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9 查到相关封地的内容。
带有封地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下藩 [相关解释]
1.亦作"下蕃"。 2.王公的封地。 3.指州郡。
丹渊 [相关解释]
1.相传为尧子丹朱的封地。 2.传说中的水名。
之国 [相关解释]
1.前往封地。
五色土 [相关解释]
1.古代帝王铺填社坛用的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分封诸侯时,王者按封地所在方位取坛上一色土授之,供在封国内立社之用。
井田制 [相关解释]
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奴隶主为计算自己封地的大小和监督奴隶劳动,把土地划分成许多方块,因像‘井’字形,所以叫做井田制。
养地 [相关解释]
1.供给生活资料的封地。指汤沐邑。
减户 [相关解释]
1.谓缩小封地。
分削 [相关解释]
1.谓分封土地或削减封地。
分封制 [相关解释]
1.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战国时,各国仍多分封侯君,但侯君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权和军权,而且封地褊小,多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
削藩 [相关解释]
1.削夺藩王封地『晁错有《削藩策》。
削黜 [相关解释]
1.亦作"削绌"。 2.削减封地,贬降官爵。
受土 [相关解释]
1.授予封地。
君大夫 [相关解释]
1.有封地的大夫。 2.国君和大夫。
君寀 [相关解释]
1.王侯的封地。
周公旦 [相关解释]
西周政治家。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为周公。先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他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他出师东征,平定叛乱,并大规模分封诸侯。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
商鞅(约前390-前338) [相关解释]
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本姓公孙。秦孝公任用他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新法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推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废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按丁男征赋;统一度量衡制。变法奠定了秦强盛的基础。因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因称商鞅。孝公死后,被诬陷,车裂而死。著有《商君书》,今存二十四篇。
喻皓 [相关解释]
又称预浩”、俞皓”、喻浩”。北宋初建筑师。浙东人。曾任杭州都料匠。善长营造,尤其善于造塔。在建造河南开封开宝寺灵感塔时考虑到开封地处平原,多西北风,使塔身略向西北倾斜,以抵抗主要风力。著有《木经》三卷,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建筑专著,已佚。
土姓 [相关解释]
1.古时因土赐姓,即以生地﹑居处或封地的地名为姓,以显扬之。
土封 [相关解释]
1.封地。 2.作为土地分界标志的土堆。
培敦 [相关解释]
1.谓增加其封地。
大房 [相关解释]
1.古代祭祀时盛牲畜的用具﹐通称俎。 2.唐世家大族各支以房划分﹐用始祖的官名﹑爵名或封地称其房﹐长次之间并有大房﹑小房﹑第二房﹑第三房等分别◇世家族以大房称长房。 3.宋时称小偷聚集之处。 4.指比较大的房子。 5.山名。在河北省房山县西北。
奉邑 [相关解释]
1.以收取赋税作为俸禄的封地。奉﹐通"俸"。
守藩 [相关解释]
1.指王侯驻守其封地。亦指受封为王侯。
定封 [相关解释]
1.确定封地,爵位。
家君 [相关解释]
1.春秋时代卿大夫封地的基层官员。 2.《易.家人》"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后因称己父为家君。 3.用称人父,但多需在前面加适当的称对方的敬词如"贤"﹑"足下"之类。
封土 [相关解释]
1.聚土为坛。 2.封地。 3.葬后堆土,或指所堆之土。
封地 [相关解释]
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君主分封给诸侯、诸侯再向下面分封的土地。
封望 [相关解释]
1.谓以封地为籍贯。
封畛 [相关解释]
1.封地的边界。 2.泛指疆界。
封租 [相关解释]
1.古时封地民户上缴的田租。
小国 [相关解释]
1.地狭人少之国。指小的封地。 2.指小的国家。 3.指小的行政区。
平则 [相关解释]
1.使法则公平。谓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质美恶制定征收税赋的标准。
建分 [相关解释]
1.汉代在诸侯原来的封地内建立侯国,以分其势。
开宇 [相关解释]
1.开辟封地。
开藩 [相关解释]
1.封建时代王侯在封地上建国。 2.清代指到外省任高级官职。
抚封 [相关解释]
1.据有封地。
推恩削藩 [相关解释]
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国势力的措施『初诸侯王国势力强大『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公元前127年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一个王国分出许多小侯国,直属领地小了,就无力再与中央对抗了。
晁错(前200-前154) [相关解释]
西汉大臣。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初习法家学说。文帝时为太子(即景帝)家令,得太子信任。景帝即位后任御史大夫。坚持重本抑末”政策,建议募民充实边疆以防御匈奴的攻掠,主张逐步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景帝采纳。不久,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他被谗遭杀害。
有土 [相关解释]
1.有土地;有封地。 2.指有土地之君或有封地之臣。 3.谓任地方行政长官。
正封 [相关解释]
1.正其封地的疆界,使之合乎定分。
毗陵 [相关解释]
1.亦作"毘陵"。 2.古地名。本春秋时吴季札封地延陵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三国吴时,为毗陵典农校尉治所。晋太康二年始置郡,治所移丹徒。历代废置无常,后世多称今江苏常州一带为毗陵。 3.指明代学者﹑藏书家唐顺之。因其为武进人,故称。
汤沐邑 [相关解释]
1.周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 2.指国君﹑皇后﹑公主等收取赋税的私邑。
潜藩 [相关解释]
1.指尚未即位的帝王。 2.指帝王为王侯时的封地。
爵土 [相关解释]
1.官爵和封地。 2.指接受官爵和封地。
田邑 [相关解释]
1.诸侯大夫的封地采邑。 2.田野与都邑。
田采 [相关解释]
1.封地,采邑。
田里 [相关解释]
1.田地和庐舍。 2.特指卿大夫的封地和住宅。 3.指故乡。 4.泛指乡间,民间。 5.乡民,百姓。
百里 [相关解释]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百里之命"。 3.亦谓地小。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 5.借指县令。 6.宝剑名。 7.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石窌 [相关解释]
1.古邑名。春秋齐地。故址在今山东省长清县东南。《左传.成公二年》"齐侯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予之石窌。"后用以泛指封地。
禄邑 [相关解释]
1.犹食邑。古代君主分封给臣下的城邑。受封者在封地有收取赋税的权力。
私土 [相关解释]
1.指个人所有的土地或封地。
移封 [相关解释]
1.改换封地。
税邑 [相关解释]
1.犹食邑。卿大夫的封地。
茅土 [相关解释]
1.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虚邑 [相关解释]
1.空虚之邑。 2.名义上的封邑。封君在这些封地上没有征收赋税的经济权。
西虢 [相关解释]
1.古国名。周文王弟虢仲(一说虢叔)的封地﹐故城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平王东迁﹐随徙上阳(今河南省陕县)﹐改称南虢。公元前655年为晋所灭。
让国 [相关解释]
1.将国家或封地的统治权让给贤者。
诸侯 [相关解释]
①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必须服从王命,交纳贡赋和捍卫王室。在其封土内世袭占有封地及居民,世代掌握统治权。②借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苟全生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赐履 [相关解释]
1.《左传.僖公四年》"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杜预注"履,所践履之界。"后因以"赐履"指君主所赐的封地。 2.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说孝明帝时尚书郎河东王乔迁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常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因伏侍,见凫举罗,但得一双舄耳。使尚方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赐履"表示任京官。
还国 [相关解释]
1.归藩,回到封地。 2.返回本国。 3.回到都城。
还土 [相关解释]
1.回到封地。 2.返回大地。 3.开矿之后,用泥土填塞坑洞。
还藩 [相关解释]
1.亦作"还蕃"。 2.回到封地。
适馆授粲 [相关解释]
1.谓诸侯或附属国国君入为天子卿士并被授予封地俸禄。语本《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毛传"诸侯入为天子卿士受采禄。"
邑人 [相关解释]
1.封地上的人。 2.同邑的人;同乡的人。
邑国 [相关解释]
1.古代大夫﹑诸侯的封地。
邑土 [相关解释]
1.封地。
邑户 [相关解释]
1.封邑和户口。 2.封地上的田户。
邑收 [相关解释]
1.封地的收成。
邑族 [相关解释]
1.封地和宗族。
邑租 [相关解释]
1.封地的租赋。
邑膰 [相关解释]
1.邑,采邑;膰,祭肉。借指封地的收入。
邑赏 [相关解释]
1.封地和赏赐。
邦邑 [相关解释]
1.指封地。 2.指政区;地区。
邵伯 [相关解释]
1.周召公奭。因封地在召,故称召公或召伯,又作邵公﹑邵伯。
邻封 [相关解释]
1.本为相邻的封地。泛指邻县,邻地。 2.邻国。
邻藩 [相关解释]
1.谓封地相邻接。
都鄙 [相关解释]
1.周公卿﹑大夫﹑王子弟的采邑,封地。 2.京城和边邑。 3.美好和丑陋。
铨土 [相关解释]
1.谓受领封地。
食邑 [相关解释]
1.靠封邑租税生活。 2.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3.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