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6 查到相关宿卫的内容。
带有宿卫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率
[相关解释]
1.晋代皇宫所置宿卫有"三率"之称,指中卫率﹑左卫率﹑右卫率。
1.晋代皇宫所置宿卫有"三率"之称,指中卫率﹑左卫率﹑右卫率。
云台仗
[相关解释]
1.《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戊子夜﹐帝自将?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下陵云台﹐铠仗授兵﹐欲因际会﹐自出讨文王。"后因以"云台仗"指天子的殿中宿卫。
1.《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戊子夜﹐帝自将?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下陵云台﹐铠仗授兵﹐欲因际会﹐自出讨文王。"后因以"云台仗"指天子的殿中宿卫。
五卫
[相关解释]
1.鼓舞士气的五种方法。 2.指元右卫﹑左卫﹑中卫﹑前卫﹑后卫五军,掌宿卫扈从,兼屯田。
1.鼓舞士气的五种方法。 2.指元右卫﹑左卫﹑中卫﹑前卫﹑后卫五军,掌宿卫扈从,兼屯田。
侍官
[相关解释]
1.侍中﹑常侍之官。 2.在宫廷中轮番宿卫的军士。
1.侍中﹑常侍之官。 2.在宫廷中轮番宿卫的军士。
修闾氏
[相关解释]
1.周代掌管王城里门的官员。主管宿卫﹑击更﹑追捕盗贼等事。
1.周代掌管王城里门的官员。主管宿卫﹑击更﹑追捕盗贼等事。
八舍
[相关解释]
1.古代庶子宿卫王宫的八处休沐之所◇借指皇帝近臣宫内住处。
1.古代庶子宿卫王宫的八处休沐之所◇借指皇帝近臣宫内住处。
内三郎
[相关解释]
1.北魏宫中宿卫官。
1.北魏宫中宿卫官。
冗从
[相关解释]
1.亦作"冗从"。 2.散职侍从官。《汉书.枚皋传》"三年,为王使,与冗从争。"颜师古注"冗从,散职之从王者也。"后汉有中黄门冗从仆射,以宦者任之,秩六百石。居则宿卫,直守门户;出则骑从,夹乘舆车。见《后汉书.百官志三》◇亦泛指随从。
1.亦作"冗从"。 2.散职侍从官。《汉书.枚皋传》"三年,为王使,与冗从争。"颜师古注"冗从,散职之从王者也。"后汉有中黄门冗从仆射,以宦者任之,秩六百石。居则宿卫,直守门户;出则骑从,夹乘舆车。见《后汉书.百官志三》◇亦泛指随从。
军头
[相关解释]
1.军官名。掌宿卫。唐置,宋沿之。 2.方言。犹军队。
1.军官名。掌宿卫。唐置,宋沿之。 2.方言。犹军队。
千牛备身
[相关解释]
1.官名。掌侍从宿卫◇魏始置。
1.官名。掌侍从宿卫◇魏始置。
善扑营
[相关解释]
1.清代所设,专为承应皇帝,演习掼跤﹑射箭﹑骗马等技艺的军营。每逢御试武进士则供执事,巡幸扈从则备宿卫,宴蒙古藩部则令承应献技。设总统大臣,从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及副都统内简择。下设翼长﹑教习等职。参阅《续清会典》卷八八﹑《清史稿.职官志四》。
1.清代所设,专为承应皇帝,演习掼跤﹑射箭﹑骗马等技艺的军营。每逢御试武进士则供执事,巡幸扈从则备宿卫,宴蒙古藩部则令承应献技。设总统大臣,从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及副都统内简择。下设翼长﹑教习等职。参阅《续清会典》卷八八﹑《清史稿.职官志四》。
备身
[相关解释]
1.官名。东汉有千牛备身,北魏﹑北齐与隋有千牛备身与备身左右,唐有左右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与备身。其职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因以名官。
1.官名。东汉有千牛备身,北魏﹑北齐与隋有千牛备身与备身左右,唐有左右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与备身。其职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因以名官。
宿卫
[相关解释]
1.见"宿卫"。
1.见"宿卫"。
宿留
[相关解释]
1.停留;等待。 2.谓存之于心。 3.谓使宿卫﹑滞留。
1.停留;等待。 2.谓存之于心。 3.谓使宿卫﹑滞留。
宿营
[相关解释]
1.犹宿卫。护卫王宫。 2.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
1.犹宿卫。护卫王宫。 2.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
山郎
[相关解释]
1.汉代宿卫郎。凡能出钱供宫中财用者,则给以文书,允许出宫购物。此郎官称为"山郎"。
1.汉代宿卫郎。凡能出钱供宫中财用者,则给以文书,允许出宫购物。此郎官称为"山郎"。
幢主
[相关解释]
1.南北朝及隋的武官。负责宿卫或统兵。始于刘宋末年。官品代有不同,北周为七品,北齐及隋为从九品。 2.出资建立经幢的人。
1.南北朝及隋的武官。负责宿卫或统兵。始于刘宋末年。官品代有不同,北周为七品,北齐及隋为从九品。 2.出资建立经幢的人。
府兵制
[相关解释]
1.起于西魏﹑行于北周和隋,兴于唐初的一种兵制。宇文泰掌握西魏政权时所创立,其制为置六军,合为百府,分属二十四军开府,盐体力强者充府兵,另立户籍。隋代府兵户籍改属州县。唐初整顿成为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府兵终身服役,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定期宿卫京师,戍守边境。自唐高宗时起因府兵负担过重等原因,渐见其弊,至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折冲府(唐代府兵制军府的总称)无兵可交,府兵制已名存实亡。参阅《新唐书.兵志》。
1.起于西魏﹑行于北周和隋,兴于唐初的一种兵制。宇文泰掌握西魏政权时所创立,其制为置六军,合为百府,分属二十四军开府,盐体力强者充府兵,另立户籍。隋代府兵户籍改属州县。唐初整顿成为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府兵终身服役,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定期宿卫京师,戍守边境。自唐高宗时起因府兵负担过重等原因,渐见其弊,至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折冲府(唐代府兵制军府的总称)无兵可交,府兵制已名存实亡。参阅《新唐书.兵志》。
府卫
[相关解释]
1.指北周﹑隋﹑唐的府兵制。府兵轮流宿卫京师,故亦称府兵为府卫。 2.贵族或官府的卫士。
1.指北周﹑隋﹑唐的府兵制。府兵轮流宿卫京师,故亦称府兵为府卫。 2.贵族或官府的卫士。
怯薛
[相关解释]
1.蒙古语。番直宿卫的意思。因用以称宫廷卫士。
1.蒙古语。番直宿卫的意思。因用以称宫廷卫士。
护军营
[相关解释]
1.清代禁卫军之一。分上三旗和下五旗﹐共八旗。营兵阉旗满洲﹑蒙古兵的精锐者充当。专司警跸宿卫﹑诸门的启闭和锁钥传筹等。雍正三年(1725年)﹐又设圆明园八旗护军营﹐驻于该园周围。
1.清代禁卫军之一。分上三旗和下五旗﹐共八旗。营兵阉旗满洲﹑蒙古兵的精锐者充当。专司警跸宿卫﹑诸门的启闭和锁钥传筹等。雍正三年(1725年)﹐又设圆明园八旗护军营﹐驻于该园周围。
秩叙
[相关解释]
1.谓依班次受禄。《周礼.天官.宫伯》﹕"掌其政令﹐行其秩叙﹐作其徒役之事。"贾公彦疏﹕"秩﹐谓依班次受禄﹔叙者﹐才蓺高下为次第。"一说﹐秩叙谓士庶子更番宿卫之次第。一月之次谓之秩﹐一岁之次谓之叙。见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八。 2.正常的次序。 3.犹秩序﹐次第。
1.谓依班次受禄。《周礼.天官.宫伯》﹕"掌其政令﹐行其秩叙﹐作其徒役之事。"贾公彦疏﹕"秩﹐谓依班次受禄﹔叙者﹐才蓺高下为次第。"一说﹐秩叙谓士庶子更番宿卫之次第。一月之次谓之秩﹐一岁之次谓之叙。见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八。 2.正常的次序。 3.犹秩序﹐次第。
绛帻
[相关解释]
1.红色头巾『代宿卫之士着绛帻,传鸡唱。见《汉官仪》◇泛指传更报晓者之服色。
1.红色头巾『代宿卫之士着绛帻,传鸡唱。见《汉官仪》◇泛指传更报晓者之服色。
警严曲
[相关解释]
1.古代帝王车驾出行﹐止宿卫中所奏的乐曲。
1.古代帝王车驾出行﹐止宿卫中所奏的乐曲。
设卫
[相关解释]
1.设置宿卫。
1.设置宿卫。
贵赤卫
[相关解释]
1.元代的宿卫禁军之一。
1.元代的宿卫禁军之一。
递宿
[相关解释]
1.谓轮流宿卫。
1.谓轮流宿卫。
陛卫
[相关解释]
1.帝王御前护卫的士兵。 2.在宫禁中宿卫。
1.帝王御前护卫的士兵。 2.在宫禁中宿卫。
陛长
[相关解释]
1.汉时武官名。属虎贲﹐墨绶铜印﹐朝会时立殿中宿卫。
1.汉时武官名。属虎贲﹐墨绶铜印﹐朝会时立殿中宿卫。
陵卫
[相关解释]
1.古代皇帝陵墓的宿卫。
1.古代皇帝陵墓的宿卫。
陵官
[相关解释]
1.宿卫皇陵的官吏。
1.宿卫皇陵的官吏。
领军
[相关解释]
1.官名。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所设﹐为相府属官﹐后更名中领军;魏晋时改称领军将军﹐均统率禁军。南朝沿设﹐北朝略同。与护军将军或中护军同掌中央军队﹐为重要军事长官之一。隋代设左右领军府。唐代左右领军卫为十六卫之一﹐设上将军﹑大将军及将军﹐宿卫宫禁。金代设左右领军卫大将军﹐元代设领军将军﹐均专司扈从事务﹐明代废。
1.官名。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所设﹐为相府属官﹐后更名中领军;魏晋时改称领军将军﹐均统率禁军。南朝沿设﹐北朝略同。与护军将军或中护军同掌中央军队﹐为重要军事长官之一。隋代设左右领军府。唐代左右领军卫为十六卫之一﹐设上将军﹑大将军及将军﹐宿卫宫禁。金代设左右领军卫大将军﹐元代设领军将军﹐均专司扈从事务﹐明代废。
领直
[相关解释]
1.古代宫禁中统领值宿卫士之官。
1.古代宫禁中统领值宿卫士之官。
骁卫
[相关解释]
1.古代武官名『有骁卫将军,东汉改为骁骑。晋领营兵,兼统宿卫。南朝梁置左右骁骑。隋改置左右骁卫府,为禁卫军之一。唐宋因之,而去"府"字,设上将军﹑大将军﹑将军等官。金元皆无。参阅《通典.职官十》﹑《续通典.职官十》。
1.古代武官名『有骁卫将军,东汉改为骁骑。晋领营兵,兼统宿卫。南朝梁置左右骁骑。隋改置左右骁卫府,为禁卫军之一。唐宋因之,而去"府"字,设上将军﹑大将军﹑将军等官。金元皆无。参阅《通典.职官十》﹑《续通典.职官十》。
黑色儿
[相关解释]
1.《旧唐书.李密传》"密以父荫为左亲侍,尝在仗下。炀帝顾见之﹐退谓许公宇文述曰'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儿为谁?'许公对曰'蒲山公李寛子密也。'帝曰'个小儿视瞻异常,勿令宿卫!'"后即以"黑色儿"指李密。
1.《旧唐书.李密传》"密以父荫为左亲侍,尝在仗下。炀帝顾见之﹐退谓许公宇文述曰'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儿为谁?'许公对曰'蒲山公李寛子密也。'帝曰'个小儿视瞻异常,勿令宿卫!'"后即以"黑色儿"指李密。
黑衣
[相关解释]
1.黑色衣服。 2.战国赵王宫宿卫常穿黑衣,故用以指宫廷侍卫。 3.指僧。因僧徒常衣黑袈裟,故称。
1.黑色衣服。 2.战国赵王宫宿卫常穿黑衣,故用以指宫廷侍卫。 3.指僧。因僧徒常衣黑袈裟,故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