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1 查到相关屈原的内容。
带有屈原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闾 [相关解释]
1.指屈原。
三闾大夫 [相关解释]
1.战国楚官名,掌昭﹑屈﹑景三姓贵族。屈原曾任此职。
云中君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神名。见《楚辞.九歌》及《汉书.郊祀志上》。所指何神﹐诸说不一。王逸﹑颜师古注谓为云神﹐王闿运《楚辞释》谓为云梦泽水神﹐郭沫若《九歌今译》谓为女神﹐姜亮夫《屈原赋校注》谓为月神。
仪尚 [相关解释]
1.战国时张仪与靳尚的并称。二人为屈原外交﹑政治主张的敌对者。
侧闻 [相关解释]
1.从旁听到。谓传闻,听说『贾谊《吊屈原赋》"侧闻屈原兮﹐自沈汨罗。"唐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诗"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清黄景仁《晓过滁州》诗"侧闻酿泉水﹐云可醒人心。"亦用作谦词。
刘雪庵(1905-1985) [相关解释]
作曲家。四川铜梁人。1930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1939年起在重庆音乐院任教。建国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作有歌曲《长城谣》,《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等一百三十余首,钢琴曲《中国组曲》以及话剧《屈原》的配乐等。
受厘 [相关解释]
1.汉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国祭祀后,皆以祭馀之肉归致皇帝,以雰剈叫受厘。"厘"即"胙",祭馀之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裴髎集解引如淳曰"汉唯祭天地五畤,皇帝不自行,祠还致福。"司马贞索隐引应劭云"厘,祭余肉也。"《汉书.贾谊传》颜师古注则以"厘"为"禧"之借字,言受神之福,与此说异。
吴公 [相关解释]
1.汉上蔡人。文帝时,为河南守,曾荐贾谊为博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乃征为廷尉。"司马贞索隐"吴,姓也。史失名,故称公。"后因以指政绩突出者。 2.即蜈蚣。
呵壁 [相关解释]
1.汉王逸《序》"屈原放逐,仿徨山泽。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后因以"呵壁"为失意者发泄胸中愤懑之典实。
哀郢 [相关解释]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郢为楚国首都。此篇一般认为系作于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之后,篇中对国都沦陷、人民流离表达了强烈的哀愤,谴责了楚国统治者的荒淫误国,并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嘶盐 [相关解释]
1.语本汉贾谊《吊屈原赋》"骥垂两耳,服盐车兮。"谓骏马面对盐车悲鸣。喻贤才屈居贱役。
四显 [相关解释]
1.指战国楚屈原,西汉贾谊﹑龚胜,三国魏嵇康四位名士。
夏康 [相关解释]
1.夏代君王太康的省称。太康为启之子,以游乐放纵而失国。《楚辞.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王逸注"夏康,启子太康也。"一说"康娱"连文。康娱自纵,以致丧乱。见戴震《屈原赋注》。
女嬃 [相关解释]
1.亦作"女须"。 2.屈原之姐。 3.后以为姊的代称。
嬃磚 [相关解释]
1.传说屈原之姐女嬃的捣衣石。亦指女嬃的捣衣声。
屈原 [相关解释]
①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楚诗人。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改革政治◇遭旧贵族谗言攻击,被迫去官。楚顷襄王时,被放逐沅湘流域,终因理想无从实现,遂投汨罗江自杀。作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篇,开创了楚辞”这一诗歌样式,对后世文学具有极大影响。②话剧剧本。郭沫若作于1942年。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力主联齐抗秦,以保国安民。南后郑袖以卑鄙手段加以陷害。楚怀王撕毁楚齐盟约,对秦妥协,并下令囚禁屈原。屈原满腔忧愤,在卫士帮助下走向民间,继续救国
屈子 [相关解释]
1.指屈原。
屈宋 [相关解释]
指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辞赋家宋玉。屈原作有《离骚》,是骚体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或称是屈原的弟子,也以辞赋著称。
屈沱 [相关解释]
1.指屈原故居。
屈贾 [相关解释]
1.战国屈原与汉贾谊的并称。两人平生都忧谗畏讥,从容辞令,遭遇相似。
屈马 [相关解释]
1.战国屈原﹑汉司马相如的并称。两人都是辞赋大家。
左徒 [相关解释]
1.战国时楚国官名◇人因屈原尝为楚怀王左徒,即用以指屈原。
惊鵩鸟 [相关解释]
1.《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以适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后以"惊鵩鸟"指对命运的忧伤感慨。
愁予 [相关解释]
1.使我发愁。《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王逸注"予,屈原自谓也。"一说犹忧愁。姜亮夫校注"予,诸家以为吾之借字,实不辞。予者,?之借字,《说文》?,忧也。"按,后人皆用王注义。
招魂 [相关解释]
《楚辞》篇名。一般认为是宋玉为屈原招魂之作,也有人认为是屈原为楚怀王招魂之作。篇中借巫阳之口,陈说四方之可怕不可居留,赞扬故乡的温暖可爱,劝说所招之魂归来。铺叙夸张,辞藻富丽。
捣衣石 [相关解释]
1.捶洗衣服时用的石头。 2.陕西省勉县旧褒城县境有女郎山﹐山下有大石﹐相传为东汉张鲁女捣衣所用之石。又荆州秭归县境古有屈原宅﹐亦有捣衣石。
斗龙舟 [相关解释]
1.亦作"斗龙舟"。 2.以龙舟竞渡。我国民间习俗,每年端午节举行。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怀石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明告 [相关解释]
1.明白告知。《楚辞.九章.怀沙》"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洪兴祖补注"告﹐语也……故以此明白告诸君子。"一说﹐当读为"明皓"﹐光明磊落。见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朱虹(1941- ) [相关解释]
电影演员。原名圆圆,云南昆明人。女。1951年移居香港。1956年入香港凤凰影业公司任演员。1985年起任银都机构行政公关、执行监制。参加拍摄影片《情窦初开》、《小月亮》、《屈原》、《父子情》等。
楚三闾 [相关解释]
1.指屈原。因其曾任楚国三闾大夫,故称。
楚人骚 [相关解释]
1.指屈原《离骚》所表达的哀怨情境。屈原为战国楚人,故称。
楚兰 [相关解释]
1.兰,香草名。古代男女都佩用,以祓除不祥。因盛产于楚地,屈原《楚辞》中又多所歌咏,故称。
楚厉 [相关解释]
1.楚地的游魂。指战国楚屈原的忠魂。
楚客 [相关解释]
1.指屈原。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 2.泛指客居他乡的人。
楚客词 [相关解释]
1.指屈原的辞赋。
楚屈 [相关解释]
1.指屈原。
楚情 [相关解释]
1.指楚屈原遭放逐的忧怨心情。
楚灵均 [相关解释]
1.即屈原。因其为楚人,字灵均,故称。
楚累 [相关解释]
1.《汉书.扬雄传上》"﹝雄﹞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崏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钦吊楚之湘累。"颜师古注引李奇曰"诸不以罪死累。"后因以"楚累"为屈原的代称。
楚骚 [相关解释]
1.指战国楚屈原所作的《离骚》。 2.泛指《楚辞》。
橘颂 [相关解释]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篇中通过对生于南国的橘的颂扬,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志愿,是一篇托物自喻之作。全篇都用三言和四言句,与《九章》其他各篇句式不同,为作者的早年作品。
歠醨 [相关解释]
1.饮薄酒。喻随波逐流﹐从俗浮沉。语出《文选.屈原》"众人皆醉﹐何不餵其糟而歠其醨?"醨﹐《楚辞》作"酾"。
汨渚 [相关解释]
1.汨罗江边。特指屈原沉水处。
汨罗 [相关解释]
1.江名。湘江支流。在湖南省东北部。上游汨水有东西两源东源出江西省修水县境,西源出湖南省平江县东北境龙璋山。两源在平江县城西汇合后称汨罗江,西流到湘阴县北注入洞庭湖。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 2.借指屈原。
沅湘 [相关解释]
1.沅水和湘水的并称。战国楚诗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长期流浪沅湘间。
沈湘 [相关解释]
1.亦作"沉湘"。 2.指屈原沉入湘江支流汨罗江自尽。 3.指贤者不为浊世所容﹐愤而自戕。
沈累 [相关解释]
1.屈原遭谗被逐,沉汨罗江而死,故以"沈累"指屈原。累,无罪而被迫致死。
泽畔吟 [相关解释]
1.《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后常把谪官失意时所写的作品称为"泽畔吟"。
涉江 [相关解释]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篇中记叙了作者渡过江、湘南下的放逐路程,并表达了至死不回的坚贞信念和决不与楚国黑暗势力妥协的决心。
温蠖 [相关解释]
1.昏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司马贞索隐"温蠖﹐犹惛愦。《楚词》作'蒙世之尘埃哉'。"一说犹混污。
湘君 [相关解释]
《楚辞·九歌》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湘君为湘水之神,此篇为祭祀湘君之歌。
湘夫人 [相关解释]
《楚辞·九歌》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湘夫人是湘水之神,一般认为是湘君的配偶,也有人认为是传说中帝舜的二妃娥皇、女英死葬湘水,化而为神。此篇为祭祀湘夫人之歌。
灵均 [相关解释]
1.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字。 2.泛指词章之士。
玉笥 [相关解释]
1.华美的盛衣食之竹箱。 2.传说中的玉筐。 3.指帝祚。 4.山名。在湖南湘阴县东北,相传屈原放逐于此而作《九歌》,上有屈子祠。 5.山名。在江西永新县。道家称为仙居之所。 6.山名。在浙江。
玉莹 [相关解释]
1.美玉。语出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屈原智乎?'曰'如玉如莹,爰变丹青。'" 2.像美玉一样晶莹﹑纯洁。
离骚 [相关解释]
《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共二千四百余字。离骚”之意,一般认为是遭忧”或牢骚”。前半部分表达作者的理想抱负,以及遭受奸党攻击而宁死不改的执着意志;后半部分具有浪漫色彩,写作者神游天地,甘愿以死相殉。篇中将历史、神话、现实交织在一起,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辞采瑰丽,结构宏大,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筠筒 [相关解释]
1.亦作"筠筩"。 2.竹筒。相传楚人祭屈原以竹筒贮米投江。 3.指取鱼器。
粽子 [相关解释]
汉、布依等族的端午节食品。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主料为糯米,馅为豆沙、枣泥、火腿、咸肉、小枣、赤豆等,用竹叶或苇叶裹成。也有无馅的纯米粽。一般一两一只,形状有角、锥、茭、筒、秤锤等。
累臣 [相关解释]
1.古代被拘系于异国的臣子对所在国国君自称。亦泛指被拘系之臣。 2.特指战国楚屈原。原因谗被放,自沉于汨罗◇人因其无罪而死,故称。
罗潭 [相关解释]
1.指汨罗江。在湖南省东北部。战国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
胥原 [相关解释]
1.伍子胥与屈原的并称。
至于 [相关解释]
①副词。表示事情达到某种程度试题很简单,你不至于不及格吧?②连词。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情况文章写得很通畅,至于生动,是进一步的要求。③到达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薜带 [相关解释]
1.用薜荔的藤制作的腰带。多指隐者的装束。 2.战国楚屈原《九歌.山鬼》"被薜荔兮带女萝。"后因以"薜带"借指屈原。
衙官屈宋 [相关解释]
1.以屈原宋玉作自己的衙官。矜夸文才出众之语。《旧唐书.文苑传上.杜审言》"﹝杜审言﹞又尝谓人曰'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如此。"后亦用以称美别人的文才。
贾屈 [相关解释]
1.指贾谊和屈原。《史记》有《屈原贾生列传》,二人均爱国忧民,而终遭不幸,故并称之。
贾谊鵩 [相关解释]
1.汉贾谊谪为长沙王太傅,有鵩鸟飞集其舍。相传鵩为不祥之鸟,贾谊自以为寿不得长,悲而作《鵩鸟赋》。赋云"异物来集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策言其度。曰'野鸟入处兮,主人将去。'"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因以"贾谊鵩"为怀才不遇﹑命运多舛之典。 2.用以指恶耗或哀人之死。
选骚 [相关解释]
1.指南朝梁萧统编选的《文选》和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重着 [相关解释]
1.一再说明。《楚辞.九章.惜诵》"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着以自明。"王逸注"复重深陈……以自着明也。"马茂元注"自己一再明白地申说。'着'和'明'同义。"一说重,深大也。读轻重之重。"重着"犹言郑重申说。参见姜亮夫《屈原赋校劐注》。
风骚 [相关解释]
风骚1〈书〉①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后来泛称文学。②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 风骚2 [fēngsāo]指妇女举止轻佻卖弄~。
骚体 [相关解释]
亦称楚辞体”。古代一种韵文体。属辞赋一类。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以屈原《离骚》为代表。这类作品篇幅和字句都较长,句式灵活参差,较为自由,多六、七言,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善于抒情,富有浪漫气息。
骚客 [相关解释]
屈原作《离骚》,因有骚人之称◇也泛指诗人失意骚客|文人骚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