2.子孙分家析产的凭据。
刘郎 [相关解释]
1.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2.指汉武帝刘彻。 3.指汉高祖刘邦。 4.指三国蜀先主刘备。 5.指东汉刘晨。相传刘晨和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6.借指情郎。 7.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此为禹锡自称,后因以"刘郎"指禹锡。
刘阮 [相关解释]
1.东汉刘晨和阮肇的并称。相传永平年间,刘阮至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二仙女,蹉跎半年始归。时已入晋,子孙已过七代◇复入天台山寻访,旧踪渺然。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元杂剧中有王子一撰《误入桃源》,即用其事◇用为游仙或男女幽会的典故。 2.刘伶﹑阮籍的并称。刘阮,魏晋时人,以纵酒放达着称。
勋荫 [相关解释]
1.亦作"勋荫"。 2.子孙凭借先辈功业而得到的官爵。
匠户 [相关解释]
1.世业的工匠。 2.元代统治者为便于强制征调各类工匠服徭役,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至明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出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顺治二年(1645)废除匠籍,匠人才获自由身份。
厕牏 [相关解释]
1.便器。《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石建﹞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涤。"裴髎集解引孟康曰"厕,行清;窬,行中受粪者也。东南人谓凿木空中如曹谓之窬。"按,《汉书.万石君传》颜师古注引孟康注,两"窬"字均作"牏"。明归有光《陶节妇传》"已而姑病痢,六十余日,昼夜不去侧。时尚秋暑,秽不可闻,常取中裙厕牏自浣洒之。"清钱谦益《永丰程翁七十寿序》"考其家教,不过使其子孙驯行孝谨,澣厕牏﹑数马足而已。"一说厕牏指旁室门墙边的水沟。参阅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万石君传》。
同盘而食 [相关解释]
1.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语出《魏书.杨椿传》"椿临行,诫子孙曰'……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亦省作"同盘"。
名荫 [相关解释]
1.封建时代因先世功名而使子孙受庇荫得官爵。
吕氏 [相关解释]
1.指春秋吕尚的后代。周武王封太公望吕尚于齐,其子孙世代为齐君。入战国,为田氏所簒。 2.《吕氏春秋》的省称。 3.指汉高祖后吕雉及其侄吕产﹑吕禄等。
商籍 [相关解释]
1.清代因经商而留居其地,子孙户籍准附编于行商之省分,称"商籍"。
商鉴 [相关解释]
1.犹殷鉴。原意是殷人灭夏,殷人的子孙应该以夏的灭亡作为鉴戒◇来泛指可以作为后人鉴戒的往事。宋人讳太祖父弘殷之名,改殷作商。
嗣人 [相关解释]
1.子孙。
嗣孙 [相关解释]
1.谓承嗣的子孙。 2.指孙子。
嗣继 [相关解释]
1.子孙。
嗣续 [相关解释]
①子孙绝其嗣续|嗣续已无,奠羞多阙。②子孙繁衍、继承嗣续其祖。引申为延续听宝琴遥嗣续|偶然撰作,未闻嗣续。
嗣胤 [相关解释]
1.子孙后代。
嚚子憸孙 [相关解释]
1.奸诈邪恶的子孙。
四叔 [相关解释]
1.指少皞氏后世的四个子孙,曾分别受任为木正(句芒)﹑金正(蓐收)﹑水正(玄冥)之官。
圣子神孙 [相关解释]
1.称皇帝的子孙。
圣裔 [相关解释]
1.圣人的后代。常专指孔子的子孙。
填讳 [相关解释]
1.旧时子孙为祖先撰写行状碑志等文字。请人代写祖先名号,称填讳。唐人称题讳。如贞元十五年《徐浩碑》,张式撰,浩次子岘书,碑尾有"表侄前河南府参军张平叔题讳"一行。宋周必大《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末题"通直郎田橡填讳"。元《麻衣子神字铭》有"南阳贡士李珩填讳"字样。参阅清王芑孙《碑版广例·碑用他人填讳书名例》。
外亲 [相关解释]
1.旧指女系的亲属。如母﹑祖母的亲族,及女﹑孙女﹑诸姊妹﹑诸侄女﹑其他诸姑的子孙等。 2.犹外戚。 3.表面亲善。
天台女 [相关解释]
1.谓仙女。相传东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女﹐留纂年回家﹐子孙已历七世﹐乃知二女为仙女。事见《太平御览》卷四一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及《太平广记》卷六一引《神仙记》。
奕世 [相关解释]
累世;世代奕世载德|奕世相传|子孙奕世|奕世受恩。
姜嫄 [相关解释]
1.亦作"姜原"。 2.周人始祖后稷之母。帝喾之妻。传说她于郊野践巨人足迹怀孕生稷。《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惟姜嫄。"《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一说姜嫄为高辛氏后世子孙之妃。参阅《诗·大雅·生民》郑玄笺﹑清江藩《隶经文·姜嫄帝喾妃辨》。
子姓 [相关解释]
1.泛指子孙﹑后辈。 2.谓子辈;子女。 3.特指孙辈。
子子孙孙 [相关解释]
1.子孙后裔;世世代代。
子孙 [相关解释]
1.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 2.单指儿子。
子孙桶 [相关解释]
1.旧称嫁女时随妆奁一同陪送的红漆马桶。
子孙瑞 [相关解释]
1.即天癸。指女子月经。妇女有月经始能生育,故称月经初潮为"子孙瑞"。
子孙饭 [相关解释]
1.子孙的食禄。按迷信说法,一个人的利禄富贵是命定的,靠做坏事勉强多求,将来会在子孙身上折除,叫做吃"子孙饭"。
子孙饺子 [相关解释]
1.旧时结婚仪式中给新娘﹑新郎做的饺子。民间风俗以为新婚夫妇食后会生儿育女。
子孙饽饽 [相关解释]
1.旧时婚礼仪式中给新娘﹑新郎做的饽饽。旧时以为新婚夫妇食后可多子多孙。
孔府 [相关解释]
在山东省曲阜城内孔庙旁。旧称衍圣公府。为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住宅。北宋时建立府第,明代重修。有大堂、二堂、三堂、六厅、前后堂楼,东西两旁为家庙、花厅。共有院落九进,房屋四百六十三间。藏有大量珍贵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子 [相关解释]
1.子孙后代。 2.儿子的儿子。
孙息 [相关解释]
1.子孙。
孙谋 [相关解释]
1.顺应天下人心的谋略。孙,通"逊"。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郑玄笺"孙,顺也……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其敬事之子孙。"一说,"孙谋"是为子孙筹划的意思。朱熹集传"谋及其孙,则子可以无事矣。"
孝子慈孙 [相关解释]
1.孝敬父母﹑祖先的子孙后辈。
孤林 [相关解释]
1.孤立的丛林。 2.《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羽林掌送从,次期门,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后遂称孤儿为"孤林"。
孤裔 [相关解释]
1.指家境败落的子孙后代。
孥戮 [相关解释]
1.诛及子孙。 2.说或作奴隶,或加杀戮。 3.多用为杀戮之意。
宗嗣 [相关解释]
1.宗族继承人;子孙后代。
宴翼 [相关解释]
1.《后汉书.班彪传》引《诗》云"诒厥孙谋,以宴翼子。"今本《诗.大雅.文王有声》宴作"燕"。孔颖达疏"思得泽及后人,故遗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敬事之子孙。"后因以"宴翼"谓善为子孙谋。
家训 [相关解释]
1.家长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对子孙的教诲。 2.指《颜氏家训》。
封君 [相关解释]
1.受有封邑的贵族。秦汉以后,亦及妇女。 2.封建时代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者。
封妻荫子 [相关解释]
君主时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子孙世袭官职。
封荫 [相关解释]
1.亦作"封荫"。 2.旧时具有一定品秩的官吏﹐其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及妻室得受封赠﹐子孙亦得荫袭官爵﹐称为"封荫"。
封赠 [相关解释]
1.封建时代推恩臣下﹐将官爵授予其父母。父母存者称封﹐死者称赠。封赠之制﹐起于晋与南朝宋﹐至唐始备。最初仅及于父母,唐末五代以后,始上追曾祖﹑祖﹑父母三代﹐往往以子孙的官位为赠。 2.泛指一般的封号。
小侯 [相关解释]
1.古代用以称小国。 2.谓四夷之君。 3.旧时称功臣子孙或外戚子弟之封侯者。以其非列侯﹐故称。《后汉书.邓禹传》"禹少子鸿﹐好筹策。永平中﹐以为小侯。"又《明帝纪》"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李贤注引袁宏《后汉纪》曰"又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以非列侯﹐故曰小侯。"一说以年小获封﹐故称。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 4.指高官显贵。
小子 [相关解释]
1.平民百姓。《书.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孔传"小子﹐民之子孙也。正官治事﹐下群吏教之﹐皆无常饮酒。"汉扬雄《太玄.将》"小子在渊﹐丈人播船。"范望注"小子﹐谓百姓也。"宋孙奕《履斋示儿编.经说二》"于庶邦则曰诰毖﹐于小子则曰诰教﹐庶邦指士大夫而言……小子指民而言。"一说指属吏。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尚书说·酒诰》"聪听祖考之遗训越小大德小子惟一""小子﹐盖谓属吏﹐与下文'邦君御事小子'义同。文盖言不问小职大职及其属官﹐皆当一律听祖考之训也。" 2.称宗亲中男性同辈年轻者及下辈。今用
小宗 [相关解释]
1.我国古代宗法制规定﹐嫡长子一系为大宗﹐其馀子孙为小宗。天子之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称大宗;馀子对天子为小宗。诸侯之君位亦由嫡长子世袭﹐在本国为大宗;馀子对诸侯为小宗。卿﹑大夫﹑士﹑庶人皆准此。 2.小批﹐数量不大的。
岳降 [相关解释]
1.亦作"岳降"。 2.《诗.大雅.崧高》"维岳降神,生甫及申。"郑玄笺"﹝四岳﹞德当岳神之意而福兴,其子孙历虞夏商,世有国土,周之甫也,申也﹑齐也﹑许也,皆其苗胄。"后遂以"岳降"称颂诞生或诞辰。
市井 [相关解释]
①街市;市场歌舞于市井|十里长街市井连。也指城镇有白首不入市井者|市井生活。②商人市井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也指城市中卑俗之流市井气|淮阴市井笑韩信|市井无赖。
市籍 [相关解释]
1.商贾的户籍。秦汉时施行"重农抑商"政策,凡在籍的商贾及其子孙,与罪吏﹑亡命等同样看待,都要服役『时又规定凡有市籍的商贾不得坐车和穿丝绸衣服,其子孙不得做官。
帝胤 [相关解释]
1.天子的血统。指帝王的子孙。
延平郡王祠 [相关解释]
即郑成功庙”,又称开山王庙”。在台湾省台南市。清初建庙,为纪念郑成功而建,以他的封号延平郡王命祠。正殿供郑成功塑像,后殿及两厢祀郑母、郑氏子孙像。朱门红墙,琉璃碧瓦,气势雄伟。
强项 [相关解释]
①东汉洛阳令董宣格杀湖阳公主的恶奴,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低头谢罪,董宣坚决不肯低头。光武帝称之为强项令”。见《后汉书·董宣传》◇用强项”形容刚强不屈卿强项,真杨震子孙|据理力争,不负强项之名。②强横强项之徒,啸聚山林。③有竞争力的项目小林的强项是外语,而小杜的强项是数学|乒乓球是中国队传统的强项,有夺嚷运会金牌的实力。
德厚流光 [相关解释]
1.谓德泽深厚则影响深远,子孙得福。语本《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锺文焌补注"光与广同。"
悖乱 [相关解释]
①惑乱;昏乱老臣罢病悖乱|为子孙者,不应悖乱至此。②违逆;叛乱伤化败俗,悖乱人伦|臣恐一日有播越之祸,悖乱之患。
惟桑 [相关解释]
1.语出《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后因以"维桑"﹑"惟桑"指父祖所建的住宅。泛指住宅。
慈孙 [相关解释]
1.旧时泛指孝顺的子孙。
支胤 [相关解释]
1.后代子孙。
文子文孙 [相关解释]
1.指周文王的子孙。《书.立政》"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乿之。"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一说为守文之子孙。见孙星衍疏◇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
文孙 [相关解释]
1.指周文王之孙。《书.立政》"继自今文子文孙。"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后泛用为对他人之孙的美称。
文昭武穆 [相关解释]
1.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族葬 [相关解释]
1.同一高祖的子孙葬在一块墓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