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6 查到相关察官的内容。
带有察官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六察
[相关解释]
1.唐宋时置监察御史﹐分察六部﹑六事﹐号六察官。 2.监察御史的代称。
1.唐宋时置监察御史﹐分察六部﹑六事﹐号六察官。 2.监察御史的代称。
六条
[相关解释]
1.汉制﹐刺史班行六条诏书﹐以考察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颜师古注引《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
1.汉制﹐刺史班行六条诏书﹐以考察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颜师古注引《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
六计
[相关解释]
1.古代考察官吏的六项内容。 2.指六出奇计。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1.古代考察官吏的六项内容。 2.指六出奇计。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奏劾
[相关解释]
1.上奏章检举。 2.指代监察官员。
1.上奏章检举。 2.指代监察官员。
宣谕使
[相关解释]
1.官名。宋置。专掌奉使宣谕朝廷旨意,事毕即去职。绍兴后以宣谕使负责招抚,或按察官吏,或节制军马,职权渐重。参阅《宋史.职官志七》。
1.官名。宋置。专掌奉使宣谕朝廷旨意,事毕即去职。绍兴后以宣谕使负责招抚,或按察官吏,或节制军马,职权渐重。参阅《宋史.职官志七》。
察官
[相关解释]
1.监察御史的别称。
1.监察御史的别称。
月课
[相关解释]
1.每月考查﹑考核。 2.明清时每月对学子的课试或对武官武艺的考校。 3.宋代规定御史纠察官邪﹐按月奏事的制度。
1.每月考查﹑考核。 2.明清时每月对学子的课试或对武官武艺的考校。 3.宋代规定御史纠察官邪﹐按月奏事的制度。
相板
[相关解释]
1.旧谓观察官员手板以卜休咎。
1.旧谓观察官员手板以卜休咎。
秋宪
[相关解释]
1.指司法﹑监察官员及官署。 2.刑法。
1.指司法﹑监察官员及官署。 2.刑法。
考教
[相关解释]
1.指考察官吏的教化。
1.指考察官吏的教化。
计吏
[相关解释]
1.古代州郡掌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 2.考成的官员。 3.指考察官吏。
1.古代州郡掌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 2.考成的官员。 3.指考察官吏。
论吏
[相关解释]
1.评论考察官吏的才德。
1.评论考察官吏的才德。
诏条
[相关解释]
1.皇帝颁发的考察官吏的条令。
1.皇帝颁发的考察官吏的条令。
通判
[相关解释]
1.公正裁决。 2.官名。宋初始于诸州府设置,即共同处理政务之意。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明清设于各府,分掌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职务远较宋初为轻轻。清代另有州通判,称州判。亦指任通判之职。
1.公正裁决。 2.官名。宋初始于诸州府设置,即共同处理政务之意。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明清设于各府,分掌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职务远较宋初为轻轻。清代另有州通判,称州判。亦指任通判之职。
邮巡
[相关解释]
1.馆驿巡察官。
1.馆驿巡察官。
都察院
[相关解释]
官署名。明清时的监察机构。1382年明太祖废汉以来的御史台,设都察院。专司巡按州县,考察官吏,整饬风纪。1723年以六科给事中并入,合称科道。
官署名。明清时的监察机构。1382年明太祖废汉以来的御史台,设都察院。专司巡按州县,考察官吏,整饬风纪。1723年以六科给事中并入,合称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