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属官的内容。
带有属官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官
[相关解释]
1.古代三种官的合称。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2.古代三种官的合称。军队中执掌鼓﹑金﹑旗以发布军令的三种官。 3.古代三种官的合称。管理农﹑商﹑工的田师﹑市师﹑器师。 4.古代三种官的合称『代管理铸钱的均输﹑钟官﹑辨铜令三官。为水衡都尉之属官。 5.古代三种官的合称。三国时魏国称廷尉属官正﹑监﹑平为廷尉三官。 6.道教所奉的神。天官﹑地官﹑水官三帝的合称。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7.人体三种器官。指耳﹑目﹑心。 8.人体三种器官。指口﹑目﹑耳。
1.古代三种官的合称。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2.古代三种官的合称。军队中执掌鼓﹑金﹑旗以发布军令的三种官。 3.古代三种官的合称。管理农﹑商﹑工的田师﹑市师﹑器师。 4.古代三种官的合称『代管理铸钱的均输﹑钟官﹑辨铜令三官。为水衡都尉之属官。 5.古代三种官的合称。三国时魏国称廷尉属官正﹑监﹑平为廷尉三官。 6.道教所奉的神。天官﹑地官﹑水官三帝的合称。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7.人体三种器官。指耳﹑目﹑心。 8.人体三种器官。指口﹑目﹑耳。
三工官
[相关解释]
1.汉少府属官,考工室﹑右工室和东园匠。
1.汉少府属官,考工室﹑右工室和东园匠。
上佐
[相关解释]
1.部下属官的通称。
1.部下属官的通称。
下僚
[相关解释]
1.职位低微的官吏。 2.下属;属官。
1.职位低微的官吏。 2.下属;属官。
下官
[相关解释]
1.小官。 2.下属官吏。 3.汉代郡国自辟属吏,属吏于长官及国主自称臣,至南朝宋孝建中,始禁属官自称臣,改称下官。 4.官吏自称的谦词。 5.泛用于自称。
1.小官。 2.下属官吏。 3.汉代郡国自辟属吏,属吏于长官及国主自称臣,至南朝宋孝建中,始禁属官自称臣,改称下官。 4.官吏自称的谦词。 5.泛用于自称。
东厂
[相关解释]
明代特务机构。明成祖于1420年在京师东安门北设立,命亲信宦官为提督,属官多来自锦衣卫,从事监视、侦察等特务活动,诸事可直接上达皇帝。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明代特务机构。明成祖于1420年在京师东安门北设立,命亲信宦官为提督,属官多来自锦衣卫,从事监视、侦察等特务活动,诸事可直接上达皇帝。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东织
[相关解释]
1.秦汉时掌管织造的少府属官之一。
1.秦汉时掌管织造的少府属官之一。
丞属
[相关解释]
1.属官。
1.属官。
丞掾
[相关解释]
1.属官的泛称。
1.属官的泛称。
中书
[相关解释]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 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复以臣领中书。"隋唐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 3.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明清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 4.官署名。唐代的中书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称为"中书"。 5.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 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复以臣领中书。"隋唐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 3.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明清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 4.官署名。唐代的中书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称为"中书"。 5.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
中庶子
[相关解释]
1.太子属官。《战国策·韩策二》"中庶子强谓太子曰不若及齐师未入﹐急击公叔。"鲍彪注"庶子﹐本周官﹐秦置中庶子﹐为太子官。"一说掌公族之官。
1.太子属官。《战国策·韩策二》"中庶子强谓太子曰不若及齐师未入﹐急击公叔。"鲍彪注"庶子﹐本周官﹐秦置中庶子﹐为太子官。"一说掌公族之官。
中校
[相关解释]
1.官名。秦汉置,为将作大匠属官,佐治宫室。唐有中校署,属将作监,掌舟车等事。 2.主帅所在的营帐。校,古代军营的名称。 3.军衔的一级,低于上校﹑高于少校。
1.官名。秦汉置,为将作大匠属官,佐治宫室。唐有中校署,属将作监,掌舟车等事。 2.主帅所在的营帐。校,古代军营的名称。 3.军衔的一级,低于上校﹑高于少校。
中舍
[相关解释]
1.亦称"中舍人"。 2.太子属官。
1.亦称"中舍人"。 2.太子属官。
主事
[相关解释]
1.主持事务。 2.官名『代光禄勋属官有主事。北魏置尚书主事令史,为令史中的首领。隋以后但称主事,本为雇员性质,非正规官职。金代始列为正官,职务以文牍杂务为主,也分管郎中﹑员外郎之职。明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又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内务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民国初,于国务院秘书厅﹑各部及驻外使馆中,设主事,在佥事下,相当后之科员。
1.主持事务。 2.官名『代光禄勋属官有主事。北魏置尚书主事令史,为令史中的首领。隋以后但称主事,本为雇员性质,非正规官职。金代始列为正官,职务以文牍杂务为主,也分管郎中﹑员外郎之职。明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又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内务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民国初,于国务院秘书厅﹑各部及驻外使馆中,设主事,在佥事下,相当后之科员。
乡官
[相关解释]
1.古代乡中官吏办公的馆舍。官,"馆"的古字。 2.一乡所属官吏的总称。历代异制异名。如周之乡大夫﹑乡师﹑党正﹑族师﹑闾胥﹑比长;汉之三老﹑有秩﹑啬夫﹑游僥。隋唐以后多为无俸役职,如唐之里正﹑坊正;宋之衙前﹑耆长﹑壮丁﹑散从﹑承符﹑弓手。太平天国时期更大兴乡官,如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平时管理乡政,战时则为军官。
1.古代乡中官吏办公的馆舍。官,"馆"的古字。 2.一乡所属官吏的总称。历代异制异名。如周之乡大夫﹑乡师﹑党正﹑族师﹑闾胥﹑比长;汉之三老﹑有秩﹑啬夫﹑游僥。隋唐以后多为无俸役职,如唐之里正﹑坊正;宋之衙前﹑耆长﹑壮丁﹑散从﹑承符﹑弓手。太平天国时期更大兴乡官,如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平时管理乡政,战时则为军官。
五官掾
[相关解释]
1.州郡的属官。
1.州郡的属官。
五官郎
[相关解释]
1.汉时五官中郎将署下的属官有五官中郎﹑五官侍郎﹑五官郎中,泛称"五官郎"。《后汉书.百官志二》"五官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五官郎。"后用以代称宫廷侍卫官。
1.汉时五官中郎将署下的属官有五官中郎﹑五官侍郎﹑五官郎中,泛称"五官郎"。《后汉书.百官志二》"五官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五官郎。"后用以代称宫廷侍卫官。
五日京兆
[相关解释]
《汉书·张敞传》载,汉代京兆尹张敞将被免官,他的一个下属官员知道后,不肯再为他办案,对人说我已经为他出过很多力,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后用五日京兆”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汉书·张敞传》载,汉代京兆尹张敞将被免官,他的一个下属官员知道后,不肯再为他办案,对人说我已经为他出过很多力,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后用五日京兆”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京曹
[相关解释]
1.清代称朝廷各部衙门司官以下的属官。
1.清代称朝廷各部衙门司官以下的属官。
从官
[相关解释]
1.属官。 2.指君王的随从﹑近臣。
1.属官。 2.指君王的随从﹑近臣。
令史
[相关解释]
1.官名『代兰台尚书属官,居郎之下,掌文书事务,历代因之。隋唐以后,成为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低级事务员之称,位卑秩下,不参官品。至明代遂废。见《通典.职官四》。 2.宋元以来官府中胥吏的通称。
1.官名『代兰台尚书属官,居郎之下,掌文书事务,历代因之。隋唐以后,成为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低级事务员之称,位卑秩下,不参官品。至明代遂废。见《通典.职官四》。 2.宋元以来官府中胥吏的通称。
仪掾
[相关解释]
1.泛称地方掌刑律的属官。
1.泛称地方掌刑律的属官。
仪曹
[相关解释]
1.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三国魏,晋沿之。南朝时为祠部属官。北魏为仪曹尚书,北齐仪曹属殿中尚书。隋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炀帝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唐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2.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3.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1.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三国魏,晋沿之。南朝时为祠部属官。北魏为仪曹尚书,北齐仪曹属殿中尚书。隋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炀帝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唐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2.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3.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使副
[相关解释]
1.副使,正使的属官。 2.指正使与副使。
1.副使,正使的属官。 2.指正使与副使。
侍书
[相关解释]
1.官名。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宋明为翰林院属官。参阅《明史.职官志二》。
1.官名。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宋明为翰林院属官。参阅《明史.职官志二》。
侍读
[相关解释]
1.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 2.古代官名。为帝王﹑皇子讲学之官。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然级别较其为低。宋有翰林侍读之官,明清沿置翰林院侍读。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 3.古代官名。南北朝唐宋诸王属官,有侍读,侍讲。 4.古代官名。清代内阁所置官。掌勘对本章﹑检校签票。参见《清通志.职官一》。
1.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 2.古代官名。为帝王﹑皇子讲学之官。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然级别较其为低。宋有翰林侍读之官,明清沿置翰林院侍读。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 3.古代官名。南北朝唐宋诸王属官,有侍读,侍讲。 4.古代官名。清代内阁所置官。掌勘对本章﹑检校签票。参见《清通志.职官一》。
侍郎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名。秦汉郎中令的属官之一。 2.古代官名『制,郎官入台省,三年后称侍郎。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至清雍正时,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 3.古代官名。晋制,诸王国皆置侍郎,大国四人,小国二人,专司赞相及通传教令。
1.古代官名。秦汉郎中令的属官之一。 2.古代官名『制,郎官入台省,三年后称侍郎。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至清雍正时,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 3.古代官名。晋制,诸王国皆置侍郎,大国四人,小国二人,专司赞相及通传教令。
僚从
[相关解释]
1.属官;从吏。
1.属官;从吏。
僚俊
[相关解释]
1.才能杰出的属官。
1.才能杰出的属官。
僚吏
[相关解释]
1.属吏;属官。
1.属吏;属官。
共工
[相关解释]
1.古代传说中的天神﹐与颛顼争为帝﹐有头触不周山的故事。 2.古史传说人物。为尧臣﹐和歡兜﹑三苗﹑鲧并称为"四凶"﹐被流放于幽州。 3.古代官名。工官。本谓供百工之职﹐后为官名。 4.古代官名『代少府的属官。王莽时又改少府为"共工"。
1.古代传说中的天神﹐与颛顼争为帝﹐有头触不周山的故事。 2.古史传说人物。为尧臣﹐和歡兜﹑三苗﹑鲧并称为"四凶"﹐被流放于幽州。 3.古代官名。工官。本谓供百工之职﹐后为官名。 4.古代官名『代少府的属官。王莽时又改少府为"共工"。
兵曹
[相关解释]
1.古代管兵事等的官员『代为公府﹑司隶的属官。唐代为府﹑州设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在府称"兵曹参军"﹐在州称"司兵参军"◇世或沿用此称。 2.古代军中掌管作战部署的机构。 3.指兵部。
1.古代管兵事等的官员『代为公府﹑司隶的属官。唐代为府﹑州设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在府称"兵曹参军"﹐在州称"司兵参军"◇世或沿用此称。 2.古代军中掌管作战部署的机构。 3.指兵部。
内司
[相关解释]
1.北朝魏孝文帝所置宫中女官名。 2.宋代内侍省所属内东门司﹑合同凭由司﹑军头引见司等的统称。 3.诸王府的属官。
1.北朝魏孝文帝所置宫中女官名。 2.宋代内侍省所属内东门司﹑合同凭由司﹑军头引见司等的统称。 3.诸王府的属官。
内坊
[相关解释]
1.皇太子东宫所属官署之一,管理宫内事务。唐开元二十七年划属内侍省,改为内坊局,职务不变。
1.皇太子东宫所属官署之一,管理宫内事务。唐开元二十七年划属内侍省,改为内坊局,职务不变。
内祗
[相关解释]
1.在宫中供职的合门祗候。祗候,东﹑西上合门的属官。
1.在宫中供职的合门祗候。祗候,东﹑西上合门的属官。
内饔
[相关解释]
1.官名。《周礼》天官的属官,掌管王﹑后﹑世子的饮食和宗庙祭享用品。 2.借指宫廷中的膳食。
1.官名。《周礼》天官的属官,掌管王﹑后﹑世子的饮食和宗庙祭享用品。 2.借指宫廷中的膳食。
刑曹
[相关解释]
1.分管刑事的官署或属官。
1.分管刑事的官署或属官。
列曹
[相关解释]
1.古时分职治事的官署。西汉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另四人分为四曹;东汉置尚书六人,一人为仆射,另五人分为五曹,因其数多,故称"列曹"。 2.称郡县之属官。
1.古时分职治事的官署。西汉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另四人分为四曹;东汉置尚书六人,一人为仆射,另五人分为五曹,因其数多,故称"列曹"。 2.称郡县之属官。
医学博士
[相关解释]
1.官名。唐置,州府属官。 2.医学上的最高学位。由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按规定手续授予。
1.官名。唐置,州府属官。 2.医学上的最高学位。由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按规定手续授予。
卖私
[相关解释]
1.指贩卖私盐。封建时代,盐属官营,私卖者犯法。
1.指贩卖私盐。封建时代,盐属官营,私卖者犯法。
南曹
[相关解释]
1.唐代吏部的属官。由员外郎一人充任,负责审核官吏的档案和政绩,并向上级呈报,以为升迁的依据。 2.泛指明代留都南京各部的官员。
1.唐代吏部的属官。由员外郎一人充任,负责审核官吏的档案和政绩,并向上级呈报,以为升迁的依据。 2.泛指明代留都南京各部的官员。
县人
[相关解释]
1.古代遂之属官。一说即县正。 2.同县之人。
1.古代遂之属官。一说即县正。 2.同县之人。
台吏
[相关解释]
1.古指中央政府机构的属官。
1.古指中央政府机构的属官。
司仓
[相关解释]
1.官名『有仓曹史,主管仓库,为州郡的属官。北齐称仓曹参军。唐制,在府的称仓曹参军,在州的称司仓参军,在县的称司仓。宋废。参阅《通典.州郡下》。
1.官名『有仓曹史,主管仓库,为州郡的属官。北齐称仓曹参军。唐制,在府的称仓曹参军,在州的称司仓参军,在县的称司仓。宋废。参阅《通典.州郡下》。
司分
[相关解释]
1.历正的属官,专司春分﹑秋分。 2.泛指历法官。 3.谓由历法官颁布节气。
1.历正的属官,专司春分﹑秋分。 2.泛指历法官。 3.谓由历法官颁布节气。
司官
[相关解释]
1.主管官员。 2.清代各部属官的通称。指部内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以下的七品小京官。 3.属官对其长官的自称。
1.主管官员。 2.清代各部属官的通称。指部内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以下的七品小京官。 3.属官对其长官的自称。
司晨
[相关解释]
1.谓雄鸡报晓。 2.借指雄鸡。 3.官名。清钦天监的属官。犹唐代司天台的司辰。参见"司辰",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二》。
1.谓雄鸡报晓。 2.借指雄鸡。 3.官名。清钦天监的属官。犹唐代司天台的司辰。参见"司辰",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二》。
司辰
[相关解释]
1.主管时令。 2.官名。唐代司天台之属官。掌知漏刻。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1.主管时令。 2.官名。唐代司天台之属官。掌知漏刻。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司録
[相关解释]
1.官名。晋时置录事参军,为公府官,非州郡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北周称司录参军,属相府;同时州之刺史有军而开府者亦置之。唐开元初改为京尹属官,掌府事。参阅《通典.职官十五》﹑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十。
1.官名。晋时置录事参军,为公府官,非州郡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北周称司录参军,属相府;同时州之刺史有军而开府者亦置之。唐开元初改为京尹属官,掌府事。参阅《通典.职官十五》﹑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十。
司马
[相关解释]
1.官名。相传少昊始置。周时为六卿之一,曰夏官大司马。掌军旅之事『武帝元狩四年改太尉为大司马◇汉因之,旋又改名太尉,南北朝与大将军并称二大,至隋废◇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马。 2.官名。《周礼》夏官大司马之属官,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其后汉宫门及大将军﹑将军﹑校尉属官,都有司马。边郡亦置千人司马,专主兵事,不治民。魏晋以后,州刺史带将军开府者,置府僚司马。至隋废州府之任,无复司马,而有治中。唐制,节度使属僚有行军司马。又于每州置司马,以安排贬谪或闲散的人◇世称
1.官名。相传少昊始置。周时为六卿之一,曰夏官大司马。掌军旅之事『武帝元狩四年改太尉为大司马◇汉因之,旋又改名太尉,南北朝与大将军并称二大,至隋废◇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马。 2.官名。《周礼》夏官大司马之属官,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其后汉宫门及大将军﹑将军﹑校尉属官,都有司马。边郡亦置千人司马,专主兵事,不治民。魏晋以后,州刺史带将军开府者,置府僚司马。至隋废州府之任,无复司马,而有治中。唐制,节度使属僚有行军司马。又于每州置司马,以安排贬谪或闲散的人◇世称
吏属
[相关解释]
1.所管属的官吏;下属官吏。
1.所管属的官吏;下属官吏。
啬夫
[相关解释]
1.农夫。啬,通"穑"。 2.指从事一般劳役者。 3.农神。 4.古代官吏名。掌管币礼的官员。 5.古代官吏名。司空的属官。 6.古代官吏名。检束群吏百姓的官员。 7.古代官吏名。乡官。秦制,乡置啬夫,职掌听讼﹑收取赋税,汉晋及南朝宋因之。 8.古代官吏名『时小吏的一种。 9.俭省节用的人。
1.农夫。啬,通"穑"。 2.指从事一般劳役者。 3.农神。 4.古代官吏名。掌管币礼的官员。 5.古代官吏名。司空的属官。 6.古代官吏名。检束群吏百姓的官员。 7.古代官吏名。乡官。秦制,乡置啬夫,职掌听讼﹑收取赋税,汉晋及南朝宋因之。 8.古代官吏名『时小吏的一种。 9.俭省节用的人。
四鸟
[相关解释]
1.古代历正(司历官)凤鸟氏的四属官。即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 2.《孔子家语.颜回》载孔子在卫,闻哭者之声甚哀。问颜回。颜回回答说这哭声不但为死者,而且为生离别者。孔子问其故。对曰"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回窃以音类知之。"后以"四鸟"喻别离之人。
1.古代历正(司历官)凤鸟氏的四属官。即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 2.《孔子家语.颜回》载孔子在卫,闻哭者之声甚哀。问颜回。颜回回答说这哭声不但为死者,而且为生离别者。孔子问其故。对曰"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回窃以音类知之。"后以"四鸟"喻别离之人。
太子洗马
[相关解释]
1.官名『置﹐太子属官。
1.官名『置﹐太子属官。
宪属
[相关解释]
1.旧时属官在上官面前的自称。
1.旧时属官在上官面前的自称。
宰人
[相关解释]
1.周代冢宰的属官◇泛指官员。 2.掌管膳食之官。
1.周代冢宰的属官◇泛指官员。 2.掌管膳食之官。
宰士
[相关解释]
1.宰相的属官。
1.宰相的属官。
宰夫
[相关解释]
1.周代天官冢宰的属官。 2.古代掌管膳食的小吏;厨师。 3.指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1.周代天官冢宰的属官。 2.古代掌管膳食的小吏;厨师。 3.指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宰官
[相关解释]
1.周代冢宰的属官。 2.泛指官吏。 3.特指县官。
1.周代冢宰的属官。 2.泛指官吏。 3.特指县官。
家吏
[相关解释]
1.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2.魏晋以前郡守自委的属官。
1.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2.魏晋以前郡守自委的属官。
寮佐
[相关解释]
1.属官。
1.属官。
寮属
[相关解释]
1.僚属;属官。
1.僚属;属官。
导官
[相关解释]
1.官名。掌御用和祭祀的米食干糽『置﹐少府属官﹐东汉时改属大司农。导﹐通"?"。
1.官名。掌御用和祭祀的米食干糽『置﹐少府属官﹐东汉时改属大司农。导﹐通"?"。
封人
[相关解释]
1.古官名。《周礼》地官司徒的属官,掌守帝王社坛及京畿的疆界。 2.复姓『有封人婴。
1.古官名。《周礼》地官司徒的属官,掌守帝王社坛及京畿的疆界。 2.复姓『有封人婴。
将作长史
[相关解释]
1.官名。将作大匠之属官。
1.官名。将作大匠之属官。
尉史
[相关解释]
1.汉代郡尉之属官。
1.汉代郡尉之属官。
小司寇
[相关解释]
1.周官名。司寇的属官﹐为司寇的副贰。见《周礼.秋官.小司寇》。参见"五大夫"。
1.周官名。司寇的属官﹐为司寇的副贰。见《周礼.秋官.小司寇》。参见"五大夫"。
小司徒
[相关解释]
1.周官名。司徒的属官﹐为司徒的副贰。见《周礼.地官.小司徒》。参见"五大夫"。
1.周官名。司徒的属官﹐为司徒的副贰。见《周礼.地官.小司徒》。参见"五大夫"。
小司空
[相关解释]
1.周官名。司空的属官﹐为司空的副贰。参见"司空"﹑"五大夫"。
1.周官名。司空的属官﹐为司空的副贰。参见"司空"﹑"五大夫"。
小司马
[相关解释]
1.周官名。司马的属官﹐为司马的副贰。见《周礼.夏官.小司马》。参见"五大夫"。
1.周官名。司马的属官﹐为司马的副贰。见《周礼.夏官.小司马》。参见"五大夫"。
小子
[相关解释]
1.平民百姓。《书.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孔传"小子﹐民之子孙也。正官治事﹐下群吏教之﹐皆无常饮酒。"汉扬雄《太玄.将》"小子在渊﹐丈人播船。"范望注"小子﹐谓百姓也。"宋孙奕《履斋示儿编.经说二》"于庶邦则曰诰毖﹐于小子则曰诰教﹐庶邦指士大夫而言……小子指民而言。"一说指属吏。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尚书说·酒诰》"聪听祖考之遗训越小大德小子惟一""小子﹐盖谓属吏﹐与下文'邦君御事小子'义同。文盖言不问小职大职及其属官﹐皆当一律听祖考之训也。" 2.称宗亲中男性同辈年轻者及下辈。今用
1.平民百姓。《书.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孔传"小子﹐民之子孙也。正官治事﹐下群吏教之﹐皆无常饮酒。"汉扬雄《太玄.将》"小子在渊﹐丈人播船。"范望注"小子﹐谓百姓也。"宋孙奕《履斋示儿编.经说二》"于庶邦则曰诰毖﹐于小子则曰诰教﹐庶邦指士大夫而言……小子指民而言。"一说指属吏。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尚书说·酒诰》"聪听祖考之遗训越小大德小子惟一""小子﹐盖谓属吏﹐与下文'邦君御事小子'义同。文盖言不问小职大职及其属官﹐皆当一律听祖考之训也。" 2.称宗亲中男性同辈年轻者及下辈。今用
少内
[相关解释]
1.汉大内属官﹐掌府藏。
1.汉大内属官﹐掌府藏。
属员
[相关解释]
1.亦作"?员"。 2.下属官吏。
1.亦作"?员"。 2.下属官吏。
属官
[相关解释]
1.属下的官吏。
1.属下的官吏。
属曹
[相关解释]
1.下属官吏。
1.下属官吏。
屯衙
[相关解释]
1.管理屯田的小吏,为县令的属官。
1.管理屯田的小吏,为县令的属官。
山虞
[相关解释]
1.《周礼》地官的属官。掌管山林的政令。《周礼.地官.山虞》"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贾公彦疏"此山林并云者,自是山内之林,即山虞兼掌之。"后亦借称掌管山林的官署。
1.《周礼》地官的属官。掌管山林的政令。《周礼.地官.山虞》"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贾公彦疏"此山林并云者,自是山内之林,即山虞兼掌之。"后亦借称掌管山林的官署。
州官
[相关解释]
1.州署中的属官。 2.宋代以后,用以称一州的最高长官。
1.州署中的属官。 2.宋代以后,用以称一州的最高长官。
州纲
[相关解释]
1.州署中的属官。
1.州署中的属官。
州职
[相关解释]
1.州署中的属官。
1.州署中的属官。
工人士
[相关解释]
1.周官名。司空下面的属官。
1.周官名。司空下面的属官。
左弋
[相关解释]
1.汉代少府的属官。
1.汉代少府的属官。
师尹
[相关解释]
1.指周太师尹氏。《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毛传"师,太师,周之三公也。尹,尹氏,为太师。"后用为三公之称。 2.各属官之长。
1.指周太师尹氏。《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毛传"师,太师,周之三公也。尹,尹氏,为太师。"后用为三公之称。 2.各属官之长。
幕友
[相关解释]
俗称师爷”。原指古代主将幕府中的属官◇泛指军政官僚聘请的办理事务、献计献谋的佐助人员。
俗称师爷”。原指古代主将幕府中的属官◇泛指军政官僚聘请的办理事务、献计献谋的佐助人员。
干办
[相关解释]
1.谓干练能办事。 2.经办;办理。 3.亦称"干办公事"。原名勾当公事,避宋高宗赵构名讳改。制置使﹑总领﹑安抚使﹑镇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都大提举茶马﹑都大提举坑冶﹑三衙长官等属官。由长官委派处置各种事务。
1.谓干练能办事。 2.经办;办理。 3.亦称"干办公事"。原名勾当公事,避宋高宗赵构名讳改。制置使﹑总领﹑安抚使﹑镇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都大提举茶马﹑都大提举坑冶﹑三衙长官等属官。由长官委派处置各种事务。
平准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 2.汉承秦制﹐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掌管平准之事。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职官四》。 3.平稳;公平;平衡。 4.清末译经济学为平准学。
1.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 2.汉承秦制﹐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掌管平准之事。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职官四》。 3.平稳;公平;平衡。 4.清末译经济学为平准学。
庙祀
[相关解释]
1.即太祝。为汉代太常属官。 2.立庙奉祀。
1.即太祝。为汉代太常属官。 2.立庙奉祀。
府丞
[相关解释]
1.太守的属官。 2.汉代西域各国王室的行政首长。 3.明代顺天﹑应天二府,清代顺天﹑奉天二府皆置府丞,为府尹副职。又明代詹事府﹑清代宗人府等亦有府丞。
1.太守的属官。 2.汉代西域各国王室的行政首长。 3.明代顺天﹑应天二府,清代顺天﹑奉天二府皆置府丞,为府尹副职。又明代詹事府﹑清代宗人府等亦有府丞。
府命
[相关解释]
1.公府辟命。借指公府委任的属官。
1.公府辟命。借指公府委任的属官。
府板
[相关解释]
1.晋南北朝时,诸王﹑三公及将军开府者,得自委任属官,其授官之辞书于板上,故开府者授官称"府板"。
1.晋南北朝时,诸王﹑三公及将军开府者,得自委任属官,其授官之辞书于板上,故开府者授官称"府板"。
府经历
[相关解释]
1.知府的属官,主管出纳文书事。又称府经厅。
1.知府的属官,主管出纳文书事。又称府经厅。
庶子
[相关解释]
1.周代司马的属官。掌诸侯﹑卿大夫之庶子的教养等事。秦因之,置中庶子﹑庶子员『以后为太子属官。两晋﹑南北朝称中庶子﹑庶子。隋﹑唐以后,改称左右庶子。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2.旧时指嫡子以外的众子;亦指妾所生之子。 3.战国时秦国隶属于有爵者的服役之人。
1.周代司马的属官。掌诸侯﹑卿大夫之庶子的教养等事。秦因之,置中庶子﹑庶子员『以后为太子属官。两晋﹑南北朝称中庶子﹑庶子。隋﹑唐以后,改称左右庶子。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2.旧时指嫡子以外的众子;亦指妾所生之子。 3.战国时秦国隶属于有爵者的服役之人。
廷尉平
[相关解释]
1.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 2.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平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
1.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 2.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平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
征事
[相关解释]
1.征引故事。 2.古代试士"策问"内容之一。 3.汉官名,丞相属官,同六百石。
1.征引故事。 2.古代试士"策问"内容之一。 3.汉官名,丞相属官,同六百石。
户曹参军
[相关解释]
1.专管户籍的州县属官。
1.专管户籍的州县属官。
掌书记
[相关解释]
1.唐代外官之一,景龙元年置。亦为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宋代亦置此职。
1.唐代外官之一,景龙元年置。亦为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宋代亦置此职。
掌固
[相关解释]
1.官名。《周礼》官名。 2.官名。见"掌故"。 3.官名。唐代尚书省等中央部门的属官。
1.官名。《周礼》官名。 2.官名。见"掌故"。 3.官名。唐代尚书省等中央部门的属官。
掌记
[相关解释]
1.掌管记载。 2.唐代官名。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掌书记的省称。 3.唐代官名。宫官的属官。 4.备忘的记事纸片;用于随手记录的本子。 5.抄写戏曲脚本的手册。亦借指传奇。
1.掌管记载。 2.唐代官名。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掌书记的省称。 3.唐代官名。宫官的属官。 4.备忘的记事纸片;用于随手记录的本子。 5.抄写戏曲脚本的手册。亦借指传奇。
支掌
[相关解释]
1.宋代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支使与掌书记的并称。
1.宋代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支使与掌书记的并称。
故官
[相关解释]
1.以前所居的官职。 2.先前的属官。
1.以前所居的官职。 2.先前的属官。